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體有哪些造血功能?
骨髓移植
骨髓移植是把健康的骨髓移植到患者體內,使造血幹細胞在患者的骨髓腔內生長繁殖,從而替代患者異常骨髓的一種醫療方法。骨髓移植適用於治療造血幹細胞異常所引起的各種疾病,是由20年代50年代開始興起的,7Q年代以後得到迅速發展。
按骨髓的不同來源,骨髓移植可分為同基因骨髓移植、異基因骨髓移植和自身骨髓移植三種。同基因骨髓移植指供髓者和受髓者的組織相容性抗原基本相同,人類只有同卵雙胎的骨髓是這樣的骨髓,所以這種骨髓的來源機會極少;異基因骨髓移植指供、受者雙方系同一種族,兩者基因雖不完全相同,但主要的組織相容抗原一致;自身骨髓移植指從患者本身抽取骨髓後再回輸給患者本身,這種骨髓移植一般適用於骨髓中無惡性細胞侵犯的腫瘤患者。
適於骨髓移植治療的疾病有:①造血功能低下的血液系統疾病(如再生障礙性貧血、先天性骨髓發育不良症、嚴重的血小板減少症或粒細胞缺乏症等);②急性或慢性白血病;③腫瘤(對化療、放療敏感的惡性腫瘤,於化療、放療後作骨髓移植);④急性放射病;⑤免疫缺陷病等。
在骨髓移植之前,首先要選擇供髓者。異基因骨髓移植需要選擇健康的合適供髓者,選擇對象常常是組織相容抗原一致的同胞,並以人類白細胞抗原配型一致的同胞最為理想,即使供、受者之間ABO血型不合,也不絕對禁忌。自身骨髓移植取髓於患者自身,在決定作骨髓移植之前需要了解本身骨髓中有無腫瘤細胞侵犯,如有侵犯便不宜作自身骨髓移植。白血病患者作自身骨髓移植時,應在病情緩解期採取骨髓細胞,在體外對其中殘留白血病細胞進行適當的凈化處理後保存,再給予患者根治劑量的化學葯物和全身放射治療,盡可能地殺死體內殘留的白血病細胞。然後通過靜脈回輸移植給患者本人,從而使骨髓恢復其造血功能,達到治癒白血病的目的。
採集骨髓時,供髓者於脊髓硬膜外麻醉下,在骼前上棘、髂後上棘及胸骨被多點穿刺,每個穿刺點采髓不超過20毫升,直到抽出的細胞數達到要求的數量為止(受者每公斤體重要求采骨髓有核細胞的數量為3億個)。
三種骨髓移植各有其優缺點,同基因骨髓移植固然最好,但骨髓的來源機會極少。異基因骨髓移植的是正常骨髓細胞,但異體骨髓移植存在一定的嚴重並發症,即移植物抗宿主反應,易使移植失敗。為了消除這一並發症,必須找到人類白細胞抗原配型相同者,而這個機會只有2/10萬左右,兄弟姐妹之間這種機會為25%。自身骨髓移植主要優點是不受骨髓來源限制,但其缺點是體內可能殘留有原骨髓內的白血病細胞,疾病復發率較高。
骨髓移植要從患者本身或者他人體內抽取骨髓,抽取骨髓對人體有無害處是人們所關心的問題。有人認為供出骨髓會損害人體精髓,傷及元氣,這是沒有科學根據的。移植時所採集的骨髓是血液與骨髓的混合液,其中主要是血液,而所採的真正的骨髓細胞不足10克,何況骨髓造血細胞是不斷增殖的,供出的少量造血細胞很快就能得到補充。供骨髓者在采髓時機體可能受點損傷,但供者並不感到什麼痛苦,也絕對不會留下什麼後遺症。
造血幹細胞
造血幹細胞是產生血細胞的根本源泉,除了紅骨髓中蘊藏著豐富的造血幹細胞以外,近年來還發現在臍帶血、胎兒肝臟以及人體外周血中,都有造血幹細胞的存在。這些發現為造血幹細胞移植、重建造血功能,開辟了新的天地。
我們先來講一個真實的故事:2001年6月19日,上海母親唐錚的造血幹細胞被順利移植到白血病患者、沈陽女孩郭娜的體內。經過醫護人員的精心護理,郭娜未出現嚴重的排斥反應,各項生命體征均正常。有關檢驗報告顯示,郭娜的白細胞已由0迅速攀升至8000,供體唐錚的造血幹細胞在郭娜體內種植成活,並迅速生長。
目前,幹細胞成了科技新聞的熱門話題。但卻有許多人並不知道幹細胞是怎麼回事。甚至有人猜想細胞晾乾後大概就是幹細胞吧。
所謂千細胞,意思是主幹或起源,類似一棵樹干可以長出樹權、樹葉、開花、結果。嚴格地說,幹細胞是尚未分化發育,能生成各種組織器官的起源細胞。
幹細胞大致可以分為三種類型:胚胎幹細胞、組織幹細胞和專能幹細胞。胚胎幹細胞又稱全能幹細胞,是從哺乳動物。包括人的早期胚胎分離培養出來的。它的一大特點是具有發育的全能性,可以參加整個生物體的發育,構成人體的各種組織器官。受精卵便是一個最初始的全能幹細胞。
胚胎幹細胞在進一步的分化中,可形成各種組織幹細胞,又稱多能幹細胞。它具有分化出多種細胞組織的潛能,但不能發育成完整的個體,如血液組織幹細胞、神經組織幹細胞和皮膚組織幹細胞等,多能幹細胞進一步分化,可形成專能幹細胞;專能幹細胞只能分化成某一類型的細胞,如神經組織幹細胞可以分化成各類神經細胞,血液組織幹細胞可以分化成紅細胞、白細胞等各類血細胞。
幹細胞主要來源於胚胎,而且可以分化出很多種類,根據它們的種類可以加以利用,為人類服務。
由於幹細胞是未成熟細胞,尚未開始分化,但具有再生各種組織器官的潛能,因此,人們寄希望於利用幹細胞在體外繁育出代替病變的組織或器官。
在現有技術下,研究人員已經能在體外鑒定、分離、純化、擴增和培養人體胚胎幹細胞和各種組織幹細胞。可以說,如果採用培養人體自身幹細胞的方法,就可以治療人的各種疾病,比如在器官移植上,提取病人自己的細胞,尤其是能從胚胎中找到幹細胞在人體外進行培養,就可以生成各種器官,以供患者移植使用,而且這樣的器官可以不會受到排斥,就像蠑螈的斷肢再生一樣。
此外,幹細胞在治療癌症、心臟病、糖尿病、皮膚燒傷等等人類許多頑症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如帕金森氏綜合症患者主要是神經細胞在功能上出現紊亂,如果能給患者注入健康的神經細胞,就會有治療效應;如果能從胚胎中鑒別和提取到能生成黑色素細胞的幹細胞,就可以用這樣的幹細胞很容易地分化培養出大量黑色素細胞,以治療白癜風。
最新的研究發現,幹細胞不但能再生某些組織,而且可以衍生成與其來源不同的細胞類型。如把血液幹細胞放到腦組織中,在大腦環境中,血液幹細胞有可能分化成神經細胞。反過來,如果將分離出的神經幹細胞移植到骨髓里,它還可以變成血液細胞。正是由於人的胚胎幹細胞培養成功和組織幹細胞對人類健康的潛在價值,因而引發了世界范圍內的幹細胞研究熱。
近年來,科學家發現臍血中也含有豐富的造血幹細胞。臍血是為胎兒輸送養料的運輸部隊,胎兒在臍血的哺育下健康地成長。過去,當胎兒離開母體後,臍血就被認為是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棄之無用了。而現在人們的看法隨著醫學研究的飛速進展而發生了重大變化。
原來,新生兒出生後,其臍帶血里殘存有較豐富的造血幹細胞,且在臍帶血中所佔的比例並不亞於骨髓內的造血幹細胞。臍血中的幹細胞比成人骨髓中的幹細胞更原始,有利於重建永久的造血功能,而且發生排斥反應的機會少,對組織配型的要求也不那麼嚴格。而且臍血中的幹細胞含量非常豐富,比骨髓中的幹細胞含量要多10倍,般只需50毫升就能夠滿足手術的需要。一份臍血就能挽救一個生命。臍帶血的來源比骨髓的來源容易獲得,而且是不含白血病細胞的正常血,它的移植不但能克服了異體骨髓移植中骨髓來源不易的困難,並且能避免自體骨髓移植後的疾病復發問題。因此,採用來源於臍帶血的造血幹細胞取代骨髓造血幹細胞進行的移植方法,已經引起各方面的重視。臍帶血移植是新開展的一項白血病治療手段,目前應用於兒童白血病的治療上,已有令人滿意的療效,現正在探索應用於成人的白血病治療上。
1981年1月,我國醫學工作者首次對一例重症乙型地中海貧血患者實施臍血移植手術。臍血被一滴滴輸入患者靜脈。在醫護人員的精心護理下,患者平穩地度過了危險期。經分子生物學技術檢測,供者的臍血幹細胞已植入患者體內並生長、繁殖,代替了患者原有的造血功能,手術獲得了成功。
近年來,骨髓移植一直是許多患者的惟一希望,他們期待著有人能慷慨地捐獻骨髓,來迎接生命的回歸。但是由於配型困難而使許多患者失去了最後的希望。現在臍血移植為患者提供了一個新的選擇。從理論上說,凡需要骨髓移植的疾病都可由臍血移植來代替。由於臍血移植成功率高,收集方便,在同樣的條件下,應首先選擇臍血移植來治療疾病。
後來居上的臍血移植,它必將燃起更多的生命之火。
除了臍帶血外,3~6個月的胎兒肝臟也含有豐富的、造血功能活躍的造血幹細胞。近年採用胎兒肝臟懸液輸注方法,在治療血液病上已取得一定效果。這種方法是用具有造血功能的3~6個月胎兒的肝臟,經研磨後製成單個核細胞的懸液,輸注給再生障礙性貧血病人,或輸注給經化療後的白血病人,使病人正常造血功能得以重建。此外還可以用胎兒肝臟製成無細胞懸液進行輸注。因為3~6個月胎兒的肝臟內不僅具有造血幹細胞,並且還含有刺激造血的活性物質,這些活性物質既能刺激白細胞系生長,又能刺激紅細胞系生長,所以將這些活性物質輸注給血細胞缺乏的病人,能使患者的造血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復。
近來,外周血的造血幹細胞移植也開始應用於臨床。這種方法的優點是取材方便,並且避免了骨髓取材對病人造成創傷。但是周圍血中提取和分離幹細胞的手續很復雜,影響了普遍使用。
血液是身體上各種器官組織所不可缺少的,隨著基因工程和克隆技術的發展,相信會出現適合於人類需要的多種功能的血液製品,並且制備出高質量的血液代用品,從而造福於人類。
親權鑒定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常說某人長得極像他的父親,或者說某人長得極像他的母親,也有時說某人的眼睛和他父親的一模一樣,某人的鼻子和他母親的沒有差別,等等。不錯,由於遺傳的關系,一個人身體形態有時頗像他的父母,甚至常從外貌形態上可以認出他是誰的兒子或女兒。但是,要想真正繼定父母與子女的血親關系,僅靠外貌形態是不行的,只有通過鑒定血型的辦法,才能判斷有否可能是親子關系。
由於血型是由遺傳來的,所以鑒定血型可以判斷父母與子女是否親生關系,這在法醫學上稱為親權鑒定。在懷疑醫院產房抱錯新生兒以及發生幼兒拐騙、失散等情況下,常需要解決是否親生關系問題,親權鑒定主要根據遺傳規律,按照遺傳特徵鑒定,以確定有否可能是親生關系。當發現親子間與遺傳覿律有矛盾時,便可加以否定,這就是俗說的「滴血認親」。
例如,父母雙方的血型均為O型者,其子女也只能是O型,若親代與子代的血型與此法則有矛盾,便可否定其親生關系。當然,子女為O型者,還不能完全肯定就是這一對男女的親生子,因為男女同為A型者,如上表所示也有可能生出O型的子女。由此可見,依靠ABO血型鑒定親權關系只能否定什麼,而不能肯定什麼。
至於身體形態的特徵,雖然也受著遺傳控制,但同時也受環境的影響,而且各個發育階段也有差異。形態特徵受年齡和環境影響較少的有鼻、口、耳的形態,眼的位置以及眉毛生長情況等,但這只能作為親權鑒定時的參考。某些顯性遺傳疾病,如多指(趾)症、短指(趾)底、狐臭、家庭性息肉等,也只能是當做輔助性的鑒定。
2、骨髓造血功能衰竭?
造血功能衰竭是指由於各種原因,導致骨髓造血幹細胞不能正常的增殖分裂,無法生產出正常數量的血細胞,致使病人外周血中出現三系減少的情況,也就是外周血中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都出現明顯降低的情況。造血功能衰竭以後可以採取兩種辦法治療,第一種辦法,對症治療,給病人及時補充紅細胞、血小板。如果白細胞數量減少引起感染,就可以給予抗感染治療。第二種辦法,對因治療,如果是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出現的造血功能衰竭,就可以服用環孢素、康力龍等葯物治療。急性再障還可以用抗淋巴細胞球蛋白治療,或者應.用骨髓移植治療。如果是化療以後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就需要給予各種刺激因子,包括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重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等葯物治療。骨髓造血功能差可能導致患者出現貧血、感染、出血等症狀。如出現相關症狀,建議患者及時到醫院就診以明確病因,並進行相應的治療。患者在明確病因前可通過輸注紅細胞改善貧血症狀,也可使用止血葯物使出血停止;如血小板嚴重減少,患者可輸注血小板。此外,患者還需進行各種相關檢查以明確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的病因,進行相應治療。首先講一下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的概念吧,骨髓的造血功能是指機體製造血液的能力,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也就是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的骨髓生產白細胞、紅細胞和血小板的能力極度低下,導致了外周血的三系減少,引起一系列的臨床症狀。1.白細胞減少:在血常規中,白細胞總數低於3.5×10^9/L,中性粒細胞數目低於1.8×10^9/L,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的降低,導致人的抵抗力下降,容易發生各種感染,反復的出現發熱,嚴重時甚至引起敗血症。2.紅細胞減少:紅細胞減少會引起患者貧血的症狀,比如頭暈、乏力、面色蒼白、耳鳴、心慌、氣短、食慾下降、月經不規律、嗜睡、頭疼、記憶力下降等等。3.血小板減少:血小板減少會引起各種出血,表現為皮膚上的出血點,或者片狀的瘀斑,口腔粘膜的出血,牙齦滲血,鼻粘膜出血,嚴重的還會引起消化道出血,表現為嘔血或者黑便,泌尿系的出血,表現為血尿,最害怕的出血就是腦出血,這些往往是最危及生命的。以上就是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的症狀,這個疾病需要做骨髓穿刺和骨髓活檢來確診。最常見的疾病就是再生障礙性貧血,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急性造血功能停滯。無論哪種情況,都需要積極的刺激骨髓造血功能,預防各種感染和出血。
3、骨髓有哪些功能?
骨髓是人體的造血組織,位於身體的許多骨骼內。成年人的骨髓分兩種:紅骨髓和黃骨髓。紅骨髓能製造紅細胞、血小板和各種白細胞。血小板有止血作用,白細胞能殺滅與抑制各種病原體,包括細菌、病毒等;某些淋巴細胞能製造抗體。因此,骨髓不但是造血器官,它還是重要的免疫器官。黃骨髓主要是脂肪組織,當人體貧血時,它可以轉化為紅骨髓。有些葯物如氯黴素及呋喃類,在長期大量使用後,可影響骨髓造血功能,引起再生障礙性貧血.
充填在骨髓腔和骨松質的間隙內,分為紅骨髓和黃骨髓兩類,紅骨髓內涵不同發育階段的紅細胞和某些白細胞及脂肪組織。
骨髓
①藏於骨腔中的髓質。《素問·平人氣象論》:「臟真下於腎,腎藏骨髓之氣也。」
②指病在骨髓,喻疾病部位較深。《靈樞·寒熱病》:「絡脈治皮膚,……經脈治骨髓、五臟。」
什麼是骨髓
骨髓是存在於長骨(如肱骨、股骨)的骨髓腔,扁平骨(如髂骨、肋骨)和不規則骨(胸骨、脊椎骨等)的松質骨間網眼中的一種海綿狀的組織,能產生血細胞的骨髓略呈紅色,稱為紅骨髓。成人的一些骨髓腔中的骨髓含有很多脂肪細胞,呈黃色,且不能產生血細胞,稱為黃骨髓。人出生時,全身骨髓腔內充滿紅骨髓,隨著年齡增長,骨髓中脂肪細胞增多,相當部分紅骨髓被黃骨髓取代,最後幾乎只有扁平骨松質骨中有紅骨髓。此種變化可能是由於成人不需全部骨髓腔造血,部分骨髓腔造血已足夠補充所需血細胞。當機體嚴重缺血時,部分黃骨髓可轉變為紅骨髓,重新恢復造血的能力。
骨髓有什麼作用
人體內的血液成分處於一種不斷的新陳代謝中,老的細胞被清除,生成新的細胞,骨髓的重要功能就是產生生成各種細胞的幹細胞,這些幹細胞通過分化再生成各種血細胞如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淋巴細胞等,簡單的說骨髓的作用就是造血功能。因此,骨髓對於維持機體的生命和免疫力非常重要。
骨髓移植
(英文: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BMT )
器官移植的一種,將正常骨髓由靜脈輸入患者體內,以取代病變骨髓的治療方法。用以治療造血功能異常、免疫功能缺陷、血液系統惡性腫瘤及其他一些惡性腫瘤。用此療法均可提高療效,改善預後,得到長生存期乃至根治。
移植分兩類
一類為異基因骨髓移植(1970年代以來臨床應用,已取得很大的成功)。它需有與患者人類白細胞抗原 (HLA)相匹配的同胞兄弟、姐妹以及極少數的無親緣關系的供髓者所輸入的異體骨髓,或家庭成員間如父母和子女的骨髓移植;以及與患者HLA不很匹配的無關供者的骨髓。非同胞的兄弟姐妹雖HLA相匹配,但易發生輕重不等的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尤其在後一種情況更嚴重。另一類為同基因骨髓移植,即極少數的同卵雙胎孿生兄弟或姐妹間的骨髓移植。
還有一類為自體骨髓移植(ABMT)。此類骨髓移植開展較晚,80年代應用於臨床。用自身的骨髓,不需供髓者,此法簡便,易於推廣,可用於獨生子女,並且無GVHD的發生。用於白血病,淋巴瘤和多種實體瘤的治療。
人類白細胞抗原 (HLA)基因位點同時存在於兩條第6號染色體的短臂上,每條上又由緊密連鎖的復雜的基因位點組成。每個位點都由幾個或幾十個等位基因中的一個組成。在細胞膜上,目前所發現的抗原已有200種左右。在實驗室目前所能檢測到的HLA抗原只有HLA-A-B-C、-D/DR 這幾大類。實驗室所測得兩人之間這幾種抗原相符合,不等於兩人的全部抗原中沒有不相符之處。在同胞兄弟、姐妹中從父母各接受一條染色體上每種基因的一個,所以是單倍體基因遺傳。同胞兄弟姐妹間基因配合方式完全相同率僅佔25%,父母與子代間總有一個單一型染色體上HLA的A、B等位點的配合不同,故除同卵的孿生兄弟或姐妹外,家庭成員間及無關供者間HLA相匹配的機率是極少的。
HLA最初是作為人類的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物(MHC)被發現的,其基因編碼所表達的抗原,參予控制免疫識別及細胞亞群間相互作用,故HLA不相匹配對移植物與受者組織之間的相互排斥有影響。臨床上一方面可產生移植物不能植活,另一方面可產生輕重不等的急性與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表現為皮膚、肝臟和胃腸道病變,嚴重者可導致死亡。因此,HLA的組織配型對供髓者的選擇和骨髓移植的成功與否,是重要環節之一。
約60%的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經過異基因或同基因骨髓移植可達3年以上長生存期,部分已達5~6年以上。在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慢性期,約80%的病人可存活3年以上,部分已存活5~6年以上,可謂根治。有人比較了只用常規聯合化學治療,不做骨髓移植的急性白血病,僅有10~15%的人存活到3年,平均生存期僅一年左右。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生存期平均3~4年,病程雖緩慢,但用目前化療方法無根治的可能。因此,骨髓移植所取得的療效較常規化療為佳。對淋巴瘤及其他實體瘤應用自體骨髓移植亦可達到根治的目的。
原理
選擇合適的病人,適當的時機。以白血病為例:成人急性白血病在第一次完全緩解期(此時體內仍有≤白血病細胞)、慢粒在慢性期,用超大劑量的化療加放療進行預處理,使病人體內的白血病細胞進一步殺滅。同時使病人機體的免疫機制及骨髓功能極度抑制,使後者難以自身恢復,然後將供者(適用於急性與慢粒白血病)或事先取出的自體的骨髓(僅適用於急性白血病完全緩解期)由靜脈輸注給病人,得以解救,並注意其間可能出現的出血感染等合並症,採取有效的相應措施,等待正常的造血功能在數周內重建,以達到根治。
展望
異基因與自體骨髓移植各有優缺點,ABMT的最大缺點為復發率高,因此,必須清除急性白血病及晚期實體瘤病人骨髓中所殘存的白血病或腫瘤細胞。目前所研究的清除手段有:利用單克隆抗體加補體,單克隆抗體加植物凝集素、單克隆抗體和磁性微顆粒法,以及骨髓長期培養法,採用特殊培養體系,選擇性地僅供正常造血細胞生長,以上諸法均可以達到殺滅殘留的白血病或腫瘤細胞,或干擾其生長,以達到凈化的目的。
Allo-BMT時,為消除或減輕GVHD發生,首先受者與供者的HLA配型要精確、可靠除常規HLA-A、-B、-C、-DR配型外,還應進一步做雙方的混合淋巴細胞培養,以了解其HLA-D與其他目前尚無法單獨檢測出的其他人類白細胞抗原之間的相互一致程度,並進一步估計出可能出現的移植骨髓被排斥而不能植活或發生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程度。環孢黴素A是強有力的預防T細胞對抗原刺激的反應葯物。同時還可以用單克隆抗體清除供髓中的 T淋巴細胞,以減輕或避免由其所導致的GVHD的發生,減少死亡。
醫學意義
骨髓移植主要用於治療那些疾病
骨髓移植是一種相當先進的治療方法,主要用來治療急慢性白血病、嚴重型再生不良性貧血、地中海性貧血、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以及現在更進一步嘗試治療轉移性乳腺癌和卵巢癌。
骨髓的來源
骨髓移植有自體骨髓移植和異體骨髓移植之分,顧名思義,自體骨髓移植的骨髓來自患者本人,異體骨髓移植的骨髓來自捐獻著。
4、骨髓造血機能改善需要哪些營養
營養學有史以來最全面的調查
☆膳食與疾病關系的驚人發現:牛奶中的酪蛋白具有極強的促癌效果……
科學證據確鑿無疑,研究結論令人震驚:動物蛋白(尤其是牛奶蛋白)能顯著增加癌症、心臟病、糖尿病、多發性硬化病、腎結石、骨質疏鬆症、高血壓,自內障和老年痴呆症等的患病幾率。而更令人震驚的是:所有這些疾病都可以通過調整膳食來進行控制和治療。
「中國健康調查」是有史以來規模最龐大的關於膳食、生活方式與疾病死亡率的流行病學研究,它是美國康奈爾大學、英國牛津大學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20年精誠合作的巔峰之作。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陳君石研究員這樣評價此書:「《中國健康調查報告》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它無可辯駁地證明:我們完全可以通過調整膳食來防治心臟病、癌症和其他西方式疾病。這本書不僅適用於經濟發達國家,也是那些因經濟快速發展而導致飲食習慣發生巨變的發展中國家的首選圖書。」
諾貝爾獎得主、康奈爾大學教授羅伯特·C·理查森博士說:「柯林·坎貝爾的《中國健康調查報告》不僅在營養學圖書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其文字本身亦具有高度的可讀性。本書對膳食和疾病的關系進行了深入研究,其中提出的動物蛋白對人體有害這一結論是令人驚奇的。中國健康調查本身就是一個值得仔細品味的故事。」
內容導讀
坎貝爾教授認為:以動物性食物為主的膳食會導致慢性疾病的發生(如肥胖、冠心病、腫瘤、骨質疏鬆等);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的膳食最有利於健康,也最能有效地預防和控制慢性疾病。即多吃糧食、蔬菜和水果,少吃雞、鴨、魚、肉、蛋、奶等。
5、糖皮質激素骨髓造血機能使血液中什麼增加
糖皮質激素可以使紅細胞,血紅蛋白增高,大劑量可以使血小板增多,提高纖維蛋白原濃度。
6、如何促進機體造血功能?
造血生長因子:?造血生長因子是促進骨髓造血細胞分化增殖和定向成熟的一系列活性蛋白。可分成兩大組:第一組是集落刺激因子(colonystimulatingfactor,csf),能刺激體外培養的造血前體細胞形成定向分化的細胞克隆,但不能直接作用於淋巴細胞;第二組是白細胞介素(il-1、2、3、4、5、6、7、8、9、10、11),可直接作用於淋巴細胞,亦能作用於造血前體細胞,促進其分化成熟,其中il-3又稱多能集落刺激因子。
7、骨髓有什麼功能?
與任何器官不同,血液無固定的形態,但從功能上看,我們可以把血液看做是一個「流動的器官」。血液主要由三種成分組成:①紅細胞:主要生理功能是把氧運送到全身各器官、組織和細胞,以維持生命;②白細胞,包括淋巴細胞:主要是消滅每時每刻都可能侵入體內的病原微生物,白細胞減少或功能喪失,機體將死於感染;③血小板:主要作用是生理止血,血小板缺乏,機體很快死於內臟出血,特別是顱內出血。上述成分在人體內會不斷衰老、死亡,但人體骨髓內的祖細胞、幹細胞會不斷分裂,分化成上述細胞成分,使血液內的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一直維持在正常水平,這就是骨髓的造血功能。
8、骨髓具有什麼功能
骨髓有造血功能,除造血功能之外,紅骨髓還有防禦、免疫和創傷修復等多種功能。
其創傷修復功能主要緣於其中的幼稚間充質細胞,它們保留著向成纖維細胞、成骨細胞分化的潛能。成年人的紅骨髓能產生紅細胞、粒細胞、血小板以及部分淋巴細胞。
在患某種貧血症時,黃骨髓可重新轉化為具有造血功能的紅骨髓。6歲前後長骨骨髓腔內的紅骨髓逐漸轉化為黃骨髓,紅骨髓僅保留於頭骨、胸骨、鎖骨、肋骨、脊柱、骨盆。
(8)骨髓造血機能擴展資料:
骨髓組成:
主要有造血器官,產生紅細胞、粒細胞、單核細胞、淋巴細胞和血小板等,故骨髓細胞包括各種血細胞系的不同發育階段的細胞,成分較復雜。如粒細胞系,約佔40%~60%,包括原粒細胞、早幼粒細胞、中幼粒細胞、晚幼粒細胞、桿狀粒細胞和分葉核粒細胞。
淋巴細胞系約佔20%,含原淋巴細胞、幼淋巴細胞和淋巴細胞;紅細胞系約佔20%,含原紅細胞、早幼紅細胞、中幼紅細胞、晚幼紅細胞、網織紅細胞和紅細胞;單核細胞系約佔4%,含原單核細胞、幼單核細胞和單核細胞。
巨核細胞系約佔4%,包括原巨核細胞、幼巨核細胞和巨核細胞,最後形成血小板;漿細胞系包括原漿細胞、幼漿細胞和漿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