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髓 > 自體骨髓幹細胞移植術

自體骨髓幹細胞移植術

發布時間:2021-02-05 18:01:49

1、造血幹細胞移植術的如何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

如何採集
首先讓骨髓中的造血幹細胞大量釋放到血液中去,這個過程稱為「動員」。然後,通過血細胞分離機分離獲得大量造血幹細胞用於移植,這種方法稱為「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這樣現在捐贈骨髓已不再抽取骨髓,而只是「獻血」了。而且,由於技術的進步,現在運用造血幹細胞「動員」技術,只需採集分離約50至200毫升外周血即可得到足夠數量的造血幹細胞。採集足夠數量的造血幹細胞後,血液可回輸到捐獻者體內。
造血幹細胞移植與輸血有什麼不同
不論是骨髓移植還是外周血幹細胞移植,說到底是造血幹細胞移植。按照造血一元論的觀點認識,人體的造血細胞都是來源於一種最原始的血細胞,由它不斷地增殖、分化,生生不息產生出多種多樣的血細胞,如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既然這樣,人們又管它叫種子細胞。把它播到另外的有機體內(受者),在合適的環境下,就能不斷地增殖、分化,將有病的細胞取而代之。輸血就不一樣了,輸的都是成熟的成分,只能暫時幫一下忙,慢慢地就被受者破壞分解掉了。
造血幹細胞移植會不會影響身體健康
現在很多人對於造血幹細胞捐獻不了解,認為捐獻出去會對自己的身體造成影響。其實,通過對全球已實施移植的供者的身體狀況進行監測,到目前為止,沒有發現對身體有影響的個例。正常人骨髓總量約為3000克,移植時只需10克,相當於採集幹細胞10毫升。在採集時,從一處靜脈引出血,通過儀器把需要的細胞提取出來用於移植,不需要的成分再「送」回供者的體內。採集過程中,供者只需躺在床上約4個小時,整個過程只需一個星期。由於造血幹細胞具有自我復制功能,捐贈造血幹細胞後人體將在短時間內恢復原有的造血細胞數量。所以,人不會感到任何不適,對供者很安全。造血幹細胞的供給者通常只要請半天假就能完成整個手術,不用作任何額外的休息和調養。 造血幹細胞移植有哪些類型
造血幹細胞移植按造血幹細胞的來源部位可分為骨髓移植、外周血幹細胞移植和臍血幹細胞移植。按造血幹細胞來自患者自身與否可分為自體移植、同基因移植和異基因移植。其中同基因移植是指患者與移植供體為同卵孿生兄弟或姐妹。對急性白血病無供體者,在治療完全緩解後,採取其自身造血幹細胞用於移植,稱為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因為緩解期骨髓或外周中惡性細胞極少,可視為正常細胞,但一般復發率較高,因而療效比異體移植稍差。人們正在研究一些特殊的凈化方法,用以去除骨髓中的惡性細胞,可望進一步提高自體移植的療效。
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應用
造血幹細胞移植可以治療多種血液病、實體瘤、免疫缺陷病和重度急性放射病,這已被很多人所熟悉。據介紹,造血幹細胞移植目前廣泛應用於惡性血液病、非惡性難治性血液病、遺傳性疾病和某些實體瘤治療,並獲得了較好的療效。1990年後這種治療手段迅速發展,全世界1997年移植例數達到4.7萬例以上,自1995年開始,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例數超過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占總數的60%以上。同時移植種類逐漸增多,提高了臨床療效。
造血幹細胞移植的三個必要條件
一是移植前的預處理。這是為了使受者能夠接受外來的造血幹細胞和減少本身腫瘤細胞的負荷採取的措施,經典的方案是環磷醯胺60毫克/公斤體重服3日加上8~12戈瑞的一次或分次的全身照射。這種方案對病人損傷較大,多用於原來身體較好、年齡較輕、病程較短、主要臟器功能良好的患者。為了使兒童和年紀稍大、體質較弱的患者也可以接受造血幹細胞移植,於是有了對上述經典方案的改良方案,稱之為非清髓性骨髓移植預處理方法,通常是減少使用細胞毒葯物的數量和劑量,不加或減少全身照射劑量。這對於病人來說相對比較安全。
二是受者和供者應有相匹配的人類白細胞抗原(HLA)系統。它存在於人類第六對染色體上,醫生稱其為HLA-A,B,C和DR位點,在移植能否成功上,HLA—DR位點關系尤大,必須相合,這樣成功機會大,風險比較小。
三是要有一定量的造血幹細胞數。這點不難理解,既然作為種子細胞,就要到適合於它的新的「土壤」環境中去生根、發芽、開花和結果,就不會是一帆風順,其過程會有損失,沒有一定數量是不行的。這些主要是對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而言。它帶給移植患者以生存的機會,同時又受屏障和條件的限制而埋伏著風險,諸如出血、感染、排斥、抗宿主病和肝靜脈栓塞等並發症。但隨著科技的不斷創新,不完善的逐漸完善,沒認識到的逐漸被認識,經驗越來越豐富,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患者得到合理的救治重新獲得健康。 有排斥反應的,造血幹細胞移植本身也可以說是一種器官移植,不過它不是大的組織,大的器官,也是人體的細胞,人體的本身的免疫功能,都有一個認自己,排別人的東西,自己體內的東西都可以和平共處,不是自己身體裡面的東西都要千方百計的排斥出去。機體有兩個屏障:一個是個體發育屏障,一個是免疫屏障。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屏障,最重要的理由就是生物的多樣性,人和人不同。具體到造血幹細胞移植,除了同卵雙胎外,其他的都存在著差別,只不過差別有大有小而已。現在已經知道胎兒發育到3個月以後,胎肝便有造血幹細胞,胎兒開始自己造血。但這種造血功能還很不完善,各種細胞成分的比例還很不穩定,紅細胞系統造血比較旺盛,免疫功能細胞不夠完善,抗體數量不足,這時如果作為造血幹細胞移植給別人,則有不易植入而易被排斥的可能,對於受者而言此即個體發育屏障。而成人的造血幹細胞,包括骨髓和外周血幹細胞,就可因性別、內分泌、免疫功能和基因的內在差別而影響植入,這即謂之免疫屏障。造血幹細胞的移植本身也有排斥的過程,這樣我們就要在移植造血幹細胞之後,大夫要密切觀察排斥的現象,根據排斥現象,要用一些葯物來進行預防它的排斥。如果說人體本身的一個功能,應該要有,但是由於我們嚴密的進行分型和配型,我們的配型是全相合,所以排斥的情況也不一定特別嚴重,我們也要預防,也要注射一些抗排斥的葯物。所以採集以後,主要兩大問題,一個是排斥問題,一個是抗感染的問題。

2、自體骨髓幹細胞移植好不好

?

3、自體骨髓幹細胞移植治療晚期肝硬化效果究竟如何?

理論是好的。
但是確實是為達到臨床應用。處於臨床研究階段。

4、幹細胞移植的過程是什麼?

首先讓骨髓中的造血幹細胞大量釋放到血液中去,這個過程稱為「動員」。然後,通過血細胞分離機分離獲得大量造血幹細胞用於移植,這種方法稱為「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這樣現在捐贈骨髓已不再抽取骨髓,而只是「獻血」了。而且,由於技術的進步,現在運用造血幹細胞「動員」技術,只需採集分離約50至200毫升外周血即可得到足夠數量的造血幹細胞。採集足夠數量的造血幹細胞後,血液可回輸到捐獻者體內。

通過幹細胞移植過程可以治療多種疾病,而且效果明顯。造血幹細胞移植可以治療多種血液病、實體瘤、免疫缺陷病和重度急性放射病,這已被很多人所熟悉。據介紹,造血幹細胞移植目前廣泛應用於惡性血液病、非惡性難治性血液病、遺傳性疾病和某些實體瘤治療,並獲得了較好的療效。1990年後這種治療手段迅速發展,全世界1997年移植例數達到4.7萬例以上,自1995年開始,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例數超過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占總數的60%以上。同時移植種類逐漸增多,提高了臨床療效!

幹細胞的移植不會對於貢獻者造成什麼身體的影響!幹細胞移植成為現代醫學中間不可或缺的技術手段!

5、造血幹細胞移植怎麼做 造血幹細胞移植手術的具體步驟

造血幹細胞移植是通過大劑量放化療預處理,清除受者體內的腫瘤或異常細胞,再將自體或異體的造血幹細胞通過靜脈輸注到受者體內,並在受者體內重建正常的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

6、史上今日:中國第一例自體骨髓移植手術獲成功

1964年2月5日,我國成功地為一位再生障礙性貧血的患者進行了第一例同卵孿生姐妹骨髓移植手術。

再生障礙性貧血(AA,簡稱再障)是一組由物理、化學、生物等多種不同因素所導致的骨髓造血功能減低或衰竭的疾病,以全身血細胞減少為主要表現特徵。骨髓移植是對其最常見的一種治療手段。

骨髓移植是指將供者的骨髓造血幹細胞移植給受體(患者),以期望能夠恢復患者正常造血功能的一種治療手段,這一方法的出現為再障、白血病等血液病的治癒帶來了希望。一般來說骨髓移植根據其骨髓來源的不同,可分為同種異基因骨髓移植(HLA相合的同胞或非親屬骨髓)、同基因骨髓移植(遺傳上完全相同的單卵孿生子骨髓)及自體骨髓移植等三種。

日常生活中採用最多的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即異基因骨髓移植,雖然對治癒再障、白血病有較好的療效,但是由於缺乏適合的供髓者以及昂貴的移植費用,所以對於病人來說有很大的限制。自體骨髓移植作為異體骨髓移植的一種替代療法,雖然有移植復發率高等一些缺點,但是它的移植不需要提供者,沒有移植之後的排斥反應,對患者年齡要求也相對較寬泛。

一般進行自體骨髓移植的最佳時機應該是在疾病得到完全緩解時,或者在獲得緩解的基礎上再鞏固治療一段時間之後。雖然自體骨髓移植得到了迅速的發展而且目前也已積累了不少的臨床資料,但由於各家報告的療效相差較遠,對自體骨髓移植的研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目前對於骨髓移植這一治療方法來說,最大的限制還是在於供體不足。隨著我國對骨髓移植的不斷深入研究,被稱為「北京模式」的單倍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愈加完善,有效的解決了供體不足的問題,為緩解,治癒再障、白血病等血液病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技創新里程碑」原創 轉載時務請註明出處

作者: 孔祥宇 [責任編輯: 呂芮光]

7、自體骨髓幹細胞移植療法的細胞移作用

1、骨髓幹細胞是抄肝硬化時襲肝細胞的主要來源。
有證據表明,在人類進展期肝硬化時,可能因肝細胞端粒縮短而導致肝細胞復制活動消失, 處於一種「復制衰退狀態,此時產生於骨髓造血幹細胞的卵圓細胞是肝細胞再生的主要來源。目前研究表明在肝細胞轉化過程中除了表達肝細胞和膽管組胞標志,卵圓細胞也表達造血幹細胞標志。
2、骨髓來源肝細胞,因此提示了造血幹細胞可能通過啟動了快速高效的內源性肝細胞的增殖,進而改善了內源性肝細胞的損傷。
3、加快了肝組織的恢復、實現肝臟的重建。
臨床試驗症狀將經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預處理的造血幹細胞注入致死量照射的肝臟中,發現肝臟中存在著大比例骨髓來源的肝細胞,而且肝臟的組織學損傷減輕,肝細胞再生增加,生存期得到延長,提示某些刺激因子的介入可能加速了骨髓對肝細胞的誘導過程。研究顯示間充質幹細胞具有移入肝組織的潛力,並可能促進了內源性肝細胞的增殖過程,加快了肝組織的恢復。因此,推測選擇適當的誘導劑,促進骨髓幹細胞移植後向肝細胞的誘導分化,實現肝臟的重建是完全可能的。

與自體骨髓幹細胞移植術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