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請問血小板值是55,骨髓穿刺說符合血小板減少症該如何治療?
治療
血小板減少症的治療隨其病因和嚴重程度而多變,需迅速鑒別病因,若有可能應予以糾正(如在肝素有關的血小板減少症停用肝素).由於血小板反復輸注會產生同種血小板抗體,造成療效的降低,因而要間歇性使用以預防上述抗體產生.若血小板減少是由於血小板消耗,則血小板輸注應保留於治療致命性或中樞神經系出血.若由於骨髓衰竭引起的血小板減少,則血小板輸注保留於治療急性出血或嚴重性血小板減少(如血小板數<10000/μl).
特發性(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本病為不伴全身性病變的出血性疾病,成年患者表現為慢性型,而兒童患者常是急性型並有自限性.
成年特發性(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ITP)是由於產生了一種針對結構性血小板抗原的抗體(自身抗體);而兒童患ITP時,是由病毒抗原激發了抗體的合成.該抗體和附著在血小板表面的病毒抗原起反應.
診斷
除了瘀斑,紫癜和粘膜出血(輕微或量多)外,體檢結果均為陰性.外周血檢查結果,除血小板數目減少外,均屬正常.骨髓檢查通常除可發現巨核細胞正常或數量增加外,其他亦屬正常.
治療
成年人的治療通常開始口服皮質類固醇(例如強的松每日1mg/kg).如有效,血小板計數將在2~6周內恢復正常,然後逐步遞減皮質類固醇.但大多數病人的療效不夠滿意,或是減少腎上腺類固醇劑量後即復發.脾臟切除可使50%~60%病人得到緩解.對於用類固醇和脾臟切除治療難以奏效的病人,使用其他葯物的療效尚未證實.由於慢性ITP病程長,同時慢性ITP患者死亡率低,而對治療方法的利弊仍須慎重權衡.應用合成的雄激素(達那唑),或使用硫唑嘌呤,長春新鹼,環磷醯胺,或環孢菌素的免疫抑制.
2、骨髓不造血的病人為何需要輸血小板
認真看完就懂了!血小板是哺乳動物血液中的有形成分之一。形狀不規則,比紅細胞和白細胞小得多,無細胞核,成年人血液中血小板數量為100~300×1000000000個/L,它有質膜,沒有細胞核結構,一般呈圓形,體積小於紅細胞和白細胞。血小板在長期內被看作是血液中的無功能的細胞碎片。血小板具有特定的形態結構和生化組成,在正常血液中有較恆定的數量(如人的血小板數為每立方毫米10~30萬),血小板是血液中的一種有形成份,既不屬於紅細胞也不屬於白細胞,它的體積很小,直徑只有紅細胞的1/3~1/2,沒有顏色,形狀又不規則,在血液中是很不起眼的小個子。在止血、傷口癒合、炎症反應、血栓形成及器官移植排斥等生理和病理過程中有重要作用。但是它卻是我們身體內部的「止血專家」。在正常生理情況下,血小板對毛細血管的內皮有營養和支持的作用,它就像「泥瓦匠」一樣,時刻在修補血管壁,始終保持血管內壁的完整性和光滑度,防止血管內的血液丟失。當人體血管破損發生創傷出血時,血小板立即發揮「堵漏專家」的專長,成群結隊奔赴現場,迅速抱緊粘附成團,在十幾秒鍾內形成血栓,堵塞在創口的毛細血管或小靜脈,堵住傷口。如果有比較大的血管破裂,這個「止血能手」還能攜帶具有止血能力的生物活性物質,隨血小板來到血管損傷處,並立即被釋放出來,讓局部的血管收縮,促進止血。血小板身體內有一些「凝血因子」,當血液流到血管外時,血小板遇到比較「粗糙」的環境,它便會破裂,釋放出「凝血因子」———收縮性蛋白質,促使血液向「凝聚」方面發展,成為血凝塊,這就是我們看到傷口流出的血很快就由稀薄轉為粘稠的狀態,並堵塞血管,也堵塞整個傷口,防止繼續出血的原因了。如果血小板數量或功能出現異常,會導致小傷口出血不止、牙齦出血、碰撞後出現明顯的青紫腫脹,甚至會引起內臟或顱內出血,危及生命。正常成年人血小板每立方毫米10萬~30萬個,壽命大約是7~10天。臨床上與血小板有關的常見疾病有血小板減少症以及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血小板應用十分廣泛,涉及急救、外科、內科、婦產科等多個臨床科室。某些疾病如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血小板無力症、尿毒症、嚴重肝病等諸多原因可造成血液中血小板過低或血小板功能異常,引起嚴重出血而危及生命,就須輸注血小板治療。
3、血小板低和骨髓有關嗎?
血小板是偏低!這個你問的血小板和骨髓是不是有關系我覺得還是有的!我家zd孩子也做骨穿他是因為血小板只有五個單位才骨穿的!你六十多到八十我覺得沒有骨穿必要!我把我的經驗告訴你:最好不要勞累,不能感冒經常關注自己血常規。我家孩子是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血小板功能當時就有五個單位。你不管在哪裡看都要以中醫為主因為在內西醫看來就是糖皮激素也是最佳的治療葯物!但副作用太大了!我家寶寶是在連雲港中醫院李建軍專家那裡看好的!現在也脫離激素了血小板也平穩了!不能光依靠激素。副作用太大了!中西結合治療會快點!挖白茅草根熬水當茶飲用!還有就是水牛角到殺水牛那裡買水牛角據開熬水喝。問醫生也可以。容花生米 大棗 山葯 枸杞子 藕茄子多吃!我的經驗之談希望對你有幫助!祝福早日康復!
4、捐血小板就是抽血嗎?還是抽骨髓???
首先體檢標准和獻血是一樣的,就多一個血小板計數的檢測。
就是用一個密閉的一次性管路 先抽取一定量的血液。再機器里通過離心作用,把血小板從血液中分離出來,然後血液的其他成分再會輸到你體內,不疼就是時間比獻血長一些
5、血小板減少骨髓象是什麼意思?
你好!關於血小板減少的原因較多,需要一一排查,或因感染因素(尤其病毒感染如肝炎病毒等),葯物因素(解熱鎮痛、抗生素、化療葯等),免疫因素(是否存在風濕免疫疾病等),脾臟因素(是否脾臟腫大),骨髓造血(生存血小板減少),消耗因素(血栓形成等),等等,建議在當地血液專科醫生指導下,一一排除;不過臨床最為常見的是「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與自身免疫相關,此種疾病血小板只要保持在30~50及其以上,應該是安全的。我們的經驗建議中醫葯治療,從調和肝脾角度入手可以獲得良好效果。
6、捐血了,血小板是骨髓嗎?骨髓是骨頭裡面的?
血小板在血液裡面,是血液的成分,也就是一樣的抽血。骨髓很寶貴,如果你選擇的獻骨髓,才是抽骨髓
7、5.血小板來源於骨髓中的 a.漿細胞 b.單核細胞 c.巨核細胞 d.巨噬細胞 e.組
【答案】C
【解析】血小板來源於骨髓巨核細胞,血小板進入血循環後,約有三分之一貯存在脾臟內。血小板半存活期為3.7~4.0天,衰老和消耗的血小板主要在脾臟內被清除。
8、造血幹細胞、血小板和骨髓捐獻是一回事還是三回事?有點不懂。
造血幹細胞和骨髓捐獻基本是一個概念。過去捐獻骨髓需要半麻或全麻以後在股骨頭處穿刺,然後抽取骨髓用於臨床。現在是事先給捐獻者打動員劑,把骨髓里的造血幹細胞動員到外周血,然後在機器里進行循環,將有用的造血幹細胞分離出來用於臨床。後期循環分離的程序和採集血小板的原理基本上是一樣的。只不過血小板本身就是血液的一部分,不用前期的動員。獻血小板和獻血是一個范疇,由於失去的血小板最晚能在7-10天內恢復到原數值,因此捐獻血小板的間隔可以是一個月的時間。捐獻造血幹細胞則沒那麼容易,首先要能在資料庫里夠配型成功,捐獻者當時的身體及其他方面要適合捐獻,低配和高配要能符合要求,如果一切都沒問題,就可以捐獻了。需要強調的有幾點,第一,造血幹細胞本來是應該呆在骨髓里的,如果用葯物把它們硬趕到血管里,肯定會引起一些不適,這種不適根據每個人的具體情況會有不同的感覺,這種感覺絕不是病態的,捐獻後很快就會消失。我接觸到過不少捐獻者,有好幾個女孩捐獻後都結婚當媽媽了,有一個北京昌平的捐獻者還生了雙胞胎;第二,如果你被通知合格了,你有權力因為各方面的原因馬上拒絕捐獻。但在高配成功後,對方患者已經做了預處理,你就一定不能放棄了,因為這個時候對方幾乎把自己的「骨髓庫」「清空」了,如果你這個時候後悔,等於殺人;第三,捐獻造血幹細胞雖是公益行為,但是是有「報酬」的,具體不太清楚有多少,大概5000吧,這筆錢是由患者那邊支付的,有一些捐獻者會退回去,這個官方不支持也不反對呵呵。由於捐獻者和患者往往不在一個城市,還會產生一些路費和出差費,我們有不少志願者大都節省著用呢。這和台灣的志願者們比就差遠了,上次有兩例送台灣的,是台灣慈濟來取,而且人家是自掏腰包。。。說的太多了,我不是一個合格的志願者,很多地方僅供參考哦。。。。。對了去百度一下中華骨髓庫吧,更詳細的在官網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