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體骨髓造血功能是怎樣被發現的?
盡管顯微鏡是研究血液的重要工具,但標志著現代血液學發展的里程碑事件是骨髓造血功能的發現和血細胞染色方法的建立。
幾千年來,無論是詩人、哲學家,還是醫生都將血液與生命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他們推測血液或是由於呼吸了大自然中的靈氣形成,或是由食物中的精華轉變而來,然而,他們並沒有弄清楚血液的真正來源。
應當說人類在很久以前就認識到骨髓的重要性。在古代,人們吃動物的骨髓,認為它含有豐富的營養。中醫認為骨髓是由飲食水谷的精液與腎氣和合,滲入骨空後轉化而成,骨髓充足可以上升補益腦髓。在西方,骨髓被認為是產生人體天然熱和能量的源泉。莎士比亞說:「你的骨無髓,所以你的血是冷的。」
人們似乎意識到骨髓與血液之間有某種聯系。在19世紀初,已有醫生要患血液病的病人吃骨髓補血,但收效不大。直到19世紀中葉,骨髓產生血液的奧秘才分別由德國醫學家紐曼和義大利醫學家比佐澤羅揭開。
紐曼曾在1868年10月10日出版的《醫學科學通報》上發表題為《關於骨髓在血液形成中的作用》的論文中,報道了骨髓中有大量的有核紅細胞,而有核紅細胞是血液中紅細胞,的前身,因此他推斷骨髓是紅細胞的生產基地。幾乎與此同時,義大利醫學家比佐澤羅也證實了有核紅細胞是無核紅細胞的前身,此外他還指出白細胞也是由骨髓細胞生成的。紐曼和比佐澤羅的發現立即引起了醫學界的極大興趣,許多醫學家開始進一步深入研究血液細胞的起源問題,並提出了各種不同的理論。例如有人認為紅細胞是白細胞核瓦解的產物,也有人提出紅細胞是由原始細胞吞噬了血紅蛋白後形成的,還有人堅持紅細胞是在肝臟中形成的觀點。盡管這些認識現在看來都是不正確的,但是,在當時正是這些不同觀點之間的爭論,有力地推動了血液學研究的深入。
既然成熟的無核紅細胞是由幼稚的有核紅細胞轉變而來,那麼這種轉變是如何發生的呢?也就是說有核紅細胞是怎樣變成無核紅細胞的呢?有人認為,實際上核並沒有消失,只不過變換了形式,而不再可見。而支持核消失的學者又分成兩派:以紐曼為代表的一派認為,紅細胞在成長過程中核被細胞自己再吸收;比佐澤羅支持的一派則主張,核是在成熟過程中被逐出細胞。由於研究手段的限制,當時兩派都很難拿出足夠的證據駁倒對方,加之他們各有更重要的工作需要去做,不久這個爭論便不了了之。直到20世紀中期,隨著顯微照相技術的發展以及後來電子顯微鏡的應用,人們才對這個問題有了進一步了解。現在的研究結果支持比佐澤羅等人核在成熟過程中被逐出細胞的觀點。
我們現在已經知道,骨髓是製造血液細胞的大本營。骨髓每天可產生2000億個紅細胞;100億個白細胞和4000億個血小板。如同深藏在地下岩層中的石油是人類生產和生活的基本保證一樣,骨髓是人體一系列重要的生命活動的基本保證。
2、骨髓是怎樣造血的
人的血液在哪裡製造在哪裡生成,這是讓許多人感到神秘又陌生的問題。其實人的造血器官和造血功能在胚胎時期就已逐步形成,隨著人體的發育和成長造血器官又在不斷變化。
3、人體骨髓造血功能是怎樣被發現的?
盡管顯微鏡是研究血液的重要工具,但標志著現代血液學發展的里程碑事件是骨髓造血功能的發現和血細胞染色方法的建立。
幾千年來,無論是詩人、哲學家,還是醫生都將血液與生命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他們推測血液或是由於呼吸了大自然中的靈氣形成,或是由食物中的精華轉變而來,然而,他們並沒有弄清楚血液的真正來源。
應當說人類在很久以前就認識到骨髓的重要性。在古代,人們吃動物的骨髓,認為它含有豐富的營養。中醫認為骨髓是由飲食水谷的精液與腎氣和合,滲入骨空後轉化而成,骨髓充足可以上升補益腦髓。在西方,骨髓被認為是產生人體天然熱和能量的源泉。莎士比亞說:「你的骨無髓,所以你的血是冷的。」
人們似乎意識到骨髓與血液之間有某種聯系。在19世紀初,已有醫生要患血液病的病人吃骨髓補血,但收效不大。直到19世紀中葉,骨髓產生血液的奧秘才分別由德國醫學家紐曼和義大利醫學家比佐澤羅揭開。
紐曼曾在1868年10月10日出版的《醫學科學通報》上發表題為《關於骨髓在血液形成中的作用》的論文中,報道了骨髓中有大量的有核紅細胞,而有核紅細胞是血液中紅細胞,的前身,因此他推斷骨髓是紅細胞的生產基地。幾乎與此同時,義大利醫學家比佐澤羅也證實了有核紅細胞是無核紅細胞的前身,此外他還指出白細胞也是由骨髓細胞生成的。紐曼和比佐澤羅的發現立即引起了醫學界的極大興趣,許多醫學家開始進一步深入研究血液細胞的起源問題,並提出了各種不同的理論。例如有人認為紅細胞是白細胞核瓦解的產物,也有人提出紅細胞是由原始細胞吞噬了血紅蛋白後形成的,還有人堅持紅細胞是在肝臟中形成的觀點。盡管這些認識現在看來都是不正確的,但是,在當時正是這些不同觀點之間的爭論,有力地推動了血液學研究的深入。
既然成熟的無核紅細胞是由幼稚的有核紅細胞轉變而來,那麼這種轉變是如何發生的呢?也就是說有核紅細胞是怎樣變成無核紅細胞的呢?有人認為,實際上核並沒有消失,只不過變換了形式,而不再可見。而支持核消失的學者又分成兩派:以紐曼為代表的一派認為,紅細胞在成長過程中核被細胞自己再吸收;比佐澤羅支持的一派則主張,核是在成熟過程中被逐出細胞。由於研究手段的限制,當時兩派都很難拿出足夠的證據駁倒對方,加之他們各有更重要的工作需要去做,不久這個爭論便不了了之。直到20世紀中期,隨著顯微照相技術的發展以及後來電子顯微鏡的應用,人們才對這個問題有了進一步了解。現在的研究結果支持比佐澤羅等人核在成熟過程中被逐出細胞的觀點。
我們現在已經知道,骨髓是製造血液細胞的大本營。骨髓每天可產生2000億個紅細胞;100億個白細胞和4000億個血小板。如同深藏在地下岩層中的石油是人類生產和生活的基本保證一樣,骨髓是人體一系列重要的生命活動的基本保證。
4、捐獻骨髓時是怎樣抽取的
朋友,詳細介紹給你了, 1.骨髓是人體的造血組織,位於人體許多骨骼內.成年人的骨髓分兩種:紅骨髓和黃骨髓.紅骨髓能製造紅細胞、血小板和各種白細胞.血小板有止血作用,白細胞能殺滅與抑制各種病原體,抱括細菌、病毒等;某些淋巴細胞能製造抗體。因此,骨髓不但是制血器官,它還是重要的免疫器官。黃骨髓主要是脂肪組織,當人體貧血時,它可以轉化為紅骨髓。 2.捐獻骨髓會不會影響捐獻者的身體健康? 捐款骨髓不會影響人的健康。許多人認為捐獻骨髓是抽取脊髓,這完全是一種誤解。骨髓移植是需要人體內的紅骨髓——造血幹細胞。一個成年人的造血幹細胞是3公斤,一名捐獻者提拱不到10克的骨髓幹細胞就能救活一名白血患者、因此不會減盡弱其免疫能力和造血能力。骨髓是在生能力很強的組織,對於健康捐獻者,會在10天左右即可補足所捐獻的幹細胞量。 3.健康者在什麼年齡段適合捐獻骨髓? 健康者在18~55歲均可捐獻骨髓。 4.什麼是骨髓移植? 骨髓移植是指把骨髓中的造血幹細胞從一個人體內移植到另一個人體內(一般是通過靜脈輸入)。確切地說,骨髓移植就是造血幹細胞的移植。 5.什麼人需要進行骨髓移植? 人體血液系統及免疫系統的嚴重疾病,如白血病(俗稱血癌)。淋巴瘤、再生障礙性貧血地中海貧血、重病放射病患者,繼續生存的希望就是骨髓移植。我國每年約400萬名各類疾病的患者等待著骨髓移植。 除了對捐獻者的休重、血壓等身體健康程度和獻血條件一樣外,捐獻骨髓者一般要求在18周歲以上、45周歲以下,最好有獻血或捐獻血小板的經歷,一旦抽樣,配對也要求是身體、心理等都較成熟者,以便於救治患者,從嚴格意義上來說,捐髓實際上是捐獻造血幹細胞,一次性捐獻量約20克左右,對身體沒有影響,市民可在義務獻血的同時填寫一張自願捐髓表,這樣醫院將有關資料輸入信息庫後,可隨時約請志願者救死扶傷。 樣捐獻骨髓 1.如何成為志願捐獻者? 如果您年齡在18至55歲之間、身體健康,可撥打中華骨髓庫骨髓捐獻熱線電話:(北京)010-65126600,(上海)021-62478117,或到區縣級以上紅十字會報名,並填寫志願捐獻書及有關表格。 2.捐獻骨髓有哪些步驟? 1)報名後,骨髓庫或紅十字會安排您驗血5毫升,並將化驗的HLA分型結果儲存在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中,供患者尋找配對。 2)供者與受者初步配型相同,骨髓庫的工作人員會向您詳細介紹捐獻過程,同時請您接受全身檢查。 3.如何抽取骨髓? 抽取骨髓造血幹細胞有兩種方法:一是醫生在供者的髂骨部位穿刺採集骨髓中的造血幹細胞,術後一兩天內有些疼痛,一周內就可完全恢復。二是用科學的方法有效地動員骨髓和其他部位的造血幹細胞大量釋放到外周血液中去,從供者的手臂靜脈中採集,並通過機器將造血幹細胞分離出來,剩餘的血液回輸到供者體內。 4.捐獻骨髓會不會影響身體健康? 許多人認為捐獻骨髓是抽取脊髓,這完全是一種誤解。骨髓移植需要的是人體內的紅骨髓——造血幹細胞。一個成年人的骨髓重量為3公斤,一名供髓者提供不足10克的骨髓造血幹細胞就能挽救一名白血病患者的生命。骨髓是再生能力很強的組織,一般健康者捐獻造血幹細胞後在十天左右即可補足所捐的幹細胞量。因此,捐獻骨髓不會影響人的身體健康。
5、鳥類有骨髓嗎?是怎樣造血的?
鳥雖然小巧玲瓏,但是她們都還是有骨頭的,不然它們如何能夠在天空中飛翔呢?既然鳥有骨頭是否也有骨髓呢?毫無疑問是有的。
首先我們來說一說骨髓,骨髓分為兩種,一種是紅骨髓,裡面含有造血幹細胞;另一種是黃骨髓,主要由脂肪構成。身為人類的我們的身體中的骨髓是這兩種,而且人的骨頭中間充滿了骨髓,其中只有紅骨髓有造血功能,但是當貧血的時候黃骨髓也會轉化成紅骨髓,提供血細胞。
然後再說一說鳥,由於鳥的骨頭是中間網狀的結構,鳥骨這樣的結構是為了減輕身體的重量,讓鳥能夠更好的飛翔。人類的紅細胞是由骨髓中的原始紅細胞經過四次細胞有絲分裂發展成的,而鳥類沒有骨髓,也沒有造血幹細胞。
當寒冬到來時,我們就見不到青蛙、蟾蜍、蜥蜴及蛇類了!可是麻雀仍舊在雪地里蹦跳覓食;鴿群仍舊在高空中盤旋高飛;在冰天雪地的南極,各種企鵝都能很好地生活。
原來,蛙、蟾蜍、蜥蜴和蛇類是變溫動物。它們的血液循環系統構造比鳥類簡單,如拿心臟的構造來說罷,雖然它們都有兩個心房,但蛙類只有一個心室,蜥蜴和蛇的心室里雖有一個不完全的隔膜將心室分為兩腔,但中間還有一個小孔可以相通。因此,這些動物的動脈血與靜脈血不能完全分開,輸氧能力不強,再加上沒有羽毛等保溫構造,所以體溫低,而且還會隨著外界溫度的變化而變化。象這樣的動物,我們就稱它為變溫動物,或冷血動物。變溫動物到了冬季,就要躲起來進行冬眠。
鳥類就不同了。鳥類的心臟較大,其相對大小在脊椎動物中是第一位,心室已經完全分隔開成為左心室和右心室,因此動脈血和靜脈血也就完全分開了。
鳥類血液中的紅細胞也比較多,每立方毫米的血液中可以達到2,000,000個一7,645,000個,而青蛙只有400,000個。馬的紅細胞中含有大量的血紅蛋白,因此能很好執行輸送氧氣及二氧化碳的機能。
心臟發達,心臟的跳動就跳得快而有力,根據研究,鴿子每分鍾的心搏為135—244次,金絲雀每分鍾的心搏為514次,蜂鳥每分鍾的心搏竟高達615次,而青蛙每分鍾的心搏僅為22次。
心臟跳動快了,血液循環就比較迅速。又由於動、靜脈血完全分開及紅細胞含量較高,血液輸送氧氣的能力就強。這樣,各器官就能得到充足的氧,產生較多的熱量。再由於有羽毛的保溫作用,鳥類的體溫就比爬行動物高得多,平均溫度約達42℃,而且能夠恆定,所以鳥類就成為恆溫動物,也叫溫血動物了。
體溫比較高,體溫能恆定,這是一個了不起的大變化。這是鳥類在億萬年的發展進化過程中所形成的一個重要的特徵。因為鳥類的飛行是一種極為激烈的運動,要比任何一種動物的運動方式要化費更大的力氣,所以鳥在飛行時心臟、呼吸以及其他有關的生理功能都相應加強了。
恆溫也使鳥類能很好適應多種多樣的環境條件,使鳥類能廣泛的分布在世界各地。
6、骨髓造血功能慢能治好嗎?
一、可選用的西葯 1.雄激素:治療時間最低不少於3—6個月,有效病例一般於用葯後3—4個月方可出現病情改善。此類葯物可使患者男性化,但停葯後可消失,約有近一半的患者會有肝功能損害。 (1)丙酸睾酮;每次50—100mg,一日1次,肌肉注射。 (2)苯丙酸諾龍:每次25mg,一日1次,肌肉注射。 (3)去氫甲基睾丸酮:每次5—10mg,一日口服2—3次。病情控制後改為維持量,一日5—10mg。 (4)吡唑甲氫龍(康力龍);每次2—4mg,一日口服3次。 2.腎上腺糖皮質激素:可改善造血微環境及免疫抑製作用,但對多數幹細胞無刺激作用。個別病人用後貧血減輕,但多數病人效果不明顯。 (1)潑尼松:每日口服20。40mg,分3次口服。口服4—6周或間斷用葯。2個月仍無效者應停葯,有效者延長應用時間,維持量為每日10—15mg。 (2)潑尼松龍:大劑量沖擊療法,前3天按每千克體重用葯20mg,靜脈滴注,後4天各用10mg、5mg、2mg、1mg,再用每日每千克體重1mg維持30天。 3.神經興奮劑及血管擴張劑:對於慢性再生障礙性盆血患者可採用神經興奮劑或血管擴張劑,以改善造血調節及骨髓造血微環境。 (1)硝酸土的寧:每周肌肉注射5日,然後休息2日。劑量依次為,1mg、2mg、3mg、3mg、4mg,直至緩解。 (2)一葉秋鹼:每次8mg,一日1次,肌肉注射。如無不良反應,一周後可增加劑量至每次16mg,一日1次,肌肉注射。療程宜持續至6個月以上。 (3)東莨菪鹼:每次20mg,一日1次,肌肉注射。 6.抗淋巴細胞球蛋白(ALG)或抗胸腺細胞球蛋白(ATG):適用於急性再生障礙性盆血。每次15—20mg加氫化可的松0.1g,溶於5%葡萄糖注射液500m1中靜脈滴注(用葯前應做皮試),滴速每分鍾5—10滴,觀察15分鍾,如無反應可增加滴速,一日1次,連用5天,間歇2—3周,可再重復用葯1次。用葯後反應根據病情需要輸注新鮮血液或血小板混懸液。 7.胸腺肽加吡唑甲氫龍:適用於慢性再生障礙性盆血。胸腺肽每日6mg,皮試後肌肉注射,用葯1個月;吡唑甲氫龍每次2—3mg,一日口服2—3次,用葯6個月以上。 8.普萘洛爾:每次口服10mg,一日3次,可逐漸增加用量至每次30—50mg,一日3次。 9.銅蛋白:每次15—45mg,靜脈滴注,一日1次,同時加用氫化可的松。 10.碳酸鋰:本品對造血系統有興奮作用,每次口服0.3g,一日3次,7—10天為一 療程。 11.氯化鑽:鑽劑能興奮骨髓製造紅細胞的作用,適用於兒童再生障礙性盆血或脾切後療效欠佳者。每次20—50mg,一日3次。 12.左旋咪唑:每次50m8,一日口服3次。本品與其他葯物合用可提高療效。 13.利血生:每次20mg,一日口服3次,1個月為一療程。 14,多抗甲素口服液;每次口服10ml,一日3次。1個月為一療程。 15.對症治療:血紅蛋白在每升60g以下者應考慮輸血治療;有明確感染者應及時應用廣諾抗生素。 二、可選用的中成葯 1.明虛型: (1)左歸丸:每次1丸,一日2次,溫開水送服。 (2)六味地黃丸:大蜜丸每次1丸,或小蜜丸每次9g,或水蜜丸每次6g,均為一日2次,溫開水送服。 (3)知柏地黃丸:大蜜丸每次1丸,或小蜜丸每次9g,或水蜜丸每次6g,或濃縮丸每次8丸,一日2—3次,空腹溫開水送服。 家庭護理要點 1.病因預防護理禁用抑制骨髓的葯物及可致再生障礙性貧血的葯物,如:氯黴素、四環素、他巴哇、消炎痛等等。患病後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葯,不可擅自用葯。可用可不用的葯盡量不用。防上與物理及化學毒物接觸,避免周圍環境中有可能導致骨髓損害的因素。必須接觸能致本病的化學。物理因素者,要嚴格執行勞動防護措施,定期作預防性檢查。 2.貧血的護理見貧血的家庭護理,注意休息,防止暈倒和摔傷,注意保暖等。 3.預防感染再生障礙性貧血病人,因白細胞生成減少而導致抵抗力下降,易感冒、發燒,受傷後易發生感染等。所以應注意觀察和預防各種感染。 (1)平時根據天氣變化注意加減衣物;避免接觸患有感冒、肝炎。等傳染性疾病的病人;盡量不要去人流量大的公共場所;日常飲食起居保持清潔衛生;保持口腔、陰部、肛門和全身的清潔;不吃不潔食物。每次飯後漱口、刷牙;每日細致地搞好個人衛生;清洗會陰時,先清洗外陰部,後清洗肛門;避免創傷,防止感染。 (2)防止便秘。若有便秘,及時服用通便的葯物。解除便秘,以防排便困難造成肛門裂傷而感染、出血;多飲水,防止泌尿系感染。如有排便疼痛、尿頻、尿急、尿疼等症狀,可能是肛門和泌尿系發生感染;若有口腔粘膜糜爛等現象,可能有口腔感染;要及時找醫生治療。 4.出血的預防與護理。見出血的預防和護理。 5.飲食護理要進食高熱量、高蛋白質、高維生素、易消化的食物。注意飲食清潔。 6.心理護理該病病期相對較長,病情較前幾種貧血重,病人及親屬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備,積極而耐心地配合醫生治療。病人要保持心境平和、精神樂觀,在保證休息和不影響病情恢復的前提下,合理安排生活,使生活充實而愉快,有利於病情的好轉。親屬要給予足夠的關心、鼓勵和適當的照顧,切勿表現出不耐煩或沒有信心,給病人造成心理壓力,影響病情,甚至使病人產生厭世想法。 7.定期到醫院復查和接受治療,按醫囑用葯。 注意事項 長期應用雄激素類葯物治療可出現以下副作用,應正確對待和處理。 1;皮膚出現痤瘡,毛發增多,兒童及女性聲音變粗,女性可出現停經和男性化表現,男性會出現性慾亢進等。 2.肌肉注射雄激素葯丙酸辜丸酮,可造成局部疼痛和局部硬塊甚至膿腫,要配合醫務人員,經常更換注射部位,局部硬塊可濕熱敷或用金黃散貼敷。 3.應用糖皮質激素者,要注意觀察副作用(見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護理)。
7、如何採集人的造血幹細胞?
自骨髓或外周血中採集造血幹細胞。
全麻下對患者或供者的髂 後上棘反復穿刺抽取骨髓,一般根據受者體重採集2〜4 X108/化個 細胞。除了輕度貧血,採集骨髓對供者外周血細胞計數沒有明顯影 響。通常都能良好耐受。自供者或患者外周血採集造血幹細胞的過程稱為「白細胞置換 術」。
可事先給予G- CSF、GM- CSF等造血生長因子或化療,動員 原始造血細胞進入外周血液循環,然後經「白細胞置換」採集和濃縮 造血幹細胞。該方法最先用於自體移植,但是目前對異基因外周血 幹細胞移植的興趣卻越來越大。
為動員幹細胞,可在白細胞置換前 4〜5天給自願供髓者皮下注射造血生長因子,副作用極小,大多數 僅有輕度骨骼不適。影響患者預後的主要是疾病復發和GVHD。
在正常生理條件下,外周血的造血幹細胞量極少,不能滿足移植的需要。葯物動員之後,加速骨髓造血幹細胞的生成並釋放到外周血中,可使外周血造血幹細胞增加20-30倍,以滿足移植需要。
(7)如何讓骨髓更好地造血擴展資料:
造血幹細胞移植是指將別人或自體的造血幹細胞移植到體內,擔負起造血和免疫作用,包括紅細胞系統、白細胞系統、巨核細胞系統及免疫功能的重建。其適應證包括惡性血液病如急性髓細胞白血病、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非霍奇金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等。
非惡性疾病方面如地中海貧血、再生障礙貧血、先天性代謝病、遺傳病、免疫缺陷病、實體腫瘤和急性放射病等。
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人們發現外周血里也存在造血幹細胞,通過打動員劑可以促使骨髓中的幹細胞釋放到血液中來,從而從外周血中進行採集即可獲得足夠數量的造血幹細胞,所以又稱為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
8、如何改善人體骨髓的造血功能?
1.增強有氧運動,可以增加造血幹細胞活性2.人體的造血組織有很強的代償功能,當抽取部分骨髓後,造血幹細胞會加快增殖,在一、二周內完全恢復原來的水平。因此,捐獻者不僅不會影響自身的造血功能,反而使自身的造血系統得到了鍛煉,更具備了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