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傷寒有哪些症狀
傷寒的定義:
傷寒是由傷寒桿菌引起的急性腸道傳染病。其主要臨床表現是持續高熱、腹痛、腹瀉或便秘、白細胞減少、肝脾腫大,部分病人會出現玫瑰疹、相對緩脈等。腸出血、腸穿孔是傷寒的主要並發症。傷寒病的病原體是傷寒桿菌,而傷寒病人或帶菌者是傳染源。主要通過污染水和食物、日常生活接觸、蒼蠅和蟑螂帶菌而傳播。
傷寒的診斷:
實驗室檢查常見白細胞減少,並以中性粒細胞減少和嗜酸性粒細胞消失為特徵,但單核細胞相對增多。絕大多數病人肥達氏反應陽性,肥達氏反應應在發病一周後檢測,一般以「O」凝集效價在1/80或以上和「H」在1/160或以上為陽性。若效價逐漸升高,那麼其診斷意義更大。傷寒桿菌培養陽性是確診傷寒的依據,一般是用血培養,也可用骨髓培養或尿、糞便培養。
傷寒的治療:
傷寒病人的治療應以抗生素為主,必要時可配合中葯治療,同時飲食療法對本病的康復有著較大的影響。對於持續高熱者,應送醫院輸液治療。若伴有腸出血或腸穿孔等並發症,則應馬上到醫院救治。
傷寒的預防:
要自我預防本病,首先是要搞好飲用水及飲食衛生。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如飯前、便後洗手。滅蠅、防蠅對預防傷寒也是非常重要的。進行預防接種,增強人群對傷寒病的免疫力,也是預防傷寒病的重要措施之一。此外,還636f70797a6431333332613065必須經常參加體育活動,鍛煉身體,對於從事腦力勞動的人,應該適當參加一些戶外活動,接受日光的照射,吸收新鮮空氣。在工作中,也要注意勞逸結合,加強營養,以增強抗病能力。
2、寒濕重的表現是怎樣的
寒濕重的表現,首先是看舌頭,和大便的表現,,還有就是平時的精力狀態,無精打采,無精神,身體發涼。
身體有以下症狀或特徵,代表體內有寒濕:
1、面色發白、發青、發暗、發黑代表體內可能有寒。顏色越是發暗,就代表寒濕越重。
2、舌苔發白,代表體內有寒濕。
3、反復的口腔潰瘍,代表體內有寒。
4、口臭時舌苔發白,代表體內有寒。
5、咳嗽時痰是稀白的,代表體內有寒。
6、流清鼻涕,代表體內有寒。
7、流出的汗是涼汗,代表體內有寒。
8、愛打噴嚏,特別是早上起來,遇風噴嚏不斷,代表體內有寒。
9、感冒發熱時渾身感覺冷,代表體內有寒。
10、經常腹痛、腹瀉,代表體內有寒。
11、臉上長痘和斑,代表體內有寒。
12、長濕疹、牛皮癬、白癜風,代表體內有寒。
13、手、腳長年冰冷,代表體內有寒。
14、腳踝浮腫,代表腎虛、腎寒。
15、四肢關節疼痛、頸肩酸痛、肩周炎、腰酸背痛等症狀,代表體內有寒濕。疼痛的部位越多,時間越長,代表體內寒濕越重。
(2)寒入骨髓有哪些症狀擴展資料:
祛寒濕的方法:
1、血足是祛寒濕的根本
只有身體內血液充足,腎氣就足,就能保證血液循環的通暢,全身就會感到溫暖舒適。寒濕在充足的血液、流動暢快的血流面前是無立足之地的。沒有了寒濕,就不會出現這疼那疼,也就不會長斑、長痘、長癬。
2、運動後全身感到溫暖
經常運動、經常體力勞動及做家務的人,會感到體內的熱量大。這是因為運動生熱,起到了驅散寒濕的作用。但是,如果只是注重運動而體內的血液不足,運動後就會疲乏,抵抗力下降,寒濕會乘虛而入,身體仍會虛弱多病。
3、適當出汗是祛寒的最好方法
適當出汗可以祛寒。不管是運動後出汗,吃了溫熱食物而出汗,還是泡腳後微微發汗,都可以達到祛寒的效果。
4、飲食祛寒
常吃辛辣、溫熱的食物可以祛寒。由於地理氣候的不同,各地區都有適合當地的祛寒飲食習慣。如北方喜歡吃蔥、姜、蒜、辣椒、牛肉、羊肉這些溫熱、高熱量的食物排寒;四川人喜歡麻辣;貴州人喜歡酸辣;湖南人喜歡炸辣;還有的人喜歡喝祛寒的葯酒等。雖然各有不同,作用都是祛寒、祛濕、保暖。
5、熱療祛寒
熱療祛寒是自古人們就使用的古樸、自然、有效的祛寒方法之一。有的用熱水袋,或加熱後的沙、石、鹽、石蠟熱敷;有的用艾條熏疼痛的部位,或在疼痛的部位或穴位貼上薑片或蒜片等再用艾熏;有的用祛寒的中葯液煮水泡、熏等;有的用各種理療儀照射祛寒;有的用刮痧、火罐等祛寒。可以說在醫院、民間都有不少祛寒的方法,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都能緩解和治療因寒濕引發的各類疾病。
3、感冒時病毒回侵入骨髓嗎?有什麼症狀?
骨髓是造血系統的一部分
有病毒感染的話是引起血液病的
和走路無關的
4、骨髓癌有什麼症狀
一開始只有頭痛,沒幾天就全身都痛,有時候呼吸都有困難,在醫院里都查不出是什麼原因,全部症狀:全身乏力,無胃口
發病時間及原因:近一月
5、癌細胞進去骨髓開始會有哪些症狀
癌細胞到骨髓就是轉移了,是會出現明顯全身性骨痛症狀的。這種情況可以考慮中葯來治療,通過中葯扼殺癌細胞生存環境,控制癌細胞繼續發展。提高免疫力達到理想治療效果。
6、骨髓里有寒氣怎麼去除
多喝生薑水吧,我也是寒濕性體制,最近天天在喝生薑蜂蜜水,做法很簡單,就是姜切片加入水中煮沸,待涼至40度左右加入蜂蜜攪拌均與即可,味道還可以哦,還有護膚的功效呢。但是晚上最好不要喝,古語說「早吃薑勝參湯,晚吃薑賽砒霜。姜是溫性的實物,早上吃薑可以溫脾胃,晚上吃薑則會內熱,長時間會引發上火。
還有經常吃些紅豆薏米粥,可以幫你排除體內濕氣,光滑皮膚。
以下引用百科:
生薑性溫,其特有的「姜辣素」能刺激胃腸黏膜,使胃腸道充血,消化能力增強,能有效地治療吃寒涼食物過多而引起的腹脹、腹痛、腹瀉、嘔吐等。 吃過生薑後,人會有身體發熱的感覺,這是因為它能使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加快,促使身上的毛孔張開,這樣不但能把多餘的熱帶走,同時還把體內的病菌、寒氣一同帶出。當身體吃了寒涼之物,受了雨淋或在空調房間里呆久後,吃生薑就能及時消除因肌體寒重造成的各種不適。
7、骨髓癌發病有哪些症狀?
骨髓癌即多發性骨髓瘤,起病徐緩,早期無明顯症狀,容易被誤診。臨床表現多樣,主要有貧血、骨痛、腎功能不全、感染、出血、神經症狀、高鈣血症、澱粉樣變等。
1.骨痛、骨骼變形和病理骨折
骨髓瘤細胞分泌破骨細胞活性因子而激活破骨細胞,使骨質溶解、破壞,骨骼疼痛是最常見的症狀,多為腰骶、胸骨、肋骨疼痛。由於瘤細胞對骨質破壞,引起病理性骨折,可多處骨折同時存在。
2.貧血和出血
貧血較常見,為首發症狀,早期貧血輕,後期貧血嚴重。晚期可出現血小板減少,引起出血症狀。皮膚黏膜出血較多見,嚴重者可見內臟及顱內出血。
3.肝、脾、淋巴結和腎臟病變
肝、脾腫大,頸部淋巴結腫大,骨髓瘤腎。器官腫大或者異常腫物需要考慮髓外漿細胞瘤或者澱粉樣變。
4.神經系統症狀
神經系統髓外漿細胞瘤可出現肢體癱瘓、嗜睡、昏迷、復視、失明、視力減退。
5.多發性骨髓瘤多見細菌感染
亦可見真菌、病毒感染,最常見為細菌性肺炎、泌尿系感染、敗血症,病毒性帶狀庖疹也容易發生,尤其是治療後免疫低下的患者。
6.腎功能損害
50%~70%病人尿檢有蛋白、紅細胞、白細胞、管型,出現慢性腎功能衰竭、高磷酸血症、高鈣血症、高尿酸血症,可形成尿酸結石。
7.高黏滯綜合征
可發生頭暈、眼花、視力障礙,並可突發暈厥、意識障礙。
8.澱粉樣變
常發生於舌、皮膚、心臟、胃腸道等部位。
8、骨髓炎的早期症狀都有哪些?
骨髓炎是指化膿性細菌感染骨髓、骨皮質和骨膜而引起的炎症性疾病,多數由血源性引起,也多由外傷或手術感染引起,多由癤癰或其他病灶的化膿菌毒進入血液而達骨組織。四肢骨兩端最易受侵,尤以髖關節為最常見。臨床上常見有反復發作,多年不愈的病例,嚴重影響身心健康和勞動能力。急性骨髓炎起病時高熱、局部疼痛,若診斷不及時轉為慢性骨髓炎時會有潰破、流濃、有死骨或空洞形成。重症患者常危及生命,有時不得不採取截肢保命的應急辦法,使患者落下終生殘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