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師公招體檢 中度貧血能合格嗎
教師體檢要求
一、有下列疾病或生理缺陷者,為體檢不合格:
(一)先天性心臟病(經手術治癒者除外)、頻發性期前收縮、心電圖不正常、心肌病及其他器質性心臟病。
(二)血壓超過 18.66/12kpa(140/90毫米汞柱),低於11.46/7.46kpa(86/56毫米汞柱)。單項收縮壓超過21.33kpa(160毫米汞柱),低於10.66kpa(80毫米汞柱),舒張壓超過12kpa(90毫米汞柱),低於6.66kpa(50毫米汞柱)。
(三)結核病,除下列情況,均為體檢不合格:
l、原發型肺結核、浸潤型肺結核,已硬結穩定。結核性胸膜炎已治癒,或治癒後遺有胸膜肥厚者。
2、一切肺外結核(腎結核、骨結核、腹膜結核等)、血行播散型肺結核,治癒後兩年以上未復發,經二級以上醫院(或結核病防治所)專科檢查無變化者。
3、淋巴腺結核已臨床治癒無症狀者。
(四)支氣管擴張病,未治癒者。
(五)慢性肝炎病人並且肝功能不正常者(肝炎病原攜帶者,但肝功能正常者除外)。
肝炎病原攜帶者或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檢驗陽性申請幼兒園教師資格者。
(六)各種惡性腫瘤。各種結締組織疾病(膠原疾病)。內分泌系統疾病(如糖尿病、尿崩症、肢端肥大症等)。血液病(單純缺鐵性貧血除外)。
(七)慢性腎炎。急性腎炎治癒不足兩年。
(八)有癲癇病史、精神病史、癔病史、夜遊症。
(九)肺切除超過一葉;肺不張一葉以上。
(十)類風濕脊柱強直。慢性骨髓炎。
(十一)青光眼;視網膜、視神經疾病(陳舊性或穩定性眼底病除外)。
(十二)色盲、色弱,申請幼兒園教師和特殊教育教師資格者。
(十三)兩耳聽力均在2米以內者,或佩帶助聽器兩耳聽力均低於5米者。
(十四)儀表儀容,有下列情況者均為體檢不合格。
l、四肢。兩上肢或兩下肢不能運動者;四肢殘缺變形,行路步態跛行,上肢(特別是右手)殘缺影響板書寫字者。
2、體型。身體畸形,如明顯雞胸、駝背、脊柱側彎外曲超過3厘米。
3、五官。五官不端正,面部有較大面積(3×3厘米)疤痕、血管瘤或白癜風、黑色素痣者。
(十五)口吃,吐字不清,聲音嚴重嘶啞,聲帶病變,嚴重慢性咽喉炎或口腔有生理缺陷及耳鼻喉疾病之一而妨礙發音影響教學者。
二、申請高等學校教師、中等職業學校教師、中等職業學校實習指導教師資格,相關專業有特殊要求的,經省教育行政部門批准後可增加相關體檢項目。其標准按1999年新修訂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標准》相關專業的規定執行。
2、捐獻造血幹細胞對身體有危害嗎
如果您適齡、身體健康、志願捐獻造血幹細胞,可與各地紅十字會的熱線電話聯系報名、填寫志願捐獻書及有關表格,並抽取5毫升血液。組織配型實驗室將會對您的血液進行HLA分型等檢驗,並把您的所有相關資料錄入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的計算機資料庫中,以供渴望移植治療的患者尋找配對,這樣您就成了一名光榮的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 注意:是紅十字會,不是醫院。 把自己的骨髓獻給患者,搶救那些生命垂危的兄弟姐妹,這是一種多麼崇高的舉動!隨著骨髓移植的開展,獻髓工作也得到了越來越大多的人響應。但也有許多人不了解獻髓過程和缺乏這方面的知識,不免擔心獻髓會不會影響健康。其實,這種擔心是不必要的。 我們體內許許多多各類血細胞都是來自同一祖宗—多能造血幹細胞。他不僅能不斷分化出子子孫孫,而且能復制出與它自己完全相同的細胞來。從而使得我們造血功能綿綿不絕。當老的血細胞死亡後,新的又長出代替它;當一些造血幹細胞受損時,健康的幹細胞又很快出生以補償之。我們的機體配合得真巧妙呀。多能幹細胞數量並不很多,分布在整個骨髓中。獻骨髓時,只抽出人體一小部分骨髓,多能幹細胞也只失去一部分,剩下的多能幹細胞會迅速復制,造血功能短期內完全恢復正常。所以獻骨髓不會影響人的造血功能。 也有的人對獻骨髓的手術感到恐懼,下面來介紹一下採集骨髓的手術:獻髓者經全面體檢認為合格後在連續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下進行(麻醉方法同一般手術),采骨髓的部位多採用髂骨,即俗稱大胯骨,也有用胸骨的。采髓方法與平時做骨髓穿刺檢查相似。穿刺一針吸取骨髓液數毫升。采骨髓的量根據患者的體重以及獻髓者骨髓液中的細胞數而定。輸入的骨髓細胞數不能少於3.0×108公斤患者體重,過少則不易移植成功。所以成年人一般需要獻骨髓約800-1000毫升。其實,這么多的骨髓液中混有大量的血液,所以手術中還要適當輸血。當細胞數達需要後,手術就結束了。術後,因穿刺點較多會感到手術區疼痛,一般兩周內漸消失。許多獻髓員在術後3-4天就可返回工作崗位,最小的獻髓員年近2.5月。這些都表明獻骨髓對健康人是安全的。
3、鄉村教師坐輪椅堅守講台其他人呢?
余國安將輪椅移近教學白板,左手撐住扶手維持平衡,右手精確地畫出個大大的圓,然後眯著眼畫出4條筆直的線,不需要修補,內接正方形很快就畫好了。
若不是親眼所見,圖形工整得讓人很難相信是徒手畫的。
2018年1月19日,小雨淅淅瀝瀝。重慶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龍溪鎮萬家山村小六年級開始了本學期最後一節數學課。一堂課下來,余國安的板書超過200個字元。
除了睡覺,高位癱瘓的余國安每時每刻都坐在輪椅上。他無法行走,無法自己上廁所,也無法一手拿尺、一手持筆畫出正方形。但他寧願忍受痛苦,也要畫出大到「讓坐得最遠的孩子也看得清」的圖形。
他曾用直尺和圓規畫出完美的內接正方形,喊著口令領學生做操,和孩子們大笑著玩「老鷹抓小雞」。2003年他生日前一天,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改變了這一切,這位鄉村教師從此與輪椅相伴。
當天,他到縣教委領取教師資格證後,返校路過關口櫃子岩隧道時,遭遇塌方,大石頭砸中了中巴車的車頂。
巨大的沖擊讓余國安向左前方摔出去,扭斷了腰椎,錯位的纖維環刺傷了大部分的骨髓神經,他的下肢從此沒了知覺。「站起來的可能性幾乎為零了」。
對當時28歲的余國安來說,這場無妄之災過於殘忍。他在床上睡了3年,1000多個日夜裡,感覺生命如窗外掛的蘿卜般慢慢風干,失去了光澤,「那種看不到盡頭的無聊和絕望,讓我覺得自己快堅持不下去了。」
就在他遵照醫囑不再長期卧床,嘗試著坐在輪椅上做輕度活動時,傳來一個好消息:2007年,重慶在農村代課教師中招聘公辦小學教師7000名、初中教師1000名。
余國安坐著輪椅通過了考試,在與命運的抗爭中,贏得了關鍵的一個回合。
2008年2月,他回到了魂牽夢繞的課堂。彼時,萬家山村小每個年級都設班,共189名學生。沒料到,2012年,他卻遭遇第二次重大傷害:一個下雨天,他的輪椅滑下操場旁的小溝,無力自保的他左腿嚴重骨折。
醫生在腿骨里植入鋼板,下肢沒有知覺的他在手術時並不覺得疼痛,卻「似乎聽到了自己心碎的聲音,非常痛苦」。
兩度在家康復的漫長時間里,他找到了「心碎」的原因:因為自己胸膛里跳動著的是一顆教師的心。「教師一走上講台,就像那山樑上的樹,一旦紮下根來,就會本能地越扎越深,直到與山樑生死相依」。
「也許我的教學水平比不過城市老師,但我對教育的愛絕不會少,教室和我的血脈連在了一起。」他說,「我盼望著,一輩子都能教書,能看見孩子們的眼睛。」
在他23年前第一次走上講台時,這種情感就埋下了伏筆。
他開始代課生涯,淵源於對老師的感恩。他在萬家山村小念書時,李永華老師每天都為他補課,卻不收一分錢。
他念職高的第一學期,母親摔斷了鎖骨,失去勞動能力,他只得輟學回家。不久,患肝硬化晚期的李永華來到他家,紅著眼說不能讓孩子們沒學上。「恩師讓我替他代課,我不可能拒絕。」他接下這擔子,踏實認真地工作,受到學生和家長的一致好評。
在此期間,他順利地通過了成人高考。該班學生畢業後,他外出打工,能掙比代課工資多3倍的錢。但他發現,代課那段美好經歷留在了內心最深處,「沒有聲音比孩子們的讀書聲更美,沒有什麼比孩子們的笑臉更動人。」1999年,鎮里招代課教師,他又拿起了教鞭。
在他眼中,教書就是快樂的源泉。可對於更多的代課教師來說,人生卻不乏苦澀。
代課教師這個群體,曾為無數農村孩子按下了改變命運軌跡的快進鍵,他們承擔了許多課程,工作量是城裡老師的兩三倍。受惠於「代轉公」的余國安們被視為代課教師中的幸運兒,但他們的「陣地」村小卻沒有同樣的幸運。
村小曾經輝煌過,《義務教育法》的頒布使得適齡學童人數激增,村小幾乎成為偏遠山區基層教育的救命稻草,這里曾培育出億萬名學生。但是,奔湧向前的時代洪流卻將村小逼向了日益尷尬的境遇。
變化來得悄無聲息,卻勢不可當。
就在余國安卧床養病期間,重慶通往湖南的鐵路修進了武陵山區,從他生活的萬家山腳下穿過。很多鄉親務工獲得第一桶金,搬往山外的世界。
隨後修建的高速公路,佔用了村裡的部分土地,帶來更多的掙錢機會,又一撥山裡人離開故園。
萬家山的村子有超過75%的中青年外出打工,多數帶走了下一代,讓村小的生源壓力越來越嚴峻,在落寞中等待著搖曳不定的未來。以龍溪鎮為例,10所村小僅剩5所,數量和規模都大幅度減少。
所幸,2012年,重慶出台《關於進一步推進中小學布局結構調整的實施意見》,明確要求邊遠山區、高寒地區的村小原則上不得撤並。
即使有了這顆定心丸,村小依然壓力重重。2012年春季,學校還有4名老師和他們「包班」的4個班級,卻在秋季遽然滑向拐點:一個班畢業了,一名老師帶著學生並入了中心校,另一位老師通過招考進入了政府,他教的班級也並入了中心校,只剩下胡英章老師和她教的三年級在偏僻的村莊堅守。
很多年來,胡英章堪稱萬家山村小的中流砥柱。她1983年就開始在這里代課,每月工資僅17元,此後升到23元,1990年是29元,1991年升到31.5元,1996年升到49元,2000年升到83元,2004年「一刀切」地領取300元,直到2007年成功「代轉公」,工資與公辦教師持平。
不同年齡的孩子需要上不同的年級,只有一個年級的學校顯然難以生存。換句話說,此刻的萬家山村小若只剩胡老師孤軍奮戰,頹勢不難預見。於是,余國安腿部骨折稍微好一點,就回到萬家山村小。
僅存的這個班級中,孩子們的情況都很特殊,如果撤並,很多學生或將被迫輟學。
其中一個孩子由曾祖父和曾祖母撫養。這個家庭中的兩位老人命運多舛,兒子結婚不久就病逝了,兒媳離家出走;兩人含辛茹苦將孫子拉扯大,孫子病後留下後遺症,孫媳杳無音訊。從此,分別80歲和78歲的老夫婦不得不承擔起監護曾孫女的重任,「如果沒有離得近的村小,孩子就只能不讀書了。」
另一位孩子的父親患肝硬化多年,靠文盲母親在外打零工掙錢治病,家裡過得異常清苦,卻債台高築。2014年秋季,父親帶著孩子報名後的第三天與世長辭,母親不得不回家看護孩子,「無法讓孩子到更遠的地方去讀書。」
一位孩子的父親患腦膜炎發燒後留下了嚴重的後遺症,「癲癲狂狂的,連錢都不認識。」母親又有殘疾,只能由75歲的爺爺看護。「孩子還小,沒法走一個半小時去中心校讀書,如果每天坐車,來回得10元車費,我們付不起」。
學生的困境如此讓人揪心,責任心讓余國安又一次回到學校,和胡英章等人一道,守護村小的榮光。
他的努力義無反顧,也顯得有些許悲壯。他須臾不能離開妻子胡明術,需要她背著顫顫巍巍地翻越梯坎。他要教書就必須每天住在學校,只有寒暑假和國慶長假才能回到正常人幾分鍾就能走到的家,妻子也只能住在學校,照顧他的起居。
兩人是經媒人介紹而結合的,感情卻在經年歲月的積淀中變得牢不可破。妻子早上離開學校去喂豬、干農活兒,下午回校為他做飯。
家就在幾百米之外,卻不能回去,余國安毫不後悔。「在家裡,我是廢人。」他說,「在學校,能陪伴孩子們成長,人生有意義,我豐富了學生的知識,學生也豐富了我的生命。」
當他還在養病時,便對幹完農活兒回家的妻子傾訴「真想回到村小聽聽孩子們的讀書聲」,心裡總「感覺少了什麼」。
讓他沮喪的是,這種熱愛並非每個人都有。2015年,一位特崗教師來到萬家山村小,看著岌岌可危的土房校舍、比學生還高的野草,這名大學生連學校都沒進去,寧可退還已享受的免費教育費用並支付違約金,便頭也不回地走了。
「我們不能一走了之,村裡娃需要有人去點亮未來。」余國安說,留守的孩子不能冒著安全風險,每天披星戴月走幾個小時去上學。「孩子是平等的,山裡的孩子也需要教育。就算只有一個孩子,我也願意為他講課」。
這種信念讓他和學生的關系超越了師生。對孩子們來說,身體殘疾的余老師就像是下雨時撐開的一把雨傘、迷路後一路找尋來的一束火把,或是飢腸轆轆時煮沸鄉味的一團灶火。
太多的事例見證了這份親人般的感情。
10多年前,有學生家遭受突然的變故,父親去新疆後失聯,母親也改嫁了,留下時年13歲、11歲的兄弟倆相依為命。
他與村小負責人商量減免孩子的學費,把自己用過的教科書給他以少交書本費。他種孩子家的地,把糧食給兄弟倆,他出車禍後,妻子仍堅持種了兩年。
那名堅強的孩子念到了高職,如今在成都的富士康工作。他每次回家都會探望余國安,在余表示想學習電腦時,為他寄來了書籍,余也因此學會了電腦。
他對班上孩子的情況了如指掌,總是主動為未聽懂的學生補課,不收一分錢,「恨不得把懂的知識全都教給他們。」
他的事跡感動了中國,上了央視,很多人通過他的講述,知道了孩子們的艱辛,慷慨解囊。
他的班級中,10人獲得了從小學到大學的生活費資助;4人獲得合計900元的零星資助;兩名學生獲得了3000元的資助。全校學生獲得了央視、浙江天麗爾服飾、廣東林氏木業、深圳獅子會、彭水暖風會等的關注和支持……
他所教班級成績一直位居全縣鄉村小學前列,有近20名學生後來考入大學。他關於做人的教導讓孩子們受惠更多,在普遍「缺少見識」的偏僻鄉村,老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更是人生的引路人。
他贏得了家長的信任。
萬家山村小的教室外就是農地,凜凜寒風中,乾枯的玉米稈簌簌抖動,但老鄉們從不在課間耕種,而會等到周末,「寧願少收糧食,也不潑糞,別臭了老師和孩子。」
余國安獲得了第三屆「馬雲鄉村教師獎」,42歲的他第一次乘坐飛機去三亞領獎,記者為他講解如何辦理登機時,這個漢子突然定住了,遠遠地看著不斷升降的飛機,眼噙熱淚地喃喃自語:「要是孩子們也能坐上飛機,那該多好啊!」
生日在1月的他,參加了鄉村教師們的集體生日會。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吃生日蛋糕,第一次看到大海。
在頒獎典禮上,他被推上紅地毯,馬雲迎上去俯身和他握手,然後站在他的輪椅旁合影。周圍還有成龍、於丹、孫儷、梁家輝等。那一刻,他是明星。
這是一個職業,一份工作。
4、聽說羅京老師曾經兩次捐獻骨髓造血幹細胞 請問專家這樣是不是對他身體有影響呢
近來,關於無償獻血無損於健康的謬論鋪天蓋地,作為一個普通的醫務工作者,我認為我有義務對此作出合理的解釋。首先,什麼是血液?血液所含的三種血細胞分別是: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血液的每一種組成都有它的特殊的功能,血漿可攜帶水份、鹽類、養分、荷爾蒙和葯物到我們的組織,並帶走代謝廢物到肺臟及腎臟,經由呼吸及尿液將之排出身體其中白細胞可幫助你身體抵抗感染,血小板的功能主要是止血,當你受傷時,他們會粘在一起並堵住血管的破洞,阻止血液進一步流失。
紅細胞是血液中數量最多的細胞,它充滿了紅色的血紅蛋白,所以血液看起來是紅色的。眾所周知,生存是離不開氧氣的,人們吸入肺臟的氧氣便和血紅蛋白結合被運往全身各個組織,以完成細胞的新陳代謝。紅細胞的壽命只有120天,它們在脾臟內被破壞掉。所有的血細胞均在骨髓內由造血幹細胞分化而成。這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出來,血液對身體的重要程度,那麼為什幺獻血對身體有害呢?因為獻血會造成以上血液功能的弱化甚至喪失。簡單的說:紅細胞的減少會使身體各部分器官得不到足夠的氧氣,細胞的各項生命功能無法發揮,獻血後產生的頭暈現象就是因為腦部沒有得到足夠的氧氣供應,和一氧化碳中毒時的現象是一個道理。
白細胞的減少會使身體抵抗病毒的能力下降,容易生病,獻血後身體虛弱就是這個原因,免疫能力的下降就使本來無足輕重的感冒等病毒有可乘之機。順便告訴大家,著名的艾滋病的另一個名字就叫「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症」,血小板的缺少會使傷口難以癒合,流血不止,當然,誰也不會倒霉到獻完血就受傷。再順便告訴大家,白血病產生的最嚴重的後果之一就是血小板減少(《血疑》年紀大一點的人應該都看過吧?)有人就說了:本老你說的不對,大家都說獻完血後身體會生產出足夠的血液補充。剛才我說過「所有的血細胞均在骨髓內由造血幹細胞分化而成。」
造血幹細胞憑良心講是有壽命的,也就是說:造血幹細胞的造血機能不是無限制的。有一個很簡單的例證:大多數老年人的骨髓造血功能僅是年輕時的50%,由於造血機能減退,易出現貧血,而且不易恢復。所以造血幹細胞我認為是消耗品,而且是不可恢復的!還有人說了:書上說,獻血後2周,血液的容量就會補充完成。對,你說的對,但是請注意:補充的是什麼?據我所知,身體在2周內補充的應該是血漿,血漿和血液是2個概念哦。血漿的成分包括:水(91%)、蛋白質(7%)、脂質(1%)、糖類(0.1%)、無機鹽類(0.9%)、代謝產物。。。看到了沒有,其擋鉤淶木褪撬 ?] ] ] 這里也有一個簡單的例證:獻血後會感到口渴,就是因為要補充血漿,血站會無償提供糖水或牛奶也就是這個原因,明白了吧?還有人說:你說的我都知道,但是為了廣大病患的幸福,我就要獻。OK!你很偉大,我敬佩你。可是,在你沒有無償獻血的時候,難道病人就無血可輸了?當然不是這樣,本老在醫院工作的時間可能比你的年紀還大,我得告訴你:正是因為無償獻血者的熱情使病人承擔了更高的用血成本,因為血液的暴利,go-vern-ment就壟斷了采血的渠道,在沒有血站的時候,每200mm血液價格是70元人民幣,現在的價格是每200mm大約200元人民幣。
而且原來還要付給獻血者相應經濟補償,現在都是無償獻血,不用付給獻血責任何經濟補償。我們醫院去血站買血那可真都是真金白銀,少一分錢也不行,這些成本只有轉嫁到患者身上去,其實我們也是沒辦法。並且由於無償獻血者人數眾多,原來靠賣血接濟貧窮生活的農民和下崗職工現在又斷了一條財路,造孽啊!有人說了:不是無償獻血者可以免費用血的嗎?對,先到醫院把用血的錢交了,然後到院辦公室開證明,然後找到醫生簽字,拿上你的身份證、病歷、手術通知、無償獻血證,然後到衛生局蓋個章,然後到血站辦理退款,還的祈禱經辦人都在,並且有的地方還規定,必須使病人親自來辦理!我倒是見了很多病人,最後放棄到血站退血費,自認倒霉了。還有人說:獻血至少可以免費檢查。我的負責人的告訴你血站只做最常規的血和乙肝檢查。甚至有一篇報道,我沒核實,大家看看。無償獻血不需要體檢? 2004.08.24大眾網-大眾日報獻血前咋不體檢了?日前,筆者參加了一次無償獻血,血站的工作人員在沒有對無償獻血者進行實質性體檢的情況下,就開始了繁忙的抽血工作。面對諸多人的提問,血站工作人員解釋:從實施《獻血法》以來,就不體檢了,全國都如此。最後,血站對無償先來的血是什幺態度呢?這個就不好說了,反正成都倒掉了幾十萬CC,還有一些血被賣到葯廠作原料基本上是有問題就成批倒掉,沒曝光的這種事每個城市都有。血站的人基本上都是當兵退伍的或社會閑散人員,醫學院畢業的屬於鳳毛麟角福利好得出奇,年終上萬的發,那些采血車都上百萬一輛,信不信由你。最後,你真的見過有醫生經常無償獻血的嗎?血站普通員工年薪25萬,這事聽著有點懸乎,不能不使人懷疑其真實性。然而,如果果真如此的話,人們當做何想呢?從網友發貼反映的情況看,血站員工之所以能拿高薪,是因為血站佔有無償血源之塊公共資源,是利用壟斷的公共資源做著無本的生意。公眾免費獻血,血站向醫院收費供血,采血過程中雖然肯定有成本,但沒有血站賣給醫院的價格高,這就給血站帶來了豐厚的收入。據了解,現在廣州醫院用血的標准血價為:全血每 200毫升220元,50或100毫升的小劑量全血每袋加收分裝費20元;其它稀有血型全血,每200毫升660元。血站從中能賺多少錢,只有天知道。一些網友發貼揭露期間的貓膩。有位網友說,「自己聽小姨(湖南某血站工作人員)說,規定抽200毫升的血,血站私底下會抽取250毫升,扣起50毫升作地下交易。單單這一項,血站每年每人就能分到好萬元」。
百度網友說的更有意思:「無償獻血本來是好事情,可是都讓那些黑心的醫院給做壞了,咱們無償獻給他們的血讓他們高價去賣,~~~偶去獻了兩次,每一次偶都告訴他們說我就獻200CC,可丫一看我Rh陰性的血,死活抽了我400CC 我想反正是為社會做貢獻就算了,可他們的態度實在讓人不敢恭維,敢情偶這血都貢獻給他們了,以後我就是打死也不獻了,太黑了~~~ 」。這也許就是血站成為暴利行業的原因。「珠三角某市血站普通員工年薪25 萬」,也許屬於個別現象,但整個血站行業拿高薪不是沒有根據的。這一現象的存在,是對社會愛心和良知的肆意糟蹋,因為社會公眾無償獻血,是在向社會獻愛心,所有無償獻血的人,都把獻血看成是在盡自己的社會責任,希望能用自己的血挽救他人的生命,從來沒有圖任何回報。然而,血站卻把這種無償血源當成了斂財工具,當成了發高薪、高福利的財源。這一現象的存在,也是對社會公平和正義的公然挑戰。因為這種利用公共資源的壟斷地位斂財的作法,造成了新的暴發戶,進一步拉大了社會分配差距。血站,你到底是愛心大使還是吸血鬼呢?把無償血源當成斂財工具,絕對是一大社會丑聞。對於國家和民族來說,絕對是一種恥辱。對公眾的愛心行動來說,絕對是一種打擊。任由這種丑惡現象存在,那麼,人們的愛心無異是被狗吃了,朋友,今後你還會心甘情願地獻血嗎?
5、失散多年的兄弟,告訴你、需要你的骨髓,你會捐獻嗎?
在當今這個社會,人性自私自利的一面展現得尤其突出。
如果是長期生活在身邊的親兄弟,估計需要你為他捐獻骨髓,你也會猶豫不決,因為捐獻骨髓是有一定危險的,這並不僅僅是骨髓本身的損失,主要還是容易造成神經性損傷,說直白點就是容易對大腦的思考造成傷害。
在這個拜物主義瘋狂的社會,別說是你自己身上的骨髓了,就算是讓你捐獻一把掃帚出來,你都要考慮半天,心疼半天的。這就是人性對物質的佔有慾望。這也就是人類的劣根性的充分體現。所謂的【認物為己】不外如此。
追根溯源,從表面看穿本質,大家就會瞬間明白過來,原來我們大家每個人都需要完善自己的人格缺陷。我們看似正常的人群當中,存在著無數的巨嬰、熊孩子。當面對這些群體的時候,神聖而高尚的捐獻、奉獻全部成為了他們眼裡的笑柄。
當人的慾望之眼只剩下了對物質金錢的追求的時候,那麼我們已經羞於言談高尚,深恐說到一絲高尚就成為了別人眼中的怪物、異類。就如同大家都在追星,都在崇拜明星一樣,把他們當成了祖國的未來,當成了國家的脊樑。
但很可悲的是,他她們終究只是一群戲子,你能明白戲子是什麼嗎?一群在舞台上面表演的人群。但他她們卻被你當成了國家的脊樑。還好李蘭娟院士給了我們大家當頭一棒喝【科學家、教師、醫生、工人、農民等等,他們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脊樑】,而絕不應該是一幫戲子。
我們的民族怎麼了?我們的媒體怎麼了?我們中國人怎麼了?
當我們國人終於明白了【幫助別人,就是在幫助自己】這個真理的時候,那麼既便是失散多年的兄弟需要我捐獻骨髓,那麼我也一定會義不容辭的捐獻出來的。
關鍵在哪裡?關鍵就在我們每一個人的良心裡。
6、白血病是因骨髓造血功能異常引起的.2004年我市一位女教師患白血病,廣大師生勇躍為這位素不相識的教師捐
(1)人體內的骨髓有兩copy種,一種是紅骨髓,另一種是黃骨髓.幼年時人的骨髓腔里是紅骨髓,具有造血功能.成年後骨髓腔里的紅骨髓轉變成了黃骨髓失去造血功能.但當人體大量失血時,骨髓腔里的黃骨髓還可以轉化為紅骨髓,恢復造血的功能,具有再生的能力,在人的長骨的兩端、扁骨和短骨的骨松質骨里有紅骨髓,終生具有造血功能.
(2)輸血的原則是:輸同型血為原則,如患者需要通過輸血搶救,她可以接受的血液是O型血,因為她本人的血型是O型血.
故答案為:(1)再生;(2)O型.
7、教師有困難領導能幫助解決嗎
教師有困難領導
能幫助解決
8、得了白血病,但在治療(骨髓移植成功,恢復中),能申報教師資格證嗎?急急!謝謝
暫時不能,這個有較長的恢復期,要等情況穩定後才能。
9、06年捐獻眼角膜的老師劉海欣 死後葬在哪?
3月4日,本報在一版顯著位置以《美麗女教師欲捐眼角膜》為題,對身患白血病的廊坊女教師劉海欣的事跡進行了報道。當日騰訊新聞、新浪、搜狐、網易均在首頁轉發了此條新聞,隨後全國數十家網站、論壇、及部分華人網站紛紛予以轉載,網友祝福如雲,僅騰訊網站留言就多達3200多條。 隨後,全國多家報刊、電視台、電台對劉海欣的故事進行了跟進報道,她一時成為全國關注的焦點人物。燕趙大地內外的無數好心人向劉海欣伸出援助之手,捐款捐葯達11萬元,挽留青春,挽留美麗,挽留這個如花的生命,成為大家共同的願望。 捐款花光,美麗女教師返迴廊坊 3月21日,在天津市120救護中心的醫護人員的陪同下,劉海欣乘坐一輛救護車返迴廊坊。 春天是這個美麗的女孩最喜歡的一個季節了,她在天津住院的22天里,她生命里的第24個春天已在她家鄉的城市降臨。路邊的垂柳已經吐出新綠,報春花已經開放,躺在救護車里,劉海欣看不到這一切,透過車窗,她能夠看到天變藍了,飄著潔白的雲朵。忍受著全身的痛苦,她依舊能夠感覺到,空氣里絲絲溫暖在包圍著她。 回到廊坊市,海欣執意要回離市區十公里處的華北油田採油四廠的宿舍區,那裡有一個社區醫院,她要家人把她安置在那個小醫院。 劉媽媽懂得女兒的心,她抹著眼淚說,"是海欣堅決要求迴廊坊,回到廊坊,她又堅持要住到附近的小醫院,這孩子懂事,我知道,她怕再花錢了,住小醫院一個是省錢,另外她想守著家,我和她姐弟照顧她也能少受些罪。" 因為病情嚴重,海欣沒能在小醫院住下,又被轉到廊坊市中醫院,她的主治大夫劉海英(和海欣姐姐重名)對記者介紹說,上次的化療基本無效,目前海欣的白細胞又高達6萬6,並發敗血症。因為她的身體極度虛弱,只能對她制定小化療方案,目前主要是給她使用抗感染、消炎的葯物,並輔助中醫葯治療。 劉海英大夫面色凝重地對記者說,目前看,海欣康復的希望很小。 在天津住院22天的時間里,因為化療和疾病的折磨,海欣已變得面目全非,手臂上密密麻麻地全是針眼,劉媽媽告訴記者,盡管有小便盆,海欣總是試圖自己站起來。 海欣的呼吸道、口腔、食道都有了嚴重的炎症,病情發作時,她的呼吸都很困難。21日夜裡,她偷偷地哭了,母親聽到動靜也哭了,她知道,女兒為了怕自己難過,總是一副樂觀的樣子,她一定是在忍受著無法忍受的痛苦。在去天津前,海欣已在廊坊住院治療了3個月,花了7萬多醫葯費,都是靠借款和捐款,2月28日轉到天津第一中心醫院,22天的時間里,又花去了近11萬元。 "這11萬都是好心人看了報道後捐的,開始海欣還說,媽,如果我好了,剩下的錢都捐出去。現在看,捐款都花光了,也好不了,海欣執意要回來,她是不想給家裡和大家添負擔了。"劉媽媽哭著說。 一年多前就有意捐獻眼角膜 劉媽媽說,早在一年多以前,海欣看到相關報道,就和姐姐海英商量捐獻眼角膜的事。她當時還和姐姐開玩笑,你有對象了,你未來的丈夫婆家同意啊?還是我先來吧,"沒想到,這話早早成了真。" 2月下旬,隨著病情惡化,海欣已覺察出自己也許已不久於世,她就請求朋友幫助,申請死後捐獻眼角膜,因為渠道不暢,直到她臨轉往天津前才與邢台眼科醫院的河北紅十字眼角膜庫取得聯系,她一時表現得很焦急。3月2日,申請表格用特快專遞發來,當晚8點,姐姐劉海英含淚為她代簽下了眼角膜捐獻志願書。 "燒了一把灰,埋了一把土。"海欣這樣看待自己死後的遺體,填完了眼角膜捐獻志願書,她的心情又變得明朗和樂觀了。隨後,她又表示將捐獻遺體,但她的家人一時沒有能夠接受。不過媽媽和姐姐都受了她的影響,劉媽媽說,如果自己死後兒子能夠同意她也捐。海英說,如果婆家同意,她也向妹妹學。 全家人對海英捐獻眼角膜的事已經看得很淡,劉媽媽知道,為了延長女兒眼角膜的存活時間,會把兩隻眼一起取走,再給女兒安兩只假眼,"反正人走了,一切都沒用了。" 曾經愛幫助別人的女孩 曾和海欣一起工作過的原華夏幼兒園園長齊春華,是最初向海欣伸出援助之手的熱心人之一。海欣回到廊坊,她又馬上趕過去,送飯送水,她在市場上買來烏雞,燉湯給海欣送來。 "我現在很後悔,為什麼沒有早帶海欣看醫生啊?"齊春華說起海欣就很自責。她說,海欣是發現病情前兩個月到華夏幼兒園工作的。當時就發現她的臉色青白,問她,她就說有些貧血,沒事。海欣大專畢業後,此前曾在廊坊市第六小學當過三年代課老師,每月的工資只有300元。她的家境非常不好,父親2002年出車禍死亡,母親沒有工作,只有每月120元的低保補助,姐姐在一個超市打工,每月也只有400元工資,弟弟在廣州當兵。家境不好,海欣的生活非常艱苦,在當代課老師期間,她每天上下班的車票要4元錢,每天的中午飯都是一元錢的涼皮或者一元五的米線,就這樣,她吃了三年! 齊春華流著淚對記者說,海欣是一個很樂觀開朗的姑娘,盡管她的家境非常貧寒,盡管她的父親不幸去世,盡管她談了幾個月的男友剛剛分手,但她總是很樂觀的樣子,她是學聲樂的,她來到幼兒園後一直歌聲不斷,她去打飯、打水,都是一路唱著歌的。從聲樂老師到幼兒園老師,她幾天就轉變過來了,孩子們都喜歡她,她也發自內心地喜歡孩子,孩子們拉了褲子,她拎起來就去洗干凈,孩子們吐了她一身,她還笑著哄孩子。為了怕孩子們吃錯了葯,她回家做了一個有每個孩子名字的葯袋,至今這個漂亮的葯袋還掛在幼兒園的牆上…… 所有的老師都願意和海欣搭伴,和她搭伴的老師有個頭疼腦熱的,都是她照顧,中午給老師買份涼粉回來。孩子們也喜歡她,有的孩子覺得她比媽媽還親……。 "有家長給幼兒園老師送東西、送錢的,海欣從來不要,這孩子,家裡窮,但把錢看得很淡。"齊春華說。 海欣家人介紹海欣住院後,幼兒園的同事和孩子家長們一起給她捐款,孩子們拿出了自己的壓歲錢,第一次就給海欣捐了8000元。 海欣轉到天津後,不斷有孩子的家長打電話或去看她,一個孩子讓媽媽撥通了海欣的電話,奶聲奶氣地對海欣說,老師,我想你…… 海欣家所在的華北油田採油四廠生活區的鄰居們也在惦念著這個可愛的姑娘,他們說,海欣是他們看著長大的,從小非常懂事善良,比如夏天她買冰棍,買兩根最多能剩下一根,她看到孩子肯定給人家。 一個叫韓冰的同學已經給海欣花了兩三萬元了,她還記得,在承德上學時一次兩人吃方便麵煮雞蛋,兩個雞蛋都給了韓冰,因為那天是韓冰的生日。這位同學說,我一輩子也忘不了那兩個雞蛋…… 在同學眼裡,海欣是個很仗義的朋友,所以她們想盡一切辦法來幫助她,海欣也惦念著她們。一個叫劉娜的同學要結婚了,海欣擔心自己參加不了她的婚禮了,她對媽媽說,我的卡里還有600多塊錢,你一定給我想法湊1000元,替我隨個份子。 把美麗留給人間 "我總和別人說,雖然我生病了,但是我很幸福。我現在被親情、友情包圍得嚴嚴實實的,我幸福得都快暈了。我曾聽表姐談過,他們樓里有個人出車禍了,他的親戚朋友知道了,都躲開了嚇跑了,沒有一個人向他伸出友愛援助之手。而當我的親人知道我得病的消息後,也都嚇壞了,但是他們並不是嚇得躲開了,而是都迅速地向我圍過來,關心我,向我獻出了他們一顆(顆)滾燙的心,所以我很幸福,我充分感受到了大家對我的一片"愛",讓我的心時時刻刻都激動,時時刻刻都暖洋洋的。" ----摘自海欣日記。 海欣的事跡經本報披露後,在網上迅速成為熱點,搜狐網還專門開辟了海欣專區。網友們用上萬條祝福挽留這個美麗的生命。"這可能是廊坊近幾年炒得最熱的一條社會新聞。"一位記者說。"這是一次對美麗的挽留。"當地一位詩人說。 來自全國各地的愛心通過網路和電話傳遞過來:北京的一位博士後在旅途中看到這一消息,馬上從廣東請來專家攜帶最新葯品趕赴天津救助海欣。黑龍江一位下崗女工,把兩千多元錢的營養品送來;天津市一位10歲的孩子趕到醫院,送來1000元壓歲錢;海欣在天津住院期間,許多企業學校為她組織義賣、捐款,許多熱心人表示願意為其捐獻骨髓;許多市民趕到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只為在門口再看她一眼……海欣家人告訴記者,已為海欣使用了最好的葯物,在天津住院期間的11萬元費用,基本都是社會捐款。 接受海欣眼角膜捐贈的河北紅十字會眼庫負責人魯韶音對記者說,海欣的舉動對整個社會震動很大,有著非凡的社會意義,不僅對角膜奇缺的眼角膜庫是一個巨大的支持,而且產生了非常深遠的社會影響,"她喚醒了許多人的公民意識。" 一位作家說,海欣將要獻出的不僅僅是她的眼角膜,更重要的是,她讓我們重新思考生命的價值,也許這次與死神角力的最後結果,海欣和所有幫助她的人不是勝者,但愛、勇氣、善良將在這一過程中升華、流傳,生命的美麗將因奉獻而永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