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髓 > 紅黃骨髓不同時期的量

紅黃骨髓不同時期的量

發布時間:2021-02-08 07:04:43

1、紅黃骨髓轉化不均的原因

為細胞系統的病變。

原始紅細胞及早幼紅細胞增多,見於紅血病及紅白血病(M6),並伴有紅細胞形態異常,如多核幼紅細胞,巨幼紅細胞樣改變等。巨幼紅細胞性貧血,可見巨幼紅細胞增多,並伴有粒細胞系統的巨幼變,可見巨中幼粒及巨晚幼粒細胞,巨桿狀核粒細胞、分葉核粒細胞分節過多。

見於紅白血病(M6),原始粒細胞及早幼粒細胞,原始紅細胞及早幼紅細胞均增高,粒細胞系統可有核漿發育不平衡現象,胞漿內有時可見Auer小體;紅細胞系統幼紅細胞有巨幼樣改變及多核或分葉核幼紅細胞。

(1)紅黃骨髓不同時期的量擴展資料:

骨髓細胞的作用:

1、紅細胞有一定的彈性和可塑性,細胞通過毛細血管時可改變形狀。紅細胞正常形態的保持需ATP供給能量,由於紅細胞缺乏線粒體,ATP由無氧酵解產生;一但缺乏ATP供能,則導致細胞膜結構改變,細胞的形態也隨之由圓盤狀變為棘球狀。

2、白細胞為無色有核的球形細胞,體積比紅細胞大,能作變形運動,具有防禦和免疫功能。成人白細胞的正常值為4000~10000個/μ1。男女無明顯差別。嬰幼兒稍高於成人。

3、血小板體積甚小,直徑2~4μm,呈雙凸扁盤狀;當受到機械或化學刺激時,則伸出突起,呈不規則形。在血塗片中,血小板常呈多角形,聚集成群。血小板中央部分有著藍紫色的顆粒,稱顆粒區。

2、失多少血黃骨髓才能變成紅骨髓

丟失1升血,並且要持續一定時間,不是每天丟失一升血,而是每天的血量都比正版常人少一升血。如果權剛丟失,馬上就輸血,不會啟動黃骨髓造血的。
一個人的血紅蛋白從正常的120克/升降到92克/升時,黃骨髓啟動造血變為紅骨髓。一個人的正常血量是體重的8%.計算:120*kg*0.08-90*kg*0.08=30*kg*0.08=30*kg*0.08,從原來的120克/升血中多少升才能=30*kg*0.08的血紅蛋白量?於是丟失的血量=30*kg*0.08/120 ,以50kg的人算,30*50*0.08/120=1.0升,也就是說起碼也丟失1000ml血才能使黃骨髓轉變為紅骨髓。

3、紅骨髓和黃骨髓有什麼區別

一句話,骨髓大部分在骨髓腔中,分紅黃骨髓,而紅骨髓具有造血功能。 獻血一般是抽外周血,而骨髓的抽取主要是造血幹細胞的抽取,曾經往往是穿刺抽取,但隨著技術進步,現多採用外周血,分離幹細胞,血量往往比獻血的還少。

4、長骨的骨髓是黃骨髓,短骨的骨髓是紅骨髓。是這樣的嗎?比如說?

不準確。
骨的形態炃:長骨、短骨、扁骨和不規則骨。
長骨又分為一體和兩端。
長骨體內是黃骨髓。
長骨的端和其它所有骨的內部(骨松質內)都是紅骨髓。

5、紅骨髓和黃骨髓有何區別?

紅骨髓能製造紅細胞、血小板和各種白細胞。血小板有止血作用,白細胞能殺滅與抑制各種病原體,包括細菌、病毒等;某些淋巴細胞能製造抗體。因此,骨髓不但是造血器官,它還是重要的免疫器官。

黃骨髓主要是脂肪組織,當人體貧血時,它可以轉化為紅骨髓。有些葯物如氯黴素及呋喃類,在長期大量使用後,可影響骨髓造血功能,引起再生障礙性貧血.

充填在骨髓腔和骨松質的間隙內,分為紅骨髓和黃骨髓兩類,紅骨髓內涵不同發育階段的紅細胞和某些白細胞及脂肪組織。

6、人體若失血過多,骨髓腔中的黃骨髓能轉變為紅骨髓恢復造血功能.______

人體內的骨髓有兩種,一種是紅骨髓,另一種是黃骨髓.幼年時人的骨髓腔里是紅骨髓,具有造血功能.成年後骨髓腔里的紅骨髓轉變成了黃骨髓失去造血功能.但當人體大量失血時,骨髓腔里的黃骨髓還可以轉化為紅骨髓,恢復造血的功能.在人的骨松質里有紅骨髓,終生具有造血功能,可見骨髓位於骨髓腔和骨松質中.
故答案為:√

7、骨的構造和形態分布

(一)骨的形態
骨有不同的形態,可分為長骨、短骨、扁骨和不規則骨四類。
1.長骨longbone呈管狀,分布於四肢。長骨有一體和兩端。體又名骨幹,骨質緻密,內有骨髓腔,容納骨髓。端又名骺,較膨大,並有光滑的關節面,由關節軟骨覆蓋。
2.短骨shortbone一般呈立方形,多成群地連結一起,如腕骨和跗骨。
3.扁骨flatbone呈板狀。主要構成顱腔、胸腔和盆腔的壁,對腔內器官有保護作用,如顱蓋骨、胸骨、肋骨等。
4.不規則骨irregularbone形態不規則,如椎骨。有些不規則骨,內有含氣的空腔稱為含氣骨,如上頜骨、額骨等。
(二)骨的構造
每塊骨都由骨質、骨髓和骨膜等構成,並有神經和血管分布。
1.骨質bonesubstance是骨的主要成分,分為骨密質和骨松質。骨密質緻密堅硬,分布於長骨幹、其他類型骨和長骨骺的表層。骨松質呈蜂窩狀,分布於長骨骺和其他類型骨的內部。
2.骨膜periosteum為包裹除關節面以外的整個骨面的緻密結締組織膜,含有豐富的神經、血管和成骨細胞,故感覺敏銳,並對骨的營養和生長有重要作用。
3.骨髓bonemarrow充填於骨髓腔及骨松質間隙內,分為紅骨髓和黃骨髓。紅骨髓內含大量不同發育階段的紅細胞和其他幼稚型的血細胞,呈紅色,有造血功能;黃骨髓為大量脂肪組織,呈黃色,無造血功能。胎兒和幼兒的骨內全是紅骨髓,六歲以後,長骨骨髓腔內的紅骨髓逐漸轉化為黃骨髓,但紅骨髓仍保留於各類型骨的骨松質內,繼續保持造血功能。

8、紅骨髓不存在於?

B

拓展資料:

骨髓位於骨髓腔中,約占體重的4%-6%,是人體最大的造血器官。骨髓分為紅骨髓(red bone marrow)和黃骨髓(yellow bone marrow)。

胎兒及嬰幼兒時期的骨髓都是紅骨髓,大約從5歲開始,長骨乾的骨髓腔內出現脂肪組織,並隨年齡增長而增多,即為黃骨髓。成人的紅骨髓和黃骨髓約各佔一半。

紅骨髓主要分布在扁骨、不規則骨和長骨骺端的骨松質中,造血功能活躍。

黃骨髓內僅有少量的幼稚血細胞,故仍保持著造血潛能,當機體需要時可轉變為紅骨髓進行造血。

成年人的骨髓分兩種:紅骨髓和黃骨髓。紅骨髓能製造紅細胞、血小板和各種白細胞。血小板有止血作用,白細胞能殺滅與抑制各種病原體,包括細菌、病毒等;某些淋巴細胞能製造抗體。

因此,骨髓不但是造血組織,它還是重要的免疫組織。

9、隨著年齡的增長,哪裡的骨髓逐漸變成黃骨髓,失去造血功能()A.骨松質B.骨髓腔C.骨密質D.以上都

人體內的骨髓有兩種,一種是紅骨髓,另一種是黃骨髓.
幼年時人的骨髓腔里是紅骨髓,具有造血功能.成年後骨髓腔里的紅骨髓轉變成了黃骨髓失去造血功能.但當人體大量失血時,骨髓腔里的黃骨髓還可以轉化為紅骨髓,恢復造血的功能.
在人的骨松質里有紅骨髓,終生具有造血功能.
故選:B.

與紅黃骨髓不同時期的量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