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髓 >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解釋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解釋

發布時間:2020-12-12 22:18:30

1、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徵到底是什麼病?可以治癒嗎?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是一組源於造血幹細胞的異質性克隆性疾病,其特點為骨髓導常造血和無效造血,部分病例可轉化為急性白血病,曾被稱為白血病前期.臨床表現為全血細胞減少或任一,二系血細胞減少,以過行性貧血為主要症狀,常伴有感染和出血,
.1/3病人在2年內轉化為急性白血病,部分病人因感染,出血或全身衰竭而死亡.
中葯可以降低西葯和激素類葯物的耐葯性和副作用,有很多患者都是一開始用西葯還有一定的效果可是隨著時間和治療時間的延長服用西葯會出現一定的耐葯性,中葯可以調理人體免疫系統,中葯可以對抗化療副作用,可保護正常造血功能骨髓的恢復,防止化療葯物引起嚴重的骨髓抑制
所以早期結合草葯進行治療是很關鍵很重要的。

2、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是怎樣的一種病?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MDS)是一種原因不明的造血幹細胞疾病,其特點是造血系統多樣性增殖異常,表現為全血細胞或一系、兩系血細胞的減少,骨髓增生活躍或明顯活躍,原始粒細胞或早幼粒細胞可增多。

終末期部分病人可以轉變為白血病。本病多見於50歲以上的人,偶見於兒童。大多數起病隱襲,以貧血為主要表現,呈持續、進行性,用鐵劑或各種生血葯物治療不易生效,病程長,有反復感染、出血表現,部分病人可有肝、脾、淋巴結腫大。

中醫注重辨證施治。根據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的難治性貧血,可分為補氣、補血、解毒、益氣養陰、益氣養陰為主。另外也要注意生活習慣的調整,多注意飲食上面的調理,多吃蔬菜水果等。

如果有不明白的病情需要咨詢,可以直接戳我的名片點擊[病情咨詢預約申請單]獲取幫助。

3、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徵求救

我很同情你,你得的病是MDS---RA,全名叫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我的女友的父親也是得了這個病。在著名的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治了。但是還是在今年5月份走了。
這個病根本不好治的。如果你有很多錢,那麼就可以活的長些。如果可以骨髓移值成功就可以根除。但是。。。。。
不過我可以給你一點建議:多補充維生素。一定要好好照顧她,不能讓她咸冒發燒。

什麼是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MDS)目前認為是造血幹細胞增殖分化異常所致的造血功能障礙。主要表現為外周血全血細胞減少,骨髓細胞增生,成熟和幼稚細胞有形態異常即病態造血。部分患者在經歷一定時期的MDS後轉化成為急性白血病;部分因感染、出血或其他原因死亡,病程中始終不轉化為急性白血病。多數起病隱襲,以男性中老年多見,約70%病例50歲以上。兒童少見,但近年青少年發病亦有增加。

什麼原因引起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可是原發的,即原因不明。或曾有化學致癌物質、烷化劑治療或放射線接觸史,即繼發性。在全部急性白血病病例中,僅少數患者臨床能觀察到明確的MDS過程。約50%MDS患者可見到特殊的染色體異常。MDS患者的進展方式及其是否向急性白血病轉化,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細胞內被激活的癌基因類型和數量。對骨髓細胞進行染色體顯帶分析和G6PD同功酶研究,提示MDS系由一個幹細胞演變而來,故為克隆性疾病。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有什麼症狀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的初發症狀缺乏特異性,部分患者可無明顯自覺症狀。大多數患者有頭昏、乏力、上腹不適和骨關節痛。多數以貧血起病,可做為就診的首發症狀,持續數月至數年。約20%~60%病例病程中伴出血傾向,程度輕重不一,表現有皮膚瘀點.牙齦出血、鼻衄。重者可有消化道或腦出血。出血與血小板減低有關,一些患者的血小板功能亦有缺陷。約半數患者在病程中有發熱,發熱與感染相關,熱型不定,呼吸道感染最多,其餘有敗血症、肛周、會陰部感染。在未轉化為急性白血病的病例中,感染和/或出血是主要死亡原因。肝、脾可有中或輕度腫大,1/3病例有淋巴結腫大,為無痛性。個別患者有胸骨壓痛。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需要做哪些檢查
一、血象:外周血全血細胞減少,其程度依不同分型而異。如難治性貧血(RA)以貧血為主,難治性貧血伴有原始細胞增多(RAEB)或轉變中的RAEB(RAEB-T)則常有明顯的全血細胞減少。
二、骨髓象:骨髓活檢在MDS已廣泛應用,不僅提供診斷依據,還有助於預測預後。
三、細胞遺傳學研究:異常克隆的檢出率顯著提高。染色體的檢查對預測預後具有一定價值。
四、體外骨髓培養的研究:體外培養的異常程度與向白血病轉化的可能性關系密切。
五、其他:約20%血清或尿溶菌酶升高。血清鐵蛋白有不同程度增加。

如何治療
一、支持治療。
當患者有明顯貧血或伴心、肺疾患時,可輸紅細胞。RA和RA-S常因反復輸血造成鐵負荷增加。在有出血和感染時,可輸入血小板和應用抗生素。預防性輸注粒細胞和血小板對MDS患者無明確療效。
二、維生素治療:部分RA-S對維生素B6治療有效。
三、腎上腺皮質激素:約10~15%MDS患者,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治療後,外周血細胞計數明顯上升。
四、分化誘導劑:
MDS患者惡性克隆中的某些細胞仍保留分化潛能,一些葯物能誘導瘤細胞分化。國內多採用全反式維甲酸20mg每日三次口服。小劑量阿糖胞苷對髓性白血病有分化誘導作用,目前已用於MDS。
五、雄激素。
六、聯合化療:就多數MDS而言,常規的抗白血病治療無益。MDS對化療耐受性低,治療療效差,即使獲得緩解,緩解期也短。若病人年齡小於50歲,處於RAEB-T臨床狀態好,可酌情用常規化療。
七、骨髓移植:當年齡小於50歲,並處於RAEB或RAEB-T,有HLA同型供者,醫療條件允許,可考慮進行同種異體骨髓移植。

我的QQ:7115742

4、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的認定標准

 國內於1987年第四屆全國再障學術會議確定再障診斷標准如下:
  1,全血細胞減少,伴有相應的臨床症狀;
  2,無明顯肝、脾淋巴結腫大。
  3,骨髓檢查顯示至少有一部位增生減低或重度減低(如增生活躍,須有巨核細胞明顯減少,骨髓小粒成份中應見非造血細胞增多,(有條件者應作骨髓活檢等檢查)。
  4,能除外其他引起全血細胞減少的疾病,如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中的難治性貧血,急性造血功能停滯,骨髓纖維化,急性白血病,惡性血織細胞病等。

  5,血象示網織紅細胞絕對值低於正常(正常人平均77.1*10^9/L)。

5、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是什麼病

?

6、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是什麼病啊?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就是造血幹細胞增殖分化異常所致的造血功能障礙。北京血液凈化基地專家說,半數以上的患者有出血,但早期的出血症狀較輕,多為皮膚粘膜出血,牙齦出血或鼻衄,因不嚴重,很少需特別處理,女性患者也很少出現月經過多;但隨疾病發展到晚期,出血趨勢加重,腦出血成為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粒細胞減少和功能異常導致感染發生,病情初期(難治性貧血,RA)較穩定,多無嚴重的感染與發熱,後期(RAEB或RAEBt)較易合並感染。由於免疫力低下,易引起潛在性膿瘍以及化膿性關節炎、結核、綠膿桿菌性結膜炎、壞疽等不常見的感染。黴菌感染在後期較普遍,敗血症常為疾病終末期的合並症和主要的死亡原因。建議你可以到北京血液凈化基地咨詢一下,詳細可在百度搜索北京血液凈化基地,希望對你能有幫助吧。

7、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的診斷

建議參照維也納標准(表2)。MDS診斷需要滿足兩個必要條件和一個確定標准。
表2 MDS的診斷標准 條件 一、必要條件 1 持續(≥6月)一系或多系血細胞減少:紅細胞(Hb<110g/L);中性粒細胞(ANC<1.5×10^9/L);血小板(BPC<100×10^9/L)
2 排除其他可以導致血細胞減少和病態造血的造血及非造血系統疾患 二、確定標准 1 病態造血:骨髓塗片紅細胞系、中性粒細胞系、巨核細胞系中任一系至少達10%;
2環狀鐵粒幼細胞佔有核紅細胞比例≥15%
3 原始細胞:骨髓塗片中達5~19%
4 染色體異常(參考表6) 三、輔助標准 (用於符合必要標准,未達確定標准,臨床呈典型MDS表現者)
1 流式細胞術顯示骨髓細胞表型異常,提示紅細胞系或/和髓系存在單克隆細胞群
2 單克隆細胞群存在明確的分子學標志:HUMARA(人類雄激素受體)分析,基因晶元譜型或點突變(如RAS突變)
3 骨髓或/和循環中祖細胞的CFU集落(±集簇)形成顯著和持久減少 當患者未達到確定標准,如:不典型的染色體異常,病態造血<10%,原始細胞比例4%等,而臨床表現高度疑似MDS,如輸血依賴的大細胞性貧血,應進行MDS輔助診斷標準的檢測(見表2),符合者基本為伴有骨髓功能衰竭的克隆性髓系疾病,此類患者診斷為高度疑似MDS。若輔助檢測未能夠進行,或結果呈陰性,則對患者進行隨訪,或暫時歸為意義未明的特發性血細胞減少症(idiopathic cytopenia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 ICUS),定期檢查以明確診斷。
MDS的形態學異常
原始細胞標准:Ⅰ型為無嗜天青顆粒的原始細胞,Ⅱ型為含有嗜天青顆粒但未出現核旁高爾基區的原始細胞。出現核旁高爾基區者則為早幼粒細胞。
病理活檢是骨髓塗片的必要補充(表4)。要求在髂後上棘取骨髓組織長度不得少於1.5cm。所有懷疑為MDS的患者均應進行免疫組化(immunohistochemical, IHC)檢測(表5)。
細胞遺傳學檢測
對所有懷疑MDS的患者均應進行染色體核型檢測,需檢測20~25個骨髓細胞的中期分裂相(表6)。對疑似MDS者,染色體檢查失敗時,進行FISH檢測,至少包括:5q31、CEP7、7q31、CEP8、20q、CEPY和p53。
對懷疑MDS疾病進展者,在隨訪中應檢測染色體核型,一般6~12月檢查一次。
基因表達譜和點突變檢測
在MDS中,基於CD34+細胞或CD133+細胞的基因表達譜(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GEP)的檢測,能發現特異的,有預後意義的,並與FAB、WHO或IPSS亞型存在一定相關性的基因標記。但是在高危MDS與繼發性AML,低危MDS與正常人間,這些GEP異常存在重疊。
對於懷疑有肥大細胞增多症或伴有血小板增多症者,檢測KIT基因D816V突變或JAK2基因V617F突變有助於鑒別診斷。
流式細胞技術在MDS中應用
目前尚未發現MDS患者特異性的抗原標志或標志組合,但流式細胞術在反應性骨髓改變與克隆性髓系腫瘤患者的鑒別診斷中有意義,見表7。 診斷MDS的主要問題是要確定骨髓增生異常是否由克隆性疾病或其它因素所導致。病態造血本身並不是克隆性疾病的確切證據。
(1)營養性因素,中毒或其它原因可以引起病態造血的改變,包括Vit B12和FA缺乏,人體必需元素的缺乏以及接觸重金屬,尤其是砷劑和其他一些常用的葯物、生物試劑等。
(2)先天性血液系統疾病,如先天性紅細胞生成異常性貧血(CDA)可引起紅系病態造血。微小病毒B19感染可以引起幼稚紅細胞減少,並伴有巨大巨幼樣的幼稚紅細胞。免疫抑制劑麥考酚酸酯也可以導致幼稚紅細胞減少。
(3)葯物因素,復方新諾明可以導致中性粒細胞核分葉減少,易與MDS中的病態造血相混淆。化療可引起顯著的髓系細胞病態造血。G-CSF會導致中性粒細胞形態學的改變,如胞質顆粒顯著增多,核分葉減少;外周血中可見原始細胞,但很少超過10%,骨髓中原始細胞比例一般正常,但是也可以升高。
了解臨床病史包括葯物和化學試劑的接觸史很重要,鑒別骨髓增生異常時,尤其是原始細胞不高的病例,要考慮非克隆性疾病。若診斷困難,可在幾個月後再行骨髓及細胞遺傳學檢查。
(4)其他血液疾病
再生障礙性貧血與MDS鑒別。RA的網織紅細胞可正常或升高,外周血可見到有核紅細胞,骨髓病態造血明顯,早期細胞比例不低或增加,染色體異常,而再生障礙性貧血一般無上述異常。
PNH也可出現全血細胞減少和病態造血,但PNH檢測可發現CD55+、CD59+細胞減少,Flaer可發現粒細胞和單核細胞的GPI錨連蛋白缺失,Ham試驗陽性及血管內溶血的改變。
自身抗體導致的全血細胞減少,也能見到病態造血,Coombs試驗陽性和流式細胞術能檢測到造血細胞相關自身抗體,而且應用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常於短期內出現較好的治療反應。
(5)甲狀腺疾病也可出現全血細胞減少和病態造血,但甲狀腺功能檢查異常。
(6)實體腫瘤也可出現全血細胞減少和病態造血,可行相關檢查排除。

8、為什麼會得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症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症(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MDS)是一組起源於造血髓系定向幹細胞或多能幹細胞的異質性克隆性疾患,主要特徵是無效造血和高危演變為急性髓系白血病,臨床表現為造血細胞在質和量上出現不同程度的異常變化。其具體臨床表現為貧血,可伴有感染或出血,部分病人可無症狀。部分患者可有肝,脾,淋巴結輕度腫大,少數患者可有胸骨壓痛,肋骨或四肢關節痛。血象可呈全血細胞減少,或任何一系及二系血細胞減少。 1982年由FAB協作組建議確立病名,並將MDS分為五型:難治性貧血;難治性貧血伴環狀鐵粒幼細胞增多;難治性貧血伴原始細胞增多,轉變中的難治性貧血伴原始細胞增多;慢性粒-單核細胞白血病。 MDS發病率約10/10萬~12/10萬人口,多累及中老年人,50歲以上的病例佔50%~70%,男女之比為2:1。MDS30%~60%轉化為白血病。其死亡原因除白血病之外,多數由於感染,出血,尤其是顱內出血。

與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解釋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