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單克隆免疫球蛋白滲透區深染,可以確診為骨髓瘤嗎?
常見於多發性骨髓瘤、單克隆免疫球蛋白增多症等疾病,建議進一步檢查。
2、由小鼠骨髓瘤細胞與一B細胞融合後形成的細胞克隆所產生的抗體稱為
答案是A,這應該毫無疑問吧。
教材上對單克隆抗體應該有比較詳盡的介紹,我來說說B、C、D選項。
多克隆抗體:天然抗原分子中通常含有多個不同的抗原表位,那麼該抗原刺激機體後,多個B細胞克隆被激活,從而產生的抗體中實際上含有針對該抗原各個表位的免疫球蛋白,稱為多克隆抗體。多克隆抗體獲得的途徑有:動物免疫血清、恢復期病人血清或者免疫接種人群。
單鏈抗體:單鏈抗體是利用基因工程技術在大腸桿菌中表達的人工合成抗體,只有完整抗體的一條鏈,因此得名為單鏈抗體。它是由抗體重鏈可變區和輕鏈可變區通過15~20個氨基酸的短肽連接而成。
嵌合抗體:以人-鼠嵌合抗體為例,它是一種通過基因工程技術制備的抗體,由鼠源性抗體的V 區基因與人抗體的C 區基因拼接為嵌合基因,然後插入載體,轉染骨髓瘤組織表達的抗體分子。
3、克隆人提取父親骨髓後變身萬磁王這部電影叫什麼
是電影《印度超人3》
有圖有真相求採納
4、單克隆抗體為什麼要用骨髓瘤細胞
骨髓瘤細胞具有無限分裂的能力,由於該細細並非高度分化的細胞,因此分裂能力較強,而其它種瘤細胞的分裂能力較弱(這是根據骨髓細胞是屬於全能性較高的細胞下結論的),所以要用骨髓瘤細胞
5、單克隆抗體中的骨髓瘤細胞從哪裡提取?是不是在提取小鼠的免疫細胞的胰臟中?
不是提取小鼠胰臟中免疫細胞。是從骨髓中提取癌變的細胞,這類細胞具有永生性,骨髓瘤細胞在體外培養條件下無限增殖,但不能產生抗體。B淋巴細胞能產生抗體,不能在體外增殖。二者融合以後就能無限增殖又能產生抗體。
6、骨髓中可見單克隆增生的漿細胞,正常約佔有核細胞多少
正常3%以下,基本看不到就對了,除非你在感冒!
7、單克隆為什麼用骨髓瘤細胞 這不是惡性腫瘤細胞嗎?明明是有害無益~~
癌症致病的主要特徵是細胞的不受控增殖. 製造單克隆抗體,一是在體外進行,骨髓瘤細胞的增殖是實驗室條件下完全能控制的,也對任何個體無法造成傷害的。二是骨髓瘤細胞與脾臟細胞融合製造出來的抗體,與普通人體內正常產生的抗體,其基本性質並沒有不同。雖然腫瘤細胞一般都有一定的基因變異,與癌症有關的變異的基因可能是危險的,也可能產生異常的蛋白質產品,但是製造單克隆抗體的基因並不是骨髓瘤細胞所提供的,而是健康正常的脾臟細胞所提供的。
所以說來說去,你所質疑的不好的影響到底是什麼呢?
8、多發性骨髓瘤是因為那種細胞克隆性而增值的
多發性骨髓瘤(MM)是一種惡性漿細胞病,其腫瘤細胞起源於骨髓中的漿細胞,而漿細胞是B淋巴細胞發育到最終功能階段的細胞。因此多發性骨髓瘤可以歸到B淋巴細胞淋巴瘤的范圍。目前WHO將其歸為B細胞淋巴瘤的一種,稱為漿細胞骨髓瘤/漿細胞瘤。其特徵為骨髓漿細胞異常增生伴有單克隆免疫球蛋白或輕鏈(M蛋白)過度生成,極少數患者可以是不產生M蛋白的未分泌型MM。多發性骨髓瘤常伴有多發性溶骨性損害、高鈣血症、貧血、腎臟損害。由於正常免疫球蛋白的生成受抑,因此容易出現各種細菌性感染。發病率估計為2~3/10萬,男女比例為1.6:1,大多患者年齡>40歲。
北京,史淑榮,中西醫結合血液病醫師
9、制備單克隆抗體時,為什麼要選用B淋巴細胞和骨髓瘤細胞融合形成雜交瘤細胞?
制備單克隆抗體時,選用B淋巴細胞與骨髓瘤細胞融合形成雜交瘤的原因:
哺乳動物感染抗原後,其體內形成相應的B淋巴細胞,B淋巴細胞能分泌相應的抗體凝聚或殺死這些抗原。動物在免疫反應的過程中,每一種B淋巴細胞能分泌一種異性抗體,要想獲得大量的特異性抗體,必須使能分泌該單一抗體的B淋巴細答哦大量增至,B淋巴細胞具有產生單一抗體的能力,但不能在體外增殖;骨髓瘤細胞是一種癌細胞,它能在體外培養條件下無限增殖,但不能產生抗體。因此將二者融合,產生雜交瘤細胞,它會兼有兩個親本細胞的特性。
單克隆抗體技術的原理:
B淋巴細胞能夠產生抗體, 但在體外不能進行無限分裂; 而瘤細胞雖然可以在體外進行無限傳代, 但不能產生抗體。將這兩種細胞融合後得到的雜交瘤細胞具有兩種親本細胞的特性。免疫反應是人類對疾病具有抵抗力的重要因素。當動物體受抗原刺激後可產生抗體。抗體的特異性取決於抗原分子的決定簇,各種抗原分子具有很多抗原決定簇,因此,免疫動物所產生的抗體實為多種抗體的混合物。用這種傳統方法制備抗體效率低、產量有限,且動物抗體注入人體可產生嚴重的過敏反應。此外,要把這些不同的抗體分開也極困難。近年,單克隆抗體技術的出現,是免疫學領域的重大突破。
10、免疫球蛋白有兩項升高的骨髓瘤就是雙克隆型嗎
當人不是,免疫蛋白超過1項高,可能患的病太多了。包括了:巨球蛋白血症、系統性紅斑狼瘡(SLE)、類風濕性關節炎、硬皮病、急、慢性肝病(病毒性肝炎、膽汁性肝硬化、隱匿性肝硬化、惡性腫瘤、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梅毒、黑熱病、錐蟲病、傷寒、弓形體病、乙型腦炎、單核細胞性白血病、霍奇金病等。臍帶血IgM升高:革蘭陰性桿菌感染、梅毒、風疹、巨細胞病毒感染、單純皰疹、弓形體等宮內感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