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髓 > 血小板高如果骨髓問題

血小板高如果骨髓問題

發布時間:2021-02-19 06:04:37

1、血小板高的原因及後果是什麼

你好,血小板高的原因可能是: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慢粒白血病,急性感染,急性失血,急性溶血,真紅,脾切除術後等目前認為是造血幹細胞增殖分化異常所致的造血功能障礙。
主要表現為外周血全血細胞減少,骨髓細胞增生,成熟和幼稚細胞有形態異常即病態造血。
建議到血液科進一步檢查,及早明確診斷,及早治療。

2、血小板很高會怎樣?

血小板由骨髓中成熟巨核的胞漿脫落而來,易於粘附、聚集和破壞,在形成白色內血小板栓,釋放血小板因子容,促進血凝和血塊收縮等方面,有相當重要的意義,也正因為如此,太高的話,可能會長生血液的高凝狀態,但是人體凝血的機制除了血小板之外還有很多,所以單純血小板高不一定就會出現高凝狀態。因此,單純血小板高可以不管。但當發現幾次血小板都高的時候,就應該認真的檢查一下病因了,如有沒有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真性紅細胞增多症、急性大出血、急性溶血、惡性腫瘤、感染、缺氧、創傷、骨折等。

3、血小板高的壞處

血小板高怎麼回事?
血小板計數的參考值為(100~300)×109/L,低於或高於這個范圍都屬於異常。

血小板增多當血小板數量>400×109/L時,稱為血小板增多。原發性血小板增多常見於骨髓增生性疾病,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等。反應性血小板增多常見於急慢性炎症、缺鐵性貧血、癌症患者,此類血小板增多症血小板數一般不超過500×109/L,且經過治療病況改善以後血小板數目會很快下降。脾切除手術後血小板會有明顯上升,常可高於600×109/L。血小板數升高如果與某些疾病有關(繼發性血小板增多症),治療應針對原發病。如果治療成功,血小板計數通常應回降至正常水平。

如果血小板數升高的病因不清楚(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常常使用減少血小板生成的葯物。治療通常在血小板計數超過75萬/μl或出血、血栓形成並發症出現時開始。葯物持續使用直至血小板計數降至60萬/μl以下。通常採用的是抗癌葯物羥基脲,雖然有時也用抗凝葯物阿那格雷。由於羥基脲也能減少紅、白細胞生成,其用量必須調整到能維持足夠數目的紅、白細胞。小劑量阿司匹林,能減少血小板粘附性,抑制血栓形成,可以推遲上述葯物的使用。

如果葯物治療不足以降低血小板生成,病人應當給予血小板去除治療。血小板去除術是引出血液,從中去除血小板,然後把去除了血小板的血液回輸回機體。這種治療措施常常和葯物治療聯合應用。
血小板疾病是由於血小板數量減少(血小板減少症)或功能減退(血小板功能不全)導致止血栓形成不良和出血而引起的. 血小板數低於正常范圍14萬~40萬/μl. 血小板減少症可能源於血小板產生不足,脾臟對血小板的阻留,血小板破壞或利用增加以及被稀釋(表133-1).無論何種原因所致的嚴重血小板減少,都可引起典型的出血:多發性瘀斑,最常見於小腿;或在受輕微外傷的部位出現小的散在性瘀斑;粘膜出血(鼻出血,胃腸道和泌尿生殖道和陰道出血);和手術後大量出血.胃腸道大量出血和中樞神經系統內出血可危及生命.然而血小板減少症不會像繼發於凝血性疾病(如血友病,參見第131節)那樣表現出組織內出血(如深部內臟血腫或關節積血).
診斷
必須徹底弄清病人的服葯史,以排除對敏感病人增加血小板破壞的葯物.約5%接受肝素治療的患者可發生血小板減少(見下文肝素誘發血小板減少),為保持動靜脈輸注導管通暢,即使應用極少量肝素沖洗,也可發病.其他葯物較少誘發血小板減少症,例如奎尼丁,奎寧,磺胺制劑,口服抗糖尿病葯,金鹽以及利福平. 病史中還有很重要的內容,病史中可能引出提示免疫性基礎疾病的症狀(例如關節疼痛,雷諾氏現象,不明熱);提示血栓性血小板減少症(見下文TTP- HUS)的體征與症狀;10天之內輸過血提示可能是輸血後紫癜,大量飲酒提示酒精所致血小板減少症.5%孕婦分娩期可發生輕度血小板減少症.由於感染人類免疫缺陷性病毒(HIV)的患者常伴血小板減少症,可與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症(見ITP)相鑒別;由此可以得出其他HIV感染症狀的危險因素和病史. 體檢對診斷亦很重要:(1)通常繼發於感染性或活動性系統性紅斑狼瘡(SLE)的血小板減少症以及血栓性血小板減少症(TTP)時有發熱,而在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ITP)以及與葯物有關的紫癜則不發熱.(2)由於血小板的破壞增加(例如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與葯物有關的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而引起的血小板減少症病人的脾臟捫診不增大;而繼發於脾臟對血小板阻留的血小板減少症患者的脾臟大多可以捫及,繼發於淋巴瘤或骨髓增生性疾病的血小板減少症病人也是如此.(3)其他慢性肝病的體征對診斷也有意義,如蜘蛛痣,黃疸和肝掌.(4)妊娠末期常引起血小板減少症. 外周血細胞計數是確定血小板減少症及其嚴重性的關鍵性檢查,同時血塗片檢查能為其病因檢查提供線索(表133-2).若血小板減少不伴有其他影響止血功能的疾病(例如肝臟疾病或彌散性血管內凝血),止血功能篩選檢查(參見第131節)則是正常的.骨髓象檢查若在血塗片上見到除血小板減少以外的異常,有本檢查適應證.本檢查可提供巨核細胞的數量及形態的信息,並確定有或無引起骨髓功能衰竭疾病(例如骨髓異常增生)的存在.抗血小板抗體檢查臨床意義不大.若患者病史或檢查提供HIV感染危險依據,應對其進行HIV抗體檢查. 除了瘀斑,紫癜和粘膜出血(輕微或量多)外,體檢結果均為陰性.外周血檢查結果,除血小板數目減少外,均屬正常.骨髓檢查通常除可發現巨核細胞正常或數量增加外,其他亦屬正常.
治療
血小板減少症的治療隨其病因和嚴重程度而多變,需迅速鑒別病因,若有可能應予以糾正(如在肝素有關的血小板減少症停用肝素).由於血小板反復輸注會產生同種血小板抗體,造成療效的降低,因而要間歇性使用以預防上述抗體產生.若血小板減少是由於血小板消耗,則血小板輸注應保留於治療致命性或中樞神經系出血. 若由於骨髓衰竭引起的血小板減少,則血小板輸注保留於治療急性出血或嚴重性血小板減少(如血小板數<10000/μl). 成年人的治療通常開始口服皮質類固醇(例如強的松每日1mg/kg).如有效,血小板計數將在2~6周內恢復正常,然後逐步遞減皮質類固醇.但大多數病人的療效不夠滿意,或是減少腎上腺類固醇劑量後即復發.脾臟切除可使50%~60%病人得到緩解.對於用類固醇和脾臟切除治療難以奏效的病人,使用其他葯物的療效尚未證實.由於慢性ITP病程長,同時慢性ITP患者死亡率低,而對治療方法的利弊仍須慎重權衡.應用合成的雄激素(達那唑),或使用硫唑嘌呤,長春新鹼,環磷醯胺,或環孢菌素的免疫抑制療法的療效並不一致. 對ITP伴致死性出血的患者,可使用免疫球蛋白靜注(IVIg),這可抑制單核巨噬細胞的清除包被抗體血小板的作用.IVIg劑量1g/kg,1天或連續 2天.患者血小板數常可在2~4天內上升,但僅維持2~4周.大劑量甲基強的松龍1g/(kg.d)靜脈輸注3天,可使血小板數迅速上升,且費用略低於 IVIg.對那些有致命性出血的患者亦應輸注血小板.由於糖皮質類固醇或IVIg可能預期在幾天內顯效,因而對ITP患者不應預防性輸注血小板. 患兒治療與成人相反.使用皮質類固醇或IVIg可迅速恢復血小板數,但不能改善臨床結果.由於大多患兒在幾天或幾周內可從嚴重血小板減少症自發性恢復,有時推薦單用支持療法.對使用皮質類固醇或IVIg無效的慢性型ITP患兒脾切除術應至少推遲6~12個月,這由於無脾患兒增加了嚴重感染的危險,即使患病經年累月,大多患兒可自發性緩解.

【治療】

治療目的要求血小板減少至正常或接近正常,以預防血栓及出血的發生。

(一)骨髓抑制性葯物

白消安為常用有效的葯物,宜用小劑量,開始4~6mg/d。如要求血小板快速下降可選用羥基脲2~4g/d,3~4天後減至1g/d。環磷醯胺,苯丁酸氮芥,馬法蘭等都有效。當血小板數下降或症狀緩解後即可停葯。如有復發可再用葯。

(二)放射核素磷(32P)

口服或靜脈注射,首次劑量0.08~0.11MBq,如有必要三月後再給葯一次。一般不主張應用,因為誘發白血病的可能。

(三)血小板分離術

迅速減少血小板數量,改善症狀。常用於胃腸道出血、妊娠及分娩、選擇性手術前。

(四)干擾素

最近有人提出用α干擾素治療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可對巨核細胞生成抑制及血小板生存期縮短。劑量為3~5mu/d。

(五)其他

應用雙嘧達莫、阿司匹林、消炎痛可防止血小板聚集。有血栓形成者用肝素或雙香豆素類抗凝葯。切脾是禁忌的

4、在醫院檢查,血小板高的嚴重(1780),但是骨髓中沒有發現巨核細胞,專家醫生沒有辦法沒有辦法解決。

這么高的血小板但骨髓中沒有巨核細胞基本是不可能的,最大的可能是由於血液高粘滯性導致骨髓抽吸時稀釋。
目前基本可以確診骨髓增殖性腫瘤。需做BCR/ABL, JAK2/V617F融合基因以及骨髓活檢病理確診。
如單純血小板增高,不伴有紅細胞和白細胞增高的話,高度懷疑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
治療上可在羥基脲的基礎上加用阿司匹林及潘生丁。但均系對症治療。是否有進一步干預措施需進一步檢查明確診斷。

5、血小板偏高會怎樣

你好,出現血小板數值偏高可能與骨髓增生有一定關系的,暫時不用特殊治療的,先觀察合適,如果是血小板大於了400以上,就會引起了皮下出血點,瘀斑,還容易引起血栓形成,對身體影響比較大的,就需要治療的,建議用到血液內科詳細檢查後再調整用葯,平時要多飲溫水也會多排出好的快,多食蔬菜、水果。

6、急!關於血小板極高的問題!

血小板增多症(Primary hemorrhagic thrombocythemia)是一種原明不明的異常增生伴血小板持續增多為主的骨髓增生性疾病。其版臨床特點為:①多見權於40歲以上的成年人;②常伴有自發性皮膚粘膜出血,反復發作;③有血栓形成;④脾腫大;⑤血小板持久性明顯增多。病因不明。其與紅白血病,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真性紅細胞增多症,骨髓纖維化關系密切,合稱為「骨髓增生綜合征」或「骨髓增生性疾病」(MPD)。其出血機理可能與血小板功能障礙或纖維蛋白溶解增強有關。國內報導男多於女。
我看你還是盡快做骨穿檢查,看骨髓內造血小板的巨核細胞怎麼樣?它是血小板的前身,盡快做,早治療吧。

7、血小板偏高是什麼原因

您好,血小板高的原因很多,生理情況下多見於血液濃縮,一般不超過400×10^9/L,症理性增多>400×10^9/L,常見於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真性紅細胞增多症,也見於急慢性炎症,缺鐵性貧血及癌症患者,此類增多一般不超過500×10^9/L,經治回療後情況改善,血小板數目會很快下降至正常水平。
建議你根據自己血小板增高的程度,及是否伴有相關症狀,體征等,進行進一步檢查!答

與血小板高如果骨髓問題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