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髓 > 骨髓提取造血功能

骨髓提取造血功能

發布時間:2020-12-21 12:50:40

1、聽說獻血可以促進骨髓造血功能,而且有利身體健康,對嗎?

你好!正常人的血細胞(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在骨髓內發育後進入血循環,血液中所有成份都經歷著新生、成熟、衰老、死亡的新陳代謝過程:紅細胞平均壽命為120天,白細胞壽命為9—13天,血小板壽命為8—9天。正常情況下,每人每天有40毫升的血細胞衰老死亡,同時,也有相應數量的血細胞生成。也就是說,如果不獻血這些細胞也將在這個時間段全部死亡,獻血可以促進骨髓造血功能活躍,促進新陳代謝。
希望能幫到你!

2、人體骨髓造血功能是怎樣被發現的?

盡管顯微鏡是研究血液的重要工具,但標志著現代血液學發展的里程碑事件是骨髓造血功能的發現和血細胞染色方法的建立。

幾千年來,無論是詩人、哲學家,還是醫生都將血液與生命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他們推測血液或是由於呼吸了大自然中的靈氣形成,或是由食物中的精華轉變而來,然而,他們並沒有弄清楚血液的真正來源。

應當說人類在很久以前就認識到骨髓的重要性。在古代,人們吃動物的骨髓,認為它含有豐富的營養。中醫認為骨髓是由飲食水谷的精液與腎氣和合,滲入骨空後轉化而成,骨髓充足可以上升補益腦髓。在西方,骨髓被認為是產生人體天然熱和能量的源泉。莎士比亞說:「你的骨無髓,所以你的血是冷的。」

人們似乎意識到骨髓與血液之間有某種聯系。在19世紀初,已有醫生要患血液病的病人吃骨髓補血,但收效不大。直到19世紀中葉,骨髓產生血液的奧秘才分別由德國醫學家紐曼和義大利醫學家比佐澤羅揭開。

紐曼曾在1868年10月10日出版的《醫學科學通報》上發表題為《關於骨髓在血液形成中的作用》的論文中,報道了骨髓中有大量的有核紅細胞,而有核紅細胞是血液中紅細胞,的前身,因此他推斷骨髓是紅細胞的生產基地。幾乎與此同時,義大利醫學家比佐澤羅也證實了有核紅細胞是無核紅細胞的前身,此外他還指出白細胞也是由骨髓細胞生成的。紐曼和比佐澤羅的發現立即引起了醫學界的極大興趣,許多醫學家開始進一步深入研究血液細胞的起源問題,並提出了各種不同的理論。例如有人認為紅細胞是白細胞核瓦解的產物,也有人提出紅細胞是由原始細胞吞噬了血紅蛋白後形成的,還有人堅持紅細胞是在肝臟中形成的觀點。盡管這些認識現在看來都是不正確的,但是,在當時正是這些不同觀點之間的爭論,有力地推動了血液學研究的深入。

既然成熟的無核紅細胞是由幼稚的有核紅細胞轉變而來,那麼這種轉變是如何發生的呢?也就是說有核紅細胞是怎樣變成無核紅細胞的呢?有人認為,實際上核並沒有消失,只不過變換了形式,而不再可見。而支持核消失的學者又分成兩派:以紐曼為代表的一派認為,紅細胞在成長過程中核被細胞自己再吸收;比佐澤羅支持的一派則主張,核是在成熟過程中被逐出細胞。由於研究手段的限制,當時兩派都很難拿出足夠的證據駁倒對方,加之他們各有更重要的工作需要去做,不久這個爭論便不了了之。直到20世紀中期,隨著顯微照相技術的發展以及後來電子顯微鏡的應用,人們才對這個問題有了進一步了解。現在的研究結果支持比佐澤羅等人核在成熟過程中被逐出細胞的觀點。

我們現在已經知道,骨髓是製造血液細胞的大本營。骨髓每天可產生2000億個紅細胞;100億個白細胞和4000億個血小板。如同深藏在地下岩層中的石油是人類生產和生活的基本保證一樣,骨髓是人體一系列重要的生命活動的基本保證。

3、骨髓造血功能衰竭?

造血功能衰竭是指由於各種原因,導致骨髓造血幹細胞不能正常的增殖分裂,無法生產出正常數量的血細胞,致使病人外周血中出現三系減少的情況,也就是外周血中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都出現明顯降低的情況。造血功能衰竭以後可以採取兩種辦法治療,第一種辦法,對症治療,給病人及時補充紅細胞、血小板。如果白細胞數量減少引起感染,就可以給予抗感染治療。第二種辦法,對因治療,如果是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出現的造血功能衰竭,就可以服用環孢素、康力龍等葯物治療。急性再障還可以用抗淋巴細胞球蛋白治療,或者應.用骨髓移植治療。如果是化療以後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就需要給予各種刺激因子,包括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重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等葯物治療。骨髓造血功能差可能導致患者出現貧血、感染、出血等症狀。如出現相關症狀,建議患者及時到醫院就診以明確病因,並進行相應的治療。患者在明確病因前可通過輸注紅細胞改善貧血症狀,也可使用止血葯物使出血停止;如血小板嚴重減少,患者可輸注血小板。此外,患者還需進行各種相關檢查以明確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的病因,進行相應治療。首先講一下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的概念吧,骨髓的造血功能是指機體製造血液的能力,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也就是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的骨髓生產白細胞、紅細胞和血小板的能力極度低下,導致了外周血的三系減少,引起一系列的臨床症狀。1.白細胞減少:在血常規中,白細胞總數低於3.5×10^9/L,中性粒細胞數目低於1.8×10^9/L,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的降低,導致人的抵抗力下降,容易發生各種感染,反復的出現發熱,嚴重時甚至引起敗血症。2.紅細胞減少:紅細胞減少會引起患者貧血的症狀,比如頭暈、乏力、面色蒼白、耳鳴、心慌、氣短、食慾下降、月經不規律、嗜睡、頭疼、記憶力下降等等。3.血小板減少:血小板減少會引起各種出血,表現為皮膚上的出血點,或者片狀的瘀斑,口腔粘膜的出血,牙齦滲血,鼻粘膜出血,嚴重的還會引起消化道出血,表現為嘔血或者黑便,泌尿系的出血,表現為血尿,最害怕的出血就是腦出血,這些往往是最危及生命的。以上就是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的症狀,這個疾病需要做骨髓穿刺和骨髓活檢來確診。最常見的疾病就是再生障礙性貧血,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急性造血功能停滯。無論哪種情況,都需要積極的刺激骨髓造血功能,預防各種感染和出血。

4、人體有哪些造血功能?

骨髓移植

骨髓移植是把健康的骨髓移植到患者體內,使造血幹細胞在患者的骨髓腔內生長繁殖,從而替代患者異常骨髓的一種醫療方法。骨髓移植適用於治療造血幹細胞異常所引起的各種疾病,是由20年代50年代開始興起的,7Q年代以後得到迅速發展。

按骨髓的不同來源,骨髓移植可分為同基因骨髓移植、異基因骨髓移植和自身骨髓移植三種。同基因骨髓移植指供髓者和受髓者的組織相容性抗原基本相同,人類只有同卵雙胎的骨髓是這樣的骨髓,所以這種骨髓的來源機會極少;異基因骨髓移植指供、受者雙方系同一種族,兩者基因雖不完全相同,但主要的組織相容抗原一致;自身骨髓移植指從患者本身抽取骨髓後再回輸給患者本身,這種骨髓移植一般適用於骨髓中無惡性細胞侵犯的腫瘤患者。

適於骨髓移植治療的疾病有:①造血功能低下的血液系統疾病(如再生障礙性貧血、先天性骨髓發育不良症、嚴重的血小板減少症或粒細胞缺乏症等);②急性或慢性白血病;③腫瘤(對化療、放療敏感的惡性腫瘤,於化療、放療後作骨髓移植);④急性放射病;⑤免疫缺陷病等。

在骨髓移植之前,首先要選擇供髓者。異基因骨髓移植需要選擇健康的合適供髓者,選擇對象常常是組織相容抗原一致的同胞,並以人類白細胞抗原配型一致的同胞最為理想,即使供、受者之間ABO血型不合,也不絕對禁忌。自身骨髓移植取髓於患者自身,在決定作骨髓移植之前需要了解本身骨髓中有無腫瘤細胞侵犯,如有侵犯便不宜作自身骨髓移植。白血病患者作自身骨髓移植時,應在病情緩解期採取骨髓細胞,在體外對其中殘留白血病細胞進行適當的凈化處理後保存,再給予患者根治劑量的化學葯物和全身放射治療,盡可能地殺死體內殘留的白血病細胞。然後通過靜脈回輸移植給患者本人,從而使骨髓恢復其造血功能,達到治癒白血病的目的。

採集骨髓時,供髓者於脊髓硬膜外麻醉下,在骼前上棘、髂後上棘及胸骨被多點穿刺,每個穿刺點采髓不超過20毫升,直到抽出的細胞數達到要求的數量為止(受者每公斤體重要求采骨髓有核細胞的數量為3億個)。

三種骨髓移植各有其優缺點,同基因骨髓移植固然最好,但骨髓的來源機會極少。異基因骨髓移植的是正常骨髓細胞,但異體骨髓移植存在一定的嚴重並發症,即移植物抗宿主反應,易使移植失敗。為了消除這一並發症,必須找到人類白細胞抗原配型相同者,而這個機會只有2/10萬左右,兄弟姐妹之間這種機會為25%。自身骨髓移植主要優點是不受骨髓來源限制,但其缺點是體內可能殘留有原骨髓內的白血病細胞,疾病復發率較高。

骨髓移植要從患者本身或者他人體內抽取骨髓,抽取骨髓對人體有無害處是人們所關心的問題。有人認為供出骨髓會損害人體精髓,傷及元氣,這是沒有科學根據的。移植時所採集的骨髓是血液與骨髓的混合液,其中主要是血液,而所採的真正的骨髓細胞不足10克,何況骨髓造血細胞是不斷增殖的,供出的少量造血細胞很快就能得到補充。供骨髓者在采髓時機體可能受點損傷,但供者並不感到什麼痛苦,也絕對不會留下什麼後遺症。

造血幹細胞

造血幹細胞是產生血細胞的根本源泉,除了紅骨髓中蘊藏著豐富的造血幹細胞以外,近年來還發現在臍帶血、胎兒肝臟以及人體外周血中,都有造血幹細胞的存在。這些發現為造血幹細胞移植、重建造血功能,開辟了新的天地。

我們先來講一個真實的故事:2001年6月19日,上海母親唐錚的造血幹細胞被順利移植到白血病患者、沈陽女孩郭娜的體內。經過醫護人員的精心護理,郭娜未出現嚴重的排斥反應,各項生命體征均正常。有關檢驗報告顯示,郭娜的白細胞已由0迅速攀升至8000,供體唐錚的造血幹細胞在郭娜體內種植成活,並迅速生長。

目前,幹細胞成了科技新聞的熱門話題。但卻有許多人並不知道幹細胞是怎麼回事。甚至有人猜想細胞晾乾後大概就是幹細胞吧。

所謂千細胞,意思是主幹或起源,類似一棵樹干可以長出樹權、樹葉、開花、結果。嚴格地說,幹細胞是尚未分化發育,能生成各種組織器官的起源細胞。

幹細胞大致可以分為三種類型:胚胎幹細胞、組織幹細胞和專能幹細胞。胚胎幹細胞又稱全能幹細胞,是從哺乳動物。包括人的早期胚胎分離培養出來的。它的一大特點是具有發育的全能性,可以參加整個生物體的發育,構成人體的各種組織器官。受精卵便是一個最初始的全能幹細胞。

胚胎幹細胞在進一步的分化中,可形成各種組織幹細胞,又稱多能幹細胞。它具有分化出多種細胞組織的潛能,但不能發育成完整的個體,如血液組織幹細胞、神經組織幹細胞和皮膚組織幹細胞等,多能幹細胞進一步分化,可形成專能幹細胞;專能幹細胞只能分化成某一類型的細胞,如神經組織幹細胞可以分化成各類神經細胞,血液組織幹細胞可以分化成紅細胞、白細胞等各類血細胞。

幹細胞主要來源於胚胎,而且可以分化出很多種類,根據它們的種類可以加以利用,為人類服務。

由於幹細胞是未成熟細胞,尚未開始分化,但具有再生各種組織器官的潛能,因此,人們寄希望於利用幹細胞在體外繁育出代替病變的組織或器官。

在現有技術下,研究人員已經能在體外鑒定、分離、純化、擴增和培養人體胚胎幹細胞和各種組織幹細胞。可以說,如果採用培養人體自身幹細胞的方法,就可以治療人的各種疾病,比如在器官移植上,提取病人自己的細胞,尤其是能從胚胎中找到幹細胞在人體外進行培養,就可以生成各種器官,以供患者移植使用,而且這樣的器官可以不會受到排斥,就像蠑螈的斷肢再生一樣。

此外,幹細胞在治療癌症、心臟病、糖尿病、皮膚燒傷等等人類許多頑症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如帕金森氏綜合症患者主要是神經細胞在功能上出現紊亂,如果能給患者注入健康的神經細胞,就會有治療效應;如果能從胚胎中鑒別和提取到能生成黑色素細胞的幹細胞,就可以用這樣的幹細胞很容易地分化培養出大量黑色素細胞,以治療白癜風。

最新的研究發現,幹細胞不但能再生某些組織,而且可以衍生成與其來源不同的細胞類型。如把血液幹細胞放到腦組織中,在大腦環境中,血液幹細胞有可能分化成神經細胞。反過來,如果將分離出的神經幹細胞移植到骨髓里,它還可以變成血液細胞。正是由於人的胚胎幹細胞培養成功和組織幹細胞對人類健康的潛在價值,因而引發了世界范圍內的幹細胞研究熱。

近年來,科學家發現臍血中也含有豐富的造血幹細胞。臍血是為胎兒輸送養料的運輸部隊,胎兒在臍血的哺育下健康地成長。過去,當胎兒離開母體後,臍血就被認為是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棄之無用了。而現在人們的看法隨著醫學研究的飛速進展而發生了重大變化。

原來,新生兒出生後,其臍帶血里殘存有較豐富的造血幹細胞,且在臍帶血中所佔的比例並不亞於骨髓內的造血幹細胞。臍血中的幹細胞比成人骨髓中的幹細胞更原始,有利於重建永久的造血功能,而且發生排斥反應的機會少,對組織配型的要求也不那麼嚴格。而且臍血中的幹細胞含量非常豐富,比骨髓中的幹細胞含量要多10倍,般只需50毫升就能夠滿足手術的需要。一份臍血就能挽救一個生命。臍帶血的來源比骨髓的來源容易獲得,而且是不含白血病細胞的正常血,它的移植不但能克服了異體骨髓移植中骨髓來源不易的困難,並且能避免自體骨髓移植後的疾病復發問題。因此,採用來源於臍帶血的造血幹細胞取代骨髓造血幹細胞進行的移植方法,已經引起各方面的重視。臍帶血移植是新開展的一項白血病治療手段,目前應用於兒童白血病的治療上,已有令人滿意的療效,現正在探索應用於成人的白血病治療上。

1981年1月,我國醫學工作者首次對一例重症乙型地中海貧血患者實施臍血移植手術。臍血被一滴滴輸入患者靜脈。在醫護人員的精心護理下,患者平穩地度過了危險期。經分子生物學技術檢測,供者的臍血幹細胞已植入患者體內並生長、繁殖,代替了患者原有的造血功能,手術獲得了成功。

近年來,骨髓移植一直是許多患者的惟一希望,他們期待著有人能慷慨地捐獻骨髓,來迎接生命的回歸。但是由於配型困難而使許多患者失去了最後的希望。現在臍血移植為患者提供了一個新的選擇。從理論上說,凡需要骨髓移植的疾病都可由臍血移植來代替。由於臍血移植成功率高,收集方便,在同樣的條件下,應首先選擇臍血移植來治療疾病。

後來居上的臍血移植,它必將燃起更多的生命之火。

除了臍帶血外,3~6個月的胎兒肝臟也含有豐富的、造血功能活躍的造血幹細胞。近年採用胎兒肝臟懸液輸注方法,在治療血液病上已取得一定效果。這種方法是用具有造血功能的3~6個月胎兒的肝臟,經研磨後製成單個核細胞的懸液,輸注給再生障礙性貧血病人,或輸注給經化療後的白血病人,使病人正常造血功能得以重建。此外還可以用胎兒肝臟製成無細胞懸液進行輸注。因為3~6個月胎兒的肝臟內不僅具有造血幹細胞,並且還含有刺激造血的活性物質,這些活性物質既能刺激白細胞系生長,又能刺激紅細胞系生長,所以將這些活性物質輸注給血細胞缺乏的病人,能使患者的造血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復。

近來,外周血的造血幹細胞移植也開始應用於臨床。這種方法的優點是取材方便,並且避免了骨髓取材對病人造成創傷。但是周圍血中提取和分離幹細胞的手續很復雜,影響了普遍使用。

血液是身體上各種器官組織所不可缺少的,隨著基因工程和克隆技術的發展,相信會出現適合於人類需要的多種功能的血液製品,並且制備出高質量的血液代用品,從而造福於人類。

親權鑒定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常說某人長得極像他的父親,或者說某人長得極像他的母親,也有時說某人的眼睛和他父親的一模一樣,某人的鼻子和他母親的沒有差別,等等。不錯,由於遺傳的關系,一個人身體形態有時頗像他的父母,甚至常從外貌形態上可以認出他是誰的兒子或女兒。但是,要想真正繼定父母與子女的血親關系,僅靠外貌形態是不行的,只有通過鑒定血型的辦法,才能判斷有否可能是親子關系。

由於血型是由遺傳來的,所以鑒定血型可以判斷父母與子女是否親生關系,這在法醫學上稱為親權鑒定。在懷疑醫院產房抱錯新生兒以及發生幼兒拐騙、失散等情況下,常需要解決是否親生關系問題,親權鑒定主要根據遺傳規律,按照遺傳特徵鑒定,以確定有否可能是親生關系。當發現親子間與遺傳覿律有矛盾時,便可加以否定,這就是俗說的「滴血認親」。

例如,父母雙方的血型均為O型者,其子女也只能是O型,若親代與子代的血型與此法則有矛盾,便可否定其親生關系。當然,子女為O型者,還不能完全肯定就是這一對男女的親生子,因為男女同為A型者,如上表所示也有可能生出O型的子女。由此可見,依靠ABO血型鑒定親權關系只能否定什麼,而不能肯定什麼。

至於身體形態的特徵,雖然也受著遺傳控制,但同時也受環境的影響,而且各個發育階段也有差異。形態特徵受年齡和環境影響較少的有鼻、口、耳的形態,眼的位置以及眉毛生長情況等,但這只能作為親權鑒定時的參考。某些顯性遺傳疾病,如多指(趾)症、短指(趾)底、狐臭、家庭性息肉等,也只能是當做輔助性的鑒定。

5、如何改善人體骨髓的造血功能?

1.增強有氧運動,可以增加造血幹細胞活性2.人體的造血組織有很強的代償功能,當抽取部分骨髓後,造血幹細胞會加快增殖,在一、二周內完全恢復原來的水平。因此,捐獻者不僅不會影響自身的造血功能,反而使自身的造血系統得到了鍛煉,更具備了生命的活力。

6、如何增強骨髓造血功能?

增強有氧運動,可以增加造血幹細胞活性,增強骨髓造血功能

7、有造血功能骨髓和無造血功能骨髓有什麼差異

造血幹細胞( Stem cell ,SC)是指骨髓中的幹細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並能分化為各種血細胞前體細胞,最終生成各種血細胞成分,包括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它們也可以分化成各種其他細胞。它們具有良好的分化增殖能力,幹細胞可以救助很多患有血液病的人們,最常見的就是白血病。但其配型成功率相對較低,且費用高昂。捐獻造血幹細胞對捐獻者的身體並無很大傷害。
造血幹細胞( Hemopoietic Stem cell ,HSC)的干,譯自英文「 stem 」,意為「樹」、「干」和「起源」。類似於一棵樹干可以長出樹杈、樹葉,並開花和結果等。通俗地講,造血幹細胞是指尚未發育成熟的細胞,是所有造血細胞和免疫細胞的起源。因此是多功能幹細胞,醫學上稱其為「萬用細胞」,也是人體的始祖細胞。幹細胞是具有自我復制和多向分化潛能的原始細胞,是機體的起源細胞,是形成人體各種組織器官的祖宗細胞。 造血幹細胞有兩個重要特徵:其一,高度的自我更新或自我復制能力;其二,可分化成所有類型的血細胞。造血幹細胞採用不對稱的分裂方式:由一個細胞分裂為兩個細胞。其中一個細胞仍然保持幹細胞的一切生物特性,從而保持身體內幹細胞數量相對穩定,這就是幹細胞自我更新。而另一個則進一步增殖分化為各類血細胞、前體細胞和成熟血細胞,釋放到外周血中,執行各自任務,直至衰老死亡,這一過程是不停地進行著的。

8、隨著年齡的增長,哪裡的骨髓逐漸變成黃骨髓,失去造血功能()A.骨松質B.骨髓腔C.骨密質D.以上都

人體內的骨髓有兩種,一種是紅骨髓,另一種是黃骨髓.
幼年時人的骨髓腔里是紅骨髓,具有造血功能.成年後骨髓腔里的紅骨髓轉變成了黃骨髓失去造血功能.但當人體大量失血時,骨髓腔里的黃骨髓還可以轉化為紅骨髓,恢復造血的功能.
在人的骨松質里有紅骨髓,終生具有造血功能.
故選:B.

與骨髓提取造血功能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