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髓 > 骨髓中漿細胞2%

骨髓中漿細胞2%

發布時間:2020-03-25 19:15:30

1、怎樣看懂化驗單--骨髓細胞形態學檢驗、血型檢驗

上期本刊介紹了出凝血的檢驗,本期接著介紹骨髓細胞形態學及血型的檢驗。骨髓檢驗對白血病、貧血和出血性疾病的診斷、鑒別診斷及療效觀察有重要意義,而骨髓細胞形態學檢驗是一種最基本的骨髓檢驗方法,因此,其檢驗質量對臨床具有重要的指導價值;血型檢驗則在急救輸血中有重要意義。一、參考值 骨髓中各系列細胞及其各發育階段細胞的比值一般符合下列參考值的大致認為正常骨髓像。 1、粒細胞系佔有核細胞的30%~50%,其中原始粒細胞、早幼粒細胞及中幼粒細胞之和占粒細胞總數的1/5;晚幼粒細胞、桿狀核細胞及分葉核細胞佔4/5。 2、紅細胞系約佔有核細胞的20%。 3、淋巴細胞約佔有核細胞的20%,幼兒可達40%。 4、單核細胞系<4%,為成熟單核細胞 5、漿細胞系<2%,以成熟漿細胞為主。 6、巨核細胞系。全片巨核細胞數多在7~35個之間。血型檢驗 結果判定: A型:紅細胞上具有A抗原,與標准抗A(B型)血清凝集。 B型:紅細胞上具有B抗原,與標准抗B(A型)血清凝集。 O型:紅細胞上不具有A、B兩種抗原,與標准抗A、抗B(B型、A型)血清都不凝集。 AB型:紅細胞上具有A、B兩種抗原,與標准抗A、抗B(B型、A型)血清都凝集。 二、Rh血型檢查 參考值:中國人Rh陽性>99%,陰性<1%。 結果判定: 1、溶血性輸血反應。Rh陰性者接受Rh陽性者血液,因Rh陽性血液中的抗原刺激Rh陰性,人體內產生抗Rh抗體,如果再次輸入Rh陽性血液,即可導致溶血性輸血反應。 2、新生兒溶血症。Rh陰性孕婦的胎兒為Rh陽性,母體受胎兒抗原刺激產生抗體,第一胎時抗體效價較低,一般可安全分娩。但若第二胎仍為Rh陽性,抗體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會引起新生兒溶血症。Rh陰性母親在孕前如曾接受Rh陽性者血液輸入,則第一胎就可引起Rh陽性的新生兒溶血症。 3、Rh血型系統是紅細胞血型中最復雜的一個系統,其重要性僅次於ABO血型系統。人類紅細胞表面的Rh抗原主要有D、C、E、c、e等,其中D抗原抗原性最強。一般醫院只能做D抗原的鑒定,受檢者與抗D血清發生凝集為陽性,反之為陰性。

2、骨髓檢查漿細胞4.5%丶其中幼稚漿細胞2%正常嗎

不正常,有幼漿就很可能得了骨髓瘤!

3、骨髓腫瘤有什麼症狀

骨髓瘤是起源於骨髓中漿細胞的惡性腫瘤,有單發的,也有多發的,可以伴有發病部位的疼痛,一般疼痛呈現持續性。
根據骨髓瘤發病的部位不同,其症狀也不完全相同,可以出現病理性骨折,也可以出現放射性疼痛,或者伴有貧血,出現截癱等。

4、多發性骨髓瘤漿細胞佔2%還用不用吃沙利度胺

沙利度胺應做為長期葯物服用,TD治療不能間斷。

5、確診多發性骨髓瘤的主要檢查方法是什麼?

多發性骨髓瘤起病隱匿,初起時表現往往不典型,如尚不嚴重的骨痛、體檢或因其他疾病而化驗時意外發現了輕度貧血、血沉增快、血清球蛋白增高或尿液檢查發現有蛋白等異常。只要診治的醫師想到有多發性骨髓瘤的可能,就應該作進一步的檢查,以排除或證實多發性骨髓瘤的診斷。確診多發性骨髓瘤的主要方法是骨髓檢查,也就是醫師為患者進行骨髓穿刺。取得約0.2毫升骨髓液,塗在玻璃片上製成骨髓片。經染色後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正常人骨髓片上漿細胞很少,低於2%。如果漿細胞有不同程度的增多,少者佔5%-10%,多者可達90%以上,特別是這些漿細胞的形態與正常的有顯著變化,這時本病的診斷可以肯定。這些腫瘤性的漿細胞在數量增多的同時,形態也有了改變,它們的體積比正常漿細胞大,外形常不規則,比較幼稚(處於漿細胞發育的早期階段),細胞核不止一個,可見2個、3個甚至多個,核內的核仁明顯,似有1-2個「大眼睛」樣。胞質內有空泡和染成紅色的嗜酸小體。在電子顯微鏡下可見這類細胞內合成單克隆免疫球蛋白的細胞器很發達。有時也發現某些疾病的病人骨髓中漿細胞也高於正常人,其比例可>3%,但絕不超過10%。其形態都是正常的,一般均是成熟的漿細胞,這些屬於相對性的漿細胞增多或反應性漿細胞增多。前者見於再生障礙性貧血、粒細胞缺乏症時,正常造血細胞減少,而漿細胞的比例相對增高。反應性漿細胞增多見於慢性炎症、病毒感染、風濕病、肝病、淋巴瘤和癌腫轉移等。此時必須注意與多發性骨髓瘤加以鑒別,以免誤診。由於骨髓瘤細胞在骨髓內的分布不是很均勻的,所以偶爾一次骨髓穿刺有時還不能切中要害,下不了結論,常需更換部位重復檢查。骨髓活組織檢查可以取出小塊骨髓組織,進行切片檢查。一般來說陽性率要高於骨髓穿刺塗片檢查,因而也常被醫師們採用。特殊類型的多發性骨髓瘤,如孤立性骨髓瘤、漿細胞瘤,在骨髓內並無彌散性的浸潤,所以一般常用部位的骨髓穿刺不可能獲得病變的證據,只有在病變的部位進行穿刺才能得到肯定的結果。盡管這些病人中的大多數最終也會發展為多發性骨髓瘤。

6、骨髓中有漿細胞3.5,說明是骨髓瘤嗎

初步可以判斷是骨髓瘤,但還需要其他檢查結果,並判斷分型。
主要標准
組織學活檢證實漿細胞瘤
骨髓漿細胞增多 ≥30%
過量M蛋白存在
-IgG>3.5 g/dL(血清)
-IgA >2 g/dL(血清)
-輕鏈 (本周氏蛋白) ≥1 g/24小時
次要標准
骨髓漿細胞增多 10%~29%
M蛋白存在,但未達到主要標准中的規定
溶骨性病變
血清中正常免疫球蛋白減少(低丙種球蛋白血症)
-IgM<50 mg/dL
-IgA <100 mg/dL
-IgG<600 mg/dL
要確診多發性骨髓瘤,患者必須至少符合:
1個主要標准+1個次要標准,或3個次要標准

7、骨髓瘤漿細胞百分之十六可以確診嗎

根據目前國內診斷標准,骨髓中漿細胞大於15%並有原漿或幼漿細胞,或組織活檢證實為漿細胞瘤,是多發性骨髓瘤的第一條診斷依據,另外還有單克隆免疫球蛋白定量以及廣泛骨質疏鬆和/或溶骨病變等。

8、請幫我分析我的骨髓穿刺報告

基本是多發性骨髓瘤,以骨骼疼痛和尿蛋白臨床早期多見,X光片的結果不知道怎麼樣,一般多蟲洞狀結構。多發性骨髓瘤的晚期,癌細胞進入血液中,漿細胞達20%以上者,稱為漿細胞白血病。治療基本是M2化療,62歲已經不能骨髓移植,治療意義不是太大。

9、多發性骨髓瘤已化療兩個療程,漿細胞由15%降至2%,後期還需化療嗎【多發性骨髓瘤】

還需要化療,否則會立即復發。此外建議您緩解後行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我們的經驗和國外的經驗都顯示移植可以明顯延長緩解時間及生存期。

(常乃柏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北京醫院常乃柏 http://changnai.haodf.com/

與骨髓中漿細胞2%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