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髓 > 山西平遙骨髓妹妹

山西平遙骨髓妹妹

發布時間:2021-02-27 17:00:52

1、臨近手術倆哥哥為什麼反悔拒給妹妹移植骨髓

丈夫稱親哥哥放棄捐獻骨髓救妹妹哥哥則表示並非放棄擔心骨髓移植對身體有傷害

近日,一則「患病妻子骨髓移植當天,配型成功的倆哥哥突然反悔,丈夫跪求岳父」的消息引發網路熱議。昨天,北京青年報記者在航天中心醫院見到了患者王愛的丈夫范林俊,范林俊稱目前他患白血病的妻子病情較為穩定,仍希望妻子的兩個哥哥能夠捐獻骨髓。王愛的三哥則表示,此前的網路消息不實,自己也要為了妻子和孩子考慮。

妻子患病等待骨髓移植

近日,范林俊和妻子的遭遇引發廣泛關注,在熱傳的一篇文章中,范林俊妻子王愛身患重病,配型成功可以進行骨髓移植的王愛的兩個哥哥,卻在關鍵時刻放棄捐獻。

據范林俊介紹,他和妻子王愛都來自山西省晉中市平遙縣,王愛今年27歲,兩人已經結婚6年,目前育有一個5歲的孩子。

今年3月份,妻子王愛再次懷孕。本應是一件喜事,但令兩人沒想到的是,今年7月,懷孕3個月的妻子開始出現頭暈乏力等症狀。隨後,在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的診斷下,王愛被查出患有白血病。

為更好治療,范林俊帶著妻子來到了北京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接受治療。在化療時發現,王愛的抵抗力有所下降。范林俊稱,「醫生說還是要進行骨髓移植才能更好地活下來。」就這樣,帶著一絲希望,妻子的二哥和三哥做了骨髓配型。「比較好的是,配型非常成功,應該是有10個點都對得上,而且血型也一樣。」

配型成功後,范林俊又帶著妻子到了航天中心醫院,准備接受骨髓移植手術。范林俊稱,沒想到的是,就在准備做手術前,王愛的二哥和三哥卻突然改變主意不願意給親妹妹捐獻骨髓。「如果是我病了他們不捐我完全理解,但是這是他們親妹妹。」

哥哥:擔心自己身體受影響

王愛的二哥和三哥為何放棄捐獻骨髓,范林俊對北青報記者講出了他的分析,兩個人除了擔心骨髓移植的成功率,「醫生說有20%、30%的成功率,他們可能覺得沒有太大希望,想要回家找中醫治療」。還有就是,范林俊認為,倆哥哥不願意捐獻骨髓也是擔心對自己身體有影響,「醫生也跟他們溝通過,但他們還是擔心會出現意外。」

對於范林俊的說法,昨天,王愛的三哥王先生告訴北青報記者,他現在對於網上的種種評論感到又氣憤又委屈,他說,自己是不可能狠心不管親妹妹的,「從我妹妹確診,我們一家人就跟著照顧,直到化療以後,醫院不讓留那麼多人了,我才離開,我家裡也有兩個孩子需要照顧。」

王先生稱,妹妹頭兩次化療都失敗了,大家都把希望放在骨髓移植上,「我們沒什麼文化,醫生說的一些術語也聽不懂,只知道骨髓移植是最後的救命稻草,但是九死一生,二哥和我都去北京做了匹配。但後來醫生告訴我們,骨髓移植的成功幾率非常小,只有25-30%,而且以後可能還會復發。因為我和大哥的孩子還很小,二哥沒有成家,擔心我們捐獻骨髓以後身體會出現問題,妹妹骨髓移植的成功幾率比較低,甚至都不能出艙,就放棄了骨髓移植。」

此外,范林俊和王先生均否認兩家之前存在過節,兩人表示,盡管生活中有些磕磕絆絆,但並沒有大的不可化解的矛盾。

范林俊稱,目前仍希望兩位哥哥能夠轉變想法,為妹妹捐獻骨髓,如果實在不行,范林俊會考慮尋找其他的配型。

當事人否認藉此事炒作

就在近日,一篇名為《妻子骨髓移植倆哥哥反悔丈夫跪求岳父》的文章在網路熱傳,讓范林俊的經歷引發了諸多網友的關注。文中稱,兩位哥哥反悔是在骨髓移植當天。對此有網友覺得他們是在炒作,並質疑,移植當天要進行「清髓」,如果此時放棄移植,則會對患者造成嚴重傷害。

對此,范林俊否認了炒作的說法,並回應稱事件發生確實不是手術當天,「如果他們願意接受捐獻,到最後移植,可能還得等兩三個月的時間。」

在熱傳的網文底部還附有一個捐款的鏈接,北青報記者看到,范林俊目標籌款60萬元為妻子做手術,截至昨晚8時許,范林俊已經籌到了45萬余元。

范林俊和家人是否為了籌錢而故意爭執?范林俊堅決否認,「我說的都是真實的,之前我也沒想到會有這么多捐款,而且我也去做了造血幹細胞捐獻的登記,如果以後有機會,也想回饋社會。」

此前,網上有照片顯示,范林俊給岳父下跪,引發大量關注。王愛的三哥回應稱,由於不在場,當時自己並不清楚具體情況,但據他了解是范林俊的表哥拍了照片和視頻,並找到了媒體。

對於患者王愛的身體狀況,北京航天中心醫院血液科的一名醫生昨天告訴北青報記者,王愛還不能做移植手術,需要等骨髓移植匹配的捐獻者同意後才能安排接下來的手術。「王愛還在化療中,還沒有到骨髓移植手術的階段,因為捐獻者一直不同意,沒法安排接下來的手術。」

2、平遙的習俗有什麼?

平遙既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文化源遠流長,又為世界文化遺產。千百年來,平遙人傑地靈、文風昌盛,其文化內涵之源廣、涉及滲透在各個方面。民間風俗作為平遙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它的形成而變為約定俗成之規,到代代傳承至今日,年代久遠。

平遙的民間風俗很多,下面我們擇其要者做一介紹:

一、婚嫁禮儀

  平遙婚禮表現的形式和手段非常隱喻,簡單而深刻,魯拙而不俗,風趣而文明,形成了一道亮麗的文化現象。

平遙婚禮,多行「六禮」,即: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

納采:俗稱提親。男家請媒人向女方提親,如女方同意議婚,男家則以禮物相贈。古代以活雁為納采物,雄雌雁永隨相伴,擇一而終,故取其象徵忠貞不二,白頭偕老之意。後來則以雞鵝等代替,再後來演變為錢財物品。女家如接受,則可進行第二步「問名」。

問名:男家請媒人詢問女方性名及出生年、月、日、時命相八字取庚貼,再請星相士占卜雙方生辰八字,如得吉兆,則可定婚。如雙方生辰八字相剋,則將女方庚退還。

  納吉:俗稱訂婚、定聘。問名後男方托媒人到女家通知定婚並贈送定婚物品,如戒指、玉鐲、衣料等,一般以四件為宜,俗稱「四色禮」,取意「四喜」。男方長輩女親還可隨媒人到女家相親。現媒人只起牽線搭橋和往來傳話及協商辦事作用,男女一同至政府履行法律手續,是日男方設席祝賀成婚。

  納征:也稱納幣,俗稱彩禮。即根據女方家提出的條件、要求,媒人從中通說撮合,男方送女方一定數量的錢幣或各種禮物。之後,雙方家長就可以親家關系往來了。

請期:俗稱送日子。納征後男方家人選吉日,由媒人攜往女家徵求意見,雙方一致同意後即娶嫁之日確定。將擇好的「完婚」日期「婚帖」送上女方。

親迎或迎娶:俗稱娶媳婦,即擇良辰吉時,新郎親往女家迎娶新娘。迎親前日女方要派人送嫁妝,以奩具布置婚室,以示女方的排場。正日,上媒人陪新郎前往「娶親」。過去多用花轎、馬匹,現在多用汽車。舊時,親迎的形式和程度較為繁瑣。迎親之日,新郎以羊羔美酒為禮,乘坐花轎,轎前有綾旗、紅紗燈籠、吹鼓手,最前面有鳴放鞭炮等人,紅旗挑大銅鑼,鳴之以開通,後又加「狀元及第」出巡儀伏,即華蓋傘一,迴避憚二,金瓜、鋮斧、朝天蹬各一對,龍鳳扇一雙分列兩旁,以示「排場」。路遇婚嫁者遮之以避。新郎穿狀元及第之帽服,還有盛妝打扮的男女各二人相隨「叫娶客」,氣派萬千。明洪武皇帝曾傳諭朝野:「文武百官路遇民間還親之伍,應避於側」。親迎之日,女家奉待迎娶一行,以「茶食」、「宴席」不定。女家要宴請親友,至黃昏時,給新婚胸佩紅花,肩披紅綢。新娘著鳳冠霞帔之誥命夫人服,同樣盛妝打扮男女各二人,叫做「送客」。並帶贈送婆婆的禮物,其中手絹必須有,意在堵住婆婆的嘴,少講閑話。新娘的父親或哥哥抱新娘上轎,有「哥哥抱妹妹好活一輩子」之說。新娘上轎後向外拋撒嵌有硬幣的饅頭(下轎時亦然)。轎至新郎家門時,燃鞭放炮,兩女人頭頂紅綢迎媳婦,禮房人員一邊向轎上方拋撒五穀,一邊口中的吉慶語言念念有詞,如「頭撒天門開、二撒地門開、三撒新人下轎來,五子登科新郎官,苗條淑女是新娘……」。大門旁放置兩把穀草,上麵包上紅綢,點燃草束以消除不祥之氣。新娘背掛小鏡,踏著口袋往回走,意為代代相傳。新郎手執木製弓箭至院中央。新郎的父母跪拜先祖牌位,新郎新娘站定不拜。先拜天地,繼入洞房。第二日認親族,後漸改為一日完成。晚上備「合婚席」一桌,有新人、介紹人、親族若干共食,之後「鬧洞房」至深夜。洞房門檻上平放馬鞍,以祈求平安。床頭預先放一柳條斗,新郎新娘進洞房後,把手抓之物都放進去。新郎新娘入睡前要喝拌湯,整夜不熄燈。三日內忌打掃。次日早晨新娘要拜見全家及村堂鄰居。婚後第二日新娘回娘家探望父母,婚式才算結束。

平遙婚禮規矩頗多,煩不勝煩,但總體來說都是一些吉慶良好的祝願活動。

平遙婚禮注重婚禮食品:媒人饅頭俗稱媒人饃子,也稱合婚饃子:迎親前一日下午,女方送嫁妝到男方家。同時,要帶上一個媒人饅頭交付男方家,禮房人員將男方預先准備好的一個媒人饅頭與女方帶來的用紅繩捆在一起,用紅布包好,贈送予媒人帶回家食用。意在感恩媒人撮合配對。媒人饅頭個大,一般0、7公斤白麵粉一個,中間放入一小塊石頭,即有心有意,實心實意。頂上模壓一個紅雙喜字。

二、過滿月

平遙地區居民稱生男孩為大喜,生女孩為小喜。第一個孩子無論男女都要祝滿月以示慶賀。滿月日期,男孩為29天,女孩為30天。

當小孩生下足一個月的時候,至親厚友都要親往祝賀。過滿月就是這種慶賀的方式。過滿月,是在慶祝「家有後人」、「添丁之喜」、「足月之喜」。孩子滿月之日,做姥姥的要送銀首飾及衣物、被褥,其他親戚多送布。去「做滿月」,實則並不在正日,而於半月時則舉辦,取之偕音「伴」,意在長命。本族、親族、親戚一般製做蒸食「 」(面圈,上嵌系紅繩、銅幣做成的面制「鎖日」,中有「石榴」),迭童衣、童帽,三尺衣料疊成的「壁枷」(山字形)。外婆要特殊贈一些銀制手飾。主家對贈物全留,以高梁、枕巾或背心回送。待午時,在院內面向「娘娘廟」方向供奉燒香,燃放鞭炮,之後設席款待眾位親朋。

此俗雖沿習至今,但規模從簡者為多。一般情況是由親朋好友們給孩子帶上禮品,到家裡作客,吃一頓「滿月宴」,然後離去。給孩子所帶禮品,有小兒衣物、食品、或是小銀鎖在過滿月時,頗有講究,要有許多家互相有親戚關系的人聯合起來,給過滿月的主家買好三百尺的布料,再把各家買好的小孩衣服:上衣、褲子用別針或是用線簡單地縫在上面後,客人中的婦女,往往到房中看望一下過滿月的孩子及其母親,還要把事先准備好的紅線掛在孩子的脖子上,紅線上拴著送送給孩子的零花錢,並問長問短,心示祝賀。

平遙人在孩子出生後,還有以下一些風俗:

送「模頭饃子」:媳婦生孩子了,對於一家人來說是一件歡天喜地的大好事,把這一喜訊告知給娘家就有了一定之規,要在出生後的第三天,由父親拿上特製的「模頭饃子」送往孩子的姥姥、舅舅、姨姨家,並告知「做滿月」的時間,娘家人會准時到達。「模頭饃子」,較一般饅頭大三倍,好似小孩子頭大的饅頭,頂部壓有一個喜紅字。

奶葫蘆:孩子出生三天,在給娘舅家送「模頭饃子」的同時,還要帶上一對蒸食「奶葫蘆」和「餅子」。設供於小孩外婆家,在水瓮上,放置一把「擦子」(做麵食的專用廚具,一個長方形木頭架子上嵌著橢圓孔的鐵皮),上面擺上模頭饃子、奶葫蘆、餅子、鋪燈燃香火,祈求讓孩子的奶水通達、充足。奶葫蘆,用發酵的白面團,捏成上小下大的葫蘆狀,蒸制而成滿月儀式:生孩子即為一家之大喜事,舊的傳統觀念一般稱女孩為小喜、男孩為大喜。做滿月的日期,並不是下個月的今天,一般都要在半個月的時候舉辦,取之諧音「絆」住,意在長命。屆時,以娘家人為主的親戚、本族,都要製做蒸食「括籃」(面圈),送童衣、童帽、三尺布料疊成的「壁枷」(山字形),外婆還要特殊贈一件銀制手飾。待中午時,面向娘娘廟設供桌於院內,桌上以外婆的「括籃」墊底,層層疊上,供奉燒香,燃放鞭炮。之後,設席款待眾位親朋。

  「括籃」是平遙人家庭主婦都能製作的蒸食工藝,它的主料以白面為主,配以紅棗,工藝別致、講究,造型是圓形,一般直徑1、5尺左右,它的每一個造型,每一朵棗花花都含有吉祥、富貴、長壽創意

「括籃」是平遙做滿月過生日(1—13歲)的必備品,它的製作和花樣男女有別,男的做滿月過生日應製作九朵石榴花、一個福手,民間流傳「九石榴一福手,守住他媽常不走」;女的做滿月過生日應製作九朵蓮花一個藕,民間流傳「九朵蓮花一個藕,能活九十九」。她們像藝術大師巧思構想,在蓮花和石榴中間捏了兩個一男一女面人,面人中間加了一把面鎖,民間流傳叫「成人人,長大大,一把鎖子鎖住他」,總指讓孩子健康成長,一切邪氣、病魔不能近身。過生日那天中午時面向娘娘廟方向供香,為孩子打枷兒(色紙條包穀草桿成三角架),把「括籃」頂在孩子頭上掰開,民間流傳「『括籃『破了孩子大了」,這種麵食文化,究竟何時起源,目前尚無定論,但從內涵來看,這與明清經濟繁榮是離不開的。

回送:主人家對所有親戚、朋友送來的面圈、衣料等全部收下,表示謝意並回送。對面圈以一升高粱,其他以枕巾或背心回之。

三、賀生日(包括過三歲、完十三、祝壽)

平遙人對於生日非常重視,雖然生日年年過,但習俗上特別注重的是過三歲和完十三。

(一)過三歲

親戚朋友屆時紛紛登門道賀,賀禮多為面蒸「括籃」,上系鎖,用紅繩與銅錢串結而成、三尺喜幛。外婆家來戚為上賓。待午時面向娘娘廟方向設供桌於院內,擺放供品及,外婆家墊底,其他疊上。點燈燒香、燃放鞭炮、由奶奶為孫子「折枷兒」用粉紅、黃、綠紙條纏繞四根穀草桿,三根紮成三角形,一隻手拿著套在脖頸處,另一隻手持一根穀草桿,邊打三個角,邊口中吉祥語言念念有詞,以祈禱孩兒健康成長。打畢將枷兒與娘娘花、娘娘娃一同著燃。之後,設席款待全體親戚朋友。對親友所賀「括籃」,留下一節,回以饅頭與枕巾。

(二)完十三

過去,一過十三歲,即意味著童年生活的結束,進入成年階段,從各個方面都要逐漸地以成年人的標准來要求。舊時有一個習俗,當頭一胎生下男孩時,要在門里邊的鐵制門搭上鎖一把鎖,到這個孩子十三歲生日那一天讓其親自將鎖打開。雖然僅僅是一個簡單的儀式,但在他的心中會產生很深的印象,從這一刻開始,不應該貪玩了,肩上有了一定的擔子和責任。完十三歲與做三歲的禮儀形式基本一致,只是所送喜幛應為六尺。

(三)祝壽

  過壽老人過生日俗稱呼「過壽」。有男過女不過之俗。繁簡因家境、主人興致而各異。過壽多從六十歲開始,人們以十天干、十二地支排序,認為六十歲為一輩子,活到一輩子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情。過壽也有一定講究,一旦開始了祝壽禮儀、就必須歲歲舉行,只不過規模大小而已,七十歲要講究、八十歲為大壽,最為隆重熱鬧。壽誕之日,親戚、本族及知己好友登門道賀,獻壽禮以面制壽桃、生日蛋糕、壽幛、壽聯、匾額花籃等,祝「福如東海常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午時,將壽禮擺於堂屋或大廳、燃壽燈,燃佛香。「壽星」之人正面端坐,晚輩依序行跪拜禮。禮畢設豐盛酒席款待,歡度一日。敬送壽桃,必須送一對,不能單一。宴席主食均食用面蒸壽桃,意在讓眾人「咬扎」,咬去災星,留得福祿壽三星高照。

壽桃,有蒸制、烤制。蒸制時將發酵的面團做成扁形桃狀,內包入紅糖或紅棗,蒸熟後將桃嘴處噴灑真紅水。烤制如月餅一樣,只是形狀成壽狀。

四、暖房

  平遙人入住自己修建或置靈的新房子後,要擇日舉行「暖房」儀式。中午時在主房設供桌,燃燈燒香,鳴放鞭炮。供品「九魚一兔」必須要有,意在「九魚一兔,越住越富」。用發酵好的白面團,捏成九個金魚狀和一個兔狀,蒸熟後點綴真紅水。暖房時有親戚、本族、朋友攜白酒、鞭炮前往慶祝。 

五、遷居

俗稱搬家。平遙人對於搬遷入住新居十分重視,要先擇吉日。遷往新居時,先要「填主」,殺一隻「銀紅公雞」,以雞血噴淋房院內四周。搬遷時,主人要在拂曉時就攜玻璃瓶子、案板、筷子、蠟燭、發面等先放在新居,意在「平平安安」、「快快樂樂」,「家運發達」。中午要設供桌於院內,擺「五供五菜」和時令水果等,祈求天地保佑。春節

除上之外,平遙還有以下民俗:

六、喪禮

平遙縣古今皆土葬。貧者薄葬,禮儀式從簡;富者厚葬,禮儀繁雜。喪禮分喪服與喪祭。喪服、分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五等。高祖以外不成服,謂之出五服。喪祭分小殮,大殮(入殮)、行魂、出殯,服二、尺七、百日、周年。人故後一般五、七、九天出殯、不能出殯者,則借寄它處,另擇葬期。出殯之日,所有親族、世友均參加。親戚備有祭食、紙制冥物、禮錢、挽幛。靈前供祭品,家供在先,親戚在後。親戚中以「人主」家(娘舅家)在先,親翁次之。祭奠時亦然。祭食有「八八」、「十大碗」、「白板」等,置「食盒」、「拜盒」前往,每份供品留部分而回(返回祭者)之。場面視貧富而定,富者鼓樂祭;中等家鼓樂送殯,祭禮稍簡;貧寒之家則薄棺蔽衣,簡單辦理。出殯時,孝子「拉靈」,孝女、兒媳在後「扶靈」。有幡兒雪柳、名旌樓子、神主轎、棺罩等壯場面,紙制活侍「金祭童」、「玉女」隨官而入墓。引魂「柳枝」、「哭棍」插入墳丘。其後喪祭時,要做各式「紙活」。有宅院、金山、銀山、花幡、搖錢樹、五七花、金銀斗等。尺七隻過六次,祭食為「頭七饃饃,二七糕,三七肉火燒,四七塔日,五七角日(餃子),六七餅子,吃了不用等戴黑紗,但沿用舊俗語者較為普遍。

七、祭禮

平遙縣祭禮可分為神祭、祖祭兩大類。過去崇拜神者居多,有「無廟不成村」之說。一般家庭均設有神壇,有灶王、張弓、家神、財神、門神、天地、土地等,專業藝術人又將本業最信仰的如魯班、呂祖、窯神、葯王等供奉於突出位置。逢年過節,也有初一、十五設供燒香,以示虔誠。於迷信之中反映了人們祈祭五穀豐登、家業興旺、平安度日的願望。建國後,隨著人們科學文化水平年高和觀念的改變,對此日趨淡化,只是清明掃墓「上墳」祭祖,仍很隆重,有「千里趕上墳」之說。

八、平遙鼓書

平遙鼓書又稱平遙盲書,源於平遙弦子書。流行於山西省平遙、汾陽、介休、孝義等縣。明末清初時就有不少盲人以說書為業謀生,當時只限於單人坐唱,樂器也比較簡單,以三弦(定弦為515)、曲笛為主,將一檀木腿板綁於左小腿前方,一面小釵綁於右膝蓋上,右手在彈撥三弦的同時兼敲擊小腹,左腿不停地帶動腿板打著節拍。當時,只是自編一些收集的小故事、小笑話,逐步到說唱章回小說、連本古書,隨後,在實踐演唱中逐漸加進了四弦、月弦(定弦都為15),演唱者由單人擴大到四人以上,分一節生、旦、凈、丑,說唱完全用平遙方言,通俗易懂,樂器配合得當,曲調優美動聽,很受群眾歡迎,常於逢年過節、婚喪嫁娶、生日滿月之時,或農閑季節為活躍民間文化生活而請盲藝人演唱,其內容如《小八義》、《大八義》、《五女興唐傳》、《劉胡蘭》、《買賣婚姻氣煞人》等。

此外,過年在平遙也很有特色。農歷一年的第一天,也是全年的第一個重大的節日。平遙民間俗稱「過年」或「過大年」。民間傳統的過年,時間拉得很長,從頭一年的臘八節以後就算開始了。春節前為准備階段,春節後為慶賀階段,要一直延續到正月十五日,甚至二月初二日。民俗有「忙臘月、鬧正月,拖拖拉拉到二月」的說法。節中套節,節日不斷,喜慶祥和是過年期間最大的特徵。從正月初一日零點開始,正式進入春節。

民間慶賀活動的第一項為接神。原意是迎接天地諸神下界與民同樂,今天已經成為迎新辭舊的主要象徵了。內容首先是點旺火、燃年草和響鞭炮等等。旺火位於當院,年草置於門外,要由家長親自點燃。起床後不能貿然出門,須先點一個爆竹,從門縫伸出室外爆響,稱為開路炮。點旺火要稱發旺火,取意發財、旺盛、紅火。在家長發旺火時,孩子們穿上新衣服,圍著旺火燃放鞭炮。婦女們則收拾家務,整理祭祀天地方諸神、列祖列宗的供品。舊俗女孩在旺火未燒通紅時,不出家門。現在男女平等,女孩子一樣式和男孩子響鞭炮、放禮花。此時此刻,村村戶戶,鞭炮齊鳴,萬里長空響成一片。硝煙中夾雜著旺火、年草燃燒松枝、柏葉的芬芳氣味,天上人間全部沉浸在熱烈歡樂的氣氛之中。

祭祀天地諸神是舊俗接神以後的隆重活動。家長要率領全家,依次給各個神位點燈、敬香、擺拱、奠酒,三跪九叩。設在當院上方的天地神位前供品最為豐富另外,家庭主婦特別注重在灶君位前隆重供上「棗山饃」。「棗山饃」用麵粉嵌紅棗蒸成三角形狀,取意米面如山。上面飾以麵塑的龍、鳳、如意、福壽、瓜果等等。大者有十幾斤重,往往是女主人靈巧手藝的代表佳作,已經演化成了室內灶前陳列的麵塑工藝品了。

祭祀列祖列宗,是與祭神同樣隆重的大事,祭神的所有儀程都要在祭神中重演。祖與神已經成了同一概念。不少上年紀的老人,在祭祖時,要面對列祖列宗的牌位,逐項稟報家中一年來發生的喜慶事件,大到起房蓋屋、娶媳、聘女、生銹增丁,小到糧收多少,生活怎樣。神情莊重,態度嚴肅,充分反映了傳統的尊祖孝先風范。

拜年是春節活動的高潮。大體上分為家拜、近拜、遠拜以及團拜等形式。家拜是自家人中小輩給長輩磕頭。民間有「大年下的頭,馬虎不得」的說法。小輩磕頭時,口中要高呼被拜人的尊稱,如說:「爺爺,我給你磕頭了!」一人一拜,即不能一次呼兩次長者的尊稱,給兩位長者同時磕頭,也不能兩人同時給一位長者磕頭。對此,民間亦有「大年下的頭,一個磕了一個磕」的說法。舊俗講究三跪九叩,如今多項式數地方是恭恭敬敬地鞠躬躬行禮,也有的是只磕一個頭。小輩給長輩拜年時,長輩面帶笑容,欣然受禮。拜完年後,長輩給小輩壓歲錢。用意在護持後代,健康多福。如果家中有新娶的媳婦,則長輩須給新媳婦很可觀的壓歲錢,從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視自家經濟情況而定。婆母還要另外賜給新媳婦一塊上等的布料,希望媳婦繼承針。近拜是給本村未出五服的長輩拜年。進院要先拜神祖,然後再給長輩磕頭。遠拜則是本村親朋好友之間互相拜年。只拜人、不拜祖。無論近拜還是遠拜,主人家都要盛情款待,招待客人到家裡喝茶抽煙,品嘗糖果。對於前來拜年的孩童,要贈給禮品,或糖果一類零吃,或鞭炮一類玩物,或零錢作為壓歲錢。小孩子拜年,總是滿載而歸。拜年活動,子孫尊敬老人,長者慈愛幼小、平輩互相尊重、人與人真誠祝願,和諧了人際關系,加深了感情聯絡。

春節這一天,家家習慣吃餃子。餃子諧間角子,角子是古代一種錢幣。餃子的形制又好像元寶。元寶是古代一種較大金銀錠。大年吃餃子,取意一年四季抬財進寶。民間煮餃子時講究忌諱吹冷風,所以不拉風匣,全憑柴燒。民間有「人家發旺、全憑燒上」的俗語,指斥是這件事。燒柴講究要燒芝麻秸桿。一方面芝麻桿燃燒時悅耳的響聲,好像一連串發財掃、發、發聲音,另一方面又取芝麻開花節節高的喻義。餃子煮破了要說成是掙了,不能說破了。吃飯前要求鳴炮示知。第一碗飯要敬供祖宗神靈。全家人入席要請家長坐首位。第一盅酒要由家長至祝酒辭。盛飯時,不能讓鍋里空了,要留有看鍋的飯菜,意喻取之不盡。有人吃著

包有蓮子的餃子,表示蓮年有餘;吃著包有紅棗的餃子,表示早交好運;吃著包錢的餃子,表示錢財兩旺,不管誰吃著,大家都要表示祝賀。如故是小孩吃著,全家人格外高興,祖、父輩還要特殊增送禮物予以祝賀。素有「葷年素臘八」的說法,春節,家家以肉做席。多為豬、羊肉。如今生活好了,雞、鴨、魚已經是常見的春節食品了。

春節這一天,民間忌掃院,忌洗衣,忌使針。嫁出去的姑娘忌在娘家過年。特別忌說有礙吉利的話。除夕晚上,大人們就一再叮嚀孩子,年初一要特別歡樂,不要使小性子,說話要盡說好話。春節,大人禁忌打罵孩子。家庭主婦特別小心謹慎,防止打碎盤碗,萬一失手,打碎盤碗,不要說話將碎片揀起來,仍到井裡或窯里。春節雞、鴨不出窩,喂以上等飼料。

春節的下午開始,村裡興辦的傳統社火或秧歌,便開始正式表演。首先在本村娛樂,挨家挨戶拜年賀喜。住人家要用煙糖招待。上一年曾發生死傷災病的人家,要邀請社火對進院表演,稱為沖喜。上一年曾娶媳婦、生小孩的人家,也要邀請社火隊進院表演,稱為賀喜。沖喜與賀喜,住人的招待費特別大方。本村拜年結束後,還要到臨進的村莊活動,一直到元宵節掀起高潮。

平遙人臘八節也過得很有特色。臘月初八要泡製「臘八蒜」。做法是:把剝得乾乾凈凈的紫皮蒜放在一個大瓶子里,然後倒進滿滿一瓶醋,用紙糊住瓶口,密封起來,等到除夕時再把這「臘八蒜」的瓶打開、食用。「臘八蒜」,也稱「臘八醋」,這中醋,酸中帶辣,辣中帶酸。這中蒜醋,常常用來蘸餃子,味道相當鮮美,而且蒜的色澤逞青綠色,分外好看。吃在嘴裡,並不很辣,脆而且香,實際上成為蠟月初八腌制的一種食品佐料。

3、清代300年山西唯一的榜眼《王庚榮》這人人的詳細資料啊!

整個清代將近300年,殿試112科,全國出了114個狀元,其中江浙兩省69人,山西沒有,與雲南、甘肅相同專。山西只有一個榜屬眼,是朔州的王庚榮,還有探花3人,他們是聞喜縣的喬晉芳,太谷縣的溫忠翰,稷山縣的王文在。

可以參考一下《晉人為什麼走西口?考場失意地窮不養人》http://www.cb-h.com/news/zgsr/2008/414/.html

4、平遙的習俗

平遙既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文化源遠流長,又為世界文化遺產。千百年來,平遙人傑地靈、文風昌盛,其文化內涵之源廣、涉及滲透在各個方面。民間風俗作為平遙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它的形成而變為約定俗成之規,到代代傳承至今日,年代久遠。

平遙的民間風俗很多,下面我們擇其要者做一介紹:

一、婚嫁禮儀

  平遙婚禮表現的形式和手段非常隱喻,簡單而深刻,魯拙而不俗,風趣而文明,形成了一道亮麗的文化現象。

平遙婚禮,多行「六禮」,即: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

納采:俗稱提親。男家請媒人向女方提親,如女方同意議婚,男家則以禮物相贈。古代以活雁為納采物,雄雌雁永隨相伴,擇一而終,故取其象徵忠貞不二,白頭偕老之意。後來則以雞鵝等代替,再後來演變為錢財物品。女家如接受,則可進行第二步「問名」。

問名:男家請媒人詢問女方性名及出生年、月、日、時命相八字取庚貼,再請星相士占卜雙方生辰八字,如得吉兆,則可定婚。如雙方生辰八字相剋,則將女方庚退還。

  納吉:俗稱訂婚、定聘。問名後男方托媒人到女家通知定婚並贈送定婚物品,如戒指、玉鐲、衣料等,一般以四件為宜,俗稱「四色禮」,取意「四喜」。男方長輩女親還可隨媒人到女家相親。現媒人只起牽線搭橋和往來傳話及協商辦事作用,男女一同至政府履行法律手續,是日男方設席祝賀成婚。

  納征:也稱納幣,俗稱彩禮。即根據女方家提出的條件、要求,媒人從中通說撮合,男方送女方一定數量的錢幣或各種禮物。之後,雙方家長就可以親家關系往來了。

請期:俗稱送日子。納征後男方家人選吉日,由媒人攜往女家徵求意見,雙方一致同意後即娶嫁之日確定。將擇好的「完婚」日期「婚帖」送上女方。

親迎或迎娶:俗稱娶媳婦,即擇良辰吉時,新郎親往女家迎娶新娘。迎親前日女方要派人送嫁妝,以奩具布置婚室,以示女方的排場。正日,上媒人陪新郎前往「娶親」。過去多用花轎、馬匹,現在多用汽車。舊時,親迎的形式和程度較為繁瑣。迎親之日,新郎以羊羔美酒為禮,乘坐花轎,轎前有綾旗、紅紗燈籠、吹鼓手,最前面有鳴放鞭炮等人,紅旗挑大銅鑼,鳴之以開通,後又加「狀元及第」出巡儀伏,即華蓋傘一,迴避憚二,金瓜、鋮斧、朝天蹬各一對,龍鳳扇一雙分列兩旁,以示「排場」。路遇婚嫁者遮之以避。新郎穿狀元及第之帽服,還有盛妝打扮的男女各二人相隨「叫娶客」,氣派萬千。明洪武皇帝曾傳諭朝野:「文武百官路遇民間還親之伍,應避於側」。親迎之日,女家奉待迎娶一行,以「茶食」、「宴席」不定。女家要宴請親友,至黃昏時,給新婚胸佩紅花,肩披紅綢。新娘著鳳冠霞帔之誥命夫人服,同樣盛妝打扮男女各二人,叫做「送客」。並帶贈送婆婆的禮物,其中手絹必須有,意在堵住婆婆的嘴,少講閑話。新娘的父親或哥哥抱新娘上轎,有「哥哥抱妹妹好活一輩子」之說。新娘上轎後向外拋撒嵌有硬幣的饅頭(下轎時亦然)。轎至新郎家門時,燃鞭放炮,兩女人頭頂紅綢迎媳婦,禮房人員一邊向轎上方拋撒五穀,一邊口中的吉慶語言念念有詞,如「頭撒天門開、二撒地門開、三撒新人下轎來,五子登科新郎官,苗條淑女是新娘……」。大門旁放置兩把穀草,上麵包上紅綢,點燃草束以消除不祥之氣。新娘背掛小鏡,踏著口袋往回走,意為代代相傳。新郎手執木製弓箭至院中央。新郎的父母跪拜先祖牌位,新郎新娘站定不拜。先拜天地,繼入洞房。第二日認親族,後漸改為一日完成。晚上備「合婚席」一桌,有新人、介紹人、親族若干共食,之後「鬧洞房」至深夜。洞房門檻上平放馬鞍,以祈求平安。床頭預先放一柳條斗,新郎新娘進洞房後,把手抓之物都放進去。新郎新娘入睡前要喝拌湯,整夜不熄燈。三日內忌打掃。次日早晨新娘要拜見全家及村堂鄰居。婚後第二日新娘回娘家探望父母,婚式才算結束。

平遙婚禮規矩頗多,煩不勝煩,但總體來說都是一些吉慶良好的祝願活動。

平遙婚禮注重婚禮食品:媒人饅頭俗稱媒人饃子,也稱合婚饃子:迎親前一日下午,女方送嫁妝到男方家。同時,要帶上一個媒人饅頭交付男方家,禮房人員將男方預先准備好的一個媒人饅頭與女方帶來的用紅繩捆在一起,用紅布包好,贈送予媒人帶回家食用。意在感恩媒人撮合配對。媒人饅頭個大,一般0、7公斤白麵粉一個,中間放入一小塊石頭,即有心有意,實心實意。頂上模壓一個紅雙喜字。

二、過滿月

平遙地區居民稱生男孩為大喜,生女孩為小喜。第一個孩子無論男女都要祝滿月以示慶賀。滿月日期,男孩為29天,女孩為30天。

當小孩生下足一個月的時候,至親厚友都要親往祝賀。過滿月就是這種慶賀的方式。過滿月,是在慶祝「家有後人」、「添丁之喜」、「足月之喜」。孩子滿月之日,做姥姥的要送銀首飾及衣物、被褥,其他親戚多送布。去「做滿月」,實則並不在正日,而於半月時則舉辦,取之偕音「伴」,意在長命。本族、親族、親戚一般製做蒸食「 」(面圈,上嵌系紅繩、銅幣做成的面制「鎖日」,中有「石榴」),迭童衣、童帽,三尺衣料疊成的「壁枷」(山字形)。外婆要特殊贈一些銀制手飾。主家對贈物全留,以高梁、枕巾或背心回送。待午時,在院內面向「娘娘廟」方向供奉燒香,燃放鞭炮,之後設席款待眾位親朋。

此俗雖沿習至今,但規模從簡者為多。一般情況是由親朋好友們給孩子帶上禮品,到家裡作客,吃一頓「滿月宴」,然後離去。給孩子所帶禮品,有小兒衣物、食品、或是小銀鎖在過滿月時,頗有講究,要有許多家互相有親戚關系的人聯合起來,給過滿月的主家買好三百尺的布料,再把各家買好的小孩衣服:上衣、褲子用別針或是用線簡單地縫在上面後,客人中的婦女,往往到房中看望一下過滿月的孩子及其母親,還要把事先准備好的紅線掛在孩子的脖子上,紅線上拴著送送給孩子的零花錢,並問長問短,心示祝賀。

平遙人在孩子出生後,還有以下一些風俗:

送「模頭饃子」:媳婦生孩子了,對於一家人來說是一件歡天喜地的大好事,把這一喜訊告知給娘家就有了一定之規,要在出生後的第三天,由父親拿上特製的「模頭饃子」送往孩子的姥姥、舅舅、姨姨家,並告知「做滿月」的時間,娘家人會准時到達。「模頭饃子」,較一般饅頭大三倍,好似小孩子頭大的饅頭,頂部壓有一個喜紅字。

奶葫蘆:孩子出生三天,在給娘舅家送「模頭饃子」的同時,還要帶上一對蒸食「奶葫蘆」和「餅子」。設供於小孩外婆家,在水瓮上,放置一把「擦子」(做麵食的專用廚具,一個長方形木頭架子上嵌著橢圓孔的鐵皮),上面擺上模頭饃子、奶葫蘆、餅子、鋪燈燃香火,祈求讓孩子的奶水通達、充足。奶葫蘆,用發酵的白面團,捏成上小下大的葫蘆狀,蒸制而成滿月儀式:生孩子即為一家之大喜事,舊的傳統觀念一般稱女孩為小喜、男孩為大喜。做滿月的日期,並不是下個月的今天,一般都要在半個月的時候舉辦,取之諧音「絆」住,意在長命。屆時,以娘家人為主的親戚、本族,都要製做蒸食「括籃」(面圈),送童衣、童帽、三尺布料疊成的「壁枷」(山字形),外婆還要特殊贈一件銀制手飾。待中午時,面向娘娘廟設供桌於院內,桌上以外婆的「括籃」墊底,層層疊上,供奉燒香,燃放鞭炮。之後,設席款待眾位親朋。

  「括籃」是平遙人家庭主婦都能製作的蒸食工藝,它的主料以白面為主,配以紅棗,工藝別致、講究,造型是圓形,一般直徑1、5尺左右,它的每一個造型,每一朵棗花花都含有吉祥、富貴、長壽創意

「括籃」是平遙做滿月過生日(1—13歲)的必備品,它的製作和花樣男女有別,男的做滿月過生日應製作九朵石榴花、一個福手,民間流傳「九石榴一福手,守住他媽常不走」;女的做滿月過生日應製作九朵蓮花一個藕,民間流傳「九朵蓮花一個藕,能活九十九」。她們像藝術大師巧思構想,在蓮花和石榴中間捏了兩個一男一女面人,面人中間加了一把面鎖,民間流傳叫「成人人,長大大,一把鎖子鎖住他」,總指讓孩子健康成長,一切邪氣、病魔不能近身。過生日那天中午時面向娘娘廟方向供香,為孩子打枷兒(色紙條包穀草桿成三角架),把「括籃」頂在孩子頭上掰開,民間流傳「『括籃『破了孩子大了」,這種麵食文化,究竟何時起源,目前尚無定論,但從內涵來看,這與明清經濟繁榮是離不開的。

回送:主人家對所有親戚、朋友送來的面圈、衣料等全部收下,表示謝意並回送。對面圈以一升高粱,其他以枕巾或背心回之。

三、賀生日(包括過三歲、完十三、祝壽)

平遙人對於生日非常重視,雖然生日年年過,但習俗上特別注重的是過三歲和完十三。

(一)過三歲

親戚朋友屆時紛紛登門道賀,賀禮多為面蒸「括籃」,上系鎖,用紅繩與銅錢串結而成、三尺喜幛。外婆家來戚為上賓。待午時面向娘娘廟方向設供桌於院內,擺放供品及,外婆家墊底,其他疊上。點燈燒香、燃放鞭炮、由奶奶為孫子「折枷兒」用粉紅、黃、綠紙條纏繞四根穀草桿,三根紮成三角形,一隻手拿著套在脖頸處,另一隻手持一根穀草桿,邊打三個角,邊口中吉祥語言念念有詞,以祈禱孩兒健康成長。打畢將枷兒與娘娘花、娘娘娃一同著燃。之後,設席款待全體親戚朋友。對親友所賀「括籃」,留下一節,回以饅頭與枕巾。

(二)完十三

過去,一過十三歲,即意味著童年生活的結束,進入成年階段,從各個方面都要逐漸地以成年人的標准來要求。舊時有一個習俗,當頭一胎生下男孩時,要在門里邊的鐵制門搭上鎖一把鎖,到這個孩子十三歲生日那一天讓其親自將鎖打開。雖然僅僅是一個簡單的儀式,但在他的心中會產生很深的印象,從這一刻開始,不應該貪玩了,肩上有了一定的擔子和責任。完十三歲與做三歲的禮儀形式基本一致,只是所送喜幛應為六尺。

(三)祝壽

  過壽老人過生日俗稱呼「過壽」。有男過女不過之俗。繁簡因家境、主人興致而各異。過壽多從六十歲開始,人們以十天干、十二地支排序,認為六十歲為一輩子,活到一輩子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情。過壽也有一定講究,一旦開始了祝壽禮儀、就必須歲歲舉行,只不過規模大小而已,七十歲要講究、八十歲為大壽,最為隆重熱鬧。壽誕之日,親戚、本族及知己好友登門道賀,獻壽禮以面制壽桃、生日蛋糕、壽幛、壽聯、匾額花籃等,祝「福如東海常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午時,將壽禮擺於堂屋或大廳、燃壽燈,燃佛香。「壽星」之人正面端坐,晚輩依序行跪拜禮。禮畢設豐盛酒席款待,歡度一日。敬送壽桃,必須送一對,不能單一。宴席主食均食用面蒸壽桃,意在讓眾人「咬扎」,咬去災星,留得福祿壽三星高照。

壽桃,有蒸制、烤制。蒸制時將發酵的面團做成扁形桃狀,內包入紅糖或紅棗,蒸熟後將桃嘴處噴灑真紅水。烤制如月餅一樣,只是形狀成壽狀。

四、暖房

  平遙人入住自己修建或置靈的新房子後,要擇日舉行「暖房」儀式。中午時在主房設供桌,燃燈燒香,鳴放鞭炮。供品「九魚一兔」必須要有,意在「九魚一兔,越住越富」。用發酵好的白面團,捏成九個金魚狀和一個兔狀,蒸熟後點綴真紅水。暖房時有親戚、本族、朋友攜白酒、鞭炮前往慶祝。 

五、遷居

俗稱搬家。平遙人對於搬遷入住新居十分重視,要先擇吉日。遷往新居時,先要「填主」,殺一隻「銀紅公雞」,以雞血噴淋房院內四周。搬遷時,主人要在拂曉時就攜玻璃瓶子、案板、筷子、蠟燭、發面等先放在新居,意在「平平安安」、「快快樂樂」,「家運發達」。中午要設供桌於院內,擺「五供五菜」和時令水果等,祈求天地保佑。春節

除上之外,平遙還有以下民俗:

六、喪禮

平遙縣古今皆土葬。貧者薄葬,禮儀式從簡;富者厚葬,禮儀繁雜。喪禮分喪服與喪祭。喪服、分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五等。高祖以外不成服,謂之出五服。喪祭分小殮,大殮(入殮)、行魂、出殯,服二、尺七、百日、周年。人故後一般五、七、九天出殯、不能出殯者,則借寄它處,另擇葬期。出殯之日,所有親族、世友均參加。親戚備有祭食、紙制冥物、禮錢、挽幛。靈前供祭品,家供在先,親戚在後。親戚中以「人主」家(娘舅家)在先,親翁次之。祭奠時亦然。祭食有「八八」、「十大碗」、「白板」等,置「食盒」、「拜盒」前往,每份供品留部分而回(返回祭者)之。場面視貧富而定,富者鼓樂祭;中等家鼓樂送殯,祭禮稍簡;貧寒之家則薄棺蔽衣,簡單辦理。出殯時,孝子「拉靈」,孝女、兒媳在後「扶靈」。有幡兒雪柳、名旌樓子、神主轎、棺罩等壯場面,紙制活侍「金祭童」、「玉女」隨官而入墓。引魂「柳枝」、「哭棍」插入墳丘。其後喪祭時,要做各式「紙活」。有宅院、金山、銀山、花幡、搖錢樹、五七花、金銀斗等。尺七隻過六次,祭食為「頭七饃饃,二七糕,三七肉火燒,四七塔日,五七角日(餃子),六七餅子,吃了不用等戴黑紗,但沿用舊俗語者較為普遍。

七、祭禮

平遙縣祭禮可分為神祭、祖祭兩大類。過去崇拜神者居多,有「無廟不成村」之說。一般家庭均設有神壇,有灶王、張弓、家神、財神、門神、天地、土地等,專業藝術人又將本業最信仰的如魯班、呂祖、窯神、葯王等供奉於突出位置。逢年過節,也有初一、十五設供燒香,以示虔誠。於迷信之中反映了人們祈祭五穀豐登、家業興旺、平安度日的願望。建國後,隨著人們科學文化水平年高和觀念的改變,對此日趨淡化,只是清明掃墓「上墳」祭祖,仍很隆重,有「千里趕上墳」之說。

八、平遙鼓書

平遙鼓書又稱平遙盲書,源於平遙弦子書。流行於山西省平遙、汾陽、介休、孝義等縣。明末清初時就有不少盲人以說書為業謀生,當時只限於單人坐唱,樂器也比較簡單,以三弦(定弦為515)、曲笛為主,將一檀木腿板綁於左小腿前方,一面小釵綁於右膝蓋上,右手在彈撥三弦的同時兼敲擊小腹,左腿不停地帶動腿板打著節拍。當時,只是自編一些收集的小故事、小笑話,逐步到說唱章回小說、連本古書,隨後,在實踐演唱中逐漸加進了四弦、月弦(定弦都為15),演唱者由單人擴大到四人以上,分一節生、旦、凈、丑,說唱完全用平遙方言,通俗易懂,樂器配合得當,曲調優美動聽,很受群眾歡迎,常於逢年過節、婚喪嫁娶、生日滿月之時,或農閑季節為活躍民間文化生活而請盲藝人演唱,其內容如《小八義》、《大八義》、《五女興唐傳》、《劉胡蘭》、《買賣婚姻氣煞人》等。

此外,過年在平遙也很有特色。農歷一年的第一天,也是全年的第一個重大的節日。平遙民間俗稱「過年」或「過大年」。民間傳統的過年,時間拉得很長,從頭一年的臘八節以後就算開始了。春節前為准備階段,春節後為慶賀階段,要一直延續到正月十五日,甚至二月初二日。民俗有「忙臘月、鬧正月,拖拖拉拉到二月」的說法。節中套節,節日不斷,喜慶祥和是過年期間最大的特徵。從正月初一日零點開始,正式進入春節。

民間慶賀活動的第一項為接神。原意是迎接天地諸神下界與民同樂,今天已經成為迎新辭舊的主要象徵了。內容首先是點旺火、燃年草和響鞭炮等等。旺火位於當院,年草置於門外,要由家長親自點燃。起床後不能貿然出門,須先點一個爆竹,從門縫伸出室外爆響,稱為開路炮。點旺火要稱發旺火,取意發財、旺盛、紅火。在家長發旺火時,孩子們穿上新衣服,圍著旺火燃放鞭炮。婦女們則收拾家務,整理祭祀天地方諸神、列祖列宗的供品。舊俗女孩在旺火未燒通紅時,不出家門。現在男女平等,女孩子一樣式和男孩子響鞭炮、放禮花。此時此刻,村村戶戶,鞭炮齊鳴,萬里長空響成一片。硝煙中夾雜著旺火、年草燃燒松枝、柏葉的芬芳氣味,天上人間全部沉浸在熱烈歡樂的氣氛之中。

祭祀天地諸神是舊俗接神以後的隆重活動。家長要率領全家,依次給各個神位點燈、敬香、擺拱、奠酒,三跪九叩。設在當院上方的天地神位前供品最為豐富另外,家庭主婦特別注重在灶君位前隆重供上「棗山饃」。「棗山饃」用麵粉嵌紅棗蒸成三角形狀,取意米面如山。上面飾以麵塑的龍、鳳、如意、福壽、瓜果等等。大者有十幾斤重,往往是女主人靈巧手藝的代表佳作,已經演化成了室內灶前陳列的麵塑工藝品了。

祭祀列祖列宗,是與祭神同樣隆重的大事,祭神的所有儀程都要在祭神中重演。祖與神已經成了同一概念。不少上年紀的老人,在祭祖時,要面對列祖列宗的牌位,逐項稟報家中一年來發生的喜慶事件,大到起房蓋屋、娶媳、聘女、生銹增丁,小到糧收多少,生活怎樣。神情莊重,態度嚴肅,充分反映了傳統的尊祖孝先風范。

拜年是春節活動的高潮。大體上分為家拜、近拜、遠拜以及團拜等形式。家拜是自家人中小輩給長輩磕頭。民間有「大年下的頭,馬虎不得」的說法。小輩磕頭時,口中要高呼被拜人的尊稱,如說:「爺爺,我給你磕頭了!」一人一拜,即不能一次呼兩次長者的尊稱,給兩位長者同時磕頭,也不能兩人同時給一位長者磕頭。對此,民間亦有「大年下的頭,一個磕了一個磕」的說法。舊俗講究三跪九叩,如今多項式數地方是恭恭敬敬地鞠躬躬行禮,也有的是只磕一個頭。小輩給長輩拜年時,長輩面帶笑容,欣然受禮。拜完年後,長輩給小輩壓歲錢。用意在護持後代,健康多福。如果家中有新娶的媳婦,則長輩須給新媳婦很可觀的壓歲錢,從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視自家經濟情況而定。婆母還要另外賜給新媳婦一塊上等的布料,希望媳婦繼承針。近拜是給本村未出五服的長輩拜年。進院要先拜神祖,然後再給長輩磕頭。遠拜則是本村親朋好友之間互相拜年。只拜人、不拜祖。無論近拜還是遠拜,主人家都要盛情款待,招待客人到家裡喝茶抽煙,品嘗糖果。對於前來拜年的孩童,要贈給禮品,或糖果一類零吃,或鞭炮一類玩物,或零錢作為壓歲錢。小孩子拜年,總是滿載而歸。拜年活動,子孫尊敬老人,長者慈愛幼小、平輩互相尊重、人與人真誠祝願,和諧了人際關系,加深了感情聯絡。

春節這一天,家家習慣吃餃子。餃子諧間角子,角子是古代一種錢幣。餃子的形制又好像元寶。元寶是古代一種較大金銀錠。大年吃餃子,取意一年四季抬財進寶。民間煮餃子時講究忌諱吹冷風,所以不拉風匣,全憑柴燒。民間有「人家發旺、全憑燒上」的俗語,指斥是這件事。燒柴講究要燒芝麻秸桿。一方面芝麻桿燃燒時悅耳的響聲,好像一連串發財掃、發、發聲音,另一方面又取芝麻開花節節高的喻義。餃子煮破了要說成是掙了,不能說破了。吃飯前要求鳴炮示知。第一碗飯要敬供祖宗神靈。全家人入席要請家長坐首位。第一盅酒要由家長至祝酒辭。盛飯時,不能讓鍋里空了,要留有看鍋的飯菜,意喻取之不盡。有人吃著

包有蓮子的餃子,表示蓮年有餘;吃著包有紅棗的餃子,表示早交好運;吃著包錢的餃子,表示錢財兩旺,不管誰吃著,大家都要表示祝賀。如故是小孩吃著,全家人格外高興,祖、父輩還要特殊增送禮物予以祝賀。素有「葷年素臘八」的說法,春節,家家以肉做席。多為豬、羊肉。如今生活好了,雞、鴨、魚已經是常見的春節食品了。

春節這一天,民間忌掃院,忌洗衣,忌使針。嫁出去的姑娘忌在娘家過年。特別忌說有礙吉利的話。除夕晚上,大人們就一再叮嚀孩子,年初一要特別歡樂,不要使小性子,說話要盡說好話。春節,大人禁忌打罵孩子。家庭主婦特別小心謹慎,防止打碎盤碗,萬一失手,打碎盤碗,不要說話將碎片揀起來,仍到井裡或窯里。春節雞、鴨不出窩,喂以上等飼料。

春節的下午開始,村裡興辦的傳統社火或秧歌,便開始正式表演。首先在本村娛樂,挨家挨戶拜年賀喜。住人家要用煙糖招待。上一年曾發生死傷災病的人家,要邀請社火對進院表演,稱為沖喜。上一年曾娶媳婦、生小孩的人家,也要邀請社火隊進院表演,稱為賀喜。沖喜與賀喜,住人的招待費特別大方。本村拜年結束後,還要到臨進的村莊活動,一直到元宵節掀起高潮。

平遙人臘八節也過得很有特色。臘月初八要泡製「臘八蒜」。做法是:把剝得乾乾凈凈的紫皮蒜放在一個大瓶子里,然後倒進滿滿一瓶醋,用紙糊住瓶口,密封起來,等到除夕時再把這「臘八蒜」的瓶打開、食用。「臘八蒜」,也稱「臘八醋」,這中醋,酸中帶辣,辣中帶酸。這中蒜醋,常常用來蘸餃子,味道相當鮮美,而且蒜的色澤逞青綠色,分外好看。吃在嘴裡,並不很辣,脆而且香,實際上成為蠟月初八腌制的一種食品佐料。

5、山西省省級太原傷殘定權威機構在哪家???

山西醫科大學司法鑒定中心

是根據司法部《司法鑒定機構登記管理辦法》,經山西省司法廳批准設立的首家面向社會服務的中立性司法鑒定機構。

該中心依託法醫學院,技術力量雄厚,儀器設備先進,擁有遺傳分析系統、氣質聯用儀、氣相色譜儀、液質聯用儀、液病理圖像分析系統等大型儀器設備所有鑒定人員均持有山西省司法廳頒發的《司法鑒定人執業證》,具有教授、副教授職稱或博士、碩士學位。

中心堅持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遵循科學、客觀、獨立、公正的原則,接受各地公、檢、法、司機關、仲裁機構或當事人的委託,恪守職業道德,為社會提供科學的法醫學咨詢、檢驗、鑒定服務。

(5)山西平遙骨髓妹妹擴展資料:

關於山西醫科大學司法鑒定中心檢驗鑒定項目:

1、法醫病理檢驗鑒定

主要確定死亡原因、死亡方式、推測死亡時間,判定損傷與疾病的關系,包括交通損傷、暴力性人身傷、疑為暴力性死亡的自然性猝死、涉及醫療訴訟的死亡及其它可能涉及法律問題的傷亡。

開展的項目有屍體檢驗、法醫病理組織學檢驗(切片和閱片)及硅藻檢驗等。

2、法醫物證檢驗鑒定

親子鑒定、血<液>痕、精<液>斑、組織塊的DNA分析(STR、SNP)和常規血型測定、骨髓移植監測等。

3、法醫毒物檢驗鑒定

體內外常見毒(葯)物的檢驗。包括氰化物、甲醇、乙醇、一氧化碳、亞硝酸鹽、農葯、殺鼠葯、砷、汞、生物鹼類葯(毒)物、常見毒品、強酸、強鹼及安定類、巴比妥類、吩噻嗪類等安眠鎮靜葯物。

4、臨床法醫檢驗鑒定

包括各種案件的損傷程度鑒定及傷殘鑒定。損傷與疾病的因果關系。

參考資料來源:山西醫科大學官網——司法鑒定中心簡介

6、山西民歌名字大全

傳統民歌:抄會哥哥、誇女婿、賣高低、開花調想情哥、有了心思慢慢來
雁北民歌:觀 燈、苦相思、三十三顆莜麥
襄汾民歌:買 菜、夢 夢
河曲民歌:拜大年、掛紅燈、五哥放羊、菜園小曲、三天路程兩天到
晉中民歌:看秧歌、綉花燈、采棉花、送櫻桃
交城民歌:交城山
忻州民歌:打酸棗
神池民歌:割莜麥
左權民歌:摘花椒
寧武民歌:東山上點燈西山上明

改編民歌:剪窗花
河曲民歌:牧 歌、走西口、想親親、送情郎、推船號子、黃河水長流
 聽見哥哥一聲唱、難活不過人想人、天下黃河九十九道灣
晉北民歌:綉荷包、牧羊山歌
左權民歌:楊柳青、桃花紅 杏花白、親圪蛋下河洗衣裳
晉中民歌:死活也要跟著你

新民歌:人說山西好風光、汾河流水嘩啦啦、幸福不會從天降
清粼粼的水來藍瑩瑩的天
新民歌:姐姐妹妹兩朵花、河邊修起高灌站、山西地名歌

華藝版山西民歌
山西民歌:櫻桃好吃樹難栽
晉南民歌:走絳州
左權民歌:一鋪灘灘楊柳樹(土地還家)、開花調
河曲民歌:掙不下銀錢過不了年、打金錢、送情郎
太原民歌:五頭趕車、姐妹倆
平遙民歌:誇土產
保德民歌:那是個誰
沁源民歌:梳妝台
定襄民歌:大紅公雞毛毛腿

7、咋平遙有啥歇後語 報上來

雜貨鋪卸貨——沒進步(布)灶門前拿竹筒——吹了灶王爺打跟頭——砸鍋了灶王爺上尺——神氣來了灶旁的鳳箱——扇風點火灶台上的抹布——沾油水灶坑插楊柳——死不死,活不活近視眼瞧卒——不象個事(士)炸油餅的賣冰棍…一冷熱結合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棗核兒解板——沒有幾句(鋸)整筐丟西瓜——大處不算小處算醉漢的嘴——沒遮攔葬瓶里的骨灰——是不自由的鬼珠穆朗瑪峰上聽雞叫——高調砸鍋賣鐵——豁出來了砧板上的魚——任人解剖桌子板凳一樣高——平起平坐鑽子頭上加鋼針——好厲害臟拖布擦地板——不幹不凈臟水罐子掉到茅坑裡——越鬧越臭臟水倒陰溝——同流合污債主找到了負債的——清了吧諸葛亮的鵝毛扇——神妙莫測諸葛亮揮淚斬馬謾——顧全大局諸葛亮當軍師——名副其實諸葛亮唱空城計——急辦法蚱蜢碰上雞——在劫難逃炸蠕斗公雞——玩命啄木鳥修房子——鬥嘴勁啄木鳥治樹——嘴上功夫啄未鳥下油鍋——嘴硬骨頭酥啄木鳥找食——全憑嘴豬八戒進屠場——自己貢獻自己豬八戒進了女兒國——看花了眼豬八戒的武藝——倒打一耙豬八戒不成仙——壞在嘴上豬八戒拱簾子——嘴先進豬八戒掉進萬花筒——丑態百出豬八戒買豬肝——難得心腸豬八戒賣炒肝——這是哪道肺豬八戒吃人參果——苦了大嘴的豬嘴裡挖泥鰍——死也挖不出來豬向前拱,雞住後刨一——各有各的門道做夢變蝴蝶——想人非(飛)非(飛)做賊的不用化裝——賊眉賊眼粥鍋里煮蚯蚓——糊塗蟲蜘蛛拉網——自私(積絲)藏民穿皮襖——露一手,留一手站在雲頭吊嗓子——唱高調站在河邊撒屎——隨大流(比喻跟著多數人說話或行事。)站在山上看馬斗——踢不著,咬不著(比喻不參與一些事,只站在旁邊觀望。)戰場上用兵——虛虛實實蘸了汽油的柴未——一點就著張天師被鬼迷——瞞不了人張生跳粉牆——偷花賊張生的病——吃葯沒用張生碰著崔鴛鴦——一見鍾情張飛賣鐵錘——人硬貨了當張飛扔雞毛——有勁難使張飛使計謀——粗中有細張飛販私鹽——誰敢檢查張飛媽媽姓吳——無事(吳氏)生非張飛綉花——粗人有股細勁張飛穿針——大眼瞪小眼張飛賣肉——光說不割張飛戰關公——忘了舊情張飛吃豆芽——一盤小萊張飛穿針——粗中有細張飛綉花——粗中有細張飛賣秤錘——人強貨硬張飛抓耪子——大眼瞪小眼張果老騎驢——倒著走張果佬倒騎毛驢——越走越遠張果佬倒騎毛驢——向後看張家的兒子李家蕎——大有名堂丈二寬的長袍——大搖(腰)大擺丈夫不打妻子——好福氣(夫妻)丈八房子,丈九菩薩——出了頭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歡喜丈母娘遇親家母——婆婆媽媽鍾旭開飯店——鬼不上門鍾旭找飽嗝——肚裡有鬼鍾旭受騙——被鬼迷往鍾旭嫁妹——鬼混(婚)鍾鼓摟上百靈鳥——驚不出來照葫蘆畫瓢——按老樣子做(比喻單純模仿,不加改變。)針挑手中刺一——個更比一個尖針尖對麥芒——尖對尖針尖上落芝麻——難得針尖上擦油——又尖又滑織布機上的梭子——兩頭竄織布不用梭子——就靠吹(比喻人既有心眼,又極油滑不老實J芝麻地里的黃豆——數它最大(比喻顯示自己有能耐J芝庶地里的老鼠——吃香(比喻肥歡迎J珍珠沒眼兒——瞎寶貝蜘蛛結網——獨霸一方只嘗不買——光佔便宜紙糊的房子——不能容人紙補褲襠——越補越爛紙馬店的貨——等著燒紙老虎——一戳就穿紙糊的人過河——衣爛架不到紙糊的大鼓——不堪一擊紙糊的牆——靠不住紙上畫刀——無關痛癢紙船出海————經不起風浪直性人發言——一有啥說啥紙糊的背牆——靠不住紙糊的房子——不是安身之處紙糊的窗戶———點就破(比喻一經指點就明白J紙糊的大炮——一輩子也打不晌終身當會計——一長期打算中秋的天氣——不冷不熱中國的功夫——名不虛傳種莊稼的殺豬——靠吹大氣吃飯種下碗豆收蕎麥——長出稜角來了種地不出苗——壞種種黃連的和尚——苦師傅周瑜打黃蓋——個願打,一個願挨周喻打黃蓋——裝樣子周扒皮學雞叫——自找挨打周瑜討荊州——費力不討好周瑜打黃蓋——兩相情願諸葛亮要丑奏——為事業著想諸葛亮招親——才重於貌諸葛亮草舶借箭——有把握諸葛亮借箭——有借無還諸葛亮用兵——神出鬼沒諸葛亮當軍師——名副其實諸葛亮的錦羹——神機妙算諸葛亮當軍師——辦法多諸葛亮隆中對策————有先見之明諸八戒的法名——··一無(、悟)能豬八戒背媳婦——·捨得花力氣豬八戒肖媳婦——心甘情願豬八戒想娶媳婦一——廂情願豬八戒發眸氣——又丑又惡豬八戒照鏡子——自找難堪竹籃打水——一場空竹筒倒豆子——來個痛快珠峰上的獵戶——高人珠峰上站崗——高瞻遠矚祖墳上插煙卷——缺德帶冒煙祖墳上長棵酸棗樹——盡出帶刺子貨祖傳的被單——破爛不堪祖孫回家——返老還童煮過的花生——熟人(仁)煮破的餃子——·露了餡煮熟的豬頭——死不開口抓住芝麻丟掉西瓜——主次不分抓住荷葉摸到藕——追根到底磚牆上釘圖釘——擠不進去狀元打更——屈才了狀元打更——出於無親錐子扎皮球——消消氣錐子上抹油——又尖又猾啄木鳥找食——全憑嘴啄木鳥的嘴巴——又硬又尖自己說的聽不見——夢話自己挖坑埋自己——找死自己講的不知道——胡話自行車下坡——不睬(踩)自行車走田壩——得過且過自大一點——臭自由市場的買賣——討價還價自己跟自己下棋——輸也是你贏總統府的客人——有來頭妹妹們出嫁——各人忙各人的(比喻自己顧自己。)走夜路吹口哨——壯自己的腥走了和尚捉道士——有辯子抓了走了和尚有廟在——盡管放心走過的路上不長草——太毒了來俊臣審酷使——請君入瓮來了花轎去了姑娘——先喜後憂帳房的算盤——個子幾不差走一步思三思——考慮周到什匕喻想問題很全面J走近鬼門關——離死不運了走廊上耳鋪——不留餘地卒子過河——難以回頭卒子過河——有進無退卒子過河——永不回頭卒子過河——舅往直前嘴巴上拴油瓶——油嘴滑舌(比喻說話油滑,善於狡辯。)嘴巴上貼封條——開不了口(比喻不好意思說。)嘴邊沒毛——辦事不牢嘴裡含冰棒——盡講風涼話坐飛機釣魚——夠(鉤)不著坐轎子喊攔環——福享盡了坐在轎里翻跟頭——不識拾舉坐汽車拿鞭子——老趕坐在飛機上鈞魚——差得遠坐飛機寫文章——高論坐馬打電話——奇(騎)聞坐電梯上樓——不怕(爬)坐轎悶得慌——騎馬嫌搖晃——有福不會享禿子撿梳子——無用禿大姐掉了假發——沒摲了禿妮子戴花——前不是後不是秀才偷筆——文明人不做文明事秀才哭哥——凶(兄)啊秀才推磨——不得已秀才遇到虎——再吟詩也跑不脫秀才看榜——又驚又喜秀才做詩——有兩手(首、秀才人情——紙一張針尖上削鐵——有也沒多少坐飛機釣魚——差遠了坐家女裁尿布——閑時備下忙時用坐火箭上月球——遠走高飛坐電梯上九宵——步登天坐轎子上山——越拾越高坐船去坐車回——不走老路坐衛星上天——遠走高飛坐著吃甘蔗——節一節來坐著飛機想上月球——心比天高坐飛機旅遊——日千里坐飛機抒豪情——壯志凌雲

8、求又見平遙里的桃花紅杏花白合唱歌詞 跪求

桃花紅杏花白
演唱:石copy占明
啊格呀呀呆,啊格呀呀呆…
桃花來你就紅來
杏花來你就白
爬山越嶺我尋你來呀
啊格呀呀呔
玻璃來你就開花
里呀嗎里外明
遠遠就照見俺圪旦親呀
啊格呀呀呔
鍋熬你這涔涔
下不上你這米
不想旁人光想你呀
啊格呀呀呔
山丹丹你這開花
滿坡坡你就紅
一村裡挑下你一人
啊格呀呀呔
梧桐樹你這開花
招呀嗎招鳳凰
俺跟呀妹妹你結成了雙呀
啊格呀呀呔
俺跟呀妹妹你結成了雙呀
啊格呀呀呔

與山西平遙骨髓妹妹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