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麼是多發性骨髓瘤?
多發性骨髓瘤即人們一般所說的骨髓瘤,是由於骨髓內異常槳細胞惡性增生所致的造血系統的腫瘤性疾病。
這種疾病多見於中、老年患者,以50~60歲為多,是一種老年性疾病,男女之比約為2:1,但目前該病也呈「年輕化,趨勢。筆者近幾年所收治的多發性骨髓瘤患者中,30~40歲的亦不少見,最年輕的患者僅30歲。槳細胞在骨髓里數量較少,主要合成及分泌免疫球蛋白,以幫助殺滅細菌、病毒等病原體,相當於人體抵抗疾病的兵工廠。但惡變後,槳細胞惡性增生並產生過量,但這些產物卻是無功能的異常免疫球蛋白,從而引起機體一系列的病變,主要包括貧血、骨痛、骨質破壞甚或是骨折、感染、腎功能不全、尿毒症等。未經治療的患者中位生存期位僅6個月,經綜合治療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可達到5~10年,或長期「帶病生存」。生存期與年齡,分型,分期以及所採取何種治療措施有關。
2、多發性骨髓瘤細胞株有哪些
K
3、多發性骨髓瘤和嗜酸性細胞增高有什麼關系
多發性骨髓瘤多發於40歲以上人群,嗜酸性細胞增多有很多原因引起的,樓主不用驚慌,實在不放心,就去醫院給孩子做一個免疫球蛋白鑒定,很快就有結果了。
4、多發性骨髓瘤細胞主要分泌什麼細胞因子
多發性骨髓瘤細胞分泌的細胞因子,稱為單克隆抗體。通常採用雜交瘤技術來制備,雜交瘤(hybridoma)抗體技術是在細胞融合技術的基礎上,將具有分泌特異性抗體能力的致敏B細胞和具有無限繁殖能力的骨髓瘤細胞融合為B細胞雜交瘤。用具備這種特性的單個雜交瘤細胞培養成細胞群,可制備針對一種抗原表位的特異性抗體即單克隆抗體。
5、為什麼會得多發性骨髓瘤的?
引發多發性骨髓瘤這種疾病的原因有很多,具體的病因也沒有確切的證據證明具體的病因是什麼,不過有些因素會導致這種疾病已經得到普遍的認同。
一是電離輻射,這種因素是最危險的因素,可能是導致多發性骨髓瘤的重要因素。
二是環境因素,隨著工業的不斷發展,環境污染的程度也在不斷加重。
除了以上兩種原因以外,多發性骨髓瘤的病因還和一些慢性炎性刺激有著比較大的關系,這是因為這種慢性的炎性刺激會導致人體的一些淋巴細胞出現突變或者是增值變異的情況,這樣是有可能導致發病的。不過,不管是什麼原因導致了患者出現這種疾病,一旦發現出現一些符合這種疾病的症狀就應該及時到專業的醫院進行檢查治療,防止因為耽誤而失去最佳治療時間。
如果有不明白的病情需要咨詢,可以直接戳我的名片點擊[病情咨詢預約申請單]獲取幫助。
6、什麼是多發性骨髓瘤
多發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簡稱MM)是骨髓內漿細胞異常增生的一種惡性腫瘤。由於
骨髓中有大量的異常漿細胞增殖,引起溶骨性破壞,又因血清中出現大
量的異常單克隆免疫球蛋白,尿中出現本周氏蛋白,引起腎功能的損害
,貧血、免疫功能異常。 MM起病徐緩,早期可數月至數年無症狀。出
現臨床症狀繁多,常見貧血、骨痛、低熱、出血、感染、腎功能不全,
隨著病情進展,可出現髓組織浸潤、M球蛋白比例異常增高,從而導致
肝脾淋巴結腫大、反復感染、出血、高粘綜合征、腎功能衰竭等。
MM的發病年齡多見於中年和老年,以50-60歲之間為多,男性多
於女性,男女之比約為2:1。MM在所有腫瘤中所佔比例為1%,占血液腫
瘤的10%。本病的自然病程為0.5-1年,經治療後生存期明顯延長或長
期「帶病生存」。
7、多發性骨髓瘤特徵性細胞
漿細胞免疫學檢查
隨著對MM認識的逐漸深入, 人們越來越重視骨髓瘤細胞免疫表型的相關特徵及其對MM的診斷、治療和預後等臨床意義。在臨床上, 通過檢測細胞表面所表達抗原的強弱、異常抗原的出現, 包括有無細胞內免疫球蛋白的輕鏈限制性, 可以把骨髓瘤細胞和正常漿細胞區別開來。正常漿細胞表面強表達CD38和CD27, 表達CD138, 且無輕鏈限制性, 與正常成熟B細胞相比, CD45和CD19的表達較弱, 不表達CD56、CD117、CD28, 同時不表達B系抗原如CD20、CD22。典型的骨髓瘤細胞免疫分型特點為:異常表達CD28、CD117、CD20、CD56、CD13、CD33、CD27和弱表達CD38, 不表達CD19和CD45, 並且有輕鏈限制性。
漿細胞免疫標記對反應性漿細胞增多症與克隆性漿細胞增生的鑒別有一定價值, 並可用於微小殘留病灶的檢測。但在鑒別良、惡性漿細胞病時, 應同時結合其它指標, 如漿細胞形態學、M蛋白鑒定等。
MM骨病標志物
高達90%的MM在初診時或在病程中出現骨質破壞, 其本質為溶骨性病變, 大多難以痊癒, 表現為骨痛、溶骨性病變、彌漫性骨質疏鬆[37]。60%以上的患者發生病理性骨折。由於MM患者的破骨細胞活性增強而成骨細胞活性相對受抑, 導致骨質吸收、破壞增強而成骨、骨的重塑減少, 因此臨床上除影像學檢查外, 反映骨質破壞的標志物也可用於MM骨病檢測。
近年來, 關於細胞遺傳學異常的相關研究以及對骨髓微環境越來越深的理解, 均為MM的發病機制提供更多的依據; 也為新的聯合治療方案和新葯研發奠定了基礎[39]。同時實驗技術的進步使得臨床的診斷得到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