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化療後骨髓增生低怎麼辦?
M3是所有白血病當中治療效果最好的一種。化療後骨髓增生減低這很正常,白細胞低一點沒有關系,化療結束後可以服用維甲酸及中葯維持。
2、骨髓增生減低血小板減低怎樣治療
血小板數值是多少?如果血小板數值持續減低,需要盡早治療,提升血小板。血小板數值過低會引起患者有出血傾向,可中西醫結合治療,避免病情反復。
3、骨髓增生疾病【有沒有好的治療方法】
您好!
骨髓增殖性疾病是一組以骨髓惡性增殖為主的疾病,包括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紅細胞增多症以、原發性骨髓纖維化以及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等多種疾病。這些疾病的共同特點是骨髓早期增殖旺盛,晚期可以出現繼發性骨髓纖維化以及向急性白血病轉化等。目前,其治療措施是服用抑製造血葯物如羥基脲,同時使用干擾素治療。
因為該病有不同的亞型,要檢查有無特殊的分子遺傳學異常,如BCR/ABL等。這些疾病的根治措施是造血幹細胞移植,但有一定風險。
以上僅供參考!
謝謝咨詢,祝好!
(中山三院劉加軍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4、急性髓系白血病M4兩年半,骨髓增生減低,原始細胞28%血紅蛋白低貧血症狀嚴重輸血維持3-4天可否繼續化療?
你好!
首先需要對患者的檢查情況做一下評估,如果血常規一直很低,年紀較大,屬於低增生性質的白血病,不建議繼續化療,可以選擇中葯來治療;如果患者伴有白血病細胞浸潤症狀出現的疼痛可以選擇小劑量化療葯物誘導細胞分化和促進細胞調亡,並且做好輸血輸血小板支持治療。避免使用標量化療引起更嚴重的骨髓抑制。
5、白細胞減少,血色素降低,骨髓增生,這究竟是什麼病,如何治療?
我也奇怪,按道理說吧有可能是骨髓增值性疾病(白血病一類),但看結果又沒看到什麼幼稚細胞- -!
6、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的難治性粒細胞減少病症 全國哪些醫院治療有效 大概怎麼治
西醫治療這種病,治標不治本的,想要從根本治療的話需要結合中草葯從根本進行調理的,中醫全國各地都有的,只是每個中醫專家的治療方案不同,所達到的治療效果及預後也是不同的,好的治療方案很重要的,用葯不對症也會耽誤病情的,這種情況必要抓緊治療的。如果當地沒有好的辦法,必要過來一次北京的,這樣可以少走很多彎路的。張醫生
7、骨髓增生嚴重減低,會是什麼疾病,嚴重嗎?
骨髓增生嚴重減低,如果血常規三系(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減少就是再障性貧血,骨髓增生嚴重減低導致的再障在血液疾病來說也是最常見的。
但是不是再障還需要結合血常規、臨床症狀、其他鑒別實驗進行綜合分析。
即使真的是再障,也比白血病要好。
建議到比較好的血液病醫院明確診斷後治療。
8、骨髓增生性疾病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一)靜脈放血
每隔2~3天放血200~400ml,直至紅細胞數在6.0×1012/L以下,血細胞比容在0.50以下。較年輕的患者可僅採用放血治療。應注意:①放血後紅細胞及血小板可能會反跳性增高;②反復放血可加重缺鐵;③老年及有心血管病者,放血後有誘發血栓形成的可能。使用血細胞分離機單采大量紅細胞時,應以同樣速率補充與單采紅細胞等容積的同型血漿或代血漿,以保持血容量並降低血黏滯度,避免放血後血栓形成的危險。放血治療後需用葯物才能維持紅細胞在接近正常的水平。
(二)化學治療
羥基脲是一種核糖核酸還原酶抑制劑,每日劑量為10~20mg/kg,維持白細胞(3.5~5)×109/L,可長期間歇應用,以保持紅細胞在正常水平。
環磷醯胺、白消安、美法侖及苯丁酸氮芥等不宜長期使用。
(三)α-干擾素
抑制細胞增殖,300萬U/m2,每周3次,皮下注射。
放射性核素磷(32P)會引起繼發性白血病,現基本不用。
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
(一)血小板單采術(plateletpheresis)
可迅速減少血小板量,常用於妊娠、手術前准備以及骨髓抑制葯不能奏效時。每次循環血量約為患者的1.5倍血容量,連續3天,每天一次。
(二)骨髓抑制葯
年輕無血栓及出血者,不一定需用骨髓抑制葯。血小板大於1000×109/L,有反復血栓及出血的老年患者應積極治療。羥基脲每日15mg/kg,可長期間歇用葯。白消安、32P效果佳,但有引起繼發性白血病的危險,現已少用。
(三)α-干擾素
抑制細胞增殖,300萬U/m2,每周3次,皮下注射。
放射性核素磷(32P)會引起繼發性白血病,現基本不用。
(四)抗凝治療
阿司匹林等有對抗血小板自發凝集的作用。
原發性骨髓纖維化症
1.小劑量反應停和激素治療反應停50mg/d,潑尼松30mg/d,連用3個月,約60%的患者有脾縮小,血小板增加,白細胞減少的療效。
2.糾正貧血嚴重貧血可輸紅細胞。司坦唑醇等可加速幼紅細胞的成熟及釋放,紅細胞生成素也有一定療效。
3.羥基脲和活性維生素D3(骨化三醇,calcitriol)當白細胞和血小板明顯增多、有顯著脾大而骨髓造血障礙不很明顯時,可用小劑量羥基脲口服。活性維生素D3,(骨化三醇,calcitriol)被認為有抑制巨核細胞增殖、誘導髓細胞向單核巨噬細胞轉化的作用。每日0.5~1.0μg口服,個別病例有效。
4.脾切除指征:①脾大引起壓迫和(或)脾梗死疼痛難以忍受;②無法控制的溶血;③並發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但是,脾切除後可使肝迅速增大,肝功能衰竭或血小板增多,有形成血栓的可能,因而應慎重考慮。
5.異體造血幹細胞移植可根治本病,但相關失敗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