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做骨穿是怎麼回事 是抽骨髓嗎
打上麻葯沒有多痛,能忍受的;注意事項
1 術前應向患者說明檢查目的與方法,復以取得配合。
2 嚴格無菌操作,以防感染。
3 物品准備齊全。
4 穿刺針經皮膚達骨膜後,針應與骨面垂直,緩慢旋轉進針,持針須穩妥,切忌用力過猛或針頭在骨面上滑動。如已制刺入骨髓腔,此時針頭應固定不動。
5 抽取骨髓塗片檢查時,應緩慢增加負壓,當注射器內見血後應立即停止抽吸,以免骨髓百稀度釋。同時要作塗片及培養者,應先抽骨髓少許塗片,再抽骨髓培養,不可並做一次抽出。取下注射器時,應迅速插回針芯,以防骨髓外溢。
6 胸骨柄穿刺時,要求穿刺角度一定要與胸骨柄平行,以防止針尖滑脫或問刺穿胸骨柄後壁皮質。
護理
1 術中注意觀察患者的面色、脈搏、呼吸。
2 拔針時用力按壓穿刺點,至不出血為止。
3 術後24小時內觀察穿刺部位有無血腫、答出血及感染徵象。
4 穿刺處換葯1次/日。
5 囑患者三日內勿洗浴。
2、骨髓 有什麼用 它是液體??和血液一樣嗎??
骨髓bone marrow是液狀柔軟的富於血管的造血組織,隸屬於結締組織。存在於長骨骨髓腔及各種骨骨松質的的網眼中。
在胚胎時期和嬰幼兒,所有骨髓均有造血功能,由於含有豐富的血液,肉眼觀呈紅色,故名紅骨髓。約從六歲起,長骨骨髓腔內的骨髓逐漸為脂肪組織所代替,變為黃紅色且失去了造血功能,叫做黃骨髓。成人的紅骨髓僅存於骨松質的網眼內。
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如嚴重貧血時,黃骨髓能「見風使舵、搖身一變」,成為具有造血功能的紅骨髓。
骨髓位於骨髓腔中,約占體重的4%-6%,是人體最大的造血器官。骨髓分為紅骨髓(red bone marrow)和黃骨髓(yellow bone marrow)。胎兒及嬰幼兒時期的骨髓都是紅骨髓,大約從5歲開始,長骨乾的骨髓腔內出現脂肪組織,並隨年齡增長而增多,即為黃骨髓。成人的紅骨髓和黃骨髓約各佔一半。紅骨髓主要分布在扁骨、不規則骨和長骨骺端的骨松質中,造血功能活躍。黃骨髓內僅有少量的幼稚血細胞,故仍保持著造血潛能,當機體需要時可轉變為紅骨髓進行造血。
紅骨髓主要由造血組織和血竇構成。
1.造血組織 主要由網狀結締組織和造血細胞組成。網狀細胞和網狀纖維構成造血組織的網架,網孔中充滿不同發育階段的各種血細胞,以及少量造血幹細胞、巨噬細胞、脂肪細胞和間充質細胞等。
目前認為,造血細胞賴以生長發育的內環境也就是造血誘導微環境(hemopoietic inctive microenvironment)極為重要。骨髓造血誘導微環境包括骨髓神經成分、微血管系統及纖維、基質以及各類基質細胞組成的結締組織成分。基質細胞(stromal cell)是造血微環境中的重要成分,包括有網狀細胞、成纖維細胞、血竇內皮細胞、巨噬細胞、脂肪細胞等。一般認為,骨髓基質細胞不僅起支持作用,並且分泌體液因子,調節造血細胞的增殖與分化。發育中的各種血細胞在造血組織中的分布呈現一定規律。幼稚紅細胞常位於血竇附近,成群嵌附在巨噬細胞表面,構成幼紅細胞島(erythroblastic islet)(圖5-9);隨著細胞的發育成熟而貼近並穿過血竇內皮,脫去胞核成為網織紅細胞。幼稚粒細胞多遠離血竇,當發育至晚幼粒細胞具有運動能力時,則借其變形運動接近並穿入血竇。巨核細胞常常緊靠血竇內皮間隙,將胞質突起伸入竇腔,脫落形成血小板。這種分布狀況表明造血組織的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微環境造血誘導作用。
2.血竇 由動脈毛細血管分支而成。血竇腔大而迂曲,最終匯入骨髓的中央縱行靜脈。血竇形狀不規則。竇壁襯貼有孔內皮,內皮基膜不完整,呈斷續狀。基膜外有扁平多突的周細胞覆蓋,當造血功能活躍,血細胞頻繁穿過內皮時,覆蓋面減小。血竇壁周圍和血竇腔內的單核細胞和巨噬細胞,有吞噬清除血流中的異物、細菌和衰老死亡血細胞的功能。
3、骨髓能吃嗎
當然可以吃了,外面骨頭,就是豬腿哪裡的骨頭比肉貴多了,有些大飯店就用哪個做招牌菜,每根骨頭里插一根吸管
4、人體骨髓能再生嗎?
骨髓分兩種,一種是紅骨髓,這種可以再生,一種是黃骨髓,這種不能再生。。。成人大部分是黃骨髓,新生兒大部分是紅骨髓
5、平時吃的骨頭裡面的是骨髓嗎?
你好, 你平時吃的骨頭裡面的以為是骨髓的物質其實是脂肪,骨髓是存在於長骨(如肱骨、股骨)的骨髓腔和扁平骨(如髂骨)的稀鬆骨質間的網眼中,是一種海綿狀的組織,能產生血細胞的骨髓略呈紅色,稱為紅骨髓。骨髓是動物器官中十分重要的一個部分,造血幹細胞就由骨髓供應,俗話說骨髓補血,骨髓不僅味道好,營養價值確實不錯,以後碰到長骨,最好將骨髓也吃了。尤其是骨髓化到湯里後變白的湯最有營養,最香
6、骨髓是長在骨頭裡面的嗎?
骨髓是長在骨頭里的。關於你同學說的骨髓在血液里,其實是抽血的時候分離造血細胞,所以說你抽骨髓的時候是為了觀察,看你的病情,比較痛苦。但是如果是普通的檢查,那是不用抽骨髓,直接抽血就可以了。
7、怎麼捐獻骨髓?是血液嗎?
就是抽血,但是他們會把幹細胞動員到血液里,不過會抽很久很久,畢竟應人而異……可能抽一會就到了指標,可能抽很久都沒有達到指標!一般會給你吃葯物加快的,如果你很健康,一個月就恢復了。
8、獻骨髓疼嗎?
骨髓--造血功能! 我們所說的捐獻骨髓只是把血液裡面的造血幹細胞通過分離機分離出來,注入和你血液各方面相配的人體內,不是到你的骨頭里抽骨髓,只是用你的造血幹細胞,一個人的造血幹細胞有3公斤,只需要10毫升就可以就一個人!! 抽取骨髓造血幹細胞有兩種方法:一是醫生在供者的髂骨部位穿刺採集骨髓中的造血幹細胞,術後一兩天內有些疼痛,一周內就可完全恢復。二是用科學的方法有效地動員骨髓和其他部位的造血幹細胞大量釋放到外周血液中去,從供者的手臂靜脈中採集,並通過機器將造血幹細胞分離出來,剩餘的血液回輸到供者體內。 一疼二 不疼(跟獻血一樣) 醫院都採用第二個方法。簡單得說捐贈骨髓,和獻血一樣,不疼的。沒副作用!當然中華骨髓庫是國家級的,你不用怕會遇到不幹凈的針頭,導致感染愛滋病! 你可以到當地的紅十字會了解具體的捐獻事宜!! 補充: 1.骨髓庫會安排您在恰當的時間驗血(5毫升),並將化驗後的HLA( 人類白細胞抗原 )分型儲存在電腦資料庫中,供患者尋找配對。 2.初步配型,即供者和受者的HLA—AB相同後,骨髓庫將通知您作進一步的驗血檢測,即HLA—DR的分析檢測。 3.如果供者、受者的HLA配型完全相同,工作人員會向您詳細介紹捐獻過程,並安排作全身檢查,供者健康檢查合格者,將進行捐獻。 4.捐獻前每日注射一次 生長因子 ,連續4-5天。由於注射了生長因子, 造血幹細胞 將大量繁殖,生長因子使骨髓釋放出大量造血幹細胞進入 血液循環 中; 5.造血幹細胞通過 血細胞 單采技術獲得,這與從血液中採集 血小板 的方法完全相同。血液從一個手臂靜脈中流出,通過導管流入單采機中分離出造血幹細胞,其它 血液成分 將通過導管和 采血針 流回另一手臂靜脈,整個採集過程在全封閉的狀態下進行,時間約3-4小時。 捐獻時,您完全處於清醒狀態,從您的手臂靜脈中採集造血幹細胞(總量為50毫升),通過血細胞分離機提取,將其餘的血細胞回輸體內。 6.您將很快恢復正常,由於不使用麻醉,您無需住院,在造血幹細胞採集後1-2天,副作用(如:發熱、 過敏反應 、骨骼輕度疼痛)將完全消失。 造血幹細胞具有 自我復制 功能,捐贈造血幹細胞後人體將在短時間內恢復原有的造血細胞數量。所以,人不會感到任何不適,對供者很安全。造血幹細胞的供給者通常只要請半天假就能完成整個手術,不用作任何額外的休息和調養。 捐獻骨髓=獻 成分血 !就那麼簡單,像你獻血小板一樣! 你很有愛心也很有勇氣,先骨髓不疼也不影響健康,請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