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髓 > 骨髓細胞核型分析及方法研究

骨髓細胞核型分析及方法研究

發布時間:2021-02-09 04:32:05

1、核型分析的意義

染色體核型分析可以診斷由於染色體異常引起的遺傳病、研究親緣關系、探討物種進化回等。核型分析答可以為細胞遺傳分類、物種間親緣的關系以及染色體數目和結構變異的研究提供重要依據。

染色體核型分析是以分裂中期染色體為研究對象,根據染色體的長度、著絲點位置、長短臂比例、隨體的有無等特徵,並藉助顯帶技術對染色體進行分析、比較、排序和編號,根據染色體結構和數目的變異情況來進行診斷。

(1)骨髓細胞核型分析及方法研究擴展資料:

核型指染色體組在有絲分裂中期的表型,包括染色體數目、大小、形態特徵的總和。動物、植物、真菌等真核生物的某一個體或某一分類群(亞種、種、屬等)的細胞內具有的相對恆定特徵的單倍或雙倍染色體組。

染色體的特徵以有絲分裂中期最為顯著,包括染色體的數目、長度、著絲粒的位置、隨體(指某些染色體末端的球形小體,由著色淺而狹細的副縊痕與染色體臂相連)與副縊痕的數目、大小、位置以及異染色質和常染色質在染色體上的分布等。

將一個染色體組的全部染色體逐條按其特徵畫下來,再按長短、形態等特徵排列起來的圖稱為核型模式圖,它代表一個物種的核型模式。

2、如何進行人體染色體核型分析?

一、實驗目的
 學習和掌握核型分析的方法。

二、實驗原理
核型亦稱染色體組型,是指體細胞有絲分裂中期細胞核(或染色體組)的表型。每一個體細胞含有兩組同樣的染色體,用2n表示。其中與性別直接有關的染色體,即性染色體,可以不成對。每一個配子帶有一組染色體,叫做單倍體,用n表示。兩性配子結合後,具有兩組染色體,成為二倍體的體細胞。如蠶豆的體細胞2n=12,它的配子n=6;玉米的體細胞2n=20,配子n=10;人類體細胞2n=46,配子n=23。
染色體在復制以後,縱向並列的兩個染色單體,通過著絲粒聯結在一起。著絲粒在染色體上的位置是固定的。由於著絲粒位置的不同,染色體可分成相等或不相等的兩臂,造成中間著絲粒,亞中間著絲粒、亞端部著絲粒和端部著絲粒等形態不同的染色體。此外,有的染色體還含有隨體或次級縊痕。所有這些染色體的特異性構成一個物種的染色體組型。染色體核型分析是細胞遺傳學、染色體工程、現代分類學和進化理論的重要研究手段,也是一種簡便的方法。

三、實驗材料
 蠶豆或蛙類染色體標本製片10張,或10個分裂中期細胞的染色體照片。

四、實驗器具和葯品試劑
放大機、顯影盆、游標卡尺、測微尺、剪刀、鑷子、計算器、座標紙、繪圖紙、膠水、3號放大相紙。
米吐爾、無水亞硫酸鈉、對苯二酚、硼砂、炭酸鈉、溴化鉀、大蘇打、鉀礬。

五、實驗方法和步驟
(一)測量 若用染色體製片標本進行直接測量時,必須利用顯微鏡與測微尺,事先要用台微尺對目微尺的單位長度進行標定後再進行工作, 僅對染色體長度較大的標本適合。一般標本還是先行拍照放大後進行測量,可得較好數據。首先目測照片上每條染色體長度,按長短順序初步編號,寫在每條染色體短臂的一端,同時確定主縊痕的位置,用游標卡尺逐條測量短臂和長臂長度。根據測量的數據,計算染色體的相對長度,臂比及著絲粒指數。

相對長度=(每個染色體的長度/全部染色體長度)×100

臂比(率)=長臂長度/短臂長度

著絲粒指數=(短臂長度/該染色體長度)×100

說明:以上公式每一項所代入的數據,均為求出5個或10個細胞同源染色體的短臂長度、長臂長度和全長的平均值(即5個或10個細胞中編號相同的染色體各項長度分別相加後以5或10除之)。

著絲點位置按臂比值確定:

 臂比值
 著絲點位置
 簡寫

1.00

1.01-1.70

1.71-3.00

3.01-7.00

 7.01以上


正中部著絲點

中部著絲點區

近中部著絲點區

近端部著絲點區

端部著絲點區

端部著絲點
  M

  m

sm

  st

  t

T

(二)配對 根據測量數據,即染色體相對長度、臂比、著絲粒指數、次縊痕的有無及位置,隨體的形狀和大小等進行同源染色體的剪貼配對。
(三)染色體排列 按染色體由長到短同源染色體重新編號, 由左向右順序貼在紙上。著絲點排列在同一水平線上,短臂在上,長臂在下。如有超數染色體、性染色體,則排在最後,完成上述步驟的染色體剪貼後, 再附一張同一照片的中期分裂相,即成為染色體核型圖。

(四)繪制核型模式圖及核型分析表
1.核型模式圖 用繪圖紙和座標紙繪制。座標紙放在繪圖紙下作為標記,橫座標為染色體序號,縱座標為染色體的相對長度。繪染色體時,長臂在下,短臂在上。
2.核型分析表

希望能夠幫助您!

3、核型分析項目研究內容和目標

人有四十六條染色體,其中兩條兩條的形狀相似、功能相近,稱為一對,即人有23對染色體,分別編為1到23.從你的核型分析來看,你的(其中一條)2號染色體和(其中一條)7號染色體、(其中一條)1號染色體和(其中一條)3號染色體發生了部分交換。不知道你的知識儲備怎麼樣,我說得詳細一點。為了生孩子,你要給出一個卵子。這個卵子裡面需要包含全部23條完全不一樣的染色體(的遺傳物質!哪怕他們全部碎了!只要你給出了完整的遺傳物質,理論上孩子就是健康的)。但是由於人類生理機制的限制,你在這兩條2號染色體中(一條正常的,一條不正常)只能隨機給出一條到卵子,7號染色體同理。如果2號和7號都給的是正常染色體,那麼卵子里的遺傳物質不多不少;如果給的都是交換後的那條非正常染色體,那麼遺傳物質也是不多不少(這里可能要想一下);如果2號給了正常的,7號給了非正常的,那麼你卵子里的屬於正常人2號染色體上的遺傳物質就多了,而屬於正常人7號染色體上的遺傳物質就少了,那麼孩子就畸形。再把1號染色體和3號染色體的情況考慮進去計算,我的結論是,再懷一胎,你有百分之二十五的幾率生出正常的嬰兒。至於能不能自然懷孕,要看你的子宮狀況。如果說子宮壁過薄什麼的就不建議再懷孕了,孕婦的風險大。百分之二十五的概率,自己權衡一下值不值得冒險吧。大一知識,忘得差不多了,僅供參考啊~

4、求助「培養細胞染色體核型分析」之操作步驟

「培養細胞染色體核型分析」之操作步驟
XX表示檢查者是女性,男性的話就XY
q是染色體的長臂,p是短臂。t(translocation)表示易位。
這個檢查結果是,女性,4號染色體的長臂2區7帶與1號染色體長臂的3區四帶發生易位。
至於能不能懷孕還是要問下婦產科的醫生,我只是學習遺傳的,沒有學到診斷
人有四十六條染色體,其中兩條兩條的形狀相似、功能相近,稱為一對,即人有23對染色體,分別編為1到23.從你的核型分析來看,你的(其中一條)2號染色體和(其中一條)7號染色體、(其中一條)1號染色體和(其中一條)3號染色體發生了部分交換.不知道你的知識儲備怎麼樣,我說得詳細一點.為了生孩子,你要給出一個卵子.這個卵子裡面需要包含全部23條完全不一樣的染色體(的遺傳物質!哪怕他們全部碎了!只要你給出了完整的遺傳物質,理論上孩子就是健康的).但是由於人類生理機制的限制,你在這兩條2號染色體中(一條正常的,一條不正常)只能隨機給出一條到卵子,7號染色體同理.如果2號和7號都給的是正常染色體,那麼卵子里的遺傳物質不多不少;如果給的都是交換後的那條非正常染色體,那麼遺傳物質也是不多不少(這里可能要想一下);如果2號給了正常的,7號給了非正常的,那麼你卵子里的屬於正常人2號染色體上的遺傳物質就多了,而屬於正常人7號染色體上的遺傳物質就少了,那麼孩子就畸形.再把1號染色體和3號染色體的情況考慮進去計算,我的結論是,再懷一胎,你有百分之二十五的幾率生出正常的嬰兒.至於能不能自然懷孕,要看你的子宮狀況.如果說子宮壁過薄什麼的就不建議再懷孕了,孕婦的風險大.百分之二十五的概率,自己權衡一下值不值得冒險吧.

5、染色體核型分析

人有四十六條染色體,其中兩條兩條的形狀相似、功能相近,稱為一對,即人有23對染色體,分別編為1到23.從你的核型分析來看,你的(其中一條)2號染色體和(其中一條)7號染色體、(其中一條)1號染色體和(其中一條)3號染色體發生了部分交換。不知道你的知識儲備怎麼樣,我說得詳細一點。為了生孩子,你要給出一個卵子。這個卵子裡面需要包含全部23條完全不一樣的染色體(的遺傳物質!哪怕他們全部碎了!只要你給出了完整的遺傳物質,理論上孩子就是健康的)。但是由於人類生理機制的限制,你在這兩條2號染色體中(一條正常的,一條不正常)只能隨機給出一條到卵子,7號染色體同理。如果2號和7號都給的是正常染色體,那麼卵子里的遺傳物質不多不少;如果給的都是交換後的那條非正常染色體,那麼遺傳物質也是不多不少(這里可能要想一下);如果2號給了正常的,7號給了非正常的,那麼你卵子里的屬於正常人2號染色體上的遺傳物質就多了,而屬於正常人7號染色體上的遺傳物質就少了,那麼孩子就畸形。再把1號染色體和3號染色體的情況考慮進去計算,我的結論是,再懷一胎,你有百分之二十五的幾率生出正常的嬰兒。至於能不能自然懷孕,要看你的子宮狀況。如果說子宮壁過薄什麼的就不建議再懷孕了,孕婦的風險大。百分之二十五的概率,自己權衡一下值不值得冒險吧。
大一知識,忘得差不多了,僅供參考啊~

6、核型分析名詞解釋

將待測的細胞的染色體按照該生物固有的染色體形態特徵和規定,進行配版對、編號和分組,並進行權形態分析的過程。染色體核型分析是以分裂中期染色體為研究對象,根據染色體的長度、著絲點位置、長短臂比例、隨體的有無等特徵。

並藉助顯帶技術對染色體進行分析、比較、排序和編號,根據染色體結構和數目的變異情況來進行診斷。核型分析可以為細胞遺傳分類、物種間親緣的關系以及染色體數目和結構變異的研究提供重要依據。



(6)骨髓細胞核型分析及方法研究擴展資料:

識別染色體的類型

每條染色體含有2條染色單體,通過著絲粒彼此連接。自著絲粒向兩端伸展的染色體結構稱染色體臂,染色體臂分為長臂和短臂。根據著絲粒位置的不同,可把人類染色體分為三類:中央著絲粒染色體,長臂與短臂幾乎相等;亞中央著絲粒染色體,長臂與短臂能明顯區分;

近端著絲粒染色體,短臂極短,著絲粒幾乎在染色體的頂端。在顯微鏡下觀察染色體的形態結構、次縊痕的位置以及有無結構上的畸變,比如斷裂、缺失、重復、易位、倒位、環狀、等臂染色體等。

7、外周血細胞染色體核型分析 是什麼

染色體核型分析是以分裂中期染色體為研究對象,根據染色體的長度、著絲點位置、長短臂比例、隨體的有無等特徵,並藉助顯帶技術對染色體進行分析、比較、排序和編號,根據染色體結構和數目的變異情況來進行診斷。核型分析可以為細胞遺傳分類、物種間親緣的關系以及染色體數目和結構變異的研究提供重要依據。

(7)骨髓細胞核型分析及方法研究擴展資料

簡介

染色體核型分析,常規方法是將染色體塗片置於鏡下觀察。而採用熒光原位雜交技術,將熒光素標記的探針進行染色體核型特定位點的檢測和標記的染色體核型分析,則可通過熒光檢測儀器,直接判讀反應體系熒光信號的變化強度,直接測定染色體DNA鏈中單個鹼基的突變,此時一個染色體核型為一個鹼基。

工作原理

染色體分析系統通過攝像機將顯微鏡下觀察到的染色體實時圖像拍攝下來並傳輸到電腦上,再利用染色體圖像分析軟體進行圖像調節處理、分割粘連和重疊的染色體、核型識別與排列、報告設計等操作,最後經檢驗醫生確認後即可列印出圖文並茂,清晰直觀的染色體檢查報告。

熒光檢測儀,直接判讀檢測系統中的熒光信號,根據特定探針的熒光信號變化,直接判斷其對應的染色體DNA鏈上的鹼基是否存在,若存在,則出現雜交信號。系統直接記錄熒光信號的變化,從而得出該鹼基或突變鹼基是否存在的結論。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染色體核型分析系統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染色體核型分析

8、核型分析包括哪些內容

白襯衫,張揚

動物、植物、真菌等真核生物的某一個體或某一分類群(亞種、種、屬等)的細胞內具有的相對恆定特徵的單倍或雙倍染色體組(見彩圖)。染色體的特徵以有絲分裂中期最為顯著,包括染色體的數目、長度、著絲粒的位置、隨體(指某些染色體末端的球形小體,由著色淺而狹細的副縊痕與染色體臂相連)與副縊痕的數目、大小、位置以及異染色質和常染色質在染色體上的分布等。

核型核型核型
將一個染色體組的全部染色體逐條按其特徵畫下來,再按長短、形態等特徵排列起來的圖稱為核型模式圖,它代表一個物種的核型模式。

由於許多物種的各個染色體靠普通的製片染色方法不易精確地識別和區分,1968年以來發展起來的顯帶技術,即用各種特殊的處理和染色方法使各條染色體顯示出各自的橫紋特徵(帶型)的方法成為研究核型的有力工具。


核型及其各種帶型是動物、植物、真菌在染色體水平上的表型。研究和比較各種動物、植物、真菌的核型和帶型有助於對各個種、屬、科的親緣關系作出判斷,揭示核型的進化過程和機制。此外,核型的研究又和人類自身利害密切相關,它的數目和結構的改變往往給人類帶來遺傳性疾病──染色體病;


腫瘤細胞
的核型分析已被應用於腫瘤的臨床診斷、預後及葯物療效的觀察;通過培養後的淋巴細胞或皮膚成纖維細胞
的核型分析,可以對人的染色體病進行診斷,而對培養後的羊水中的胎兒脫屑細胞或胎盤

絨毛膜
細胞的核型分析則可用於對胎兒的性別和染色體病的產前診斷。

核型一詞首先由蘇聯學者T.A.列維茨基和JI.傑洛涅等在20世紀20年代提出。1952年美國細胞學家徐道覺首先採用低滲處理技術使細胞內的染色體分散而便於觀察,以後秋水仙素
的應用使增殖中的細胞停止於中期,從而便於獲得大量供觀察的中期分裂相,植物凝血素(簡稱 PHA)刺激白細胞分裂的發現使以血培養方法觀察動物與人的染色體成為可能。隨著各種培養、製片、染色技術
的改進使核型的研究進入了蓬勃發展的新階段。1956年瑞典細胞遺傳學家莊有興等報告了人的染色體數是46而不是過去認為的48。1959年以後在人類中發現越來越多的各種各樣的染色體異常
。1960年 4月在美國丹佛市召開的國際學術會議上對人的染色體分群和命名的術語、符號、方法等作了統一規定,在第五次國際人類遺傳學會議上產生的人類染色體命名


常務委員會又於1977年專門召開了會議進行修訂,會後公布了《人類細胞遺傳學命名國際體制(ISCN)(1978)》。1981年該委員會又公布了《人類細胞遺傳學高分辨顯帶命名國際體制》,在1977年所制訂的中期染色體帶型命名規定的基礎上提出了高分辨的晚前期和早中期染色體帶型命名規定和模式圖。這些規定目前為世界各國學者所普遍採用。

方法 核型研究所用的材料或是自然條件下活體中正在旺盛分裂的細胞(如植物的根尖、嫩葉、莖尖等細胞,以及動物的胚胎細胞、骨髓細胞、睾丸中的精原細胞等)或是離體培養的旺盛分裂的細胞。

植物細胞
一般不經低滲處理,如需經低滲處理則需用酶溶去細胞壁。

動物細胞
則往往經低滲處理後再行固定、染色。

常用的顯帶技術所顯示的帶有Q帶、G帶、C帶、R帶、T帶等。Q帶技術即喹吖因熒光染色技術,是1968年瑞典細胞化學家T.O.卡斯珀松建立的,所顯示的是中期染色體經氮芥喹吖因或雙鹽酸喹吖因染色後在

紫外線照射下所呈現的明亮的熒光帶,這些區帶相當於DNA分子中A:T鹼基對成分豐富的部分。G帶即吉姆薩帶,是將處於分裂中期的細胞經過胰酶或鹼、熱、尿素、去污劑等處理後再經吉姆薩染料染色後所呈現的區帶。C 帶又稱著絲粒異染色質帶,是著絲粒鄰近的異染色質部分。C帶技術是M.L.帕多等於1970年建立的。R帶由 B.迪特里約於1971年所首創,是中期染色體不經鹽酸水解或胰酶處理,只在磷酸緩沖液中保溫處理後就用吉姆薩等染料染色後所呈現的區帶,也是G帶染色後的帶間不著色區,所以又稱反帶。T帶又稱端粒帶,是染色體的端粒部位經吖啶橙染色後所呈現的區帶,典型的T帶呈綠色,由B.迪特里約1973年首先報道。

與骨髓細胞核型分析及方法研究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