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髓 > 鐵粒幼細胞性貧血骨髓象圖片

鐵粒幼細胞性貧血骨髓象圖片

發布時間:2021-03-09 22:01:03

1、鐵粒幼細胞性貧血為什麼外鐵增加

簡單來說,鐵粒幼細胞貧血時,紅細胞的鐵利用機制有問題,不能很好的利用鐵合成血紅蛋白,因而體內的鐵用不完,所以多餘的鐵沉積於紅細胞內,內鐵增加。細胞外鐵在骨髓小粒中,反映機體儲鐵,也是因為鐵用不完,儲鐵也會增加

2、鐵粒幼細胞性貧血,這個病能治癒嗎?

如果診斷正確的話,激素效果不佳,可以不再使用激素.鐵粒幼細胞性貧血容易出現鐵過載,可以進行相關檢測,如果確實有鐵過載,可同時進行去鐵治療,可改善症狀.

3、巨幼細胞貧血合並缺鐵性貧血的骨髓像

1.紅細胞、血紅蛋白減少,以後者的減少更為嚴重。貧血輕微時紅細胞形態變化不大。重者則呈典型的小細胞低色素性改變。MCVl5%。
2.白細胞計數及分類一般正常。
3.血小板計數多正常。
4.網織紅細胞常輕度增高。
1.骨髓增生明顯活躍。
2.紅細胞系明顯增生,幼紅細胞總百分率常>30%,其中以中、晚幼紅細胞增多為主,各階段幼紅細胞胞體常較小,胞質量少,邊緣不整齊,嗜喊性色調較強,細胞核小而緻密。
3.粒系細胞總百分率常因紅系增生而相對減低,各階段百分率及細胞形態染色大致正常。
4.粒、紅比值減低。
5.巨核細胞系常無明顯變化,血小板形態一般正常。
6.成熟紅細胞形態學變化同外周血,嗜多色性紅細胞較易見到。

4、缺鐵性貧血與鐵粒幼細胞貧血鑒別主要選擇下列哪項檢查

正確答案:D
解析:缺鐵性貧血骨髓鐵染色顯示骨髓小粒可染鐵消失,鐵粒幼紅細胞<15%
。鐵粒幼細胞貧血骨髓鐵染色細胞外鐵和細胞內鐵均明顯增加,環形鐵粒幼紅細胞佔15%以上,有時高達30%~90%,並可見含有鐵顆粒的成熟紅細胞

5、缺鐵性貧血和巨幼紅細胞貧血在骨髓象中的特點和異同

缺鐵性貧血:為增生性貧血骨髓象,骨髓有核細胞增生活躍或明顯活躍,個別患者減低。
主要以紅系增生為主,粒紅比值降低。增生的紅系細胞以中、晚幼紅為主,其體積較正常為小,胞質少而著色偏藍,邊緣不整,呈鋸齒狀或如破布,顯示胞質發育落後,血紅蛋白合成不足。胞核小而緻密、深染,甚至在核的局部呈濃縮塊狀;表現為「核老質幼」的核質發育不平衡改變。分裂象易見。粒細胞比例相對降低,各階段間比例及形態基本正常;巨核細胞系正常;淋巴/單核細胞正常。

巨幼細胞貧血:骨髓增生活躍或明顯活躍。以三系細胞出現巨幼變為特徵
①紅細胞系統:紅系明顯增生伴顯著巨幼樣變,粒紅比值降低或倒置。正常形態的幼紅細胞減少或不見,各階段的巨幼紅細胞出現,其比例常大於10%。可見核畸形、碎裂和多核巨幼紅細胞。由於發育成熟受阻,原巨幼紅細胞和早巨幼紅細胞比例增高,在有的病例中占幼紅細胞的比例可高達50%。核分裂象和豪焦小體易見,胞核的形態和「核幼質老」的改變是識別巨幼樣變的兩大特點;

②粒細胞系統:略有增生或正常,粒系細胞比例相對降低。中性粒細胞自中幼階段以後可見巨幼變,以巨晚幼粒和巨桿狀核細胞多見,可見巨多核葉中性粒細胞;

③巨核細胞系統:數量正常或減少,可見巨核細胞胞體過大,分葉過多(正常在5葉以下)與核碎裂;胞質內顆粒減少。

相同點:骨髓增生活躍或明顯活躍,以紅系為主,粒紅比值降低甚至倒置,核漿發育不平衡(但一個是胞漿發育不良,一個是胞核發育不良)

6、什麼叫遺傳性鐵粒幼細胞貧血

鐵粒幼細胞貧血是多種不同原因引起機體不能利用鐵和血紅素合成障礙的低色素性貧血,在骨髓內出現較多的「鐵粒環」幼紅細胞。鐵粒幼細胞是胞漿內含有鐵小粒的幼紅細胞。這些小粒是非血紅素鐵的集合物,用亞鐵氰化鉀染色 (普魯士藍反應)而顯現。在巨幼細胞貧血、海洋性貧血和某些溶血性貧血中也能見到。
鐵粒幼細胞貧血發生的機理是血紅素合成障礙和紅細胞無效性生成。其血液學的共同特點是:①骨髓內鐵粒幼細胞含有許多非血紅素鐵小粒,至少部分鐵粒幼細胞的鐵小粒在核周圍呈環狀分布,這種細胞稱為「鐵粒環」幼紅細胞;②紅細胞中血紅蛋白含量減少,表現為低色素型貧血;③血清鐵濃度和血清鐵飽和度均增高,在單核-巨噬細胞系統和許多器官的主質細胞內有過多的鐵積聚;④骨髓內紅系細胞增生過多,但血液中網織紅細胞計數不增高,鐵動力學檢查顯示有紅細胞無效性生成。
鐵粒幼細胞貧血可分為遺傳性和獲得性兩類,兩者還可分數種。遺傳性鐵粒幼細胞貧血分為:①X染色體伴性的;②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的。獲得性鐵粒幼細胞性貧血分為:①原發性;②繼發性;③葯品或毒物伴發的;④惡性病或其他疾病伴發的。上述各種鐵粒幼細胞貧血均少見,特別是遺傳性、原發性病例更為罕見,繼發性者相對多見。

遺傳性鐵粒幼細胞貧血的遺傳形式不盡相同。最多見的是通過X染色體遺傳。通常只有半合子男性患病。男性患者可將有關基因傳遞給他的女兒,此女又將有關基因傳給她的兒子。這種缺陷的遺傳是伴性隱性的,但不是完全隱性,因為部分女性基因攜帶者也可有輕度的貧血。極少數病例的遺傳是通過常染色體的,常染色體遺傳者則亦可有貧血。

遺傳性鐵粒幼細胞貧血的基本缺陷在於紅細胞內血紅素的合成發生障礙。電鏡檢查證明鐵粒幼細胞核周圍環狀分布的鐵小粒是充滿非血紅素鐵的線粒體,其中大量鐵的積聚與血紅素合成發生障礙有關。由於血紅素合成過程的第一步和最後一步都發生在線粒體內,當血紅素的合成發生障礙時,線粒體中的鐵沒有很好地被利用,因此便積聚在線粒體內。過多的鐵又可以損壞線粒體或細胞內其他微細結構的功能。

在遺傳性(伴性)鐵粒幼細胞貧血患者中,其血紅素合成障礙的生化缺陷在各個家族中並不完全相同。某些家族的缺陷是紅細胞內吡哆醇代謝或氨基-γ-酮戊酸(ALA)合成酶有缺陷,另一些家族的缺陷是在糞卟啉氧化酶系統。此型病人常因腸道吸收鐵過多,最後導致血色病,其危害比貧血更嚴重。

患者幾乎都是男性。貧血大多出現於青少年時期。少數出現於出生時或嬰兒期。早期主要的症狀為面色蒼白,疲乏無力。由於鐵負荷過重,部分病人有肝脾腫大。晚期少數病人可出現色素沉著、糖尿病等血色病的表現。

7、鐵粒幼細胞性貧血現在是mds嗎

鐵粒幼細胞性貧血(簡稱SA。)是一組鐵利用障礙性疾病。特徵為骨髓中出現大量環狀鐵粒幼紅細胞,紅細胞無效生成,組織鐵儲量過多和外周血呈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

難治性貧血伴環狀鐵幼粒細胞增多(RA with ring sideroblst ,RAS)是MDS的一個分型

8、什麼是環形鐵幼粒細胞

環形鐵幼粒細胞,即環形鐵粒幼紅細胞,環形鐵粒幼紅細胞是指幼紅紅細胞胞質內藍色顆粒在6顆以上且圍繞核周1/2以上者。

環形鐵粒幼細胞(RS)的一般標准為胞質中含有鐵粒大於等於6顆,圍繞核周排列1/3圈以上者。WHO(2008)界定的RS,為沉積於胞質鐵粒大於等於10顆,環核周排列大於等於1/3者;MDS形態學國際協作組界定的標准(2008)為鐵粒大於等於5顆,圍繞核周排列成大於等於1/3或以任何形式比較有規則環繞胞核排列者。

(8)鐵粒幼細胞性貧血骨髓象圖片擴展資料:

無效造血幼紅細胞的形成原因:

電鏡觀察,鐵粒散在於細胞質中,也可沉積於線粒體內。線粒體內鐵沉積是一種較少見的病理現象,為粉塵狀或斑塊狀含鐵微粒在線粒體嵴間大量沉積,線粒體呈扭曲、腫脹、畸形、線粒體嵴難以辨認、膜結構破壞或模糊不清。

大量鐵聚集在線粒體內導致線粒體內各種酶活力和結果的破壞,是無效造血幼紅細胞的主要原因之一。

9、鐵粒幼細胞性貧血

鐵粒幼細胞性貧血sideroblastic
anemia(簡稱SA。)是一組鐵利用障礙性疾病。特徵為骨髓中出現大量環狀鐵粒幼紅細胞,紅細胞無效生成,組織鐵儲量過多和外周血呈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本病分為獲得性和遺傳性,還有維生素B6反應性貧血。獲得性又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
鐵利用不良,血紅素合成障礙和紅細胞無效生成是本病發病的主要環節。與血紅素合成有關的各種酶和輔酶的缺乏,活性減低和活性受阻是本病的發病機理。任何原因影響這些酶的活性均可導致鐵利用不良和血紅素合成障礙,結果形成低色素性貧血,鐵在紅細胞及各組織內大量堆積,使紅細胞形態及功能受損,致紅細胞過早破壞即無效生成。鐵大量沉積於各組織內,形成血色病,影響各組織器官功能。

與鐵粒幼細胞性貧血骨髓象圖片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