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髓由什麼組成?
2、骨髓的成分是什麼啊?營養價值是不是很高?
骨髓是動物器官中十分重要的一個部分,造血幹細胞就由骨髓供應,俗話說骨髓補血,骨髓不僅味道好,營養價值確實不錯,以後碰到長骨,最好將骨髓也吃了。不過有些病人是不宜吃骨髓的,具體可以咨詢一下有關醫師
3、骨的主要成分
骨的主要成分:
骨的主要成分,表現為骨密質和骨松質兩種形式。
骨密質:質地致專密,構成長骨幹屬以及其他類型骨和長骨骺的外層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在顱蓋骨,骨密質構成外板和內板。
骨松質:由許多片狀和桿狀的骨小梁交織成網,呈海綿狀。存在於長骨骺及其他類型骨的內部;顱蓋骨的骨松質在內、外板之間,稱為板障。
骨頭有不同的形狀和大小,例如臂骨是長骨,腕骨是短骨,胸骨和顱骨是扁骨,椎骨是不規則骨。成年人的骨主要由兩種組織構成:堅硬的密質骨在外,多孔的松質骨又稱海綿骨在內。長骨中的大腿骨,或稱股骨,骨幹主要由密質骨構成,中間填滿稱為黃骨髓的脂肪。
骨組織由活細胞和礦物質(主要是鈣和磷)混合構成,正是這些礦物質使骨頭具有堅實的物性
凸起的骨端主要由松質骨構成,外包一層薄薄的密質骨。松質骨含有製造血球的紅骨髓。大多數骨頭的表面覆蓋一層緻密的纖維膜,稱為骨膜。血管和神經纖維穿過骨頭堅硬外層上的小通道進入疏鬆的內部。
時期 無機物 有機物 骨的特性
4、人的骨髓是由哪些部分組成的?
人體中最重要的組織之一是骨髓。骨髓充滿骨內腔隙的柔軟組織,分紅骨髓和黃骨髓。紅骨髓由網狀組織構成支架,在網眼中含有各種不同發育階段的血細胞,是造血器官之一。這些血細胞成熟後即進入血液循環,以補充血液中血細胞的損耗。紅骨髓在成人分布於扁骨內和長骨兩端。黃骨髓存在於長骨的中部,主要由脂肪細胞所構成,正常時沒有造血功能。骨髓是人體造血的「工廠」。
無論是紅細胞、白細胞都是在骨髓中形成的。但是隨著人的年齡增長,骨髓製造紅細胞和白細胞的功能也自然衰退。然而,人們可以從體外攝取類黏朊使骨髓生產血細胞的能力加強,從而達到減緩老化的目的。
5、骨髓的成分是什麼,它一般分布在人體的具體什麼部位?
骨髓bone marrow是液狀柔軟的富於血管的造血組織,隸屬於結締組織。存在於長骨骨髓腔及各種骨骨松質的的網眼中。
在胚胎時期和嬰幼兒,所有骨髓均有造血功能,由於含有豐富的血液,肉眼觀呈紅色,故名紅骨髓。約從六歲起,長骨骨髓腔內的骨髓逐漸為脂肪組織所代替,變為黃紅色且失去了造血功能,叫做黃骨髓。成人的紅骨髓僅存於骨松質的網眼內。
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如嚴重貧血時,黃骨髓能「見風使舵、搖身一變」,成為具有造血功能的紅骨髓。
骨髓位於骨髓腔中,約占體重的4%-6%,是人體最大的造血器官。骨髓分為紅骨髓(red bone marrow)和黃骨髓(yellow bone marrow)。胎兒及嬰幼兒時期的骨髓都是紅骨髓,大約從5歲開始,長骨乾的骨髓腔內出現脂肪組織,並隨年齡增長而增多,即為黃骨髓。成人的紅骨髓和黃骨髓約各佔一半。紅骨髓主要分布在扁骨、不規則骨和長骨骺端的骨松質中,造血功能活躍。黃骨髓內僅有少量的幼稚血細胞,故仍保持著造血潛能,當機體需要時可轉變為紅骨髓進行造血。
紅骨髓主要由造血組織和血竇構成。
1.造血組織 主要由網狀結締組織和造血細胞組成。網狀細胞和網狀纖維構成造血組織的網架,網孔中充滿不同發育階段的各種血細胞,以及少量造血幹細胞、巨噬細胞、脂肪細胞和間充質細胞等。
目前認為,造血細胞賴以生長發育的內環境也就是造血誘導微環境(hemopoietic inctive microenvironment)極為重要。骨髓造血誘導微環境包括骨髓神經成分、微血管系統及纖維、基質以及各類基質細胞組成的結締組織成分。基質細胞(stromal cell)是造血微環境中的重要成分,包括有網狀細胞、成纖維細胞、血竇內皮細胞、巨噬細胞、脂肪細胞等。一般認為,骨髓基質細胞不僅起支持作用,並且分泌體液因子,調節造血細胞的增殖與分化。發育中的各種血細胞在造血組織中的分布呈現一定規律。幼稚紅細胞常位於血竇附近,成群嵌附在巨噬細胞表面,構成幼紅細胞島(erythroblastic islet)(圖5-9);隨著細胞的發育成熟而貼近並穿過血竇內皮,脫去胞核成為網織紅細胞。幼稚粒細胞多遠離血竇,當發育至晚幼粒細胞具有運動能力時,則借其變形運動接近並穿入血竇。巨核細胞常常緊靠血竇內皮間隙,將胞質突起伸入竇腔,脫落形成血小板。這種分布狀況表明造血組織的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微環境造血誘導作用。
2.血竇 由動脈毛細血管分支而成。血竇腔大而迂曲,最終匯入骨髓的中央縱行靜脈。血竇形狀不規則。竇壁襯貼有孔內皮,內皮基膜不完整,呈斷續狀。基膜外有扁平多突的周細胞覆蓋,當造血功能活躍,血細胞頻繁穿過內皮時,覆蓋面減小。血竇壁周圍和血竇腔內的單核細胞和巨噬細胞,有吞噬清除血流中的異物、細菌和衰老死亡血細胞的功能。
6、骨髓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