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髓 > 捐獻骨髓的案例

捐獻骨髓的案例

發布時間:2021-03-10 09:02:18

1、骨髓移植,捐獻者有危險嘛?

我告訴你,說沒有危害的,你可以打耳光抽死他,身體發膚受之父母,這不是道德綁架的事,雖然救人是善事是好使。但是我媽給我舅舅捐贈了骨髓進行移植,後來我舅舅沒了,從我媽捐贈骨髓後。三天兩頭的感冒。抵抗力上不來,補多少蛋白粉,營養都沒有用,我媽說不後悔。因為是她得親弟弟,再選擇一次還會同意,但是如果給不認識的人捐贈這種方式我是不認同的,你可以看看外周血捐贈中的死亡案例,還有腰椎抽骨髓後的後遺症和死亡案例,不要被別人道德綁架,勿以善小而不為,我認為做善事不是看誰能拚命,如果是家人,怎麼都好,剩下的陌生人你可以選擇其他方式去行善,如果你的身體出現問題,你得父母誰來養,那些道德綁架你的人都不知道滾到哪裡去了

2、「善有善報」江蘇不孕媽媽捐骨髓救白血病患兒,2月後懷上啦!如何評價?

這確實就是善有善報了,所以說做人還是要心存善念,因為你不知道上天給你的禮物什麼時候到!現在社會環境很復雜,魚目混雜,但是世界上總是好人比壞人多,面對社會中有需要幫助的人,如果我們有能力,在他們困難時候拉一把,不計較報酬的話,在某個時刻這樣的福報也會回到你的身邊。


像這位江蘇不孕媽媽一樣,其實她捐獻骨髓的時候,也沒有需要對方家長給予多大的恩惠。雖然她自己也有自己困難,作為一個不孕媽媽,確實在生活中是一類也需要別人同情的人,可她依舊保持善良,在別人需要幫助時候,自己及時出手。而上天所給的禮物,也是她期待已久的,所以這是一種福報,雖然我們看不見,卻可以感受到。

很多年輕人出到社會中,人生總是容易感覺到迷茫。總覺得為何糟糕的事情總是降落在自己身上,哪怕自己很善良,可幫助別人了也是不討好,還惹對方說閑話,逐漸他們也變得麻木不仁,哪怕就是看見對方需要幫助,他們也不再仁義及時去伸出援手,這樣的人在生活比比皆是。而像江蘇不孕媽媽這樣樂觀還不計回報的人,實在太少,所以才會有此福報,在兩個月後順利懷孕了。社會總在教育我們如何長教訓,如何避免被坑,但其實我們每個人內心都有一把稱,其實不需全部聽從別人,只需按照自己即可。那麼怎麼樣的人生,才是不迷茫的人生呢?

1、保持善良

一個人如果丟掉了善良,就相當於丟掉了幸福。正因為一個人有善良,才可以感受到別人的善良。當別人給予時候,他們會懂得感謝,也會懂得以後要報恩。所以一個人保持善良,可以讓他們可以感覺到生活中的每一處細小的幸福,同時還可以遇到更多有幸的事情。

2、不過與注重得失

人生本身就是一個得失較量的過程,人會有所得到,也會有所失去。人們之所以煩惱眾多,執念眾多,主要是想要得到太多,緊緊抓住一些不屬於自己的東西。但其實人生就是一場得失較量,當你不過於追求得失,這樣的人生反而更寬敞。倘若這個不孕媽媽抱著自己得不到,也不想要別人得到好過的這種想法生活,那麼她是不願意去捐獻骨髓幫助他人的,這時候她又怎麼會遇到2個月之後,能幸運懷上的好事呢?

3、保持樂觀

一個人除了需要追求物質上的享受外,精神更應該富養。好的精神,是保持積極樂觀,平靜的一種生活態度,而不是處處暴怒,處處不滿意。

人生是一場修行,當一個人有更多正能量,並且願意幫助他人,那麼他的福報就會越來越多。

3、器官捐獻的事例

突發腦梗搶救無效,孝順兒幫大義父捐器官
6月27日,55歲的南京市民林彬因大面積腦梗塞住進鼓樓醫院。記者了解到,林彬有高血壓病史,當天傍晚突發頭昏、惡心、嘔吐,由120送至醫院急診室時已經意識不清,經過心肺復甦等急救後,被緊急轉到ICU搶救,但住院之後病情不斷加重。29日,出現了自主呼吸和神經系統深淺反射完全消失,陷入深昏迷狀態。醫護人員與家屬進行了溝通,告知預後不容樂觀。林彬生前就曾向家屬表達了捐獻器官的意願,兒子林濤經與南京市紅十字會器官捐獻協調員溝通,替父親填寫了《人體器官捐獻登記表》,實現其捐獻器官的崇高願望。同時,林濤自己也填寫了《人體器官捐獻志願書》。
7月1日下午,林彬病情惡化,醫護人員對其全力施救,但終因病情危重搶救無效死亡。在醫生宣布死亡時間之後,林彬的病床前舉行了短暫的告別會,紅十字會工作人員、醫生、家屬向林彬集體默哀,氣氛莊重。經過江蘇省衛生廳醫學專家依照《中國心臟死亡器官捐獻分類標准》鑒定符合標准後,由江蘇省和南京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現場見證,取出一個肝臟和兩個眼角膜,此後分別為重病患者實施了器官移植。
同事贊其「開通」,兒子為父親自豪
昨天上午,林彬同志追悼會在南京舉行,江蘇省及南京市紅十字會、南京市衛生局以及林彬生前所在單位金陵化工廠的領導都來到了現場。
南京金陵化工廠有限責任公司工會主席李恆林告訴記者,林彬是1975年7月分配到原來南京東方化工廠,先後在鍋爐班、駕駛班工作,2003年4月內退。不論是在鍋爐班擔任普通工人,還是擔任駕駛班長,他始終是勤勤懇懇,任勞任怨,不怕苦不怕累,先後被廠評為先進個人,所在的鍋爐班評為先進集體。「我對他最深的印象,就是特別開通。」李恆林告訴記者,對於身後事林彬也從不避諱,他還記得在今年1月份兩人聊天的時候,林彬就跟他無意提及,人走後把器官都捐給別人。
林彬的兒子林濤是個80後,今年27歲的他不僅完成了父親捐獻器官的心願,而且自己也成為了一名器官捐獻志願者。他在致答謝詞中說,「我身為他的兒子,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林濤說,父親曾經斷斷續續地提過,自己去世後要捐贈器官,他認為這樣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盡管他不知道被捐贈的對象是什麼人,「希望他們健康,好好生活,注意身體。」
供受體雙方「雙盲」,南京實現零突破
那麼林彬的器官捐贈對象又是誰呢?南京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也不知道捐贈者的具體信息,因為依照慣例,供受雙方都要遵守隱私保密原則,即供體與受體要「雙盲」。目前得到的信息是,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手術成功,目前恢復情況良好。
南京市紅十字會副會長劉霞在昨天的追悼會上,對林彬一家人展現出的勇氣和大愛表示了感激。劉霞副會長表示,2010年,南京市成為全國首批器官捐獻城市之一,林彬的成功捐獻實現了南京市人體器官捐獻零的突破。據了解,目前南京市報名捐獻遺體的市民達4800多人,其中絕大多數人同時表明願意捐獻器官。捐獻器官(組織)既能挽救他人生命,也能讓自己的生命延續,非常有意義。

4、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危害

流言:復在一則新聞中,妹妹制患了白血病需要進行骨髓移植,兩位哥哥都配型成功,然而後來兩人卻因擔心骨髓移植會影響自己的身體健康,放棄了給妹妹捐獻骨髓。骨髓移植會影響身體健康嗎?
真相:白血病又稱血癌,是一類造血幹細胞的惡性克隆性疾病,骨髓移植是其終極解決方案。對於成年人來說,造血幹細胞主要存在於骨髓內,所以20世紀90年代以前,骨髓移植需要用針穿刺,從捐獻者體內抽取一部分骨髓。但隨著技術的進步,現在人們開始A外周血中篩選造血幹細胞進行移植,使骨髓移植變得簡單易行,風險大為降低。
對於捐獻者來說,骨髓移植主要有打「動員針」和抽血兩個環節。抽血大家都經歷過,對人體基本沒有危害。「動員針」的主要成分是重組人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這種物質本來就存在於人體內,對維持正常的造血功能有著重要意義。打「動員針」後的短期不良反應包括低熱、乏力、肌肉酸痛等,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療,停葯後就會自行緩解、消退。

5、10年前的骨髓配對成功案例

中華骨髓庫最早捐獻的一例是1996年上海的孫先生。一定是10年前的話,我們志願者協會的老大,是2004年04月15日捐獻 中華骨髓庫第100例。

6、捐獻造血幹細胞成功的例子有多少?大致數字就行了。順便問一下,如果在捐獻中出現了問題,那麼是誰負責呢

截止10月14日
上海地區是187

7、為什麼那麼多人不願意捐骨髓

我們常說的骨髓捐獻,是外周血造血幹細胞捐獻。說它沒有任何不良影響也是不對的。但風險確實很小。其主要風險來自於注射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就是俗稱的動員劑,作用是刺激造血祖細胞,促進其增殖和分化,促進細胞向外周血釋放。理論上是對一個造血免疫功能正常的健康人來說,是沒有風險的。但是有人會在注射後出現類似於頭暈、乏力,發熱等的症狀,但症狀都很快能消退,極少部分人會出現脾臟腫大,骨骼酸痛的情況,但也是可以經過對症治療後馬上痊癒的。國內數據中也沒有關於捐獻造血幹細胞而產生嚴重的並發症的案例(國外文章有過因注射過量而導致脾破裂的,但這種問題現在完全可以避免)。
最後一點說,因為擔心採集造血幹細胞的不良影響,或者其他的個人原因,拒絕捐獻的人,是完全沒錯的。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考慮。
真正害人的行為是「悔捐」,不說是對對方心理打擊這點。尤其是受捐者「清髓預處理」後悔捐的,因為清髓是利用大劑量的放化療徹底摧毀患者癌細胞和正常免疫及造血幹細胞,這個時候的受捐者是處於一種幾乎沒有免疫力的「裸奔」狀況,這個時候悔捐,是真正意義上害人的行為。
可以有選擇捐與不捐的權利,但是當決定了捐的那一刻,相信有一個等著骨髓生存的病人,你是他的全部希望,不要放棄。

8、台灣向大陸捐獻骨髓的事例有哪些?大陸又向台灣捐獻骨髓的事例有哪些?

台胞為大陸患者提供骨髓:愛心入髓 血濃於水 2006年12月13日03:33 12月6日凌晨2時05分,在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造血幹細胞移植中心的無菌病房裡,正緊張進行著一項特殊的手術,一位捐贈者的骨髓緩緩輸入白血病患者簡琳的體內,這個生命垂危的桂林女孩重新獲得了生機。在眾多的白血病患者中,簡琳是幸運的,因為,她在位於台灣花蓮的骨髓幹細胞中心,找到了白細胞抗原完全匹配的骨髓。為她無償提供骨髓的台灣同胞,是一位38歲、體重43公斤7a686964616f31333335313863的瘦弱女性。 事實上,自從1997年4月8日,54歲的台灣婦女楊秀霞為17歲的安徽少年劉金權捐贈骨髓以來,這種跨越海峽的愛心傳遞就不絕如縷,漸成常態。到目前為止,已有400多位台灣同胞的骨髓通過慈濟骨髓捐贈中心,為大陸的血液病患者帶來生機。 旅途輾轉,然而為了點亮希望的明燈,台灣同胞充分展現了他們的大愛和真情。1999年9月21日,台灣發生大地震,可是9月22日是慈濟骨髓捐贈中心事先就定好的為浙江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送髓的日子。面對不斷的餘震,捐獻骨髓的台灣同胞與慈濟的醫護人員冒險完成骨髓的抽取。醫護人員幾經輾轉於當天深夜趕到杭州,將生命之髓送到醫院。這樣讓人感動的事例不一而足。 成立於1993年的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是全球唯一靠民間善款構建起來的骨髓庫,如今在這里登記備案個人骨髓幹細胞資料的超過30萬人。中心已完成1000多筆捐贈骨髓配對,接受骨髓移植者來自23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向大陸捐贈案例最多。之所以有這樣高的配對比例,慈濟醫護人員的解釋最為樸素、精當:「因為同是華夏兒女的緣故!骨髓配型最基本的要素有兩個,一是從自己所屬的族群中尋找相同遺傳標志的捐髓者成功幾率最高,再就是同一族群的人其抗原種類和頻率最相似。從人類學、遺傳學的觀點來看,兩岸同胞毋庸置疑是同源、同種,所以,才能獲得如此高的配對幾率!」 血脈相連,愛心相映,這種血緣親緣之愛跨越了山水阻隔,超越了政治紛爭。如今,兩岸之間的愛心傳遞又由單向發展為雙向。今年早些時候,32歲的哈爾濱電工閻善義,捐贈骨髓幹細胞給台灣鴻海董事長郭台銘之弟郭台成,成為大陸第一位為台胞提供造血幹細胞捐贈者,譜寫了兩岸愛心接力、生命接力的新篇章。隨著兩岸交流交往的不斷推進,相信那些「人命危淺,朝不慮夕」的同胞,不幸中將有更多幸運,重沐生命的光輝! 《人民日報》 (2006-12-13 第10版)

與捐獻骨髓的案例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