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髓 > 捐骨髓手術前

捐骨髓手術前

發布時間:2021-02-10 05:32:15

1、捐獻骨髓國家有沒有補助?

捐獻骨髓國家沒有補貼,捐獻登記和捐獻骨髓是完全的志願行為,沒有任何的經濟補償,會頒發無償捐獻造血幹細胞獎。

捐贈過程:

1、患者將在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中搜索。初始匹配成功後,患者將得到體檢和高解析度的通知。如果高解析度的結果一致,將採取以下步驟。如果沒有,捐款就不可能了。

2、高解析度匹配後,根據患者的時間表,入院前五天入院,進行簡單的體檢,並在四天內每天靜脈注射動員劑(用於動員劑的描述,見造血幹細胞柱的基本知識)。

3、他們於第0天入院,第1天至第4天注射動員劑,第5天收集。


(1)捐骨髓手術前擴展資料:

無償捐獻造血幹細胞奉獻獎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紅十字會和軍隊有關單位負責表彰,無償捐獻造血幹細胞特別獎由衛生部、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和總後勤部衛生部負責表彰。

骨髓捐獻分兩種:

一種是造血幹細胞捐獻,跟獻血小板一樣,自體血回輸,時間比獻血小板長,需要3-4個小時。在此之前需要打一周的刺激因子,提高外周血中的造血幹細胞的比例,這個葯現在還沒發現明顯的副作用,一般會發熱1、2天。尚未發現有遠期的副作用。

另外一種就是骨髓穿刺取扁骨中的紅骨髓,骨穿一般是取右髂前上棘為穿刺點行骨髓穿刺。需要打麻葯,之後穿刺部位可能會痛1-2天。很少穿胸骨,雖然這個部位的骨髓質量很好,但很容易穿露,傷及胸腔內部結構,比較危險。

我國現在採取的全是第一種,採集外周血的造血幹細胞,一般人體內有3000克,一次就採集50-100。之後注意事項跟獻血一樣的。就是針眼1天內不要碰水。10天左右(7-14天)就能完全恢復。

2、捐獻骨髓前要准備什麼?

現在很少有骨髓捐獻這種方式。大部分都是通過外周血採集造血幹細胞的形式完成捐獻。

其實,也不必刻意准備什麼。不管是通過造血幹細胞捐獻也好,還是你說的骨髓捐獻也好,這些都是可以很快再生的。且捐獻數量非常少,不會影響到捐獻者的健康。

3、誰能告訴我捐獻骨髓的具體過程

骨髓捐獻不可怕
據統計,約有90%的公眾對骨髓(造血幹細胞)的移植方法、移植安全性和風險性等知識掌握不夠,對其過程的了解還停留在對字面含義的簡單理解上,普遍認為捐獻骨髓需要直接從供者骨內或脊椎內抽取骨髓。正是這種懼怕心理,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人們加入志願捐髓者行列,造成了供者的流失。
實際上,捐獻骨髓與普通獻血沒有本質區別,現代醫學的進步使得骨髓移植的技術越來越簡單、安全和有效。目前採用的骨髓移植方法類似於一般獻血,只需採集50~100毫升含有造血幹細胞的血液輸給患者。在正常情況下,人體的造血幹細胞本身就有50%處於靜止狀態,供者所捐獻的造血幹細胞只佔人體內造血幹細胞總量的0.3%~0.5%,在完成採集後,供者的造血幹細胞會迅速增殖,一兩周內完全恢復,所以捐獻骨髓對供者的健康不會產生不利影響。

4、捐獻骨髓要先做什麼准備

捐獻骨髓沒那麼容易的,只有你的骨髓和需要骨髓移植的病人的骨髓配對你才可以進行捐贈,一般情況都是先去紅十字會或者采血站進行采樣,將你的骨髓資料存進骨髓資料庫裡面,並和你簽訂一份協議。證明你是自願進行骨髓捐獻的。一般的骨髓捐獻的步驟為: 1. 填寫血液在線骨髓捐獻志願者登記表;江蘇血液在線將把您的資料妥善保管並轉交給江蘇省血液中心。 去紅十字會和血液中心去採集血樣就可以 都比較安全2. 有關組織機構將安排您在適當的時間驗血(5毫升),並將化驗後HLA分型儲存在電腦資料庫中,供患者尋找配對; 3. 初步配型相同,骨髓庫將通知您作進一步的檢測; 4. 如果配型完全相同,骨髓庫的工作人員會向您詳細介紹捐獻過程,同時您必須接受全身檢查; 5. 捐獻時您完全處於清醒狀態,從您的手臂靜脈中採集造血細胞(總量為50毫升),通過血細胞分離機富集,將剩餘的血液回輸人體

5、捐骨髓痛嗎?

現在的所謂捐骨髓也不是真的從骨頭里抽取骨髓了。都是從血液中提取骨髓中釋放到血液中的造血幹細胞。不用再穿骨了。只是在提取前要使用一些葯物以促進骨髓釋放更多的造血幹細胞進入血液中。

從血液中提取造血幹細胞的操作與獻血類似。

只有在血液病時檢查病人的造血能力時仍要做骨穿。這與捐骨髓無關。

即使要做骨穿,也會做局部麻醉(在需要穿刺的部位的皮膚上打麻葯)。
骨頭自己是不會知道疼的,因為骨頭上沒有痛覺神經分布。

6、做骨髓移植手術,捐獻者需要具備什麼要求?

骨髓移植依骨髓來源不同分為異體骨髓移植與自體骨髓移植,異體骨髓移植供髓者為病人兄弟姐妹或其他近親家屬,而自體骨髓移植其供髓者卻是病人本身,當病人以化學治療達到緩解時,將病人骨髓抽取處理後冷凍起來,再於適當時機進行骨髓移植。

近年來由於葯物之發展,對於骨髓排斥與植體對抗宿主疾病之控制已有相當的進步,世界上已有不少骨髓移植中心使用非親屬供髓者,只要人類白血球抗原相同亦可以作為供髓者,目前已有不少成功的病例,成績不錯。至於骨髓移植如何作呢?骨髓移植的作法主要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准備期(Conditioning),在這時期病人必須先接受超大量的化學葯物治療或合並全身性放射線電療,其目的主要在於徹底破壞原有的免疫力以及盡可能殺死殘存於體內的癌細胞;

第二階段為骨髓抽取與輸入期,在完成准備工作後,在開刀房裡從捐髓者身上兩邊腸骨處抽出約每公斤體重十五CC的骨髓,經過濾處理後裝入血袋,即可經由病人的中心靜脈輸入病人體內而完成骨髓移植;

第三階段為移植後照顧期,此階段亦為最重要時期,因為在新骨髓長出之前,病人最容易發生感染與其他並發症,此時期的預防處理對於骨髓移植的成功與否,可說是最重要的一環。
骨髓移植有什麽並發症呢?

骨髓移植最大的並發症為感染(Infection)與植體對抗宿主反應疾病(GVHD),由於病人在接受骨髓移植前,必須先接受超大量的化學葯物或合並全身性放射線電療,因此病人在新骨髓長出來以前,幾乎處於無免疫力狀態,隨時都可能招致細菌或是病毒的感染,然而目前由於無菌室之使用或應用反隔離措施,以及新抗生素之發明與抗病毒葯物Acyclovir之使用,在感染方面,已使大部分細菌或濾過性病毒的感染得到預防與控制,然而對於巨細胞病毒(CMV)所引起間質性肺炎以及黴菌感染的治療仍有待進一步之研究發展,至於植體對抗宿主反應疾病,主要發生於異體骨髓移植,而自體骨髓移植因使用自己的骨髓,發生植體對抗宿主反應疾病的機會可說是微乎其微,對於異體移植所發生的植體對抗宿主反應疾病的預防與控制,目前已有環孢子素(Cyclosporin)、類固醇(Methylprednisolone)及一些免疫抑制劑可作有效的預防與控制;近年來一些免疫抗體如抗胸腺細胞球蛋白等的使用,對於頑固性植體宿主對抗反應疾病也有一些療效,雖然新葯物的發展使得感染與植體對抗宿主反應疾病的控制有長足的進步,然而這兩種並發症仍是目前骨髓移植失敗最大的原因,有待進一步之研究。

總之,骨髓移植已成為許多血液疾病與血液腫瘤救命不可或缺的治療方式,傳統的化學療法雖然可以使得不少病人達到緩解的地步,可是大部份的病人仍走向復發的途境,而骨髓移植雖然是一種「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治療方式,它卻提供了病人「重新作人」的一線生機。
捐獻者到紅十字血液中心或者該中心的街頭采血車參加無償獻血時,如果想捐獻骨髓,向工作人員提出要求,填寫登記表後,多抽5毫升血交HLA組織配型實驗室檢測即可;省轄各市的捐獻者應該先通過電話,在當地的紅十字會報名,由市級紅十字會與市級血站或者其他醫療單位結合,統一安排時間通知捐獻者集中填寫登記表、採集血樣,然後送至省HLA組織配型實驗室檢測。實驗室的工作人員把檢測捐獻者血液得到的資料輸入骨髓資料庫,當某位捐獻者的骨髓配型與需要移植骨髓的患者相符時,醫務人員將通知捐獻者做進一步的檢測,然後抽取造血幹細胞進行移植

與捐骨髓手術前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