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急性排斥反應是指在多長時間內發生的反應
急性排斥反應(acute rejection)一般發生在移植術後幾個小時至六個月內,臨床上表現專為發熱、全身不屬適,移植物腫大和疼痛同時伴有移植物功能突然減退。
急性排斥反應最早可發生於移植後7~10天,此時移植物表面的抗原已經被識別為外來或非己分子。在識別過程中,淋巴細胞遊走到該區域,浸潤至間質或血管周圍。
另外,及時器官移植1年以後,也還會發生急性排斥反應。如果急性排斥反應伴有細胞壞死,通常認為排斥反應很嚴重,需要增加免疫抑制的強度。
(1)骨髓移植後急性排異要多久擴展資料
關於發生急排的原因,多是由於免疫抑制不足,而晚期發生者多是因免疫抑制劑突然減量而誘發,發生率接近20%,部分患者可出現多次,個別可發展為慢性排斥反應。
大家能夠根據臨床表現初步發現急排的先兆,從而進行及時的干預
1、最早變現為無症狀的肝功改變,表現為膽道梗阻指標,繼而轉氨酶升高,但是並不絕對;
2、「流感」樣症狀、乏力、發熱、肝區不適、移植物腫大疼痛、食慾不振、腹水增加,但無特異性;
3、T管:膽汁量少,顏色變淡,稀薄。
2、我是急性白血病骨髓移植後,出現眼睛排斥,用了中山眼科教授開的環孢素滴眼液 他克莫司滴眼液,為什麼滴
你好,白血病骨髓移植後出現排斥現象為不良現象,表明移植細胞與自身免疫系統產生對抗,影響移植效果,如不能消除排斥反應,則有骨髓移植失敗的可能。
3、心臟移植急性排斥反應需與哪些並發症相鑒別
心臟移植術後急性排斥反應的臨床症狀與體征通常是非特異性的,常見症狀有:不明原因的低熱、乏力、食慾不振、關節痛、性格改變、心悸、早搏以及任何心功能不全等。
4、超急性排斥反應主要是由什麼引起的
1.什麼是排斥反應? 機體對內外的各種致病因子有著非常完善的防禦機制,其中對外來物如細菌、病毒、異物等&uot;異己成分&uot;的重要作用,就是攻擊、破壞、清除,正常情況下,這對機體的一種保護機制
5、骨髓移植後急性排異和慢性排異有什麼區別,
1、急性排斥是同種移植中較常見的一種排斥反應,多發生在術後數天至數月內,其機制主要為細胞免疫,即受者被致敏產生的大量細胞毒素T細胞直接殺傷靶細胞,其病理特點是炎症浸潤、動脈血管內膜炎、內皮細胞空泡變性、血管壁纖維素樣壞死。
2、慢性排斥一般發生在術後數月至1年後發生,過程緩慢、最終導致移植物功能喪失,其機制一般不清楚。
一般情況下,急性排斥反應原因復雜,但臨床症狀明顯,如果不及時進行免疫抑制,預後差,有可能整個移植功虧一簣。
以上僅供參考。
6、腎移植後,急性排斥反應嚴重嗎
當移植了他人的腎臟,這種「非己」的器官存在於受者體內,於是受到體內以淋巴細胞為主的免疫活性細胞的「攻擊」。這就是醫學上所稱的排斥反應。排斥反應大致可分為四種:超急性排斥反應、加速性排斥反應、急性排斥反應及慢性排異反應。
1.超急性排斥反應:超急性排斥確實可以稱為一種「超級」排斥。它來勢兇猛,大多數於吻合血同管開放後幾分鍾至幾小時發生,也有人稱之為「手術台上的排斥反應」。移植的腎臟突然變軟,由紅變紫,並很快停止排斥。僅少數病人可延遲發生,但也只限於移植後的24小時內。超急排斥一但發生,目前尚無治療辦法,一經確定診斷應切除移植腎。
2.加速性排斥反應:加速性排斥反應指術後3-5天內發生的排斥反應。病員表現為體溫升高、尿少、血壓升高、移植腎腫脹壓痛、病情進行性發展、血肌酐迅速上升,病員需透析。其餘病員開始治療時有所改善,但停葯後又復發,全身反應加重,移植腎區持續脹痛,腎功能不見好轉,應盡快切除移植腎。
3.急性排斥反應:急性排斥反應是臨床上最多見的一種排斥反應。發生於腎移植後第6天至術後3-6個月內,特別好發於移植後3個月內,以第5周發生率最高。據統計,腎移植後3個月內有30%的病員至少發生一次急性排斥。這段時間病員要按時隨訪、復查。抗排斥葯,尤其是環抱素不得輕易改動,絕對聽從醫生指導。主要表現為:發熱、尿少、血壓升高、血肌酐上升。
對於急性排斥反應有時與突然變換抗排斥葯有關。如環抱素+強的松+硫瞠瞟嶺,未重疊使用,有時則是與迅速減葯有關。另外,不可忽視的是感染也可誘發急性排斥。對付「急排」的方法:大劑量甲基強的松龍沖擊,抗淋巴細胞球蛋白或抗胸腺細胞球蛋白及專門特異性地針對排斥有關的T細胞的單克隆抗體。
4.慢性排斥反應:慢性排斥反應是指排斥反應發生在手術6個月以後。「慢排」的發生一般與以下幾個因素有關:白細胞血型配合不理想、腎移植後早期發生多次的急性排斥、環抱素劑量長期不足、高脂血症等。主要表現為:內生肌酐清除率下降,以及多尿和低比重尿,甚至無尿。對於慢性排斥反應的治療措施有:①調整免疫制劑、短程激素沖擊;②抗凝,抗血小板聚集;②擴張腎血管。其中調整抗排斥葯物包括:環抱素、FK506、強的松、霉盼酸酯、硫唑瞟呤、環磷醯胺、百令膠囊、雷公藤製劑等。當然,同樣的葯在不同的病員身上會出現不同的效果,這就要因人而異了,最終還是要聽取醫生的建議。
總之,病員術後出現排斥反應,要及時去醫院治療,不可耽誤治療時間。一定要尊重科學,定期復查,才能確保移植腎功能的持久、正常。
7、造血幹細胞移植後肝臟排異主要看哪些指標?怎麼區分是急性還是慢性的?
造血幹細胞移植
後肝臟排異主要看膽紅素、轉氨酶及
鹼性磷酸酶
,其中膽紅素指標可以進行分度,但要排除病毒感染、免疫異常和VOD。一般認為移植後100天以內是急性GVHD,大於100天的為慢性GVHD。
8、移植器官急性排斥反應屬於什麼反應
受者進行同種異體組織或器官移植後,外來的組織或器官等移植物作為一種「異己內成分」被受者免疫系統識別,後者容發起針對移植物的攻擊、破壞和清除,這種免疫學反應就是移植排斥反應(transplant rejection)。
急性排斥反應最早可發生於移植後7~10天,此時移植物表面的抗原已經被識別為外來或非己分子。在識別過程中,淋巴細胞遊走到該區域,浸潤至間質或血管周圍。另外,及時器官移植1年以後,也還會發生急性排斥反應。如果急性排斥反應伴有細胞壞死,通常認為排斥反應很嚴重,需要增加免疫抑制的強度。
而慢性排斥反應則通常指的是可以導致血管病變的抗體反應(體液反應)。此種血管病變由不同器官移植而獲證。譬如,心臟移植可以加速移植物動脈粥樣硬化,肺移植出現阻塞性支氣管炎,腎臟移植後腎動脈出現狹窄,肝臟移植後膽道無功能等。
另外,急性排斥反應和慢性排斥反應的預後也有所不同。急性排斥反應若能及時診斷和及早治療,絕大多數患者的急性排斥反應都能被控制,並得到逆轉;而慢性排斥反應雖病程緩慢,但治療效果不佳,約有50%的患者的移植物會在1年之內完全失去功能。
9、診斷為什麼肝移植術後會出現急性排斥反應
急性排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了解基本情況不能隨意亂猜。
急性排異有相當一部分是可以糾正過來的。慢性排異則相對比較麻煩。
10、超急性排斥反應主要是由什麼引起的
超急性排斥反應一般在術後24小時內發生,大多會發生在手術台上。
其臨床主要表現為:
血供恢復後移植物色澤由鮮紅色逐漸變為暗紅和青紫,質地逐漸變軟,失去充實的飽脹感,同時移植物功能喪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