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髓 > 骨髓灰質病毒

骨髓灰質病毒

發布時間:2020-03-25 12:13:48

1、培育脊髓灰質炎病毒的是哪位病毒學家?

托馬斯·哈克爾·韋勒是一位美國病毒學家。除了贏取諾貝爾獎的在脊髓灰質炎的研究,韋勒還為血吸蟲病與柯薩奇病毒的治療做出了貢獻。

1948年,由約翰·富蘭克林·恩德斯所領導的波士頓兒童醫院團隊,在實驗室的人體組織中成功培養出脊髓灰質炎病毒。恩德斯與同事托馬斯·哈克爾·韋勒和弗雷德里克·查普曼·羅賓斯也因這項貢獻而獲得1954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除此之外,同時期還有多項關鍵發現:包括病毒的3種血清型(serotype),也就是第一型(PV1,Mahoney)、第二型(PV2,MEF-1),與第三型(PV3,Saukett);還有人體麻痹前血液中會出現病毒的現象,以及γ-球蛋白形態抗體在抵抗病毒方面的效用。

美國在1952年與1953年,分別增加了5萬8 000與3萬5 000個病例,高於先前每年約2萬人的增加速度。

1954年,他與約翰·富蘭克林·恩德斯、弗雷德里克·查普曼·羅賓斯一同被授予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以表彰他們在實驗環境下培育脊髓灰質炎病毒的成就。

脊髓灰質炎病毒屬於微小核糖核酸(RNA)病毒科(picornaviridae)的腸道病毒屬(enterovirus)。此類病毒具有某些相同的理化生物特徵,在電鏡下呈球形顆粒相對較小,直徑20~30nm,呈立體對稱12面體。病毒顆粒中心為單股正鏈核糖核酸,外圍32個衣殼微粒,形成外層衣殼,此種病毒核衣殼體裸露無囊膜。核衣殼含4種結構蛋白VP1、VP3和由VP0分裂而成的VP2和VP4。VP1為主要的外露蛋白至少含2個表位(epitope),可誘導中和抗體的產生,VP1對人體細胞膜上受體(可能位於染色體19上)有特殊親和力,與病毒的致病性和毒性有關。VP0最終分裂為VP2與VP4,為內在蛋白與RNA密切結合,VP2與VP3半暴露具抗原性。

已知脊髓灰質炎病毒有三個血清型,這三型病毒的核苷酸序列已經清楚,總的核苷酸數目為7 500個左右。雖然有71%左右的核苷酸為三型脊髓灰質炎病毒所共有,但不相同的核苷酸序列卻都位於編碼區內,因此三型病毒間和試驗無交叉反應。

脊髓灰質炎病毒自口、咽或腸道黏膜侵入人體後,一天內即可到達局部淋巴組織,如扁桃體、咽壁淋巴組織、腸壁集合淋巴組織等處生長繁殖,並向局部排出病毒。若此時人體產生多量特異抗體,可將病毒控制在局部,形成隱性感染;否則病毒進一步侵入血流(第一次病毒血症),在第3天到達各處非神經組織,如呼吸道、腸道、皮膚粘膜、心、腎、肝、胰、腎上腺等處繁殖,在全身淋巴組織中尤多,並於第4日至第7日再次大量進入血循環(第二次病毒血症),如果此時血循環中的特異抗體已足夠將病毒中和,則疾病發展至此為止,形成頓挫型脊髓灰質炎,僅有上呼吸道及腸道症狀,而不出現神經系統病變。少部分患者可因病毒毒力強或血中抗體不足以將其中和,病毒可隨血流經血腦屏障侵犯中樞神經系統,病變嚴重者可發生癱瘓。偶爾病毒也可沿外周神經傳播到中樞神經系統。特異中和抗體不易到達中樞神經系統和腸道,故腦脊液和糞便內病毒存留時間較長。因此,人體血循環中是否有特異抗體,其出現的時間早晚和數量是決定病毒能否侵犯中樞神經系統的重要因素。

多種因素可影響疾病的轉歸,如受涼、勞累、局部刺激、損傷、手術(如預防注射、扁桃體截除術、拔牙等),以及免疫力低下等,均有可能促使癱瘓的發生,孕婦如得病易發生癱瘓,年長兒和成人患者病情較重,發生癱瘓者多。兒童中男孩較女孩易患重症,多見癱瘓。

2、脊髓灰質炎病毒的病毒概述

脊髓灰質炎病毒屬於微小核糖核酸(RNA)病毒科(picornaviridae)的腸道病毒屬(enterovirus)。脊髓灰質炎病毒侵犯人體主要通過消化道傳播。此類病毒具有某些相同的理化生物特徵,在電鏡下呈球形顆粒相對較小,直徑20~30nm,呈立體對稱12面體。病毒顆粒中心為單股正鏈核糖核酸,外圍32個衣殼微粒,形成外層衣殼,此種病毒核衣殼體裸露無囊膜。核衣殼含4種結構蛋白VP1、VP3和由VP0分裂而成的VP2和VP4。VP1為主要的外露蛋白至少含2個表位(epitope),可誘導中和抗體的產生,VP1對人體細胞膜上受體(可能位於染色體19上)有特殊親和力,與病毒的致病性和毒性有關。VP0最終分裂為VP2與VP4,為內在蛋白與RNA密切結合,VP2與VP3半暴露具抗原性。

3、脊髓灰質病毒是DNA類病毒 還是RNA類病毒?

是RNA病毒。
脊髓灰質炎病毒屬於微小核糖核酸(RNA)病毒科(picornaviridae)的腸道病毒屬(enterovirus)

4、人工合成脊髓灰質炎病毒,是否就是人工製造了生命?

不是,病毒不具有細胞結構,不能獨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細胞中才能生活,因此不意味製造了生命

5、人工合成骨髓灰質炎病毒是生命結構,為什麼?

生命結構,最根本的特徵是能夠行代謝活動。

病毒,唯一的代謝活動就是在寄主細胞內的自我復制。

人工合成的骨髓灰質炎病毒,只要能夠侵染寄主細胞、利用寄主細胞的代謝系統進行自我復制(合成蛋白質和核酸),就屬於生命體(生命結構)。

6、脊髓灰質炎病毒是RNA病毒還是DNA病毒

脊髓灰質炎病毒屬微小RNA腸道病毒

紅松林是——種群——因為指定了紅松 林 ——一個物種

如果是說——濕地裡面的紅樹林——就包括了 濕地裡面的所有樹種(不包括動物)

————————————————————————————————————
希望對你有幫助

7、為什麼骨髓灰質炎病毒損害的是骨髓前角灰質的運動神經細胞,而表現出來的卻是肌肉癱瘓呢?

運動神經受損肌肉癱瘓,神經壞了就不可以動了

8、骨髓灰質炎病毒的遺傳物質是?

脊髓灰質炎病毒是脊髓灰質炎(小兒麻痹)的病原,又稱小兒麻痹病毒。它是一個沒有外殼的病毒,由一條單股RNA組成,屬於小核糖核酸病毒科腸道病毒屬;所以其遺傳物質是RNA。

9、人工合成骨髓灰質病毒,是否就是人工製造了生命?為什麼?

不是,細胞是生命的結構基礎,而病毒沒有細胞結構,所以不能說就是人工製造了生命.

10、脊髓灰質炎病毒是什麼類型的病毒

脊髓灰質炎病毒是引起脊髓灰質炎的病毒。該疾病傳播廣泛,是一種急性傳染病。病毒常侵犯中樞神經系統,損害脊髓前角運動神經細胞,導致肢體鬆弛性麻痹,多見於兒童,故又名小兒麻痹症。

與骨髓灰質病毒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