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髓 > 急性白雪病骨髓象是

急性白雪病骨髓象是

發布時間:2021-02-12 07:33:36

1、關於急性白血病

要看分型,不知道分型,沒法回答你的問題。你問大夫患者的MIC分型是什麼?

2、急性白血病骨髓象的緩解標準是什麼?

原始+幼稚細胞小於20%稱為部分緩解,低於5%稱為完全緩解。如果嚴格來說不完全就是骨髓報告上的百分比,因為牽涉到所謂去紅系的演算法(如果是淋巴白血病就不用這么麻煩)。

3、急性白血病的判斷依據是什麼?

急性白血病的主要表現 症狀為發病急緩不一。起病隱襲和數周至數月內逐漸進展,或起病急驟。臨床症狀和體征由骨髓衰竭或白血病細胞浸潤所致。急性白血病的診斷要點如下: 急性白血病的診斷主要根據臨床表現和實驗室檢查,其中實驗室檢查對確定診斷具有重要價值。 (1)周圍血象:典型病例顯示貧血、血小板減少、白細胞質和量的變化。①紅細胞和血紅蛋白,一般為正細胞、正色素性貧血,血片中易見紅細胞。網織紅細胞百分數常減少,少數正常或輕度增加。②白細胞,白細胞計數可增高、正常或減少,分類可見原始及幼稚細胞。③血小板,在疾病早期可正常或輕度減少,晚期則明顯減少。除數量減少外,其功能也發生改變。 (2)骨髓象:為診斷本病的重要依據。①骨髓增生大都活躍或極度活躍,少數增生減低,甚至「干抽」。②各種類型白血病的原始細胞+早幼(或幼稚)細胞應〉30%,可見白血病裂孔現象。③惡性增生的血細胞有質的異常,如核漿發育不平衡,退行性變、核畸形,易見核分裂象,粒系可見棒狀小體。④幼紅細胞明顯減少(紅白血病除外)。⑤巨核細胞明顯減少或消失。

4、急性髓系白血病(M5b)骨髓象是什麼引起的

骨髓象是這種疾病的骨髓檢查的表現,看你的問題應該是看到骨穿報告上寫著「急性髓系白血病(M5b)骨髓象」,這說明這個骨髓標本的提供者是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

5、急性白血病能否治癒

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亦稱急性非淋巴細胞白血病M3/急性白血病M3(ANLL- M3),是一種17、15號染色體易移位[t(15;17)(q22;q21)]的特殊類型急性白血病, 又可分為M3a和M3b兩個亞型。
臨床表現為進行性貧血、發熱、出血、骨節關疼痛四大癥候群,其特點是極易並發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出血嚴重,早期因顱內出血死亡率極高。
目前常用的治療方法有聯合化療、維甲酸誘導分化和骨髓移植,雖各有其優缺點,但均療效不夠滿意,不盡人意。三者的長期持續緩解率(CCR)依次為15~20%、20%、50%左右。而且聯合化療毒副作用大,經費高(5年約需20~30萬元);維甲酸因極易產生抗葯性和四大並發症(高維甲酸、高白細胞、高顱壓和高組胺綜合征)而影響其療效;骨髓移植的療效雖有提高(約50%),但因髓源困難,經費過高(約40萬元)而受限。

急性白血病
【概述】

白血病是造血系統的惡性疾病,俗稱「血癌」,是國內十大高發惡性腫瘤之一,其特點為造血組織中某一類型的白血病細胞在骨髓或其他造血組織中的發生惡性增生,並浸潤體內各臟器、組織,導致正常造血細胞受抑制,產生各種症狀,臨床表現以發熱、出血、貧血、肝、脾、淋巴結腫大為特點。白血病一般按自然病程和細胞幼稚程度分為急性和慢性,按細胞類型分為粒細胞、淋巴細胞、單核細胞等類型,臨床表現各有異同之處。可經中葯及化療,大部分可達緩解,也可骨髓移植治療,一部分可長期存活甚至治癒。
我國白血病患者約為3~4人/10萬人口,小兒的惡性腫瘤中以白血病的發病率最高。據調查,我國<10歲小兒白血病的發病率為2.28/10萬,任何年齡均可發病,男性的發病率高於女性。一年四季均可發病,農村多於城市。近十餘年來美國、日本、英國等國家白血病發生率和死亡率也有上升趨勢,全世界約有24萬急性白血病患者。
急性白血病屬於中醫學的「虛癆」、「血證」、「瘟病」等范疇。

【病因】

人類白血病的確切病因至今未明。許多因素被認為和白血病發生有關。病毒可能是主要因素,此外尚有電離輻射、化學毒物或葯物、遺傳因素等。
1、病毒 人類白血病的病毒病因研究已有數十年歷史,但至今只有成人T細胞白血病肯定是由病毒引起的。其他類白血病尚無法證實其病毒因素,並不具有傳染性。
2、電離輻射 電離輻射有致白血病作用,其作用與放射劑量大小和照射部位有關,一次大劑量或多次小劑量照射均有致白血病作用。
3、化學物質 苯致白血病作用比較肯定。苯致急性白血病以急粒和紅白血病為住。
4、遺傳因素 某些白血病發病與遺傳因素有關。

【分型】

急性白血病在臨床上分急性髓細胞白血病(Acute myeloblastic leukemia, AML)及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ALL)

【臨床表現】

1、 起病 白血病起病急驟或緩慢,兒童及青少年病人多起病急驟。常見的首發症狀包括:發熱、進行性貧血、顯著的出血傾向或骨關節疼痛等。起病緩慢者以老年及部分青年病人居多,病情逐漸進展。此類病人多以進行性疲乏無力,面色蒼白、勞累後心慌氣短,食慾缺乏,體重減輕或不明原因發熱等為首發症狀。此外,少數患者可以抽搐、失明、牙痛、齒齦腫脹、心包積液、雙下肢截癱等為首發症狀起病。
2、 發熱和感染
A、 發熱是白血病最常見的症狀之一,可發生再疾病的不同階段並有不同程度的發熱和熱型。發熱的主要原因是感染,其中以咽峽炎、口腔炎、肛周炎最常見,肺炎、扁桃體炎、齒齦炎、肛周膿腫等也較常見。耳部發炎、腸炎、癰、腎盂腎炎等也可見到,感染嚴重者還可發生敗血症、膿毒血症等。
B、 感染的病原體以細菌多見,在發病初期,以革蘭陽性球菌為主。病毒感染雖較少見但常較凶險,巨細胞病毒、麻疹或水痘病毒感染易並發肺炎,須注意。
3、 出血 出血亦是白血病的常見症狀,出血部位可遍及全身,以皮膚、牙齦、鼻腔出血最常見,也可有視網膜、耳內出血和顱內、消化道、呼吸道等內臟大出血。女性月經過多也較常見並可是首發症狀。AML的M3和M5亞型出血更嚴重,尤其是M3病人易並發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和顱內出血而死亡。
4、 貧血 早期即可出現,少數病例可在確診前數月或數年先出現難治性貧血,以後在發展成白血病。病人往往伴有乏力、面色蒼白、心悸、氣短、下肢浮腫等症狀。貧血可見於各類型的白血病,但更多見老年AML病人,不少病人常以貧血為首發症狀。
5、 白血病細胞浸潤體征
A、 肝、脾腫大,淋巴結腫大
B、 神經系統:主要病變為出血和白血病浸潤
C、 骨與關節:骨與關節疼痛是白血病的重要症狀之一,ALL多見。
D、 皮膚;可有特異性和非特異性皮膚損害二種,前者表現為斑丘疹、膿皰、腫塊、結節、紅皮病、剝脫性皮炎等,多見於成人單核細胞白血病,後者則多表現為皮膚瘀斑、斑點等。
E、 口腔:齒齦腫脹、出血、白血病浸潤多見於AML-M5,嚴重者整個齒齦可極度增生,腫脹如海綿樣、表面破潰易出血。
F、 心臟:大多數表現為心肌白血病浸潤,出血及心外膜出血,心包積液等。
G、 腎臟:白血病有腎臟病變者高達40%以上。
H、 胃腸系統:表現為惡心嘔吐、食慾缺乏、腹脹、腹瀉等。
I、 肺及胸膜:主要浸潤肺泡壁和肺間隙,也可浸潤支氣管、胸膜、血管壁等。
J、 其他:子宮、卵巢、睾丸、前列腺等皆可被白細胞浸潤。女性病人常有陰道出血和月經周期紊亂。男性病人可有性慾減退。

【診斷標准】

1、 臨床症狀 急驟高熱,進行性貧血或顯著出血,周身酸痛乏力。
2、 體征 皮膚出血斑點,胸骨壓痛,淋巴結、肝脾腫大。
3、 實驗室:
A、血象 白細胞總是明顯增多(或減少),可出現原始或幼稚細胞。
B、骨髓象 骨髓有核紅細胞佔全部有核細胞50%以下,原始細胞≥30%,可診斷為急性白血病;如骨髓有核紅細胞≥50%,原始細胞占非紅系細胞的比例≥30%,可診斷為急性紅白血病。
鑒別診斷:
A、再生障礙性貧血;
B、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
C、惡性組織細胞病;
D、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 常規治療】

西醫治療主要是化療,在使用化療葯物的同時,必須加強支持治療,減少並發症,才能使病情好轉至緩解,
治療分為三期
1、誘導緩解期治療
2、鞏固期治療
3、維持期治療
難治性AML的定義為
1、初治病例對一線誘導治療無效;
2、在首次緩解6個月內的早期復發;
3、採用與常用葯物作用機理不同的抗白血病新葯。對ALL可選用其他方案。

【預後與轉歸】

急性白血病初治患者70%~90%經治療,可達緩解,經鞏固強化中西醫結合治療,可達長期無病生存甚至治癒。急性白血病是一種血液病中的急危重症,一部分病例因化療耐葯,效果不佳,並發症多者預後較差。應積極預防治療並發症,提高機體抗病能力,以挽救患者生命。

6、怎麼診斷急性白血病,急性白血病的判斷依據是什麼

您好,如抄果說要確診,還是請做一個骨髓檢查,也就是骨穿,(建議同時做腰穿),一下骨穿結果都能證明,
骨髓增生大都極度活躍,少數增生減低。
白血病的原始細胞+早幼(或幼稚)細胞應〉30%,白血病裂孔現象。
惡性增生的血細胞有異常
幼紅細胞明顯減少
巨核細胞明顯減少或消失。

也可以依據血象的高低,也就是血常規檢查
白細胞上升,血紅蛋白下降,血小板下降,或者是在生活中,出現體虛乏力,愛出鼻血,都是有可能的現象,貧血就是最直接的現象,通過牙齦,眼皮,多種簡單途徑,都能大概判斷是否貧血,或者是缺鐵性貧血。
答案僅供參考,希望給您帶來幫助,謝謝。

7、急性白血病完全和緩骨髓象是怎樣的?

白血病可分為急性和慢性。急性患者病發急,病程短,臨床表現4大症狀:出血、貧血、感染(發熱)、浸潤(白血病細胞在各組織中沉積而至,如肝脾、淋巴結大,骨痛等)。若不經過醫治,存活期1般不超過半年。乃至有的病例從診斷到死亡,只不過1周左右的時間,死亡主要緣由是出血和感染。慢性患者起病藏匿,1般無特點性症狀,常因體魄檢查發現脾大或因其它疾病而行血常規檢查異常時才被發現。病程超過半年者,經過適當醫治其生存期1般為39—47個月,5年生存率在25%—50%。有的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可生存10—20年,死亡緣由是急性變和骨髓衰竭。目前對白血病的醫治主要手段是化學療法(簡稱化療)。隨著化療方案和葯物不斷更新,其生存期已明顯延長。骨髓移植,是指在大劑量化療和全身照耀大量破壞患者的白血病細胞後,把健康人或本身已減緩的骨髓移植給患者,使其中造血幹細胞持久地在患者骨髓腔分化增殖,從而恢復其正常造血和免疫功能的進程。它能最大限度殺傷白血病細胞,又可挽救大劑量化療放療對正常造血細胞的侵害。骨髓移植是目前根治白血病的最早進的方法。有的病人1發現白血病,便急著要行骨髓移植,這是1種毛病的看法,它只能在經積極醫治完全減緩後(臨床上無白血病而至的症狀和體征,血象正常、骨髓中白血病細胞≤5%)才能進行。它可分為自體(身)和同種異體移植,後者又分為同基因(同卵雙胞胎)、同種異基因(HLA部份相同的同胞兄弟、姐妹或父母或子女),其具體適應條件是:年齡:自體<55歲,異體<45歲,白血病完全減緩後;無感染灶,無其它嚴重的疾病;作異體骨髓移植前,需作組織配型和有關實驗,以選擇供者。自體骨髓移植後,由於骨髓中仍可能有白血病細胞,尚需中斷化療和定期復查以防復發。骨髓移植中對供者的身體無何影響,隨著骨髓移植手段不斷改進,白血病者長時間生存有待實現。異體移植由於存在移植排擠和移植物抗宿主反應,危險性較高,但1旦成功其效果較自體移植好。因此白血病完全減緩後,應盡早行移植。 查看原帖>>

與急性白雪病骨髓象是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