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捐獻造血幹細胞(骨髓) 如何采樣?
你好!
友誼提示;
「這些詢問的人還是有希望成為捐獻者的,事實上,就是相關知識的普及程度不夠,影響了市民捐獻的積極性。」市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一個成年人的造血幹細胞是3千克,捐獻者只需提供不到10克的造血幹細胞,因此捐獻骨髓不會減弱捐獻者的免疫能力和造血能力。另外,由於骨髓的再生能力很強,一個健康的捐獻者只需10天左右時間,即可恢復到捐獻前的水平。
此外,隨著技術的進步,捐獻骨髓的難度也大幅降低了。「以前採集骨髓需要動手術,現在可以通過肌肉注射動員劑,讓造血幹細胞進入血液中,再通過抽取靜脈血的方式獲取,這就大大減輕了捐獻者的痛苦。」當日在場的醫務志願者說。
據統計,自2005年我市開展造血幹細胞采樣工作以來,志願者總共才100多名。可喜的是,隨著相關知識的普及,活動首日就有10多名市民加入了志願者隊伍。
在我市一酒店當保安的來自黑龍江的青年於成龍抽完血後說,自己早就有獻血和捐贈幹細胞幫助他人的心願。如果因為自己的骨髓能挽救一個人的生命,他會感到十分榮幸。前來接受造血幹細胞采樣的裘先生,原本就是一位獻血積極分子,對於捐獻造血幹細胞,他也是大力支持:「捐獻造血幹細胞沒什麼的,跟獻血差不多,不會影響健康的。」 先打促進劑,然後用機器成分采血!專采造血幹細胞!
2、我今天參加骨髓造血幹細胞采樣,可是忘記是例假了,采樣可以用嗎
問題分析:
最好不要在經期採集。經期機體免疫力下降,凝血功能也下降,另外還有其他的一系列變化。可以推遲等待月經結束之後再行採集。
意見建議:
最好不要在經期採集。可以推遲等待月經結束之後再行採集。
3、醫學上可以從哪幾處穿刺取樣檢查骨髓象
①髂前上棘:常取髂前上棘後上方1~2cm處作為穿刺點,此處骨面較平,容易固定,操作方便安全;
②髂後上棘:位於骶椎兩側、臀部上方骨性突出部位
;③胸骨柄:此處骨髓含量豐富,當上述部位穿刺失敗時,可作胸骨柄穿刺,但此處骨質較薄,其後有心房及大血管,嚴防穿透發生危險,較少選用;
④腰椎棘突:位於腰椎棘突突出處,極少選用。
4、參加了造血幹細胞采樣,然後因為某些原因不獻能不能?
可以。采樣後的血樣要經過檢驗,檢驗無相關血液病後成功加入中華骨髓庫。經過配對,如果找到了配型成功的人後,還需要進一步進行嚴格的一系列檢測,但如果你不想獻也是可以的。
5、骨髓造血幹細胞采樣注意什麼?
如何登記入庫:捐獻登記其實很簡單,到獻血車上面獻血的時候,採集血樣並填寫登記表就可以了,或者是集體采血活動的時候采樣。
加入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流程
關於捐獻的過程,請看這個帖子:配型成功後捐獻造血幹細胞的過程
費用問題:志願者入庫和最後捐獻整個過程都不需要承擔任何費用,當然如果願意可以捐出檢測費用等。
捐獻造血幹細胞必須獻血嗎?
我個人理解:為了避免在配型成功以後,志願者出於擔心而選擇拒絕,一般要求在登記入庫前要有無償獻血的經歷,至少在扎針和抽血上面不會產生太多的恐懼。而且公民是有無償獻血的義務的,獻次血並不為過。
捐獻骨髓需要家屬的簽字嗎?如果志願者意志堅決,家屬的阻撓會對捐獻有影響嗎?入庫最好徵求家人的同意,以避免配型成功以後,家人的阻撓,甚至引起家庭矛盾。當然家人的同意不是必須的。如果志願者意志堅決,當然不會影響捐獻,但是會影響自身的家庭關系。所以之前最好是徵求好意見。並做好宣傳。
捐獻骨髓與捐獻造血幹細胞
以前的捐獻骨髓,現在的捐獻造血幹細胞。其實都是採集的造血幹細胞,原來是抽取骨髓血,而骨髓血中富含造血幹細胞,所以原來叫捐獻骨髓。現在是從外周血中直接採集造血幹細胞,過程和普通捐獻成分血過程相同。當然開始需要將大量存在於骨髓中的造血幹細胞動員到外周血中。所以現在稱捐獻造血幹細胞,目的也是和以往的相區別,避免造成誤導。
怎麼才能知道是否已經進庫?
近來有不少網友採集了5ml的血樣以後並沒有收到入庫的通知,所以無法確定自己是不是已經入庫了。對此問題的答案是這樣的:一般來講,采樣之後沒有通知你說血樣有問題不能入庫,則表示已經入庫。
關於證書,很多分庫已經開始發放,但是並不完善,也不是每個入庫的人都得到了,比如在獻血車上,登記入庫,那是不是需要一個分庫的工作人員在車上發放證書呢,還是由采血的工作人員來發放,這些都沒有解決。所以在獻血車上面登記,很多都沒有,而有些集體採集的時候才集中發放,還有就是採集地點不是分庫所在地,而當地又沒有相應的證書,所以也沒有發放。這些還都有待解決。
無償獻血以後多久可以成分獻血:六個月
動員劑:
在捐獻造血幹細胞之前幾天,會打一種叫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促進造血幹細胞大量生長釋放到外周血中。關於幹細胞捐獻者術前應用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的問題。對可能產生的並發症存在顧慮。解釋見下:
這種葯物的全名叫:重組人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注射液(rhG-CSF),是利用基因重組技術生產的。它可選擇性的作用於粒系造血祖細胞,促進其增殖、分化,並可增加外周血中性粒細胞的數目和功能。在每個正常人體內都存在,是調節骨髓中粒系造血的主要細胞因子之一。
該葯物進入臨床應用已十餘年,其有效性及安全性已得到了充分的驗證。健康成人應用該葯24小時後,其在尿中的濃度即已降至檢出界限以下。連續多日用葯,監測其血清葯物濃度,未發現蓄積現象。
在該葯的動物試驗中,給小鼠一次注射相當於臨床劑量近1000倍的葯物,未發現有急性中毒反應。長期大量應用(4~13周)可出現ALP升高,脾重增加。但停葯後即恢復。
其臨床應用中報告的不良反應主要有以下:發熱(1.3%);骨痛、腰痛(1.2%);肝功能異常(0.5%);皮疹(0.3%)等等。有極少數可發生過敏反應(發生率<1/4000),經積極抗過敏治療能迅速消失。對於高敏體質者必要時可先做皮試。
對於再生障礙性貧血及先天性中性粒細胞減少症患者,有可能轉化為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MDS)或急性髓性白血病。對於MDS患者有可能促進幼稚細胞增殖,轉化為髓性白血病。
需要強調的是:1、其副反應總的發生率約4.9%,並不比我們日常應用的其他葯物多或者嚴重。2、其誘導產生白血病細胞的基礎,是患者本身已有血液病。對於我們正常人而言,這種可能性並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