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髓中血細胞形態演變的一般規律是什麼?
血細胞發生過程的形態演變
未知 2004/04/23
血細胞的發生是一連續發展過程,各種血細胞的發育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原始階段、幼稚階段(又分早、中、晚三期)和成熟階段。骨髓塗片檢查,是血液病診斷的重要依據。
血細胞發生過程中形態變化的一般規律如下:①胞體由大變小,而巨核細胞的發生則由小變大。②胞核由大變小,紅細胞的核最後消失,粒細胞的核由圓形逐漸變成桿狀乃至分葉,巨核細胞的核由小變大呈分葉狀;核內染色質由細疏逐漸變粗密,核仁由明顯漸至消失;核的著色由淺變深。③胞質的量由少逐漸增多,胞質嗜鹼性逐漸變弱,但單核細胞和淋巴細胞仍保持嗜鹼性;胞質內的特殊結構如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粒細胞中的特殊顆粒均由無到有,並逐漸增多。④細胞分裂能力從有到無,但淋巴細胞仍有很強的潛在分裂能力。
1.紅細胞發生 紅細胞發生歷經原紅細胞(Proerythroblast)、早幼紅細胞(或稱嗜鹼性成紅細胞,basophilic erthroblast)、中幼紅細胞(或稱多染性成紅細胞,polychromatophilic erythroblast)、晚幼紅細胞(或稱正成紅細胞,normoblast),後者脫去胞核成為網織紅細胞,最終成為成熟紅細胞。從原紅細胞的發育至晚幼紅細胞大約需3~4天。巨噬細胞可吞噬晚幼紅細胞脫出的胞核和其他代謝產物,並為紅細胞的發育提供鐵質等營養物。各階段細胞的一般形態特點見表5-1(圖5-11)
表5-1 紅細胞發生過程的形態演變
發育階段和名稱胞體
大小 形狀
(μm)
胞核
形狀 染色質 核仁 核質比
胞 質
嗜鹼性 著色 血紅蛋白 分裂能力
原始階段 原紅細胞
幼 早幼紅細胞
稚 中幼紅細胞
階 晚幼紅細胞
段
成
熟 網織紅細胞
階 紅細胞
段
14~22 圓
11~19 圓
10~14 圓
9~12 圓
7~9 圓盤狀
7 圓盤狀
圓 細粒狀 2~3 > 3/4
圓 粗粒狀 偶見 >1/2
圓 粗塊狀 消失 約1/2
圓 緻密塊 消失 更小
無
無
強 墨水藍 無 有
很強 墨水藍 開始出現 有
減弱 嗜多染性 增多 弱
紅藍間染
弱 紅 大量 無
微 紅 大量 無
無 紅 大量 無
2.粒細胞發生 粒細胞發生歷經原粒細胞(myeloblast)、早幼粒細胞(又稱前髓細胞,promyelocyte)、中幼粒細胞(又稱髓細胞,myelocyte)、晚幼粒細胞(又稱後髓細胞,metamyelocyte)進而分化為成熟的桿狀核和分葉核粒細胞。從原粒細胞增殖分化為晚幼粒細胞大約需4~6天。骨髓內的桿核粒細胞和分葉核粒細胞的貯存量很大,在骨髓停留4~5天後釋放入血。若骨髓加速釋放,外周血中的粒細胞可驟然增多。各階段細胞的一般形態特點見表5-2(圖-11)。
3.單核細胞發生 單核細胞的發生經過原單核細胞(monoblast)和幼單核細胞(promonocyte)變為單核細胞(圖5-13)。幼單核細胞增殖力很強,約38%的幼單核細胞處於增殖狀態,單核細胞在骨髓中的貯存量不及粒細胞多,當機體出現炎症或免疫功能活躍時,幼單核細胞加速分裂增殖,以提供足量的單核細胞。
4.血小板發生 原巨核細胞(megakaryoblast)經幼巨核細胞(promegakaryocyte)發育為巨核細胞,巨核細胞的胞質塊脫落成為血小板(圖5-11)。原巨核細胞分化為幼巨核細胞,體積變大,胞核常呈腎形,胞質內出現細小顆粒。幼巨核細胞的核經數次分裂,但胞體不分裂,形成巨核細胞。巨核細胞呈不規則形,直徑40~70μm,甚至更大,細胞核分葉狀。胞質內有許多血小板顆粒,還有許多由滑面內質網形成的網狀小管,將胞質分隔成許多小區,每個小區即是一個未來的血小板,內含顆粒。並可見到巨核細胞伸出細長的胞質突起沿著血竇壁伸入竇腔內,其胞質未端膨大脫落即成血小板(圖5-12)。每個巨核細胞可生成約2000個血小板。

圖5-12 人巨核細胞電鏡像(上圖) ×45000
1.細胞核 2.血小板顆粒 3.滑面內質網
(白求恩醫科大學尹昕、失秀雄教授供圖)
下圖示巨噬細胞胞質小塊脫落至血竇內
表5-2 粒細胞發生過程的形態演變
發 育
階段和名稱
胞體
大小 形狀
(μm)
胞 核
形狀 染色質 核仁 核質
比例
胞 質
嗜鹼性 著色 嗜天青 特殊 分裂
顆粒 顆粒 能力
原始階段 原粒細胞
幼 早幼粒細胞
稚 中幼粒細胞
階 晚幼粒細胞
段
成
熟
2、骨髓細胞形態學檢查中plt減少什麼意思
血小板(blood platelet),簡稱:PLT。是哺乳動物血液中的有形成分之一,是從骨髓成熟的巨核細胞胞質裂解脫落下來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塊胞質。體積小,無細胞核,呈雙面微凸的圓盤狀,(100~300)×10^9個/L,直徑為2-3微米。血小板在長期內被看作是血液中的無功能的細胞碎片。
血小板具有特定的形態結構和生化組成,在正常血液中有較恆定的數量(如人的血小板數為每立方毫米10~30萬),在止血、傷口癒合、炎症反應、血栓形成及器官移植排斥等生理和病理過程中有重要作用。血小板只存在於哺乳動物血液中。沒有細胞核結構,即沒有染色體。
3、北昂醫療的骨髓細胞形態學軟體支持SQL資料庫嗎?ACCESS資料庫的軟體太差了。
支持的,我們醫院用的就是上海北昂的BEION V4.20醫學圖像軟體(骨髓細胞形態學軟體),是用的SQL 2005的資料庫,裝機工程師培訓時說還能支持SQL2000,SQL 2008。
4、骨髓各系細胞形態學檢查的費用大概是多少
骨髓各系細胞形態學檢查是對人體的骨髓細胞進行分型檢查,用於確定診斷某些造血系統或非造血系統疾病和輔助診斷某些造血系統疾病。
專科分類:心血管檢查分類:骨髓檢查
適用性別:男女均適用是否空腹:非空腹
參考價格:50-100元
溫馨提示:請注意休息。
5、簡述骨髓細胞細胞質形態演變的一般規律
骨髓中的造血細胞,隨著細胞從原始到成熟,細胞體積越來越小,細胞質自然也就會越來越少,同時細胞質中的顆粒從沒有顆粒,到出現非特異性顆粒,再接著根據分化方向的不同出現特異性顆粒,紅細胞系統始終沒有顆粒。通過瑞氏染色還可以發現細胞質從深染逐漸變成淡染。
6、怎樣看懂化驗單--骨髓細胞形態學檢驗、血型檢驗
上期本刊介紹了出凝血的檢驗,本期接著介紹骨髓細胞形態學及血型的檢驗。骨髓檢驗對白血病、貧血和出血性疾病的診斷、鑒別診斷及療效觀察有重要意義,而骨髓細胞形態學檢驗是一種最基本的骨髓檢驗方法,因此,其檢驗質量對臨床具有重要的指導價值;血型檢驗則在急救輸血中有重要意義。一、參考值 骨髓中各系列細胞及其各發育階段細胞的比值一般符合下列參考值的大致認為正常骨髓像。 1、粒細胞系佔有核細胞的30%~50%,其中原始粒細胞、早幼粒細胞及中幼粒細胞之和占粒細胞總數的1/5;晚幼粒細胞、桿狀核細胞及分葉核細胞佔4/5。 2、紅細胞系約佔有核細胞的20%。 3、淋巴細胞約佔有核細胞的20%,幼兒可達40%。 4、單核細胞系<4%,為成熟單核細胞 5、漿細胞系<2%,以成熟漿細胞為主。 6、巨核細胞系。全片巨核細胞數多在7~35個之間。血型檢驗 結果判定: A型:紅細胞上具有A抗原,與標准抗A(B型)血清凝集。 B型:紅細胞上具有B抗原,與標准抗B(A型)血清凝集。 O型:紅細胞上不具有A、B兩種抗原,與標准抗A、抗B(B型、A型)血清都不凝集。 AB型:紅細胞上具有A、B兩種抗原,與標准抗A、抗B(B型、A型)血清都凝集。 二、Rh血型檢查 參考值:中國人Rh陽性>99%,陰性<1%。 結果判定: 1、溶血性輸血反應。Rh陰性者接受Rh陽性者血液,因Rh陽性血液中的抗原刺激Rh陰性,人體內產生抗Rh抗體,如果再次輸入Rh陽性血液,即可導致溶血性輸血反應。 2、新生兒溶血症。Rh陰性孕婦的胎兒為Rh陽性,母體受胎兒抗原刺激產生抗體,第一胎時抗體效價較低,一般可安全分娩。但若第二胎仍為Rh陽性,抗體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會引起新生兒溶血症。Rh陰性母親在孕前如曾接受Rh陽性者血液輸入,則第一胎就可引起Rh陽性的新生兒溶血症。 3、Rh血型系統是紅細胞血型中最復雜的一個系統,其重要性僅次於ABO血型系統。人類紅細胞表面的Rh抗原主要有D、C、E、c、e等,其中D抗原抗原性最強。一般醫院只能做D抗原的鑒定,受檢者與抗D血清發生凝集為陽性,反之為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