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髓 > 血液室骨髓

血液室骨髓

發布時間:2020-09-30 18:07:41

1、血液科是什麼科?

血液科是內科的一個分支 主要治療造血系統的問題。

2、血液科的骨髓細胞檢查報告

粒紅比減低,其餘正常。
粒紅比減低常見於1.粒細胞系減少,如粒細胞缺乏症;2. 紅細胞系增多,如各種增生性貧血。
覺得你可能是貧血,你是不是月經量過多,或偏食不吃肉類?需要結合你的血常規及病史、臨床表現、體格檢查。

3、醫院采血為什麼送到骨髓室?

一樣采血之後一般都把血液送到血液酷闊,也就是骨髓庫進行冷藏保存

4、什麼是血液科

血液科是內科的一個分支主要治療造血系統的問題。血液科還可以為很多非血液病的血液學問題提供專業性服務以及開展多項技術試驗。常見紅細胞疾病如貧血、缺鐵性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異常血紅蛋白病、卟啉病等。白細胞疾病如白細胞減少症、中性粒細胞減少症和粒細胞缺乏症、急性白血病、急性髓系白血病、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急性白血病等。出血、凝血疾病如血管性紫癜、過敏性紫癜、血小板減少、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

5、捐獻骨髓需要什麼條件

捐獻者須知 一、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的健康標准? 凡年齡在18-55周歲,身體健康,經下列血液檢查合格者,都可以成為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40單位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陰性 丙型肝炎病毒抗體:陰性 艾滋病病毒抗體:陰性 梅毒試驗:陰性 二、健康者在多大年齡適合捐獻造血幹細胞? 年齡在18-45歲的符合無償獻血條件的健康者均可登記成為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志願者,18-55歲健康者可採集造血幹細胞。 三、為什麼45-55歲的健康者不再接受登記? 採集造血幹細胞的最佳年齡為18-55歲,捐獻者登記入庫後到尋找到相合患者需要一定時間。為充分利用有限的檢測資金,登記年齡以不超過45歲為宜。 四、怎樣加入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成為一名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 如果您適齡、身體健康(符合無償獻血條件)、志願捐獻造血幹細胞,可與各地紅十字會(或者中華骨髓庫分庫)的熱線電話聯系報名、填寫志願捐獻書及有關表格,並抽取6~8毫升血液。組織配型實驗室將會對您的血液進行HLA分型等檢驗,並把您的所有相關資料錄入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的計算機資料庫中。這樣您就成為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志願者了。 五、如何知道自己已成為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 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設於全國各地的分庫,將會通知您被接納為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並經常與您保持聯系。 六、捐獻登記和捐獻造血幹細胞有補貼嗎? 捐獻造血幹細胞是愛的奉獻和救人善舉。一般不提倡補貼。 七、志願者報名登記後,是否馬上就要捐獻造血幹細胞? 志願者報名登記後,首先要安排您抽取6~8毫升血液做HLA分型檢驗,數據儲存到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備查。當某一位患者需要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時,由移植中心將患者的HLA分型數據傳送到資料庫,如果檢索結果得知您的HLA正好與患者吻合時,省級管理中心將通知您做捐獻的准備。這個過程可能很短,也可能要等若干年。而大部分志願者可能沒有捐獻的機會。 八、作為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志願者應注意哪些問題? 當您或您聯系人的電話、地址發生變化時,希望及時通知登記部門,以便患者在需要時能很快找到您,使患者的疾病及時得到治療,並保證您實現救人的願望。 九、報名後否可以隨時改變捐獻造血幹細胞的決定? 報名登記及捐獻都是建立在自願的基礎上,登記後資料庫會對您的自願性進行再確認,此期間您可以提出終止捐獻。但因為檢測您的血樣 HLA 已經花費了骨髓庫有限的資金,為了用好寶貴的社會善款,若提出終止捐獻,請您慎重考慮。但在移植前,尤其是簽署捐獻同意書後就不能改變捐獻決定,因為在這個時候,患者為准備移植已經進行大劑量的放療和化療,喪失了造血能力,此期間若您終止捐獻,再臨時尋找配型相合者已來不及,患者將有生命危險。 十、為什麼要捐獻者本人填寫同意書和捐獻者登記表? 加入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成為一名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是崇高的奉獻行為,在需要的時候,捐獻者將無償捐獻造血幹細胞給患者,因此,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必須得到捐獻者的書面承諾,並且通過登記表了解捐獻者准確的通訊地址和聯系方式。 十一、捐獻者填寫登記表時,為什麼還要填寫捐獻者的兩位不同住址的親屬或朋友的姓名和聯系方式? 當一時與捐獻者聯系不上時,可通過另外渠道及時與捐獻者聯系,也可以避免流失。 十二、捐獻者登記參加「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後,用什麼方法對捐獻者做HLA分型,要求做那些項目? 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規定,設於各地的組織配型實驗室將對每位捐獻者的血液樣本,應用分子生物學技術進行HLA分型,必須至少正確鑒定出HLA-A、B和DR座位上的等位基因和相關特異性,然後及時傳入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資料庫。 十三、造血幹細胞捐獻者的個人資料是否向社會公開或是保密? 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保證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的個人資料絕對保密,僅用於造血幹細胞移植工作。 十四、我登記參加了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但一直沒有叫我捐獻造血幹細胞,這對發展造血幹細胞移植的生命工程有幫助嗎? 您一但登加入了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就是一種高尚的奉獻行為,您的HLA分型等資料將加入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您已為每天等候著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成千上萬的患者及家屬做出貢獻,為他們找到合適的捐獻者帶來新的希望。 十五、「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的工作哪些是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軌? 1、「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採用先進水平的電子資料庫管理系統。 2、「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採用HLA分子生物學分型技術。 十六、為什麼「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希望社會各界和人民大眾捐款資助? 這是一項造福人類的福利事業,但是它的運轉需要大量經費,特別是必須對每位捐獻者作HLA分型等檢驗工作,每位捐獻者的檢驗費用大約在500元左右,要建成一個100萬或更多的資料庫,沒有全社會的支持,工作將十分困難。 十七、捐獻者需要承擔什麼費用嗎? 捐獻者不負擔全過程的任何費用。
求採納

6、骨髓 有什麼用 它是液體??和血液一樣嗎??

骨髓bone marrow是液狀柔軟的富於血管的造血組織,隸屬於結締組織。存在於長骨骨髓腔及各種骨骨松質的的網眼中。
在胚胎時期和嬰幼兒,所有骨髓均有造血功能,由於含有豐富的血液,肉眼觀呈紅色,故名紅骨髓。約從六歲起,長骨骨髓腔內的骨髓逐漸為脂肪組織所代替,變為黃紅色且失去了造血功能,叫做黃骨髓。成人的紅骨髓僅存於骨松質的網眼內。
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如嚴重貧血時,黃骨髓能「見風使舵、搖身一變」,成為具有造血功能的紅骨髓。
骨髓位於骨髓腔中,約占體重的4%-6%,是人體最大的造血器官。骨髓分為紅骨髓(red bone marrow)和黃骨髓(yellow bone marrow)。胎兒及嬰幼兒時期的骨髓都是紅骨髓,大約從5歲開始,長骨乾的骨髓腔內出現脂肪組織,並隨年齡增長而增多,即為黃骨髓。成人的紅骨髓和黃骨髓約各佔一半。紅骨髓主要分布在扁骨、不規則骨和長骨骺端的骨松質中,造血功能活躍。黃骨髓內僅有少量的幼稚血細胞,故仍保持著造血潛能,當機體需要時可轉變為紅骨髓進行造血。
紅骨髓主要由造血組織和血竇構成。
1.造血組織 主要由網狀結締組織和造血細胞組成。網狀細胞和網狀纖維構成造血組織的網架,網孔中充滿不同發育階段的各種血細胞,以及少量造血幹細胞、巨噬細胞、脂肪細胞和間充質細胞等。
目前認為,造血細胞賴以生長發育的內環境也就是造血誘導微環境(hemopoietic inctive microenvironment)極為重要。骨髓造血誘導微環境包括骨髓神經成分、微血管系統及纖維、基質以及各類基質細胞組成的結締組織成分。基質細胞(stromal cell)是造血微環境中的重要成分,包括有網狀細胞、成纖維細胞、血竇內皮細胞、巨噬細胞、脂肪細胞等。一般認為,骨髓基質細胞不僅起支持作用,並且分泌體液因子,調節造血細胞的增殖與分化。發育中的各種血細胞在造血組織中的分布呈現一定規律。幼稚紅細胞常位於血竇附近,成群嵌附在巨噬細胞表面,構成幼紅細胞島(erythroblastic islet)(圖5-9);隨著細胞的發育成熟而貼近並穿過血竇內皮,脫去胞核成為網織紅細胞。幼稚粒細胞多遠離血竇,當發育至晚幼粒細胞具有運動能力時,則借其變形運動接近並穿入血竇。巨核細胞常常緊靠血竇內皮間隙,將胞質突起伸入竇腔,脫落形成血小板。這種分布狀況表明造血組織的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微環境造血誘導作用。
2.血竇 由動脈毛細血管分支而成。血竇腔大而迂曲,最終匯入骨髓的中央縱行靜脈。血竇形狀不規則。竇壁襯貼有孔內皮,內皮基膜不完整,呈斷續狀。基膜外有扁平多突的周細胞覆蓋,當造血功能活躍,血細胞頻繁穿過內皮時,覆蓋面減小。血竇壁周圍和血竇腔內的單核細胞和巨噬細胞,有吞噬清除血流中的異物、細菌和衰老死亡血細胞的功能。

與血液室骨髓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