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髓 > 骨髓庫流失率

骨髓庫流失率

發布時間:2021-02-27 03:00:12

1、骨髓移植對人體的傷害有多大?

骨髓移植(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是各種血液腫瘤、再生不良性貧血症、重度地中海型貧血症以及一些先天性免疫缺乏症或代謝性疾病救命的根本治療方法。近年來世界上接受骨髓移植的病患逐年增加,顯示骨髓移植已經成為目前治療的趨勢;而因骨髓移植所帶來的病人長期存活率也大大的增加,各種血液疾病如再生不良性貧血症與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如有適當的供髓者,骨髓移植已有百分之八十至九十的長期存活率,而在成人急性白血病亦可以達到百分之五十左右的治癒率,這些成果皆遠非傳統之化學療法所能及,這也是這什麼我們需要發展骨髓移植的最重要原因。 什麼是骨髓移植呢?如何作骨髓移植? 10年前,骨髓移植用的還是老辦法"骨髓移植"。由於造血幹細胞通常存在於人體的扁骨、不規則骨和長骨兩端的紅骨髓中,只有極少數會到血液中"旅行"。只能通過抽取骨髓這條"路"獲得造血幹細胞,因此稱之為"骨髓移植"。為了採集600毫升骨髓,必須給供者做局部麻醉,經過多次骨穿才能完成。在骨穿過程中,供者流失的帶氧紅細胞比較多,所以手術後會感到頭暈、乏力。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但近10年來,"骨髓移植"已漸漸被"造血幹細胞移植"代替,這種方法對供者基本上沒有不利影響。 首先讓骨髓中的造血幹細胞大量釋放到血液中去,這個過程稱為"動員"。然後,通過血細胞分離機分離獲得大量造血幹細胞用於移植,這種方法稱為"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也就是說,現在捐贈骨髓已不再抽取骨髓,而只是"獻血"了。而且,由於技術的進步,現在運用造血幹細胞"動員"技術,只需採集分離約50-200毫升外周血即可得到足夠數量的造血幹細胞。採集足夠數量的造血幹細胞後,血液可回輸到捐獻者體內。 造血幹細胞具有自我復制功能,捐贈造血幹細胞後人體將在短時間內恢復原有的造血細胞數量。所以,人不會感到任何不適,對供者很安全。造血幹細胞的供給者通常只要請半天假就能完成整個手術,不用作任何額外的休息和調養。 髓移植是根治白血病的主要方法,包括各種急、慢性白血病,其他還有多發性骨髓瘤、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重型地中海貧血等造血系統疾病;由於骨髓移植是建立在放、化療基礎上的治療方法,它也是治療惡性淋巴瘤、乳腺瘤、肺癌實體腫瘤的根治性辦法之一,骨髓移植在國外巳成為這些疾病的首選治療方法。近幾年來,骨髓移植治療重症自身免疫疾病也取得了很好的療效,如系統紅斑狼瘡、風濕關節炎、重症肌無力等,但這類病人應嚴格掌握移植的適應症,權衡利弊問題。 骨髓移植和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的區別 二者的目的都是為了採集和移植造血幹細胞,種植到患者體內,維持其造血及免疫功能,但骨髓移植需要在麻醉的狀態下採集骨髓750ml -1000ml左右,給供者帶來了一定的痛苦和不便。自從發現造血幹細胞可被動員到血液中來並可用血細胞分離機分離採集後,目前多數的移植都採用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方法。與骨髓移植相比,它具有造血恢復快、採集方便、供者痛苦少的優點,供者易於接受,對供者的健康無任何影響

2、捐獻骨髓有什麼壞處么

理論上是沒有對身體有健康影響,但實際上是有副作用的。這個作用是存在手術和抽血過程中。根據國外對完成大約51,024例造血幹細胞異源移植,其中27,770例是進行骨髓移植,23,254例進行了外周血移植。在這些51,024名捐贈者中,5名捐贈者死亡,其中1例是在骨髓捐贈後死亡,4例則在外周血捐贈中死亡,死亡幾率約為0.98/1萬人。共有37例嚴重不良反應,致病幾率約為7.25/1萬人,其中12名在骨髓移植後(4.32/1萬人),25名在外周血移植後(10.76/1萬人)。此外,大約有20名捐贈者出現惡性血液瘤(3.92/1萬人),其中8名捐贈者在骨髓移植後,12名捐贈者在捐獻外周血幹細胞後。惡性血液瘤的出現幾率並沒有高出正常年齡和性別相關的致病幾率普查結果。
結論:造血幹細胞的捐贈可能存在致死或者嚴重不良反應的風險,這個風險雖然小但是確實存在。人體是非常復雜和奇妙的有機體,目前的科學對許多功能和機制都不清楚。造血幹細胞是最神秘的細胞,白血病的發作就是各種因素干擾它造成的後果。採集造血幹細胞目前需要人為干擾,所以,除非以後科技發達,採集時靜悄悄,一點也不會干擾造血功能,而從身上採集極小部分,這才會消除副作用。

3、ITP骨髓檢查報告單,請專業人士看看,謝,急!!!

血小板的概念
血小板(blood platelet)是哺乳動物血液中的有形成分之一。形狀不規則,比紅細胞和白細胞小得多,無細胞核,成年人血液中血小板數量為100~300×1000000000個/L,它有質膜,沒有細胞核結構,一般呈圓形,體積小於紅細胞和白細胞。血小板在長期內被看作是血液中的無功能的細胞碎片。直到1882年義大利醫師J.B.比佐澤羅發現它們在血管損傷後的止血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才首次提出血小板的命名。
血小板具有特定的形態結構和生化組成,在正常血液中有較恆定的數量(如人的血小板數為每立方毫米10~30萬),在止血、傷口癒合、炎症反應、血栓形成及器官移植排斥等生理和病理過程中有重要作用。
血小板只存在於哺乳動物血液中。低等脊椎動物圓口綱有紡錘細胞起凝血作用,魚綱開始有特定的血栓細胞。兩棲、爬行和鳥綱動物血液中都有血栓細胞,血栓細胞是有細胞核的梭形成橢圓形細胞,功能與血小板相似。無脊椎動物沒有專一的血栓細胞,如軟體動物的變形細胞兼有防禦和創傷治癒作用。甲殼動物只有一種血細胞,兼有凝血作用。
血小板為圓盤形,直徑1~4微米到7一8微米不等,且個體差異很大(5~12立方微米)。血小板因能運動和變形,故用一般方法觀察時表現為多形態。血小板結構復雜,簡言之,由外向內為3層結構,即由外膜、單元膜及膜下微絲結構組成的外圍為第1層;第2層為凝膠層,電鏡下見到與周圍平行的微絲及微管構造;第3層為微器官層,有線粒體、緻密小體、殘核等結構。
血小板正常值:(100到300)*10^9/L.
[編輯本段]血小板的生成
由骨髓造血組織中的巨核細胞產生。多功能造血幹細胞在造血組織中經過定向分化形成原始的巨核細胞,又進一步成為成熟的巨核細胞。 成熟的巨核 細胞膜表面形成許多凹陷,伸入胞質之中,相鄰的凹陷細胞膜在凹陷深部相互融合,使巨核細胞部分胞質與母體分開。最後這些被細胞膜包圍的與巨核細胞胞質分離開的成分脫離巨核細胞,經過骨髓造血組織中的血竇進入血液循環成為血小板。新生成的血小板先通過脾臟,約有1/3在此貯存。貯存的血小板可與進入循環血中的血小板自由交換,以維持血中的正常量。每個巨核細胞產生血小板的數量每立方毫米大約200~8000,一般認為血小板的生成受血液中的血小板生成素調節,但其詳細過程和機制尚不清楚。血小板壽命約7~14天,每天約更新總量的1/10,衰老的血小板大多在脾臟中被清除。
血小板的功能
血小板的功能主要是促進止血和加速凝血,同時血小板還有維護毛細血管壁完整性的功能。 血小板在止血和凝血過程中,具有形成血栓,堵塞創口,釋放與凝血有關的各種因子等功能。在小血管破裂處,血小板聚集成血小板栓,堵住破裂口,並釋放腎上腺素, 5-羥色胺等具有收縮血管作用的物質,是促進血液凝固的重要因子之一。 血小板還有營養和支持毛細血管內皮細胞的作用,使毛細血管的脆性減少。
血小板數量、質量異常可引起出血性疾病。數量減少見於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脾功能亢進,再生障礙性貧血和白血病等症。數量增多見於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紅細胞增多症等病症。質量異常可見於血小板無力症。
20世紀60年代以來已確證血小板有吞噬病毒、細菌和其他顆粒物的功能。血小板因能吞噬病毒而引人注目,在血小板內沒有核遺傳物質,被血小板吞噬的病毒將失去增殖的可能。臨床上也見到患病毒性疾病時總出現血小板減少症。因此血小板有可能與皮膚, 粘膜和白細胞一樣是構成機體對抗病毒的一道防線。
[編輯本段]形態及其結構
血小板描述:細胞碎片,體積很小,形狀不規則,常成群分布在紅細胞之間。
循環血中正常狀態的血小板呈兩面微凹、橢圓形或圓盤形,叫做循環型血小板。人的血小板平均直徑約2~4微米,厚0.5~1.5微米,平均體積7立方微米。血小板雖無細胞核,但有細胞器,此外,內部還有散在分布的顆粒成分。血小板一旦與創傷面或玻璃等非血管內膜表面接觸,即迅速擴展,顆粒向中央集中,並伸出多個偽足,變成樹突型血小板,大部分顆粒隨即釋放,血小板之間融合,成為粘性變形血小板。樹突型血小板如及時消除其刺激因素還能變成循環型血小板,粘性變形的血小板則為不可逆轉的改變。血小板有復雜的結構和組成。血小板膜是附著或鑲嵌有蛋白質雙分子層的脂膜,膜中含有多種糖蛋白,已知糖蛋白Ⅰb與粘附作用有關,糖蛋白Ⅱb/Ⅲa與聚集作用有關,糖蛋白Ⅴ是凝血酶的受體。血小板膜外附有由血漿蛋白、凝血因子和與纖維蛋白溶解系統有關分子組成的血漿層(血小板的外覆被)。血小板胞漿中有兩種管道系統:與表面相連的開放管道系統和緻密管系統。前者是血小板膜內陷在胞漿中形成的錯綜分布的管道系統,管道的膜與血小板膜相連續,管道膜內表面也有與血小板膜一樣的外覆層,通過此管道系統,血漿可以進入血小板內部,從而擴大了血小板與血漿的接觸面積,由於存在這套與表面相連的發達的管道系統,使血小板形成與海綿相似的結構;後者即緻密管系統的管道細而短,與外界不通,相當內質網。血小板周緣的血小板膜下有十幾層平行作環狀排列的微管,近血小板膜處還有較密的微絲(肌動蛋白)和肌球蛋白,它們與血小板的形態的維持及變形運動有關。血小板內散在著兩種顆粒:α顆粒和緻密顆粒。α顆粒內容物是中等電子密度,有的顆粒中央還有電子密度較高的芯。α顆粒中含纖維蛋白原、血小板第4因子、組織蛋白酶A、組織蛋白酶D、酸性水解酶等。緻密顆粒內容物電子密度極高,含有5-羥色胺、ADP、ATP、鈣離子、腎上腺素、抗血纖維蛋白酶、焦磷酸等。另外,在血小板中還存在有線粒體、糖原顆粒等。
[編輯本段]血小板與生理功能
血栓形成和溶解當血管破損時,血小板受到損傷部位激活因素刺激出現血小板的聚集,成為血小板凝塊,起到初級止血作用,接著血小板又經過復雜的變化產生凝血酶,使鄰近血漿中的纖維蛋白原變為纖維蛋白,互相交織的纖維蛋白使血小板凝塊與血細胞纏結成血凝塊,即血栓(見凝血因子)。同時血小板的突起伸入纖維蛋白網內,隨著血小板微絲(肌動蛋白)和肌球蛋白的收縮,使血凝塊收縮,血栓變得更堅實,能更有效地起止血作用,這是二級的止血作用。伴隨著血栓的形成,血小板釋放血栓烷A2;緻密顆粒和α顆粒通過與表面相連管道系統釋放ADP、5-羥色胺、血小板第4因子、β血栓球蛋白、凝血酶敏感蛋白、細胞生長因子、血液凝固因子Ⅴ、Ⅶ、Ⅻ和血管通透因子等多種活性物質,這些活性物質通過激活周圍血小板,促進血管收縮,促纖維蛋白形成等多種方式加強止血而有些效果。物質則可加強損傷部位的炎症和免疫反應。
當血管損傷部位血栓形成,血液停止流失以後需要防止血栓的無限增大,避免由此而產生的血管阻塞。此時,由血小板所產生的5-羥色胺等對血管內皮細胞起作用,使其釋放纖維蛋白溶酶原激活因子,促使纖維蛋白溶酶形成,進而使血栓中的纖維蛋白溶解。血小板本身也有纖維蛋白溶酶原激活因子與纖維蛋白溶酶原,產生纖維蛋白溶酶參與血栓中纖維蛋白的再溶解。
[編輯本段]血小板與血管內皮細胞
血液在血管中迅速流動有時會損傷血管壁,血小板可從流動狀態轉而附在內皮細胞表面,兩者之間的細胞膜消失,細胞質相互融合,從而使內皮細胞得到修復。
血小板粘附、釋放及聚集的機制 血小板表面有許多不同受體,這些受體與相應的配體結合,即被激活。當血管內皮細胞受損時,內皮下組織中的Ⅰ型和Ⅲ型膠原暴露,兩者中有一9肽結構的活性部位。從這一活性部位通過VWF因子與血小板膜上的受體糖蛋白1b連接,實現了血小板與損傷部位的粘附。血小板激活後,環狀的微管向內凹曲。血小板出現放射狀的突起,其中出現與其長軸一致的微絲、微管。顆粒向血小板中心部集中,並靠近與表面相連的管道系統。血小板由循環型變為樹突型。在光學顯微鏡下血塗片上所見的血小板,如分為中央的顆粒區與周緣的透明區,就是處於這一階段的特徵。
粘附的血小板開始釋放其內容物,隨著血小板形態的變化,血小板細胞膜的脂質雙分子層的磷脂分子中的花生四烯酸游離出來,進而受血小板膜上酶的作用,形成血栓素A2等。血小板顆粒內含物的釋放不是同時進行的。由緻密顆粒釋放ADP、5-羥色胺的反應出現得快。α顆粒則隨其內含物不同,釋放遲早不同;含血小板第4因子、β血栓球蛋白等成分的α顆粒先釋放,含酸性水解酶的顆粒(相當於溶酶體)後釋放。釋放是需能過程。膜上的鈣泵將Ca2+泵入血小板內,激活ATP酶,最後引起血小板收縮,導致血小板內顆粒的釋放。
血小板之間的相互粘附叫做聚集。ADP、腎上腺素、凝血酶和膠原等都是血小板的致聚劑。不同的致聚劑引起的聚集過程表現有所不同。如加入ADP可直接引起血小板聚集,而聚集的血小板釋放的ADP可以再次引起新的血小板聚集。從而可以出現兩個聚集波。膠原本身不能直接引起血小板聚集,只能在誘導血小板釋放ADP後引起。聚集發生的機制至今已知有花生四烯酸途徑,緻密顆粒途徑和血小板激活因子途徑,已知不少因素如Ca2+和纖維蛋白原都與血小板的聚集有關。激活的血小板中,血小板膜里的花生四烯酸游離出來,最後在不同酶的作用下,形成血栓烷A2(TXA2)。血栓烷A2是迄今已知的最強的致聚劑,而內皮細胞釋放的前列腺素I2(PGI2)可通過激活腺苷酸環化酶使環腺苷酸(cAMP)水平升高,抑制血小板聚集。
哺乳動物血小板存在著種屬間的差異。如兔血小板緻密顆粒中,除5-羥色胺外還含有組胺,人的血小板對致聚劑ADP、凝血酶等均無反應。兔、大鼠、小鼠、豬、羊、馬對腎上腺素無反應。在5-羥色胺含量、對聚集抑制劑的反應性等方面也有種屬差異。
隨著生物和醫學的發展,細胞的粘附成為細胞生物學中的重要課題之一。研究血小板粘附、聚集可望使這一課題取得新進展,血小板也是理想的神經葯理學的模型。血小板的收縮與鬆弛和骨骼肌的活動有類似之處。
[編輯本段]血小板的功效
血液受損傷流血時,發生止血和凝血效應的機制有多種,但大都與血小板的作用有關系, 歸納起來有如下幾個方面:
·1、收縮血管,有助於暫時止血
血小板的止血作用,是通過其釋放的血管收縮物質、血小板粘聚成團堵塞損傷的血管和促進凝血實現的。
血小板能釋放5-羥色胺,兒茶酚按等血管收縮素,使受損傷血管不同程度地緊閉,同時管內血流量減少,防止血液流失。
·2、形成止血栓,堵塞血管破裂口
血小板容易粘附和沉積在受損血管所暴露出來的膠原纖維上, 聚集成團,形成止血栓;血栓直接堵塞在血管裂口處,除了起栓堵作用外,還可維護血管壁的完整性。
·3、釋放促使血液凝固的物質,在血管破裂處加速形成凝血塊
血小板的凝血作用:血小板3因子提供磷脂表面吸附大部分凝血因子,增加凝血反應速度。
受到損傷的血管或組織處於產生一些因子,啟動內源性和外源性血凝系統,在血小板所釋放的不同因子的綜合作用下,數分鍾內完成了一系列酶促生化連鎖反應,最終導致血漿內可溶性的纖維蛋白原轉變成不溶性的纖維蛋白。纖維蛋白原分子量約34萬,電鏡下觀察數條肽鏈形成螺旋盤曲的四級結構,整體上看呈團狀。纖維蛋白則是細長絲狀,並相互交織成網,因而把血細胞網羅起來,形成凍膠狀的血凝塊。
·4、釋放抗纖溶因子, 抑制纖溶系統的活動
血漿中的纖維蛋白在纖溶系統的作用下,容易降解。由於血小板含有抗纖溶因子、抑制了纖溶系統的活動, 使形成的血凝塊不致於崩潰。
·5、營養和支持毛細血管內皮
·6、促進血液循環
血小板是血液中體積最小的血細胞,正常人血液中計數為100×109/升一300×109/升,占血液體積的0.3%,婦女在月經期可減少50%~75%,幼兒含量稍低。血小板約2/3在末梢血循環中,l/3在脾臟中,並在兩者之間相互交換。
血小板減少症中葯方中葯處方(一)
【辨證】風火熱毒,傷其血絡,營血瘀滯,淫於腠。
【治法】清熱涼血,滋陰解毒。
【方名】犀角地黃湯加味。
【組成】犀角3克,生地30克,丹皮10克,赤芍10克,白薇10克,紫草10克,知母10克,沙參10克,生槐花30克,大青葉10克,板藍根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譚家興方。
中葯處方(二)
【辨證】脾陰虛,血燥,陰虛生內熱,熱傷絡脈則血外溢。
【治法】養陰益脾,潤燥,佐以清熱,化斑。
【方名】加味脾陰煎。
【組成】生地10克,生白芍30克,旱蓮草15克,山葯20克,蓮米15克,連翹10克,赤小豆30克,黃連6克,淡竹葉10克,五味子10克,棗皮10克,大棗10個,炙甘草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袁尊山方。
中葯處方(三)
【辨證】血瘀於肌腠。
【治法】活血化瘀,佐以補脾滋腎。
【方名】加減紫癜方。
【組成】雞血藤15克,丹皮15克,茜草15克,當歸15克,大棗10克,茅根15克,旱蓮草20克,三七粉5克(沖服),仙鶴草20克,山梔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次,日服2次。
【出處】孫偉正方
[編輯本段]血小板減少
疾病簡介
血小板疾病是由於血小板數量減少(血小板減少症)或功能減退(血小板功能不全)導致止血栓形成不良和出血而引起的. 血小板數低於正常范圍14萬~40萬/μl. 血小板減少症可能源於血小板產生不足,脾臟對血小板的阻留,血小板破壞或利用增加以及被稀釋(表133-1).無論何種原因所致的嚴重血小板減少,都可引起典型的出血:多發性瘀斑,最常見於小腿;或在受輕微外傷的部位出現小的散在性瘀斑;粘膜出血(鼻出血,胃腸道和泌尿生殖道和陰道出血);和手術後大量出血.胃腸道大量出血和中樞神經系統內出血可危及生命.然而血小板減少症不會像繼發於凝血性疾病,那樣表現出組織內出血(如深部內臟血腫或關節積血).
也可能因遺傳導致.男性發病,女性攜帶.(WAS 綜合征)
血小板減少與白血病的區別:
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病的典型症狀表現為出血,在發病前期,皮膚會出現針扎樣紅點,之後會發展成塊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紫癜的大小不等,小的如黃豆粒,大的能達到手掌那麼大。
出現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部位一般在體表皮膚比較鬆弛的部位,如頸部、眼睛周圍、下肢等,並伴有腫痛,嚴重的會在口腔黏膜部位出現紫斑。血液中正常血小板數量為30萬/立方毫米,患病時可減少到4萬~5萬,當血小板數量降至2萬時,患者就有可能出現消化道出血、顱內出血、血尿等,危及生命。
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病跟白血病的一些症狀相似,有些患者認為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病就是准白血病,心理壓力很大,其實完全沒有必要。專家解釋,目前認為紫癜病是因為單純的血小板減少使凝血功能出現異常,而血小板減少和凝血功能異常只是白血病的症狀之一,白血病患者體內的白細胞、紅細胞等都不正常,它們完全是兩碼事。
應該不要緊,在觀察幾天

4、關於骨髓移植,希望了解的人士進來回答下~

首先,捐獻骨髓是不收費的,但是骨髓移植術以及術後的抗排異治療最少大概需要10萬左右的費用。至於您和您姐姐的骨髓配型是否合適,通過檢驗就能確定(親人不一定能匹配)。
另外,必須要說明的是,骨髓移植不一定能治癒您姐姐的細胞惡性淋巴癌。祝順利!!!

5、捐獻骨髓對身體有害嗎?以後會卜會留下後遺症?

捐獻造血幹細胞不會影響身體健康:
不管是骨髓造血幹細胞捐獻還是外周血造血幹細胞捐獻,都不會影響身體健康。許多人認為捐獻骨髓就是抽取骨髓,這完全是一種誤解。骨髓移植需要的是人體內的紅骨髓,即造血幹細胞。
一個成年人的骨髓重量為3公斤,一名供髓者提供不足10克的骨髓造血幹細胞就能挽救一名白血病患者的生命,不會因此減弱其免疫功能和造血功能。
人體內的造血幹細胞具有很強的再生能力。正常情況下,人體各種細胞每天都在不斷新陳代謝,進行著生成、衰老、死亡的循環往復,失血或捐獻造血幹細胞後,可刺激骨髓加速造血,1-2周內,血液中的各種血細胞恢復到原來水平。因此,捐獻造血幹細胞不會影響身體健康。

6、捐造血幹細胞需要多少量?一次最多能抽多少造血幹細胞?

原來取骨髓是從髂骨用注射器一樣的穿刺針抽取,量非常少,如今乾脆從外周血中分離造血幹細胞了。

具體步驟:
1、患者到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中檢索,初配成功後,通知您進行身體檢查、並做高分辨。高分辨結果相合,則進入下面的環節,如果不合,則不能捐獻了。

2、高分辨相合以後,根據患者的日程安排,在採集日前五天進入醫院,簡單體檢,在四天內,每天靜脈注射一針動員劑(關於動員劑的說明,請看造血幹細胞基礎知識帖)。
即第0天入院,第1~4天注射動員劑,第5天採集。

3、採集方法及過程:現代造血幹細胞移植法採用從外周血中採集造血幹細胞。用科學方法將骨髓血中的造血幹細胞大量動員到外周血中,從捐獻者手臂靜脈處採集全血,通過血細胞分離機提取造血幹細胞,同時,將其它血液成份回輸捐獻者體內。由於整個採集過程是一個封閉和符合醫療安全要求的環境中進行,因此是極為安全的。在採集完成後,一些輕微疼痛感和不適將會很快消失。至今沒有因採集外周血造幹細胞引起對捐獻者傷害的報道。請相信我們」不會為了救一個人,而去害了另一個人」。

採集總共大約10克的造血幹細胞。含部分血液成分,一般是50~100毫升。比一次獻全血的血量還少。而且人體對造血幹細胞具有很強的再生能力。正常情況下,人體各種細胞每天都在不斷新陳代謝,進行著生成衰老,死亡的循環往復。失血或捐獻造血幹細胞後,可刺激骨髓加速造血,1—2周內,血液中的各種血細胞恢復到原來水平。因此,捐獻造血幹細胞不會影響健康。

7、姐妹花捐獻幹細胞背後有什麼故事?

姐妹花捐獻幹細胞/背後的故事感動網友。

2018年5月26日,在百色—柳州的D3942次列車上,有一對姐妹,姐姐叫燕萍,妹妹叫燕寧,此次前往柳州,妹妹燕寧的身上肩負著一個重要的使命——為一名血液病患兒捐獻造血幹細胞。

而在8年前的5月20日—28日,姐姐燕萍在廣西醫科大一附院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救助了北京一名男性血液病患者。

親姐妹相隔8年先後與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並捐獻造血幹細胞,這在全國尚屬首例。她們說,能夠有機會去救助別人的生命,這是一種幸運。

姐姐燕萍:捐獻後身體十分健康,還迎來自己的寶寶

燕寧的姐姐燕萍是百色某學院的一名老師。原本,她對捐獻造血幹細胞並不了解,但她的愛人是一名無償獻血積極分子,曾經榮獲「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銀獎」,比燕萍早一些加入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中華骨髓庫)。受愛人的影響,燕萍漸漸了解一些造血幹細胞方面的知識。

2008年3月,燕萍在無償獻血時,留下造血幹細胞血樣,加入了中華骨髓庫。2010年,她接到了百色市紅十字會的電話,通知她與一名血液病患者初配相合。當時燕萍正打算要孩子,便咨詢工作人員,如果懷孕,會不會對捐獻造血幹細胞有影響?工作人員告訴她,懷孕後身體各項指標會發生變化,不能進行造血幹細胞採集。權衡之下,燕萍決定推遲要孩子的計劃。這一決定得到家人的大力支持,母親還親自前往採集醫院全程陪同燕萍捐獻造血幹細胞。

2010年5月26日和27日,燕萍在廣西醫科大一附院成功捐獻了造血幹細胞,救助了北京一名男性血液病患者,成為百色市首例女性造血幹細胞捐獻者,也是百色市第二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回到百色後,燕萍生活軌跡逐漸恢復正常,她說:「捐獻後,我的工作和生活並沒有任何變化,因為我的這個行為並不要求有回報,所以沒什麼變化是正常的。」燕萍在QQ空間上講述了捐獻造血幹細胞時每天的感受,訪問量很大,許多學生通過訪問空間,了解了捐獻造血幹細胞相關知識,有不少學生因此加入到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的行列中來。

熱心公益事業的燕萍在捐獻後每年還堅持無償獻血,為使更多人了解造血幹細胞捐獻知識,她多次參加百色市紅十字會的宣傳活動,

鼓勵更多的志願者加入到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隊伍中來。她說,捐獻造血幹細胞對身體健康沒有影響,休息一段時間就能恢復正常。能幫助到別人,對自己來說也是一種幸運和榮耀,是一件利人利己的事情。

2014年2月,燕萍的孩子平安降生,身體十分健康,一家人生活幸福美滿。

妹妹燕寧:等著我,一定要等著我,等我來幫助你

妹妹燕寧是百色市某局的一名幹部。2018年5月26日,她動身前往柳州,在柳州某醫院為一名血液病患兒捐獻造血幹細胞。

如果不是別人介紹,記者怎麼也不會想到,面前這個看起來清瘦文靜的女子,會是一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在確認能捐獻後,燕寧非常注意日常飲食和作息,她希望把身體調理好後,能給受助者提供更健康的造血幹細胞。

2008年3月16日,燕寧在百色森林廣場獻血,填寫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同意書後,留下造血幹細胞血樣,加入了中華骨髓庫。2016年1月30日,燕寧與一名血液病患兒配型成功。2018年3月8日,燕寧接到紅十字會電話通知,按要求到右江民族醫學院附屬醫院做了一次全面的體檢。在等待體檢結果時,燕寧很忐忑,因為她太渴望自己能順利幫助這個孩子了。在一個星期的焦急等待之後,燕寧被告知「完全符合捐獻條件」,她心裡的石頭才落了下來。接到通知那一刻,燕寧高興極了,她告訴記者,能挽救別人的生命這樣的機會不多,她很珍惜,特別希望自己的造血幹細胞能夠挽救一個生命。「在我第一次接到通知後,就一直暗自為小患者祈禱,還在空間里寫道:等著我,一定要等著我,等我來幫助你。」燕寧說道。

2018年5月26日,燕寧在姐姐燕萍的陪同下前往柳州,5月27~30日,燕寧在柳州某醫院每天進行皮下注射動員劑。5月31日,燕寧正式捐獻造血幹細胞,此次她捐獻的對象是一名血液病患兒,她成為百色第九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姐妹心願:只希望更多生命因善舉而重生

在得知妹妹即將捐獻造血幹細胞後,燕萍和妹妹燕寧分享捐獻「經驗」,並主動請纓全程陪伴妹妹的這次捐獻。對於姐妹倆先後捐獻造血幹細胞,燕萍說:「自己也捐獻過,知道不會影響身體健康,所以如今妹妹捐獻,也沒有什麼擔心的。」5月26日,燕寧前往柳州市進行造血幹細胞捐獻,湊巧的是,燕萍是在2010的5月底成功進行捐獻。

妹妹燕寧反復說,自己是一個平凡的人,捐獻唯一的目的就是能挽救一個鮮活的生命,只要患者有需要,她會義無反顧地全力配合,不會有絲毫退縮。

燕寧的這次造血幹細胞捐獻,也得到了愛人和家人的支持。燕寧表示,患者很需要她的幫助,在關乎性命的關鍵時刻她無論如何都會以患者的生命為重。

燕寧覺得,一個人能幫助別人的機會很少,能夠挽救一條生命更是難得,她很珍惜這樣的機會,因為這將是她一生中最榮耀的事情。

姐姐燕萍說「捐獻造血幹細胞所得的贊譽,並不是我和家人所關心的,我們只希望通過報道,向社會傳遞正能量,這是我們作為捐獻者的初衷,希望認識或者不認識的人都能為社會和他人貢獻一份愛心,這才是我們的初衷。」

紅色精神根植紅色熱土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信息的發展,捐獻造血幹細胞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所了解和接受,在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的隊伍中,不少「70後」、「80後」、

「90後」的捐獻者紛紛涌現,其中不乏女性捐獻者,更多感性而善良的女性們,將人間大愛化成奉獻,讓更多患者有了一份生的希望。

百色是一片革命熱土、紅色福地,燕萍和燕寧用自己的行動繼承和弘揚了百色起義紅色革命精神,正是因為有眾多燕萍和燕寧這般的樂於奉獻的人,社會上的正能量越來越多,社會正變得越來越好。

近年來,百色市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志願者群體中,從「70後」到「90後」都有,目前百色市累計已有2135名志願者加入中華骨髓庫這個「生命銀行」,庫容率和使用率不斷提高,流失率和反悔率不斷降低。

來源:人民網-社會頻道

8、鐵補不上去,流失快是什麼原因?

貧血,是指人體外周血紅細胞容量減少,低於正常范圍下限的一種常見的臨床症狀。貧血在貧困地區和發展中國家還是比較嚴重的營養缺乏性疾病。在我們國家的邊遠地區和一些挑食偏食或者盲目減肥以及孕期的人貧血還是比較嚴重的。

為什麼孕期容易貧血?

之所以孕期容易貧血,主要是隨著孕周的增加,血漿容積逐漸增加,到32-34周達到高峰,由於血液稀釋,導致血紅蛋白、紅細胞比容和紅細胞計數均有下降,形成孕期生理性缺鐵性貧血。加上胎寶寶的發育,血液量也在不斷增加,對鐵的需要量也在增加,如果孕前就有缺鐵性貧血或者進入鐵缺乏階段的話,進入孕中期後就會出現貧血。

為啥補三月的鐵卻不管用?

這個問題分兩個方面來講,一是補充鐵劑量不夠或者吸收利用率不高,另一方面是孕媽的貧血根本不是缺鐵性貧血,而是巨幼紅細胞貧血,或者是兩者同時存在,巨幼紅細胞性貧血貧血不是因為缺鐵引起的,而是因為缺乏維生素B12和葉酸造成的,所以才會會導致單純補鐵效果不佳或者根本沒有效果。

貧血到底有多少種?

基於不同的臨床特點,貧血也有不同的原因分類,但我們常說的貧血分類是按照骨髓紅系增生情況分增生性貧血和增生低下性貧血,前者包括溶血性貧血、缺鐵性貧血和巨幼紅細胞貧血等,後者為再生障礙性貧血,溶血性貧血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地中海貧血,缺鐵性貧血和巨幼紅細胞貧血為營養不良性貧血,而再生障礙性貧血則是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引起的,後果就比較嚴重了。

孕期最容易出現哪種貧血?

一般來說,缺鐵性貧血是最容易缺乏的,原因就是孕媽在孕前有每月月經的周期性失血,加上懷孕後自身血容量增加和胎寶寶對鐵的需要量大,如果孕媽孕前就有挑食偏食的習慣或者有節食減肥的話,加上孕早期的早孕反應導致無法正常進食,從而導致含鐵豐富的食物攝入太少,所以更容易出現缺鐵性貧血,但不排除還有些人為巨幼紅細胞貧血。

哪些食物含有鐵?

食物中的鐵主要以二價鐵和三價鐵形式存在,二價鐵存在於動物性食物,而植物性食物中為三價鐵,無論是動物性食物中的三價鐵還是植物性食物中的三價鐵都需要在體內轉化為二價鐵後才能被吸收利用。二價鐵含量豐富的食物有動物肝臟、動物全血、紅色瘦肉等。蛋黃中的鐵為三價鐵,與植物性食物中,如紅棗、黑芝麻、木耳及綠葉蔬菜等食物中的鐵一樣,雖然含量高,但都是三價鐵,吸收利用率比較低。

如何提高鐵的吸收利用率?

如果孕媽確診為缺鐵性貧血,在補鐵劑的同時還應注意食補,食補不是單純的多安排富含優質蛋白、維生素A、維生素B2以及維生素C的食物,因為蛋白質要與鐵一起合成血紅蛋白,維生素A、B2和C能促進鐵的吸收、轉運和利用,尤其維生素C,能促進三價鐵轉化為游離二價鐵,促進鐵的吸收和利用。所以,肉蛋魚蝦等富含優質蛋白,動物肝臟、牛奶蛋黃富含維生素A和維生素B2;綠葉蔬菜、水果富含維生素C和維生素B2,所以採取多樣化的飲食安排才能讓補鐵效率更好。

不是缺鐵性貧血怎麼補血?

回過來說那個孕媽,為什麼補鐵三個月不管用呢?因為她是巨幼紅細胞性貧血,也就是因為缺乏葉酸或者(和)維生素B12造成的。看過 她的血常規化驗單後發現,平均紅細胞體積偏大、濃度偏高,基本能判斷為巨幼紅細胞性貧血,但她一直有補充葉酸,所以唯一會缺乏的就是維生素B12 。所以,醫生也給她開了維生素B12 進行補充,以盡快解決貧血的問題。

巨幼紅細胞性貧血如何食補?

對於巨幼紅細胞性貧血的人來說,除了補充葉酸和維生素B12以外,同樣還是要注意相關食物的安排,做好食補,富含葉酸的食物有動物肝、腎、雞蛋、豆類、酵母、綠葉蔬菜、水果及堅果類等;富含維生素B12的食物有肉類、動物內臟、魚、禽、貝殼類、及蛋類,而乳及乳製品中維生素B12則比較少,而植物性食物中基本不含維生素B12 。

不管是孕期還是嬰幼兒階段,亦或者是任何一個階段的人群,都有可能出現營養攝入不均衡導致營養缺乏性疾病,但一定要搞清楚營養缺乏的種類,再進行營養補充或者食補才能真正的對症調理,效果極佳!

9、誰更適合骨髓移植?

1、只要確診為白血病就需要骨髓移植

2、現在治療的手段也很多其中包括:單純中醫中葯治療,適用於低增生性的白血病、生物調節劑治療、基因治療:基因治療就是向靶細胞(組織)導入外源基因,以糾正補償或抑制某些異常或缺陷基因,從而達到治療目的。所以,需要做移植的可能性,因病情、個人身體素質的不同無法給與(比例)

3、骨髓移植在直系親屬中的成功機率也只是50%

4、白血病人往往以感染發熱為主要症狀,絕大多數患者血中的白細胞數是很高的,雖然白細胞數量很多,但它們都是些不成熟的幼稚的細胞,猶如一些"娃娃兵"根本沒有抵抗敵人的能力,故白血病人很容易被感染,如口腔、咽喉、耳鼻、肛門,皮膚等

5、營養不良、貧血、一些簡單的炎症

6、這個不一定。發病的時間根據病情的輕重和個人的體質而定。(我朋友他4姨沒有骨髓移植化療還活了十多年那)

7、肝硬化、脂肪肝雖然和白血病不同但也可通過骨髓移植進行治療。

8、這個不一定。發病的時間根據病情的輕重和個人的體質而定。都說化療掉頭發,但是,還有不掉的那。白血病的患者是否都會掉頭發?你說那。還有沒有什麼症狀會讓容貌難看?白血病就沒有,要是在患上「肢端肥大症」那就難說了

這個不一定。發病的時間根據病情的輕重和個人的體質而定。

10、捐獻骨髓以後身體需要多久可以完全恢復

大概率休息一段時間就沒事了,運氣不好會身體素質下降得其他病症,倒霉的話會有幾率翹辮子。

與骨髓庫流失率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