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辨認豬肉真假
你看看這個,有好多辦法呢!
幾種常見問題豬肉的鑒別
母豬肉:母豬肉一般皮軟厚,皮面上毛孔大,肩臂部皮上有如米粒般的凹空(沙眼),小腿部皮多皺褶,乳頭長、細、大。脂肪呈青白色,堅硬沒有彈性,手搖時有「嗄吱」聲;有的母豬皮與皮下脂肪間有一薄層脂肪呈粉紅色,即所謂「紅線」。
公豬肉:公豬肉一般皮粗糙厚硬,毛孔大,刀切脂肪阻力較大,切開後可見脂肪顆粒粗大,肌纖維粗糙,有時有特異刺鼻的臊臭氣,久煮不爛。
注水肉:注水肉一般發腫、發脹,表面色淡,非常濕潤,吊掛的肉常有水珠滴下,用手指觸摸,按壓彈力差,有水流出,使手指沾濕。切口有水滲出,在切口處插入0.5厘米寬濾紙條,深度1~2厘米,1~2分鍾後紙條即濕潤。
病豬肉:病豬肉一般只能在屠宰時進行病理剖檢發現。如人畜共患的惡性傳染病「炭疽」,主要病變在豬的頭部領下淋巴結,或腸系膜淋巴結;弓形體病主要病變在腸系膜淋巴結和肝、肺上;不少惡性腫瘤和白血病病變也多在內腔上;旋毛蟲個體雖小對人體危害很大,多見於橫膈肌中;其他多種傳染病和寄生蟲也都需仔細鑒別和處理,才能保證肉食安全。
白條豬肉:白條豬先看皮膚和放血程度,凡是皮膚發紅、出血或針點狀出血、枕塊形出血、丘疹、水泡的是病豬。病豬一般放血不良,肌肉顏色發暗,呈暗紅色,肋胃間血管充滿黑藍色凝血。再看胸、腹膜,正常豬的胸、腹膜,色澤新鮮光滑,無粗糙感;病豬胸、腹膜上有出血點,甚至腹膜下的毛細管呈紅黑色血管網,胸膜粘連,上面有纖維狀附著物。
檢查白條豬時,重點是剖檢淋巴結,觀察淋巴結大小、色澤、韌度和組織變化。在白條豬的頸部、前後腿、腰部等處有十幾個淋巴結。正常的淋巴結切面多為淡黃色或淺灰色,不腫大,切開兩片再合攏後不留痕跡,若出現腫脹多汁、充血、出血呈邊緣出血及網狀出血,呈紅黑色、玫瑰紅色、化膿、鈣化等變化的是白條豬。其次是檢查腎臟,這是白條豬帶著的唯一臟器,正常的豬腎臟為紅褐色,薄膜堅韌而且容易剝離,若腎臟腫大充血有大小不等的出血點,或不腫大、貧血,有針狀出血點的,腎臟周圍脂肪呈黃綠色,有腐敗氣味的都是白條豬。再次檢查肌肉,豬囊蟲主要寄生在肌肉上,如發現有米粒大或綠豆大白色半透明的包囊就是囊蟲。白條豬宰前往往發燒,脂肪消耗快,看上去「瘦肉多」,但這種肉色澤昏暗發澀,手按無彈性,聞起來有腐敗氣味。最後,還可檢查脊椎骨的斷面和脊髓,如果北部的結締組織有出血點,骨髓呈暗紅色的,也是白條豬。
米豬肉:米豬肉就是患囊蟲病的死豬肉。米豬肉一般不鮮亮,肥瘦肉及五臟上或多或少有米粒狀的囊包。如發現肌肉上有石榴籽一大小的水泡,即是囊包蟲。米豬肉的危害之深,已為人們所知,但它非常容易與脂肪筋塊或油渣混淆,特點是買瘦肉時需要多加註意:將瘦肉上的白點放在手心中用力搓揉,如果溶化的就是肉渣或脂肪,如果不化或進裂即為蟲卵。
通過觀形狀、摸彈性、聞氣味、品味道、看印章來購買
觀形狀:可食用肉有光澤、紅色均勻。切面輕度濕潤;不可食用肉色污灰,外表很乾燥或很濕潤,發粘、肉色暗紅。
摸彈性:可食用肉指壓後凹陷立即恢復;不可食用肉指壓後凹陷往往不易恢復。
聞氣味:可食用肉具有該類鮮肉的正常氣味;不可食用肉有氨味或酸臭味、腥臭味,或大蒜味。
品味道:可食用肉筋腱堅韌,富於彈性;不可食用肉筋腱濕潤,呈污灰色。可食用肉關節面滑潤且有光澤;不可食用肉多覆蓋有粘液。可食用肉透明、芳香,表面浮有大的油滴;不要食用肉混濁,有黃色絮狀物,脂肪極少且浮於表面,並有臭味。
看印章:可食用肉左右臂部有關檢查機關印戳;不可食用肉無有關印戳。
避免買到偽劣肉的方法
避免買到病豬肉的方法:主要是看、嗅、觸。
*看:病死豬的放血刀線平滑,無血液浸潤區;健康豬放血刀口粗糙,刀面外翻,刀口周圍有深達0.5厘米~1厘米左右的血液浸潤。 病死豬的脂肪呈粉紅色,健康豬呈白色或淺白色。病死豬肉切面暗紫色,平切面有淡色或粉紅色液體,健康豬肉切面有光澤,棕色或粉紅色,無任何液體流出。病死豬淋巴結腫大或萎縮,呈灰紫色,健康豬淋巴結呈粉紅色;病死豬因放血不全,血管外殘留血呈紫紅色,可有氣泡,健康豬放血良好,血管中殘留極少。
*嗅:病死豬有血腥味,尿臊味,腐敗味等異味,健康豬肉無異味。
*觸:病死豬肉無彈性,健康豬肉有彈性。
避免買到注水肉的方法:
注水牛羊肉的識別:注水牛羊肉色澤鮮紅、較濕潤,看上去「很新鮮」,很多人單憑感官好看,青睞注水牛羊肉。其實,這種肉組織松軟,血管周圍出現半透明狀紅色膠,彈性差,切面閉合慢,且有明顯切割痕跡。
注水豬肉的識別:未灌水的瘦肉顏色鮮紅,用手摸略有粘感;灌水的瘦肉,淡紅帶白,有光澤,較正常豬肉要亮。很細嫩,且有水慢慢從肉中滲出,其他特徵與注水肉牛羊肉相似。用衛生紙或吸水紙貼在選定的豬肉上,如果是注水豬肉,報紙很快被水濕透。揭開紙,用火柴點燃,若不能燃燒說明肉中注水。
避免買到母豬肉的方法:
母豬肉含有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免疫球蛋白(此種免疫球蛋白屬異性蛋白,對人體有害),尤其是產仔前的母豬肉含量更高。母豬皮粗且厚,顯黃色(但可以用漂白粉刷掉),毛根呈叢生「小」自行,背脊上最為明顯,很容易辨認。所以母豬肉常被作假,剝皮後冒充無皮肉出售,只要發現肉很老、不易煮爛;奶頭長、粗大較硬的自言自語就是母豬肉。另外,母豬肉的瘦肉條紋粗糙、呈暗紅色;排骨彎曲度大、背脊筋骨突出、顯黃色、骨頭特粗、豬蹄粗大且磨得扁平;母豬的頭大、嘴長、撩牙較長。
避免買到米豬肉的方法:
購買豬肉時,要注意其瘦肉切開後的橫斷面,看是否有囊蟲包的存在,在切面上如發現有石榴粒(或米粒)一般大小的水泡狀物,即為囊蟲包,可斷定其為米豬肉。
2、豬肉暗紅炒了之後變黑紅能吃嗎?
不能。
豬肉原先是暗紅色的就不是新鮮的豬肉。放血不良的豬肉,血管中貯留了大量的血液,會呈深紅或暗紅色。病死豬肉沒有放血的過程,所以也呈深紅色。還可以拔下豬毛觀察其毛根的顏色,如果發紅,說明是病豬,健康豬的毛根應是白凈的。
購買豬肉時,一定要問清店主所售豬肉是否具備相關合格資質,包括檢驗合格章、檢疫合格章、檢驗合格證以及檢疫合格證等。如果不具備,就應引起注意。
(2)豬骨髓發紅擴展資料:
在畜肉中,豬肉的蛋白質含量最低,脂肪含量最高。瘦豬肉含蛋白質較高,每100克可含高達29克的蛋白質,含脂肪6克。經煮燉後,豬肉的脂肪含量還會降低。豬肉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可以使身體感到更有力氣。
豬肉還能提供人體必需的脂肪酸。豬肉性味甘成,滋陰潤燥,可提供血紅素(有機鐵)和促進鐵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鐵性貧血。豬排滋陰,豬肚補虛損、健脾胃。
忌吃病死的豬肉。豬的胃腸中存在著數量眾多的細菌,有沙門氏菌、鏈球菌、葡萄球菌、變形桿菌等。在豬患病機體抵抗力下降時,這些細菌經淋巴管進入血循環,在內臟和肌肉組織內大量繁殖,並產生毒素。
病豬死後的肉由於發生質的變化,蛋白質被破壞、凝固,又極不容易煮透,所以人吃了這種帶病菌的死豬肉後就可能感染發病。
3、為什麼有的豬骨頭肉煮出來是紅色,湯也是紅色,是肉不好嗎?
因為骨頭中有骨髓,骨髓是人體中的造血器官,所以有血液,當你煮或燉骨頭的時候,骨髓外滲出來,導致湯的顏色也變為紅色。
4、治療骨結核、骨髓炎有哪些偏方?
骨結核組方 [用料]方一:小金丹(中成葯,市面有售)。療二:靈效膏:五倍子一兩,米硝100克,蜂蜜一兩。
[制用法]方一:每次服—錢,每天2~3次。方二:上葯以中葯制膏法共熬成膏,用時攤在紗布止貼患處,扎緊,隔日一換。
[功效]主治骨結核初期,骨膜關節腫大,尚未化膿者。
雞內金治骨結核 [用料]雞內金適量。
[制用法]炒焦,研末,每次10克,空腹溫黃酒送服,每天3次。
[功效]可治療骨結核。
蜈蚣香粉醋治療骨結核 [用料]蜈蚣、香粉各等量,醋適量。
[制用法]將蜈蚣研成細粉,與香粉混合,用醋調成糊狀,取糊敷於患處。塗後爛肉、爛骨隨膿血排出,將愈時有奇癢。
[功效]清熱解毒,散淤消腫。可治療骨結核潰不收口。
貓頭骨灰治髖骨結核 [用料] 貓頭1個,冰片適量。
[制用法]貓頭去皮,留取骨和肉,放入泥罐中封固,置炭火中煨成炭,取出研末。每次用3克,加冰片0109克,以麻麻油調勻塗患處。
[功效]回陽散結,收斂醫瘡。可治療骨結核。
白蘿卜雙花膏治骨結核 [用料]大白蘿卜5千克,藏紅花60克,丁香花30克。
[制用法]將大蘿卜洗凈,切碎,納入無銹鍋內煮沸,去渣,續加溫熬至黑色膏葯樣即可。另以藏紅花、丁香花加水1500毫升,熬至500毫升。與上膏般在一起再煎至稠厚如膏葯。埋於地下1米,半年後即可使用。用時,將膏葯攤布上敷於患處,或填充空洞處。每天或隔日換葯1次。
[功效]活血散淤,燥濕溫中。可治療骨結核、淋巴結核、寒性膿腫等。
熱姜水治骨結核 [用料]鮮姜(或乾薑)多量。
[制用法]將姜洗凈,搗爛,加水煮沸1小時。趁熱把手巾浸入其中,稍擰半干敷於患處,如此反復型局部發紅為度。每天早晚各1次。
[功效]溫暖,散淤,止痛。可治療骨結核未潰。
蜈蚣治慢性骨髓炎 [用料]蜈蚣45條。
[制用法]焙乾,研細末,裝入膠囊,分成30份,每天服1份。另取凡士林紗條,蘸適量蜈蚣末,放入瘺管內,每天換葯1次。
[功效]慢性骨髓炎。
蜣螂千姜治療骨髓炎 [用料]蜣螂3克,乾薑1.5克。
[制用法]共為末吹瘡孔內,腐骨自出。
[功效]清熱解毒,散淤清腫。治療骨髓炎。
蛇蛻蜂房治療骨髓炎 [用料]蛇蛻1條(去頭尾,焙黃),露蜂房1個(去內衣、子),血餘炭(頭發灰)9克。
[制用法]共研細末,1天2次,每服2克,黃酒送下。
[功效]攻毒消腫。治療骨髓炎。骨質疏鬆症和慢性腰腿痛豆芽燉排骨治療骨質疏鬆症 [用料]黃豆芽、排骨備500克,調料適量。
[制用法]以高壓鍋燉排骨湯備用,黃豆芽去根洗凈切兩段,大火翻炒豆芽躉進油,倒入鍋內,入湯,小火燉半小時,放入調料。
[功效]可治療骨質疏鬆症、腰腿痛。
豬骨海帶治療骨質疏鬆症 [用料]豬骨頭1000克,海帶150克,調料適量。
[制用法]高壓鍋內加2000克水,將豬骨頭連同海帶一同入內,旺火燒開,小火燉爛,加調料出鍋。
[功效]常吃能有效防止骨質疏鬆。
5、為什麼買回來豬肉看起來很紅。特別是骨髓位置? 我買的大骨頭還有排骨
其實豬肉屬於白肉的一種,看起來紅是因為肉中含有血液的原因。
6、豬骨頭湯肉爛了 但是有的肉顏色還是淡紅 是熟了嗎
豬肉顏色鮮紅和淡紅都屬於正常的,是因為屠夫宰殺的時候放血的時間或者刀法不一樣造成,血放的越干凈顏色越淡。
豬骨湯具體做法如下:
需要提前准備好的材料包括:豬大骨頭2500g、姜5片、料酒適量、水適量。
1、第一步把豬骨用清水沖洗,去除血水。
2、然後把豬骨放鍋中焯水,撈出洗凈,瀝干水。
3、鍋中放入水答,薑片和焯水的豬骨。
4、使用大火版煮開,去除雜質。
5、然後換成小火慢熬至少3小時。
6、時間到後盛出,這樣豬骨湯就完成了。
(6)豬骨髓發紅擴展資料:
豬骨性溫,味甘、咸,入脾、胃經,有補脾氣、潤腸胃、生津液、豐機體、澤皮膚、補中益氣、養血健骨的功效。兒童經常喝骨頭湯,能及時補充人體所必需的骨膠原等物質,增強骨髓造血功能,有助於骨骼的生長發育,成人喝可延緩衰老。
1、豬骨、牛骨、羊骨等動物的骨頭中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營養、滋補和保健功能的物質,具有添骨髓、增血液、延緩衰老、延年益壽的功效。
2、豬骨頭的蛋白質、鐵、鈉和產生的能量遠遠高於鮮豬肉,其蛋白質高出奶粉23%,是豬肉的2倍,高出牛肉61%,是雞蛋的1倍多,鐵含量為奶粉的9倍多,牛肉的8.5倍、豬肉的2.5倍、雞蛋的1倍多,磷、鈣的含量更是其他食物所不能能比擬的。骨頭的營養成分比植物性食物更易被人體所吸收。
7、如何辨別真假豬肉
1、正常的新鮮豬肉其外表呈風干狀,瘦肉的組織緊密,且顏色稍稍發烏。
2、而豬肉灌水後,其表面看上去會水淋淋發亮,且瘦肉組織比較松馳,顏色比較淡。用手摸瘦肉,若正常,則會有黏手的感覺,因為豬肉體液有黏性。
3、而灌水豬肉因為把體液沖淡了,所以沒有黏性。還有一種挑選灌水豬肉的方法,在瘦肉上貼些煙卷,過一會將其揭下,然後再點燃。若有明火的,則是好豬肉,反之,則是灌水肉。
真:
假:
(7)豬骨髓發紅擴展資料:
優質五花肉的特點:
1、肥瘦適當五花肉就是層層肥瘦相間,比例接近吃起來才會不油不澀,口感恰到好處。
2、富有彈性稍微捏、按,好的五花肉質彈性佳,豬皮表面細致,不會過干或過油。
3、顏色鮮紅 新鮮五花肉正常應該是鮮紅色的,若顏色呈現不正常,千萬別選購。
4、色澤明亮 明亮的色澤代表五花肉新鮮,過暗很可能是不新鮮了;而太鮮艷則很可能經過人工處理。
不良五花肉的特點:
1、油脂分布不均勻油脂分布在五花肉的位置要適當,最好一層一層,作起料理入口才會吃到交雜的口感;若是部分油脂分布不勻,很可能一口都是肥油,或是一口都是乾瘦肉了。
2、松軟無彈性 失去彈性,並且松垮的五花肉,肯定不新鮮,選購時要注意。
3、色澤蒼白或暗紅過於蒼白且摸起來濕濕的,或是太干應並呈現暗紅色的五花肉,都是不良品,避免選購。
4、腥臭味重正常的五花肉,不應該很腥臭的,若產生不好聞的氣味,這塊五花肉很可能已經腐敗了。
8、豬肉骨髓發紅有沒有毒,能吃嗎?
?
9、如何區分母豬肉和公豬肉?
母豬肉:
母豬肉營養差,無香味。更嚴重的是母豬肉含有危害人體的物質——免疫球蛋白,特別是產仔前的母豬含量更高。食用母豬肉易引起貧備、血紅蛋白尿、溶血性黃疸等疾病,一定不要食用。因此,要弄清母豬肉的基本特徵,認真加以鑒別,防止誤購誤食。
1、母豬皮粗而厚,顯黃色(能用漂白粉刷掉),毛孔深而大,毛根呈叢生「小」字形,背脊上尤其明顯。因此,母豬皮常被賣主剝去,冒充無皮肉出售。而肥豬肉則皮薄、細白,毛孔淺小。
2、母豬的奶頭長、粗大、較硬,故常被削掉.母豬的脂肪組織色黃、干澀,有力捏搓時,好像帶有砂粒一樣,並與肌肉分離;而肥豬肉的脂肪則密而細嫩、色白。
3、母豬瘦肉條紋粗糙,呈暗紅色;而肥豬瘦肉紋路細短清晰,呈水紅色,水靈細嫩。
4、母豬的排骨彎曲度大,背脊骨筋突出,顯黃色,骨頭特粗。
5、母豬的骨髓呈污紅色,且有黃色油樣液體滲出;肥豬的骨髓中則無黃色油樣液體.
6、母豬的肚子比肥豬肚子要大一到兩倍,外面顯得干澀,不像肥豬肚子那樣外面有一層很滑的粘膜。
7、母豬頭比較大,嘴巴長,嘴兩邊有較長的獠牙,豬蹄粗大且磨得扁平。
8、母豬肉很老,不易煮爛。食用母豬肉易引起貧備、血紅蛋白尿、溶血性黃疸等疾病,一定不要食用。
9、母豬肉豬皮比一般豬皮厚,毛孔也粗,臀部皮膚有米粒大的凹窩,肉質粗糙,有腥味;特別瘦肉部分呈現深紅色,比一般育肥豬和瘦肉型豬的肉色深;腹部肌肉較鬆弛,肌肉與脂肪層易剝離;乳房部位的肉細、軟、有皺紋,乳腺萎縮,有的母豬肉肉皮與皮下脂肪間有一層紅暈或紅色層。
公豬肉:
1、皮膚厚,發硬發白,切面發干,兩肩胛部皮膚呈棕色。老公豬兩肩胛部呈角質化,切割時發硬,阻力大。
2、皮膚與皮下脂肪界限不清,皮下脂肪層較薄,脂肪顆粒粗大,在脂肪顆粒周圍有較多的白色疏鬆結締組織。切開腹部下脂肪,可見到明顯的網路狀毛細血管。
3、毛孔粗而稀,皮膚呈青白色或發黑。
4、肌肉發紅,肌纖維,尤其是臀部和肩部、頸部肌肉呈暗紅色,無光澤。由於體內含有睾丸酮和間甲基氮茚等物質,肌肉有一種特殊的腥臊氣味。
5、在後臀中線兩側,有時可見閹割的睾丸皮。年老公豬肩胛骨上面有一卵圓形的軟骨面通常已鈣化。
6、公豬一般有嚴重的性氣味,經燒煮後尤為明顯。為使氣味明顯,可採用局部組織部位燒烙,或切下肉塊煮沸、煎炸等。
(9)豬骨髓發紅擴展資料:
豬肉的不同部位肉質不同,一般可分為四級。
特級:裡脊肉;
一級:通脊肉,後腿肉;
二級:前腿肉,五花肉;
三級:血脖肉,奶脯肉,前肘、後肘。
不 同肉質,烹調時有不同吃法。吃豬肉,不同位置的肉口感也不同。豬身上裡脊肉最嫩,後臀尖肉相對老些。炒著吃買前後臀尖;燉著吃買五花肉;炒瘦肉最好是通脊;做餃子、包子的餡要買前臀尖。
資料來源:網路——豬肉
10、豬附紅細胞體病的病原
豬附紅抄細胞體病是由附紅細胞體寄生於血液中引起的豬及各種動物的傳染病。在臨床上主要表現為黃疸、貧血和發熱,耳部、唇部、尾部、四肢和下腹部的皮膚發紅,所以又稱為豬紅皮病。多為隱性感染。
本病的病原是附紅細胞體,蟲體呈球形、圓盤形、橢圓形或桿形等,直徑為0.3~0.8微米,最大可達2.5微米,多寄生在紅細胞表面,1個紅細胞可附著1~10個蟲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