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髓 > 腦骨髓是什麼病

腦骨髓是什麼病

發布時間:2021-02-04 15:00:43

1、腦脫髓鞘是什麼病了?

脫髓鞘是指神經脊髓的髓鞘出現損壞,神經元抄,以及軸突都會相對的受累,會表現出一些在臨床上的症狀,如出現多發性的硬化,並且病變部位百多發,逐漸反復出現,會出現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的症狀:抽搐、全身酸痛、偏癱、偏盲、共濟失調等症狀,還會出現急性炎症性脫髓鞘性多發性度神經病,患者會出現呼吸肌的麻痹、肌張力下降、癱瘓,還有明顯的感覺障礙知,如出現襪子樣、手套一樣的感覺等。還有的會出現慢性炎症性脫髓鞘性多發性神經病,通過神經科的檢查來確診,然道後進行系統的治療。

2、腦脊髓膜炎是怎樣的疾病?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流腦)是由腦膜炎雙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多發於冬春季節。發病年齡集中在兒童及青年,我國兒童病例佔全部病例的90%以上。起病急驟,往往1~2日內即出現流腦症狀和體症。高熱、頭痛、嘔吐,嘔吐為噴射狀。皮膚出現出血樣皮疹、休克、昏迷。接種A群腦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可提高人群的特異免疫力,是預防流腦的主要綜合措施之一。接種對象:6個月~15周歲兒童。初次一針,間隔一年接種第二針。接種反應輕微。

3、腦髓鞘是什麼病?

脫髓鞘疾病按照病因的不同可分為三種,一種是炎性的脫髓鞘疾病,另一是腦白質樣不良,繼發性的脫髓鞘疾病。

4、腦脊髓炎是什麼病?

脊髓炎是指由病毒,細菌等病原體感染引起,或由感染所致的脊髓灰質或白質的炎性病變。臨床主要表現為雙側或單側下肢發麻,沒有知覺身體沒啥力,出現相應部位的疼痛,可有運動障礙和感覺缺失,甚至出現尿瀦留,癱瘓等表現,可伴有發熱等全副身軀的症狀。治療主.要是合理抗感染以及增強免疫力,加強營養支持治療。

5、腦科包括有什麼疾病

腦外科一般指來的是神經外科,源是利用神經外科學,並以檢查為主,手術為徑,綜合治療,全面評估的學科。醫學中最年輕、最復雜而又發展最快的一門學科。以前由於技術的限制,人的腦部手術可以說是一個禁區,然而隨著科技的發展,已經可以藉助先進的顯微外科設備開展各種顯微神經外科手術。
腦科疾病一般有以下幾類。
1、顱內感染性疾病如:腦膿腫、腦室炎等。
2、顱內寄生蟲病如:腦囊蟲病、腦包蟲病等。
3、功能性神經外科疾病如:三叉神經痛、癲癇等。
4、頭外傷顱內血腫、腦挫裂傷、腦腫脹,腦積水、脊髓損傷等。
5、脊髓腫瘤如:脊髓神經鞘瘤、脊膜膨出、脊髓空洞、脊髓栓系統綜合症等。
6、顱內腫瘤如:腦膜瘤、膠質瘤、垂體瘤、顱咽管瘤、聽神經瘤、生殖細胞瘤等。
7、腦血管病如:顱內動脈瘤、動靜脈畸形、煙霧病等;及腦血管病的介入、栓塞治療。

6、腦脊髓失養是什麼病

腦脊髓失養是某種病變損害腦脊髓後治療延誤腦脊髓發生缺血功能退化,病情嚴重可遲發痴呆症,痙攣性不全癱瘓。
需助詳細說明發病年齡,發病時間,發病准確部位,檢查結果(原始磁共震照片),現病情詳細症狀,曾做過的治療,越細越好,這對病情分析定性、評估及治療有很大的幫助,看能否幫你。

7、對人體大腦,骨髓作出解釋

大腦由約140億個細胞構成,重約1400克,大腦皮層厚度約為2--3毫米,總面積約為2200平方厘米,據估計腦細胞每天要死亡約10萬個(越不用腦,腦細胞死亡越多)。 一個人的腦儲存信息的容量相當於1萬個藏書為1000萬冊的圖書館,以前的觀點是最善於用腦的人,一生中也僅使用掉腦能力的10%,但現代科學證明這種觀點是錯誤的,人類對自己的大腦使用率是100%,大腦中並沒有閑置的細胞。人腦中的主要成分是水,佔80%。它雖只佔人體體重的2%,但耗氧量達全身耗氧量的25%,血流量占心臟輸出血量的15%,一天內流經大腦的血液為2000升。大腦消耗的能量若用電功率表示大約相當於25瓦。 因為有80%是水,所以他就有些像豆腐。但是它不是方的,而是圓的;也不是白的而是淡粉色的。 構造 大腦主要包括左、右大腦半球,是中樞神經系統的最高級部分。人類的大腦是在長期進化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思維和意識的器官。大腦半球的外形和分葉左、右大腦半球由胼胝體相連。半球內的腔隙稱為側腦室,它們借室間孔與第三腦室相通。每個半球有三個面,即膨隆的背外側面,垂直的內側面和凹凸不平的底面。背外側面與內側面以上緣為界,背外側面與底面以下緣為界。半球表面凹凸不平,布滿深淺不同的溝和裂,溝裂之間的隆起稱為腦回。背外側面的主要溝裂有:中央溝從上緣近中點斜向前下方;大腦外側裂起自半球底面,轉至外側面由前下方斜向後上方。在半球的內側面有頂枕裂從後上方斜向前下方;距狀裂由後部向前連頂枕裂,向後達枕極附近。這些溝裂將大腦半球分為五個葉:即中央溝以前、外側裂以上的額葉;外側裂以下的顳葉;頂枕裂後方的枕葉以及外側裂上方、中央溝與頂枕裂之間的頂葉;以及深藏在外側裂里的腦島。另外,以中央溝為界,在中央溝與中央前溝之間為中央前回;中央溝與中央後溝之間為中央後回。 半球的內部結構 1. 灰質:覆蓋在大腦半球表面的一層灰質稱為大腦皮層,是神經元胞體集中的地方。這些神經元在皮層中的分布具有嚴格的層次,大腦半球內側面的古皮層分化較簡單,一般只有三層:①分子層;②錐體細胞層;③多形細胞層。在大腦半球外側面的新皮層則分化程度較高,共有六層:①分子層(又稱帶狀層);②外顆粒層;③外錐體細胞層;④內顆粒層;⑤內錐體細胞層(又稱節細胞層);⑥多形細胞層。 2. 皮層的深面為白質,白質內還有灰質核,這些核靠近腦底,稱為基底核(或稱基底神經節)。基底核中主要為紋狀體。紋狀體由尾狀核和豆狀核組成。尾狀核前端粗、尾端細,彎曲並環繞丘腦;豆狀核位於尾狀核與丘腦的外側,又分為蒼白球與殼核。尾狀核與殼核在種系發生(即動物進化)上出現較遲,稱為新紋狀體,而蒼白球在種系發生上出現較早,稱為舊紋狀體。紋狀體的主要功能是使肌肉的運動協調,維持軀體一定的姿勢。
編輯本段大腦半球的內部結構
1. 灰質:覆蓋在大腦半球表面的一層灰質稱為大腦皮層,是神經元胞體集中的地方。這些神經元在皮層中的分布具有嚴格的層次,大腦半球內側面的古皮層分化較簡單,一般只有三層:①分子層;②錐體細胞層;③多形細胞層。在大腦半球外側面的新皮層則分化程度較高,共有六層:①分子層(又稱帶狀層);②外顆粒層;③外錐體細胞層;④內顆粒層;⑤內錐體細胞層(又稱節細胞層);⑥多形細胞層。 2. 皮層的深面為白質,白質內還有灰質核,這些核靠近腦底,稱為基底核(或稱基底神經節)。基底核中主要為紋狀體。紋狀體由尾狀核和豆狀核組成。尾狀核前端粗、尾端細,彎曲並環繞丘腦;豆狀核位於尾狀核與丘腦的外側,又分為蒼白球與殼核。尾狀核與殼核在種系發生(即動物進化)上出現較遲,稱為新紋狀體,而蒼白球在種系發生上出現較早,稱為舊紋狀體。紋狀體的主要功能是使肌肉的運動協調,維持軀體一定的姿勢。
骨髓是人體的造血組織,位於身體的許多骨骼內。成年人的骨髓分兩種:紅骨髓和黃骨髓。紅骨髓能製造紅細胞、血小板和各種白細胞。血小板有止血作用,白細胞能殺滅與抑制各種病原體,包括細菌、病毒等;某些淋巴細胞能製造抗體。因此,骨髓不但是造血器官,它還是重要的免疫器官。黃骨髓主要是脂肪組織,當人體貧血時,它可以轉化為紅骨髓。有些葯物如氯黴素及呋喃類,在長期大量使用後,可影響骨髓造血功能,引起再生障礙性貧血.
充填在骨髓腔和骨松質的間隙內,分為紅骨髓和黃骨髓兩類,紅骨髓內涵不同發育階段的紅細胞和某些白細胞及脂肪組織

與腦骨髓是什麼病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