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紅系,粒系,和巨核系細胞有哪些細胞
正常骨髓象概述(骨髓,巨核細胞,有核細胞,紅細胞,粒細胞,淋巴細胞)
1.骨髓增生程度:有核細胞增生活躍,粒/紅細胞比例為3:1~4:1. 2.粒細胞系統:約佔有核細胞的50%~60%.其中原粒細胞小於2%,早幼粒細胞小於5%,中、晚幼粒細胞均小於l5%,成熟粒細胞中桿狀核多於分葉核。嗜酸性粒細胞小於5%,嗜鹼性粒細胞小於1%。
3.紅細胞系統:幼紅細胞約佔有核細胞的20%,其中原紅細胞小於l%,早幼紅細胞小於5%,以中、晚幼紅細胞為主,平均各約10%。
4.淋巴細胞系統:約佔20%,小兒偏高,可達40%,原始淋巴和幼稚淋巴細胞極罕見。
5.單核細胞和漿細胞系統:一般均小於4%,均系成熟階段的細胞。
6.巨核細胞系統:通常在1.5cm×3cm的片膜上,可見巨核細胞7~35個,其中原巨核細胞0,幼巨核細胞0~5%,顆粒巨核細胞10%~27%,產生血小板巨核細胞44%~60%,裸核8%~30%。
7.其他細胞:可見到極少量網狀細胞、內皮細胞、組織嗜鹼細胞等骨髓成分。不易見到核分裂象,不見異常細胞和寄生蟲。成熟紅細胞的大小、形態、染色正常。
2、骨髓細胞包括哪些細胞?
粒細胞、紅細胞、淋巴細胞、非造血細胞如網狀細胞、吞噬細胞、組織嗜鹼性細胞等、巨核細胞
3、骨髓六大系統中哪個是多倍體細胞
血細胞的發育與成熟形態演變規律
1.血細胞的 增殖:有絲分裂是血細胞分裂的主要形式。在這種增殖中,母細胞有絲分裂後形成的子細胞同時都趨向分化成熟。巨核細胞的增殖與其他系統的增殖不同,其他系統細胞在DNA合成後,隨即分裂成兩個子細胞。而巨核細胞則是以連續雙倍增殖DNA的方式,即細胞核成倍增殖,每增殖一次,核即增大一倍,而胞漿並不分裂,故巨核細胞體積逐漸增大,屬多倍體細胞。
2.血細胞的命名:血細胞按所屬系列分六大系統。即紅細胞系、粒細胞系、單核細胞系、淋巴細胞系、漿細胞系和巨核細胞系。每一系統又依細胞成熟水平分為原始、幼稚和成熟三個階段;紅系和粒系的幼稚階段又分為早幼、中幼和晚幼三個階段;而粒細胞根據胞漿所含顆粒特點的不同,又分為中性、嗜酸性和嗜鹼性粒細胞。
3.血細胞發育成熟的一般規律:血細胞的發育成熟實際上是一個連續過程,階段的劃分是人為的措施。
4、病理診斷:骨髓細胞增生活躍,三系細胞各階段細胞均可見到,其中以粒系細胞占顯著優勢,紅系細胞顯著減少
醫生分析:
從你提供的骨髓病理檢查報告來看骨髓有纖維組織增生,有病態造血考慮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症伴骨髓纖維化,還得看看骨髓形態學檢查和融合基因的檢查。
醫生回答:
建議做骨髓細胞形態學檢查、做Survivin基因、BCR/ABL融合基因和染色體的檢查。
5、骨髓細胞檢查報告:粒系增生顯著是什麼意思呀。
粒系增生顯著說明是粒系細胞增生活躍,可見於某些慢性白血病或增生性貧血,從你的描述來看,如果還符合一下情況,高度疑似慢性粒細胞白血病
1.年齡在40歲以上尤其是男性,有貧血的情況
2.血常規中白細胞明顯增加,一般會超過30乘以10的9次方
3.B超一是有脾腫大的情況
4.血常規中血小板大於500乘以10的9次方以上。
如果有上述多種情況,加上骨髓報告來看高度疑似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建議及時診斷及時治療,由於資料不全只能提供這個猜測性診斷,不一定準確。
6、「紅系」、「粒系」和「巨核系」細胞分別指哪些細胞?
「紅系」細胞來:大部分指的是成熟紅細胞、幼稚紅細胞、早幼、中、晚紅細胞等;
「粒系」細胞:原始粒細胞,早幼粒細胞,中幼粒細胞及晚幼粒細胞,晚幼粒細胞;
「巨核系」細胞:巨核細胞是骨髓中的一種從造血幹細胞分化而來的細胞,核很大,但數量非常自少,研究起來非常困難。
7、骨髓細胞包括哪些細胞
骨髓的原始細胞包括哪些細胞由於生理變異和不同的調查資料,正常骨髓象各系統各階段細胞比值變動范圍較大,所以正常骨髓象實際含義是正常范圍骨髓象,下降數據可做為骨髓塗片中各種血細胞正常值的參考:粒細胞系統佔比例最大,約1/2強。一般原始粒細胞<0.02,早幼粒細胞<0.05,以中性桿狀核最多,其比值大於分葉核細胞,也多於晚幼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0.05,嗜鹼性粒細胞<0.01。紅細胞系統占骨髓第二位(有核紅細胞),約佔1/5左右,以晚幼紅細胞居多,中幼紅細胞次之,原始紅細胞<0.01,早幼紅細胞一般<0.05,無巨幼紅細胞。淋巴細胞約佔1/5左右,小兒偏高,有時可達0.4,單核細胞一般<0.04,漿細胞一般小於0.015。非造血細胞,如網狀細胞、吞噬細胞、組織嗜鹼性細胞等可少量存在,它們的比值雖然很低,但卻骨髓有成份的標志。巨核細胞計數尚沒有統一方法,一般全片巨核細胞數7-35個,其中原始巨核細胞佔0~0.01,幼稚巨核細胞0~0.05,顆粒性巨核細胞0.1~0.3,產生血小板巨核細胞0.44~0.60,裸核巨核細胞0.08~0.3。由於產生血小板巨核細胞在骨髓中停留時間很短,一旦有血小板產生,立即將血小板釋放出去,所以在實際工作中,正常骨髓中往往以顆粒型巨核細胞為主,裸核巨核細胞次之。附骨髓檢查報告(血細胞檢查報告)。
8、骨髓的原始細胞包括哪些細胞
骨髓的原始細胞包括粒系細胞、紅系細胞、單核系、淋巴系及巨核系,是由造血幹細胞向各系祖細胞分化增殖而來。
粒系及紅系細胞都依次經過原始細胞階段,早幼階段、中幼階段、晚幼階段和成熟階段。淋巴系、巨核系和單核系細胞依次經過原始階段、幼稚階段和成熟階段。
正常骨髓象實際含義是正常范圍骨髓象,下降數據可做為骨髓塗片中各種血細胞正常值的參考: 粒細胞系統佔比例最大,約佔1/2。一般原始粒細胞<0.02,早幼粒細胞<0.05,以中性桿狀核最多,其比值大於分葉核細胞,也多於晚幼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0.05,嗜鹼性粒細胞<0.01。
(8)粒系骨髓細胞擴展資料
骨髓分布於骨髓腔內,哈佛氏管內也含有少量,它主要是由血竇和造血組織構成。血竇是進入紅骨髓的動脈毛細血管分支後形成的竇狀腔隙,形狀不規則,管徑大小不一。竇壁襯著內皮細胞,外面有基膜和周細胞附著。
造血組織位於血竇之間,它的基質是網狀纖維和網狀細胞,它們構成網架,網孔中充滿各種游離細胞,如不同發育階段的各類血細胞和間充質細胞等。
初生時期,骨內充滿的全部是紅骨髓,具有活躍的造血功能。成年後,紅骨髓主要存在於一些扁骨、不規則骨和長骨的骨骺內,以椎骨、胸骨和髂骨處最為豐富,造血功能也最為活躍。
除造血功能之外,紅骨髓還有防禦、免疫和創傷修復等多種功能。其創傷修復功能主要緣於其中的幼稚間充質細胞,它們保留著向成纖維細胞、成骨細胞分化的潛能。
一些學者利用紅骨髓培養的骨髓基質細胞植入骨折及骨缺損處,證實它們可促進骨組織形成,有利於骨折的癒合和缺損的修復。
9、原始細胞增多,為什麼骨髓粒系,紅系,巨核系是減少的
「紅系」細胞:大部分指的是成熟紅細胞、幼稚紅細胞、早幼、中、晚紅細胞等;
「粒系」細胞:原始粒細胞,早幼粒細胞,中幼粒細胞及晚幼粒細胞,晚幼粒細胞;
「巨核系」細胞:巨核細胞是骨髓中的一種從造血幹細胞分化而來的細胞,核很大,但數量非常少,研究起來非常困難。
細胞 (英文名:cell)並沒有統一的定義,比較普遍的提法是:細胞是生物體基本的結構和功能單位。已知除病毒之外的所有生物均由細胞所組成,但病毒生命活動也必須在細胞中才能體現。
一般來說,細菌等絕大部分微生物以及原生動物由一個細胞組成,即單細胞生物,高等植物與高等動物則是多細胞生物。細胞可分為原核細胞、真核細胞兩類,但也有人提出應分為三類,即把原屬於原核細胞的古核細胞獨立出來作為與之並列的一類。研究細胞的學科稱為細胞生物學。
細胞體形極微,在顯微鏡下始能窺見,形狀多種多樣。主要由細胞核與細胞質構成,表面有細胞膜。高等植物細胞膜外有細胞壁,細胞質中常有質體,體內有葉綠體和液泡,還有線粒體。動物細胞無細胞壁,細胞質中常有中心體,而高等植物細胞中則無。細胞有運動、營養和繁殖等機能。
10、紅系、粒系、巨核系細胞分別指哪些細胞呢?請大家指導!
「紅系」細胞:大部分指的是成熟紅細胞、幼稚紅細胞、早幼、中、晚紅細胞等;
「粒系」細胞:原始粒細胞,早幼粒細胞,中幼粒細胞及晚幼粒細胞,晚幼粒細胞;
「巨核系」細胞:巨核細胞是骨髓中的復一種從造血幹細胞分化而來的細胞,核很大,但數量非常少,研究起來非常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