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星也有煩惱,周董和張嘉譯都有脊髓灰質炎,這到底是一種什麼病呢?
具體來說,脊髓灰質炎的一個分支病種叫強直性脊膜炎(周董和張嘉譯得的病)。這是一種包含全身症狀的神經性疾病,表現在外就是身體略顯駝背,像張嘉譯那樣。這種病是遺傳性的,換句話說,是生下來就有的。強直性脊膜炎是無法治癒的,只要得上那恐怕要被陪伴一生了。
而網上有人稱翻看周傑倫的微博時,發現周董有一個階段竟需要自己的母親幫他穿襪子……看到這段話當場就把我驚住了。都知道周傑倫有這種病,但很少有人真正關心他吧……而更令人扼腕嘆息的是,周傑倫的愛子竟然也得了和爸爸一樣的病,上帝,你要不要再殘忍一點?
筆鋒轉動,我們再來看看張嘉譯。張嘉譯怕是男星中走路姿勢最拽酷帥的一位了,走路彎著腰,左搖右晃,松鬆散散,自成一體的走路方式使他看起來男人味十足。以前我也不知道,但家裡有一個張大叔的迷妹——我媽媽,是她告訴我的。說來真是造化弄人啊。不過張大哥這幾年在娛樂圈風風火火,也是難過之餘,叫人感到些許欣慰吧。
所以呢,我們在這個社會上就不要那麼多的抱怨了,想想自己,再想想傑倫哥和張大叔,我們健健康康的,趁著大好的年華,閃亮的青春,一定要奮斗,一定要努力。周董和張嘉譯沒有抱怨,他們或是頂著病痛(據說有時候周傑倫他在演出時經常疼痛難忍),或是駝背惹爭議,還能這么拼……所以,是到我們雄起的時候了,向上吧,少年。
2、脊髓灰質炎的易感人群有哪些?
不分種族、年齡及性別均可感染脊髓灰質炎,自然感染後人體對同型病毒能產生較持久的免疫力,一般認為可維持終身。新生兒可由母體獲得抗體,但出生後3~6個月逐漸下降以至全部消失,此後嬰幼兒通過野毒感染(包括隱性感染和輕型感染)或人工免疫接種而獲得免疫力。脊髓灰質炎病毒3型之間交叉免疫的可能性極小。麻痹型病例重復感染後再次出現麻痹者較少。人群的免疫狀態在流行過程中起重要作用,對流行或散發、流行特徵、傳播速度、范圍大小意義重大。
3、嬰兒患脊髓灰質炎有哪些症狀?
脊髓灰質炎又叫小兒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質炎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此病主要經口傳入,也可通過空氣飛沫傳染,脊髓灰質炎的潛伏期為5~14天。
脊髓灰質炎輕者可表現低熱、咽痛、流涕、咳嗽、惡心、嘔吐、腹瀉等症狀,可不出現癱瘓。
重型起病緩急不一,主要症狀是發熱、嗜睡、頭痛,有的出現消化道症狀及上呼吸道症狀。早期一般為1~4日。退熱後,經過1~6日又發熱,面紅出汗,咽痛,頸項強直,煩躁不安,哭鬧。這時如做腰椎穿刺,腦脊液有改變。3~4天後出現癱瘓,特點是分布不規則不對稱,多見於四肢,主要表現為肌力和肌張力減退。經過5~10天發熱減退,癱瘓也不再發展。癱瘓1~2周以後,病肢肌肉開始恢復功能,輕者1~3個月恢復,重者半年到1年半恢復。
對患兒要加強護理,按醫囑服葯。要使癱瘓的肢體避免外傷,給他做按摩,幫助患肢活動。在恢復期可採用針灸、推拿等療法,並加強患肢的被動活動。
4、脊髓灰質炎的發熱特點是什麼?
脊髓灰質炎是由脊髓灰質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本病多發於1 ~ 5 歲小兒,且臨床以肌肉弛緩性麻痹為特點,故俗稱「小兒麻痹症」。
本病初起多以發熱為主要表現,一般為低熱或中度發熱,伴有全身不適、咽痛、咳嗽或嘔吐、腹瀉等症狀。經 1 ~ 4 天後熱勢漸退, 其他症狀亦隨之消失。熱退後 1 ~ 6 天,患兒體溫可再次上升,即所謂「雙峰熱」。同時出現中樞神經系統症狀,煩躁或嗜睡,全身肌肉疼痛,感覺過敏。高熱持續 3 ~ 6 日或更久,體溫開始逐漸下降, 在體溫開始下降時出現肢體癱瘓,以後逐漸加重。一般體溫降至正常後,癱瘓亦停止進展。
脊髓灰質炎為什麼會表現為雙峰熱型呢 ? 這是因為病毒侵入人體後,進入血液循環形成病毒血症,首先侵犯呼吸道、消化道等非神經組織,引起發熱等前驅症狀。此時體內中和抗體產生,病毒被清除,可使疾病停止發展,而不發生神經系統病變。如果感染病毒量大,毒力強或機體免疫力差,則病毒可通過血腦屏障侵入中樞神經系統,引起脊髓前角灰質炎,故再次出現發熱,並可引起癱瘓。
脊髓灰質炎以雙峰熱為典型的臨床特徵,但有不少患兒在病程中並沒有典型的雙峰熱表現。也有的患兒在第一次發熱時,由於熱勢不高,其他症狀也不明顯,很容易被家長忽視,而直到第二次發熱, 同時出現中樞神經系統症狀時,才被家長注意。
脊髓灰質炎在發熱時,可以用物理或葯物降溫,以緩解症狀。
5、脊髓灰質炎疫苗為什麼可以做成「糖丸」?
脊髓灰質炎疫苗(Polio vaccines)原本就是有兩種: 糖丸的口服疫苗:成分是減毒活疫苗(Attenuated Vaccine),也就是活的病毒,但是毒力輕微到忽略不計。 注射的疫苗:成分是滅活疫苗(Inactivated vaccine),也就是死了的病毒。
先要談一下脊髓灰質炎(Poliomyelitis)這個病是怎麼回事兒?致病因素,是脊髓灰質炎病毒(Poliovirus)。這個病毒是正鏈單股RNA的,小RNA病毒(Picornavirus)屬的,
其他的兄弟姐妹還有:鼻病毒柯薩奇病毒(Coxsackie viruses):比如手足口病Echovirus:可以得心肌炎甲型肝炎病毒(Heptitis A virus, HAV):得甲型肝炎,比如N多年前的上海毛蚶肝炎事件等
這家兒的病毒,有些是明顯糞口途徑傳染的,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脊髓灰質炎病毒(Poliovirus)和甲肝病毒。(參考:為什麼很多中國人愛喝熱水?)
進一步看這兩個病毒,他們並不是一個僅僅通過糞口途徑(oral-fecal),從嘴到肛門走一遭,頂多在腸道鬧個腹瀉就走的那種,他們還會猛烈地攻擊別的地方:甲型肝炎病毒(Heptitis A virus, HAV):鬧完腸道入血之後,有些會去攻擊肝臟而導致肝炎。
脊髓灰質炎病毒(Poliovirus):鬧完腸道入血之後,有些會去攻擊神經系統。之所以被人類強烈地記住,就是因為它能猛打腦和脊髓的運動神經元,而造成人類的癱瘓。
而實際上,只要食物裡面混有這病毒,從咽喉開始一直到腸子,整個的消化管,都可能成為脊髓灰質炎病毒(Poliovirus)的登陸點,甚至有人把這個疾病的傳播方式稱作「糞口途徑」+「口口途徑」。
6、脊髓灰質炎的傳染途徑是什麼?
只能通過人傳染
脊骨髓灰質炎只能通過人傳染,主要傳播途徑是糞—口傳播,也可通過呼吸道傳播。病毒寄居在病人、無症狀帶病毒者(即感染了病毒,但無臨床症狀)的胃腸道和鼻咽部。經消化道糞便、呼吸道分泌物排出體外。如果食物受了含病毒糞便的污染,人吃了這樣的食物就有可能被感染。直接或間接地污染了手、玩具、用品,也會傳播此病,蒼蠅、蟑螂沾染了帶病毒的糞便,再爬食品,這樣就把病毒帶給了食品,人進食了這樣的食品,就會被感染。寄居在鼻咽部的病毒,通過病人打噴嚏將病毒排在空氣中,正常人呼吸了帶病毒的空氣,可能感染;病毒還可從痰液、鼻涕等鼻咽分泌物排出體外。如果接觸了這些分泌物,又挖鼻腔,也可將病毒帶入體內。孕婦如果發生了脊髓灰質炎病毒血症的話,可以經胎盤將病毒傳播給胎兒,使胎兒患上先天性脊髓灰質炎。飲水被污染後常常引起暴發流行。年長兒、接種過脊髓灰質炎疫苗有抵抗力的兒童,感染脊髓灰質炎病毒後,可不發病或成為無症狀的帶病毒者。發病者都是未接種脊髓灰質炎疫苗者或免疫接種失敗者。
7、脊髓灰質炎流行特徵與疾病症狀是怎樣的?
1.流行具有世界性
此病的流行具世界性,第一批脊髓灰質炎患者出現在英國,此後各地均有發生。我國1882年開始有病例報道,後逐年增加,其中1959年在南寧一次流行發病率高達150.6/10萬。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的問世使發病率明顯下降,大部分國家疫情已得到控制,有的已基本消滅。據全國AFP專報系統監測結果,自1994年10月以來,我國未發現本土脊髓灰質炎野病毒病例。
拿我國來說,使用活疫苗以前,城市發病率要高於農村許多倍,廣泛服用疫苗後,城鄉發病率基本相等。本病終年可見,而以夏秋為多。可散發或流行,流行時以無症狀的隱性感染及不發生癱瘓的輕型為多。發病者多為5歲以內的孩子,要佔90%以上,其中,成人很少見。近年來由於開展減毒活疫苗接種,發病年齡有逐年升高趨勢,成人患者有所增多,且使用活疫苗後,發病季節曲線亦變得不平穩,原3~5年流行一次的規律已不科學,流行的病型由過去常見的Ⅰ型轉為以Ⅱ、Ⅲ型相對多見。
2.潛伏期症狀
潛伏期在3~35天。
3.前驅期症狀
此期的主要表現為發熱、乏力、全身不適、惡心嘔吐、頭痛、腹瀉或便秘等上呼吸道感染和胃腸炎的症狀。
4.癱瘓前期症狀
在前驅症狀消失後1~6天再次發熱而進入本期,故有雙峰熱之稱。也可不經過前驅期而直接至癱瘓前期。此時若讓患者坐起,患兒需雙臂後伸支撐身體才能坐立,稱為三腳架征,患者坐在床上屈膝,不能用下頜抵住膝部為吻膝征陽性,此兩體征為該病的特點。此外,出現感覺過敏、拒撫抱、多汗等症狀。
5.癱瘓期症狀
多在病程的2~7天體溫下降後出現癱瘓,且癱瘓范圍逐漸擴大,隨體溫降至正常,癱瘓症狀穩定。此期因病損的部位不同可分為以下類型:
脊髓型
這種類型較為常見,下肢多為不對稱性軟癱,其次可出現上肢癱,也可出現呼吸困難、聲音低微、缺氧等膈肌及肋間肌癱瘓的表現。
腦干型
延髓及橋腦易出現病變。有顱神經損傷時可出現面肌麻痹、聲音嘶啞、飲水嗆咳、吞咽困難等。呼吸中樞麻痹的表現為呼吸淺弱、節律不整、呼吸暫停、嚴重缺氧。心血管運動中樞麻痹可導致心律失常、血壓下降和休克。
腦型
表現為高熱、神志不清、昏迷等病毒性腦炎的症狀。
6.恢復期症狀
四肢遠端小肌群首先恢復,其次為大肌群,肌力的恢復需1年左右。
7.後遺症期症狀
一般都會留下不同程度的後遺症。
8、培育脊髓灰質炎病毒的是哪位病毒學家?
托馬斯·哈克爾·韋勒是一位美國病毒學家。除了贏取諾貝爾獎的在脊髓灰質炎的研究,韋勒還為血吸蟲病與柯薩奇病毒的治療做出了貢獻。
1948年,由約翰·富蘭克林·恩德斯所領導的波士頓兒童醫院團隊,在實驗室的人體組織中成功培養出脊髓灰質炎病毒。恩德斯與同事托馬斯·哈克爾·韋勒和弗雷德里克·查普曼·羅賓斯也因這項貢獻而獲得1954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除此之外,同時期還有多項關鍵發現:包括病毒的3種血清型(serotype),也就是第一型(PV1,Mahoney)、第二型(PV2,MEF-1),與第三型(PV3,Saukett);還有人體麻痹前血液中會出現病毒的現象,以及γ-球蛋白形態抗體在抵抗病毒方面的效用。
美國在1952年與1953年,分別增加了5萬8 000與3萬5 000個病例,高於先前每年約2萬人的增加速度。
1954年,他與約翰·富蘭克林·恩德斯、弗雷德里克·查普曼·羅賓斯一同被授予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以表彰他們在實驗環境下培育脊髓灰質炎病毒的成就。
脊髓灰質炎病毒屬於微小核糖核酸(RNA)病毒科(picornaviridae)的腸道病毒屬(enterovirus)。此類病毒具有某些相同的理化生物特徵,在電鏡下呈球形顆粒相對較小,直徑20~30nm,呈立體對稱12面體。病毒顆粒中心為單股正鏈核糖核酸,外圍32個衣殼微粒,形成外層衣殼,此種病毒核衣殼體裸露無囊膜。核衣殼含4種結構蛋白VP1、VP3和由VP0分裂而成的VP2和VP4。VP1為主要的外露蛋白至少含2個表位(epitope),可誘導中和抗體的產生,VP1對人體細胞膜上受體(可能位於染色體19上)有特殊親和力,與病毒的致病性和毒性有關。VP0最終分裂為VP2與VP4,為內在蛋白與RNA密切結合,VP2與VP3半暴露具抗原性。
已知脊髓灰質炎病毒有三個血清型,這三型病毒的核苷酸序列已經清楚,總的核苷酸數目為7 500個左右。雖然有71%左右的核苷酸為三型脊髓灰質炎病毒所共有,但不相同的核苷酸序列卻都位於編碼區內,因此三型病毒間和試驗無交叉反應。
脊髓灰質炎病毒自口、咽或腸道黏膜侵入人體後,一天內即可到達局部淋巴組織,如扁桃體、咽壁淋巴組織、腸壁集合淋巴組織等處生長繁殖,並向局部排出病毒。若此時人體產生多量特異抗體,可將病毒控制在局部,形成隱性感染;否則病毒進一步侵入血流(第一次病毒血症),在第3天到達各處非神經組織,如呼吸道、腸道、皮膚粘膜、心、腎、肝、胰、腎上腺等處繁殖,在全身淋巴組織中尤多,並於第4日至第7日再次大量進入血循環(第二次病毒血症),如果此時血循環中的特異抗體已足夠將病毒中和,則疾病發展至此為止,形成頓挫型脊髓灰質炎,僅有上呼吸道及腸道症狀,而不出現神經系統病變。少部分患者可因病毒毒力強或血中抗體不足以將其中和,病毒可隨血流經血腦屏障侵犯中樞神經系統,病變嚴重者可發生癱瘓。偶爾病毒也可沿外周神經傳播到中樞神經系統。特異中和抗體不易到達中樞神經系統和腸道,故腦脊液和糞便內病毒存留時間較長。因此,人體血循環中是否有特異抗體,其出現的時間早晚和數量是決定病毒能否侵犯中樞神經系統的重要因素。
多種因素可影響疾病的轉歸,如受涼、勞累、局部刺激、損傷、手術(如預防注射、扁桃體截除術、拔牙等),以及免疫力低下等,均有可能促使癱瘓的發生,孕婦如得病易發生癱瘓,年長兒和成人患者病情較重,發生癱瘓者多。兒童中男孩較女孩易患重症,多見癱瘓。
9、脊髓灰質炎是什麼?
1.脊髓灰質炎病毒屬微小核糖核酸
脊髓灰質炎病毒屬微小核糖核酸(RNA)病毒科的腸道病毒屬,在患者脊髓和腦部較為常見,但也存在於鼻咽、腸道黏膜與淋巴結內。
根據其抗原性不同,可將此病毒分為Ⅰ型、Ⅱ型、Ⅲ型間很少交叉免疫。不同毒株的毒力可以不同。人是脊髓灰質炎惟一的自然宿主。
脊髓灰質炎病毒耐冷,-70℃可保存活力8年,對熱及乾燥甚敏感,加熱60℃經30min可滅活,煮沸和紫外線照射可迅速致死。對乙醇、乙醚有抵抗力,Ph值3.0時保持穩定,易為2%碘酊、甲醛及各種氧化劑,如過氧化氫、高錳酸鉀等所滅活。
10、脊髓灰質炎不同時期症狀是怎樣的?
1.潛伏期症狀
潛伏期在3~35天。
2.前驅期症狀
此期的主要表現為發熱、乏力、全身不適、惡心嘔吐、頭痛、腹瀉或便秘等上呼吸道感染和胃腸炎的症狀。
3.癱瘓前期症狀
在前驅症狀消失後1~6天再次發熱而進入本期,故有雙峰熱之稱。也可不經過前驅期而直接至癱瘓前期。此時若讓患者坐起,患兒需雙臂後伸支撐身體才能坐立,稱為三腳架征,患者坐在床上屈膝,不能用下頜抵住膝部為吻膝征陽性,此兩體征為該病的特點。此外,出現感覺過敏、拒撫抱、多汗等症狀。
4.癱瘓期症狀
多在病程的2~7天體溫下降後出現癱瘓,且癱瘓范圍逐漸擴大,隨體溫降至正常,癱瘓症狀穩定。此期因病損的部位不同可分為以下類型:
脊髓型
這種類型較為常見,下肢多為不對稱性軟癱,其次可出現上肢癱,也可出現呼吸困難、聲音低微、缺氧等膈肌及肋間肌癱瘓的表現。
腦干型
延髓及橋腦易出現病變。有顱神經損傷時可出現面肌麻痹、聲音嘶啞、飲水嗆咳、吞咽困難等。呼吸中樞麻痹的表現為呼吸淺弱、節律不整、呼吸暫停、嚴重缺氧。心血管運動中樞麻痹可導致心律失常、血壓下降和休克。
腦型
表現為高熱、神志不清、昏迷等病毒性腦炎的症狀。
6.恢復期症狀
四肢遠端小肌群首先恢復,其次為大肌群,肌力的恢復需1年左右。
7.後遺症期症狀
一般都會留下不同程度的後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