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誰有醫師實踐技能考試基本操作技能問題和答案嗎,發給我
這個每個地方不一致的 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 相信自己 祝您成功
2、骨髓完全稀釋什麼概念?
您好,所謂的骨髓完全稀釋指的是骨髓檢查中的典型操作失誤;使得,取材失敗,如果抽吸骨髓液時混進血液,稱為骨髓部分稀釋;如抽出的骨髓液均為血液,就稱為骨髓完全稀釋。
3、骨髓抽去了還能再生嗎?
骨穿是血液科的最基本診斷手法。也很必要。骨穿」就是為了診斷的需要,用穿刺針穿入骨髓腔,抽取少量骨髓以便做化驗用。有些病人誤以為骨髓穿刺檢查抽取骨髓液會損害人體的精髓、傷及元氣,不願進行檢查,實際上骨髓檢查所需的骨髓液是極少量的,一般為0.1ml左右,而人體正常的骨髓液總量約為2600ml,可見骨髓穿刺檢查時所抽取的骨髓液與人體總量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何況身體內每天還不斷地有大量的細胞再生。另外患者往往認為骨髓穿刺檢查很痛苦、有恐懼感,其實這也是不必要的。 「骨穿」沒有任何危險,也不會留下任何後遺症。有些疾病,尤其是一些血液病,不做此項檢查就難以確診。如果病情需要,應該毫不猶豫地去做,即使骨髓沒有任何病變,也是一大收獲,因為排除了血液疾病不僅可以免除精神負擔,同時還可以免除患者與家人接受不必要治療所受的痛苦與可能發生的副作用。
4、骨髓穿刺術的術後
1.術後應囑病人靜卧休息,同時做好標記並送檢骨髓片,清潔穿刺場所,做好穿刺記錄。
2.抽取骨髓和塗片要迅速,以免凝固。需同時作周圍血塗片,以作對照。 髓穿刺雖為有創性檢查,但因操作簡單、骨髓液抽取少、病人痛苦小,故對機體無大的損害,不需要特殊護理。對於體質弱、有出血傾向者,檢查後應採取下列措施。1.止血:一般以壓迫止血為主。2.卧床休息:檢查後,穿刺局部會有輕微的疼痛。病人可卧床休息一天,限制肢體活動,即可恢復正常。3.防止感染:穿刺時,局部組織經過嚴格消毒。保持穿刺局部皮膚的清潔、乾燥,覆蓋的紗布被血或汗打濕後,要及時更換。針孔出現紅、腫、熱、痛時,可用2%碘酊或0.5%碘伏等塗搽局部,每天3-4次。若伴有全身發熱,則應與醫生聯系,根據病情適當選用抗生素。
5、骨髓穿刺有何危害?
適應症
骨髓穿刺術是採取骨髓液的一種常用診斷技術,其檢查內容包括細胞學、原蟲和細菌學等幾個方面手術效果。
方法:
1.選擇穿刺部位:
1)骼前上棘穿刺點,位於髂前上棘後1-2cm,該部骨面較平,易於固定,操作方便,無危險性;
2)骼後上棘穿刺點,位於骶椎兩側,臀部上方突出的部位;
3)胸骨穿刺點,胸骨柄或胸骨體相當於第1、2肋間隙的位置,胸骨較薄(約1.0cm左右),其後方為心房和大血管,嚴防穿通胸骨發生意外;但由於胸骨骨髓液含量豐富,當其他部位穿刺失敗時,仍需作胸骨穿刺;4)腰椎棘突穿刺點,位於腰椎棘突突出處。
2.體位:胸骨或骼前上棘穿刺時,病人取仰卧位。棘突穿刺時取坐位或側卧位。骼後上棘穿刺時應取側卧位。
3.常規消毒局部皮膚,術者帶無菌手套。鋪無菌洞巾,用2%利多卡因作局部皮膚、皮下及骨膜麻醉。
4.將骨髓穿刺針固定器固定在適當的長度上(胸骨穿刺約1.0cm、骼骨穿刺約1.5cm),用左手的拇指和示指固定穿刺部位,以右手持針向骨面垂直刺入(若為胸骨穿刺,則應保持針體與骨面成30-40度角),當針尖接觸骨質後則將穿刺針左右旋轉,緩緩鑽刺骨質,當感到阻力消失,且穿刺針已固定在骨肉時,表示已進入骨髓腔。若穿刺針未固定,則應再鑽入少許達到能固定為止。
5.拔出針芯,接上乾燥的10ml或20ml注射器,用適當力量抽吸,若針頭確在骨髓腔內,抽吸時病人感到一種輕微銳痛,隨即有少量紅色骨髓液進入注射器中。骨髓吸取量以0.1-0.2ml為宜。如作骨髓液細菌培養,需在留取骨髓液計數和塗片制標本後,再抽取1-2ml。
6.將抽取的骨髓液滴於載玻片上,急速作有核細胞計數及塗片數張備作形態學及細胞化學染色檢查。
7.如未能抽出骨髓液,則可能是針腔被皮膚或皮下組織塊堵塞或干抽,此時,應重新插上針芯,稍加旋轉或再鑽入少許或退出少許,拔出針芯,如見針芯帶有血跡時,再行抽吸即可取得骨髓液。
8.抽吸完畢,左手取無菌紗布置於針孔處,右手將穿刺針一起拔出,隨即將紗布蓋於針孔上,並按壓1-2min,再用膠布將紗布加壓固定。
注意事項:
1.術前應做出、凝血時間檢查,有出血傾向患者操作時應特點注意,對血友病患者禁止作骨髓穿刺。
2.注射器與穿刺針必須乾燥,以免發生溶血。
3.穿刺針頭進入骨質後避免擺過大,以免折斷;胸骨穿刺不可用力過猛,以防穿透內側骨板。
4.抽吸液量如為作細胞形態學檢查不宜過多,過多會使骨髓液稀釋,影響有核細胞增生度判斷、細胞計數及分類結果。
5.骨髓液取出後應立即塗片,否則會很快發生凝固,使塗片失敗
6、精液是骨髓液嗎
精液,為睾丸所產生的精子、分泌物和生殖管導腺體(附睾、前列腺、精囊、尿道附屬腺體等)的分泌物合並而成。民間有一種錯誤的看法,把精液看得十分神秘,認為「十滴髓生一滴血,十滴血生一滴精」,泄精會大傷元氣,會使骨髓空虛;認為只有藏而不泄,才能使人健康。甚至有的人對正常性生活也懷恐懼心理,擔心性生活會縮短壽命。其實這中看法是不對的。 上海萬豪醫院鄭主任介紹:精液是由睾丸產生的精子附屬性腺的分泌物所組成,其中精子只佔精液問題的0.1%。在青春期性成熟後,生精、排精、生育是一種正常的生理過程。骨髓液是由骨髓產生的。成年人的紅骨髓存在於扁骨如顱骨、胸骨、肋骨、椎骨、髂骨和長骨的近心端,有製造血液的作用;而其他大多數骨的骨髓則為黃骨髓,它們對骨本身有營養作用。精液與骨髓液是兩種性質完全不同的液體。當人的生殖器官發育成熟後,隨著生理的變化和外界環境的刺激,很自然地產生對性的性要求。婚後就要進行性生活,這是一種自然的生理現象。無須為怪,更不能視為神秘。 正常的性生活不但對健康毫無影響,而且有利於身心健康。正常健康未婚男子,每月遺精1-2次,也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已婚男子長時間沒有性生活而遺精,也不會損害健康,更談不上是病態。只有1-2天出現一次遺精,甚至一夜數次,同時伴有精神萎靡、頭暈乏力等才算是病理現象,須及時治療。即使如此,亦與骨髓是否空虛毫無關系。
7、骨髓液是什麼
8、骨髓穿刺怎麼個做法
【操作方法】
1.選好部位:選擇穿刺部位骼前上棘、髂後上棘、胸骨、腰椎棘突穿刺點。
2.消毒麻醉:常規消毒皮膚,戴無菌手套,鋪無菌孔巾,用2%利多卡因行局部皮膚、皮下及骨膜麻醉。
3.進行穿刺:穿刺抽吸將骨髓穿刺針固定器固定在一定長度,右手持針向骨面垂直刺,當針尖接觸骨質後則將穿刺針左右旋轉,緩緩鑽刺骨質,穿刺針進入骨髓腔後,拔出針芯,接上乾燥的10ml或20ml注射器,用適當力量抽吸骨髓液0.1~0.2ml滴於載玻片上,如需作骨髓液細菌檢查,再抽取1~2ml。
4.拔針抽吸完畢,重新插入針芯,用無菌紗布置於針孔處,拔出穿刺針,按壓1~2分鍾後,膠布固定紗布。
【護理要點】
1.術前注意:(1)化驗及葯物過敏試驗:查出血及凝血時間。若用普魯卡因作局部麻醉,病人需做皮試。(2)體位準備:根據穿刺部位協助病人採取適宜的體位,若於胸骨、骼前上棘作穿刺者取仰卧位,前者還需用枕頭墊於背後,以使胸部稍突出;若於髂後上棘穿刺者取側卧位或俯卧位;棘突穿刺點則取坐位,盡量彎腰,頭俯屈於胸前使棘突暴露。
2.術後注意:(1)觀察:注意觀察穿刺處有無出血,如果有滲血,立即換無菌紗塊,壓迫傷口直至無滲血為止。(2)保護穿刺處:指導病人48~72小時內不要弄濕穿刺處,多卧床休息,避免劇烈活動,防止傷口感染。
9、做骨穿對身體有影響嗎
做骨穿對身體是幾乎沒有影響的。
只要穿刺的操作者掌握要領,包括正確定位、保證穿刺針在骨髓腔內,以及抽取內容物勿過多混血,同時患者在良好的麻醉下,克服恐懼心態,配合操作,絕大多數骨髓穿刺都能順利完成,並且十分安全。
真正發生麻醉意外(過敏)、局部出血、感染等並發症是十分少見的。
(9)骨髓液了10ml擴展資料:
骨髓穿刺檢查時,所抽取的骨髓組織或骨髓液是極少量的,一般為0.1~0.2毫升左右,而人體正常骨髓液總量約為2600毫升。
可見骨髓穿刺檢查時所抽取的骨髓液與人體骨髓液總量相比,可說是微不足道,何況人的身體內,每天還在不斷地有大量的細胞再生。所以,骨髓穿刺檢查並無危險,也不會留下後遺症。
只是對有出血傾向的患者(主要是血友病患者),要預防骨髓穿刺所致皮下血腫的形成或流血不止。
應注意的是,術後2~3天內,穿刺部位勿用水洗,以防止感染。目前,醫院的骨髓穿刺檢查是一種常用的診斷技術,主要用於各種血液病如白血病的診斷,以及對骨髓瘤、骨轉移性腫瘤等的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