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髓里有寒氣怎麼去除
多喝生薑水吧,我也是寒濕性體制,最近天天在喝生薑蜂蜜水,做法很簡單,就是姜切片加入水中煮沸,待涼至40度左右加入蜂蜜攪拌均與即可,味道還可以哦,還有護膚的功效呢。但是晚上最好不要喝,古語說「早吃薑勝參湯,晚吃薑賽砒霜。姜是溫性的實物,早上吃薑可以溫脾胃,晚上吃薑則會內熱,長時間會引發上火。
還有經常吃些紅豆薏米粥,可以幫你排除體內濕氣,光滑皮膚。
以下引用百科:
生薑性溫,其特有的「姜辣素」能刺激胃腸黏膜,使胃腸道充血,消化能力增強,能有效地治療吃寒涼食物過多而引起的腹脹、腹痛、腹瀉、嘔吐等。 吃過生薑後,人會有身體發熱的感覺,這是因為它能使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加快,促使身上的毛孔張開,這樣不但能把多餘的熱帶走,同時還把體內的病菌、寒氣一同帶出。當身體吃了寒涼之物,受了雨淋或在空調房間里呆久後,吃生薑就能及時消除因肌體寒重造成的各種不適。
2、寒氣和濕氣近入骨髓怎麼辦?
可以做做溫針灸治療,通過刺激相關穴位,如命門,腰陽關,腎俞,委中等,可以溫補腎陽,驅散寒邪,改善畏寒肢冷症狀,建議可以去中醫院就診
3、我很胖,是寒濕體質,診斷說已經深入骨髓了,那要多久能排除,而且排了濕氣後能瘦嗎?請高人指教,謝謝了
多吃辣椒 生薑就可以去濕
4、身體濕氣太重,怎樣排出濕氣毒素
1.祛濕化痰。
祛濕化痰法是運用辛散苦燥葯物,去除痰濕。適用於脾胃濕困、濕蘊化痰、上阻於肺所致的咳嗽、哮喘、痰多色白、頭暈身困、脘腹脹滿、大便溏軟、舌苔膩濁等。代表方劑如二陳湯、杏蘇散等。
2.益氣健脾
由於濕氣產生的根本原因在於脾胃的運化功能不足,因此去除多餘的濕氣之後,還得養脾胃。益氣健脾法是運用甘溫或甘平葯物,代表方劑如六君子湯、防己黃芪湯、實脾飲等。
3.勤運動
體內濕氣重的人大多為飲食油膩、缺乏運動的人。這些人常感四肢無力,但又不想運動。其實運動不僅可以緩解壓力,還可以加速濕氣排出體外。如跑步、健走、游泳、瑜伽、太極等,有助於活化氣血循環,增加水分代謝。
4.飲食清淡適量
腸胃關繫到營養及水分代謝,保護腸胃最好的方式就是適量、清淡、均衡飲食。肥甘厚味等油膩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腸胃悶脹;甜食油炸品會讓身體產生過氧化物;生冷食物會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日常可多用淮山葯、茯苓、薏米煲湯,可健脾祛濕。
5.避開濕氣環境
人體內產生濕氣,除了自身代謝出現問題外,多與環境有關。經常在潮濕、陰冷的環境中,容易導致濕氣入侵體內。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不要直接睡地板。地板濕氣重,容易入侵體內,造成四肢酸痛。
防止身體濕氣注意事項
1.多吃一些健脾利尿的食物
比如莧菜、薏仁茶、扁豆、冬瓜、薏仁、綠豆、西瓜翠衣等。莧菜梗性涼味甘,它富含易被人體吸收的鈣質,也有解毒清熱、通利小便、補血止血的作用。扁豆有滋補強壯、補脾益氣、消暑化濕以及利水消腫的功效。
2.保持屋內空氣流通
房間內的濕氣如果很重,建議多保持空氣流通,讓空氣帶走濕氣。地板濕了,立即拖干,免得濕氣滯留。如果外界濕氣也很重,可以打開風扇、空調,藉助這些電器保持空氣的對流。
3.少食甜膩食物
在濕氣如此重的環境中別吃傷脾胃的食物。比如,涼拌食品,冷飲。喜歡吃甜食的人也得禁禁口,因為「甜膩化濕」。
4.避開生冷食物
中醫認為生冷食物、冰品或涼性蔬果,會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不宜無限量食用。
5.保持衣物乾爽
不要穿潮濕未乾的衣服、蓋潮濕的被子,被子(墊絮)要經常曬。
6.夏天不要貪涼睡地板
盡量不要住地下室(潮氣重),熱天也不要直接睡地板。空氣中水分會下降且地板重,容易入侵體內造成四肢酸痛。最好睡在與地板有一定距離的床上。
參考資料:人民健康網-如何有效去除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