導航:首頁 > 骨髓 > 針灸刺激骨髓

針灸刺激骨髓

發布時間:2021-03-21 13:33:02

1、針灸扎完肌肉會產生什麼反應?

針灸是傳統的治療方法之一,針灸主要通過把針具刺入人的身體里的方法來治療疾病,針灸是一種針對身體上的穴位進行刺激治療的方法。針灸是屬於中醫的一種。針灸能有效的讓發生疾病的經絡得到疏通。

針灸後肌肉的一些反應:

1、經絡有竄感又叫得氣,有酥酥的感覺。

2、感覺熱能到會陰,這是好的現象,說明對溫通子宮功能效果顯著,打通任脈。

3、出水泡,出紅疹是體內的濕毒,血毒過多,越是這種現象越要灸。

4、做完艾炙後,面色變得紅潤有光澤,皮膚飽滿滋潤。

5、寒感,灸後會覺得冒涼風,寒性體質的人多會出現這種現象。

6、熱感,腹腔發熱到後腰往上走到百會,往下走到湧泉。經絡通。

7、沉感,是正常的,比較像壓了一塊大石頭。氣血循環不暢經絡不通。

8、如果腹部或後腰出油,是血液粘稠,血脂高,血液毒素垃圾過多.

9、針灸的前幾次沒有什麼感覺,只有點熱,說明經絡不通,身體比較寒。

10、灸時上半身熱或只是下半身熱,表明不怎麼熱的那半身的經絡不是很通。

11、灸的過程中有出現手心或足心出冷汗,是排寒氣的現象然後才出的熱汗,說明體內寒氣重。

12、做完後口乾燥,咽喉難受,說明上焦有虛火,要做到要配合做肩頸灸。

13、開始灸很熱,過了一段時間後感覺不熱了,那是正常的平台期。

14、肌肉酸痛、疲勞、嗜睡(白天愛困):體質酸性,血液循環差,氣血不足,在灸後血液循環加快,所以體質弱的人前二、三次會出現乏力、睏倦現象。

15、腎臟部位有酸痛感,(腰酸腰涼)尿量增加,尿色有變化:腎功能不佳,腎氣不足,陽虛。

不宜針灸的人群:

1、 糖尿病人群:由於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比較高,一旦形成傷口,即便是小小的針灸針眼,也不容易癒合,如果不注意處理針口或者控制飲食,還有可能引起傷口、針口的感染,所以糖尿病人去不宜實施針灸;


2、凝血功能障礙人群:例如血友病、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疾病,由於這些人群的凝血時間比較長,或者是難以凝血,導致針口容易流血不止,所以凝血功能障礙人群也是不適宜實施針灸的;


3、皮膚感染、潰瘍、瘢痕和腫瘤部位不適宜針刺;


4、白血病人群不適宜針刺等。


針灸時注意事項


1、過於疲勞、精神高度緊張、飢餓者不宜針刺;年老體弱者針刺應盡量採取卧位,取宜穴少,手宜法輕。


2、懷孕婦女針刺不宜過猛,腹部、腰骶部及能引起子宮收縮的穴位如合谷、昆侖等禁止針灸。


3、小兒因不配合,一般不留針。嬰幼兒囟門部及風府、啞門穴等禁針。


4、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或常有自發性出血,損傷後不易止血者,不宜針刺。


5、皮膚感染、潰瘍、瘢痕和腫瘤部位不予針刺。


6、眼區、胸背、腎區、項部,胃潰瘍、腸粘連、腸梗阻患者的腹部,尿瀦留患者的恥骨聯合區針刺時應掌握深度和角度,禁用直刺,防止誤傷重要臟器。

2、什麼東西在人體里造血

正常人體血細胞是在骨髓及淋巴組織內生成。

造血細胞均發生於胚胎的中胚層,隨胚胎發育過程,造血中心轉移,出生前的造血分為三個階段:①卵黃囊造血期始於人胚第3周,停止於第9周。卵黃囊壁上的血島是最初的造血中心。②肝造血期肝臟造血始於人胚第6周,至第4-5個月達高峰,以紅、粒細胞造血為主,不生成淋巴細胞。此階段還有脾、腎、胸腺和淋巴結等參與造血。脾臟自第5個月有淋巴細胞形成,至出生時成為淋巴細胞的器官。6-7周的人胚已有胸腺,並開始有淋巴細胞形成,胸腺中的淋巴幹細胞也來源於卵黃囊和骨髓。③骨髓造血期開始於人胚第4個月,第5個月以後始成為造血中心,從此肝脾造血漸減退,骨髓造血功能迅速增加,成為紅細胞、粒細胞和巨核細胞的主要生成器官,同時也生成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淋巴結參與紅細胞生成時間很短,從人胚第4個月以後成為終生造淋巴細胞和漿細胞的器官,其多能幹細胞來自胚胎肝臟和骨髓,淋巴幹細胞還來自於胸腺。

剛出生時全身骨髓普遍造血,5歲以後由四肢遠側呈向心性退縮,正常成人紅骨髓主要見於全身扁平骨,肱骨及股骨近端骨髓中尚殘留有紅骨髓組織,其餘為黃骨髓。黃骨髓平時無造血功能,但在生理需要時,黃骨髓、肝、脾、甚至淋巴結可恢復造血功能,稱為髓外造血(extramellary hemopoiesis)。

3、請問一下,骨髓炎可以用針灸治療嗎?

對於針灸療法治療骨髓炎我不懂,但是根據你的描述,中葯外用保守治療是理想的選擇,請參考。

4、刺激性骨髓是什麼意思

刺激性骨髓像是指骨髓在用葯或外在因素影響後出現的造血功能活躍,形成的一種特殊的骨髓影像。由於是受外界的刺激產生的,所以叫刺激性骨髓像。一般沒有大問題。建議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預防感冒,飲食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5、針灸刺血屬於什麼范圍?

針灸刺血療法,是中醫學中的一種獨特的針刺治療方法。

根據患者不同的疾病,用三棱針或粗而尖的針具,在患者身上一定穴位或淺表血絡施以針刺,放出適量血液,以達到治療疾病目的的一種外治方法。

針灸刺血療法的作用機制及治療原則

1.針灸刺血療法的中醫理論基礎:針灸刺血療法的中醫理論基礎主要是依據中醫經絡學說和氣血學說。中醫認為;經絡具有由里及表,通達內外、聯絡肢節的作用,是氣血運行的通道,其「內屬於臟腑,外絡於肢節」。經絡是溝通人體內外表裡的橋梁,具有灌滲氣血、濡養全身的作用。而氣血是人體活動的根本。氣血並行於脈內,充潤營養全身,人體的各種生理活動,均依賴氣血的正常運行,並通過經絡發揮其生理功能。氣血與經絡既為人體正常的生理基礎,也是疾病產生的重要病機轉化所在。當人體內臟和經脈功能失調時,機體就會發生疾病,絡脈也會相應地表現出充血、擴張,甚至變形等病理變化。針刺放血可以疏通經絡中壅滯的氣血,調整臟腑的功能紊亂,使氣滯血瘀的一系列病變恢復正常,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2.針灸刺血療法的治療作用:刺絡放血主要通過泄熱解毒、調和氣血、活血祛瘀、通經活絡、消腫止痛、瀉熱定驚、清熱開竅等途徑,來調整人體臟腑,使臟腑和諧、經脈暢通、氣血和調、陰陽平衡、治病祛疾。其不僅可以治療各種急慢性病,也可以治療急症,對許多疑難病,沉痾痼疾,奇病怪病常有神奇療效。

3.針灸刺血療法的現代研究:近年來對針灸刺血療法作用機制的現代研究頗多,其對機體的治療作用可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1) 對血液系統有良好的雙向調節作用,研究表明,刺絡療法可促進人體新陳代謝,刺激骨髓造血功能,使代謝加快,並通過神經--體液的調節作用,改善微循環和血管功能,有利於排除血液中的有害物質,並使機體的有益物質及時補充到血液循環中去,促使機體重新建立內環境穩態而恢復正常的生理功能。通過改善微循環,還可以阻止炎症過度反應和促進炎症的恢復。

(2)有很好的鎮痛作用。一方面因針具對血管壁的刺激,導致在低級中樞水平對疼痛信息產生抑制;另一方面局部放血後排出致痛物質,減輕疼痛。

(3)可以提高人體免疫功能,激發體內的防禦功能,增強免疫力。

4.常用刺絡放血的方法:

根據歷代針灸文獻記載,針刺療法包括針刺不出血和針刺出血兩種。針刺不出血就是用毫針針刺穴位以治病;針刺出血就是用三棱針刺破下表淺靜脈以瀉其淤血來治病。前者偏於經脈,後者偏於絡脈。《黃帝內經》中把刺血療法分為絡刺、贊刺、豹文刺三種。絡刺就是用三棱針刺入絡脈,使其自然出血;贊刺是用針在患處直入直出,多次的淺刺,使患處出血,進針和出針都比較快,是消散癰腫的一種針法;豹文刺是一種多針出血法,即在患處的前後、左右多出刺入血絡,排除瘀阻血液,是古代治療「心病」的一種方法。

臨床上常用的方法多種多樣,入三棱針點刺出血、梅花針叩刺出血、毫針散刺出血或刺絡後配合拔罐、割治療法等,均是有效的治療手段。代表性的刺絡有點刺法、散刺法、挑刺法、叢刺法、順刺法、逆刺法等。

5.針灸刺血療法的放血量:

關於出血量的多少,古書記載不盡相同,或「出血如大豆」,或出血盈斗「。現代刺絡療法的放血量,主要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而定。一般而言,新病、實證、熱證、體質較強的病人,出血量較大,反之則較少。同樣,針刺放血時機的選取,也根據病情和病人的體質強弱酌情而定。

總結:針灸刺血療法在我國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而且被廣泛應用於民間。此療法具有操作簡便,易學易懂,見效快,療效高,安全可靠的特點。近年來通過臨床實踐,其適用范圍不斷擴大,療效也較好。但針灸刺血療法對機體的作用機制尚未完全明了,還需在今後的實踐和應用中不斷研究總結。

6、請教下老中醫針灸能能刺激骨髓造血

您好
再生障礙性貧血確實是一種較為難治療的病症!
建議是中西醫結合治療。
中醫葯辨證是血熱、血虛還是脾虛,然後辨證治療,要堅持每天吃中葯,需要毅力堅持,但可以治本!
西醫主要以激素為主,副作用較大,但效果快!
因為,因為我家堂妹也是這個病,十幾歲就得了,今年二十四歲,一直在治療,如今基本上康復了!
希望您要給您的妹妹以信心,相信一定能康復的!
祝您和您家人身體健康!

與針灸刺激骨髓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