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髓 > 骨髓病變mR

骨髓病變mR

發布時間:2020-09-29 08:43:17

1、請問核磁專家,

癱瘓前,核磁上沒有顯示的T1T2信號;癱瘓後,則有長T1長T2信號。
或者說,癱瘓前是長T1長T2信號,癱瘓後變成了短T1長或短T2信號。

核磁對此病診斷率是最高的。90%以上。

2、MRI在日本精密體檢中發揮著什麼作用?

在日本的精密體檢中PET-CT+MRI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目前,PET-CT綜合早期防癌醫學檢查,代表了世界癌症防治領域的較高技術
,除了PET-CT以外,MRI可以說是不可或缺的。

MRI是指磁共振成像,英文全稱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它利用磁共振現象從人體中獲得電磁信號,並重建出人體信息。該檢查不使用放射線也不用注射放射性同位素就可成像,因此也不會對人體造成任何損害。MRI也存在不足之處。它的空間解析度不及CT,帶有心臟起搏器的患者或有某些金屬異物的部位不能作MRI的檢查。

MR是一種生物磁自旋成像技術,它是利用原子核自旋運動的特點,在外加磁場內,經射頻脈沖激後產生信號,用探測器檢測並輸入計算機,經過計算機處理轉換後在屏幕上顯示圖像。

核磁共振的特點之一是流動液體不產生信號稱為流動效應或流動空白效應。因此血管是灰白色管狀結構,而血液為無信號的黑色。這樣使血管很容易軟組織分開。正常嵴髓周圍有腦嵴液包圍,腦嵴液為黑色的,並有白色的硬膜為脂肪所襯托,使嵴髓顯示為白色的強信號結構。核磁共振已應用於全身各系統的成像診斷。效果權威的是顱腦,及其嵴髓、心臟大血管、關節骨骼、軟組織及盆腔等。

1.MRI對人體沒有電離輻射損傷;

2.MRI能獲得原生三維斷面成像而無需重建就可獲得多方位的圖像;

3.軟組織結構顯示清晰,對中樞神經系統、膀胱、直腸、子宮、陰道、關節、肌肉等檢查優於CT。

4.多序列成像、多種圖像類型,為明確病變性質提供更豐富的影像信息。

1、神經系統病變:腦梗塞、腦腫瘤、炎症、變性病、先天畸形、外傷等,為應用較早的人體系統,目前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對病變的定位、定性診斷較為准確、及時,可發現早期病變。

2、心血管系統:可用於心臟病、心肌病、心包腫瘤、心包積液以及附壁血栓、內膜片的剝離等的診斷。

3、胸部病變:縱隔內的腫物、淋巴結以及胸膜病變等,可以顯示肺內團塊與較大氣管和血管的關系等。

4、腹部器官:肝癌、肝血管瘤及肝囊腫的診斷與鑒別診斷,腹內腫塊的診斷與鑒別診斷,尤其是腹膜後的病變。

5、盆腔臟器;子宮肌瘤、子宮其它腫瘤、卵巢腫瘤,盆腔內包塊的定性定位,直腸、前列腺和膀胱的腫物等。

6、骨與關節:骨內感染、腫瘤、外傷的診斷與病變范圍,尤其對一些細微的改變如骨挫傷等有較大價值,關節內軟骨、韌帶半月板、滑膜、滑液囊等病變及骨髓病變有較高診斷價值。

7、全身軟組織病變:無論來源於神經、血管、淋巴管、肌肉、結締組織的腫瘤、感染、變性病變等,皆可做出較為准確的定位、定性的診斷。

每年都有很多人聯系多睦健康去日本體檢,針對不同人,我們都會有醫學顧問對其進行問診,通過患者的年齡、性別、工作性質、家庭條件等方面制定不同的體檢套餐,保證套餐是服務到人的,效果都很不錯。

3、磁共振報告

第一句:所示胸腰骶椎體彌漫性信號減低,請結合臨床其他檢查除外骨髓瘤或轉移病變可能。
這不是說的很清楚么,三種可能:1、骨髓瘤。2、轉移性病變(比如癌轉移)。3、沒病
第二句: 所示肝右葉見多發小囊狀長T2信號影。
醫生看片子的時候還看到了病人肝臟裡面有個東西,但由於你做的是腰椎MR,不是腹部MR,所以只是提示了一下,具體是什麼沒說清楚,但看描述我猜可能是肝囊腫,要想知道是什麼就再交錢唄。腰椎和腹部是兩個部位,要收兩份錢的。

4、磁共振檢查什麼部位

顱腦與脊髓。MRI對腦腫瘤、腦炎性病變、腦白質病變、腦梗塞、腦先天性異常等的診斷比CT更為敏感,可發現早期病變,定位也更加准確。對顱底及腦乾的病變因無偽影可顯示得更清楚。MRI可不用造影劑顯示腦血管,發現有無動脈瘤和動靜脈畸形。MRI還可直接顯示一些顱神經,可發現發生在這些神經上的早期病變。MRI可直接顯示脊髓的全貌,因而對脊髓腫瘤或椎管內腫瘤、脊髓白質病變、脊髓空洞、脊髓損傷等有重要的診斷價值。對椎間盤病變,MRI可顯示其變性、突出或膨出。顯示椎管狹窄也較好。對於頸、胸椎,CT常顯示不滿意,而MRI顯示清楚。另外,MRI對顯示椎體轉移性腫瘤也十分敏感。
頭頸部。MRI對眼耳鼻咽喉部的腫瘤性病變顯示好,如鼻咽癌對顱底、顱神經的侵犯,MRI顯示比CT更清晰更准確。MRI還可做頸部的血管造影,顯示血管異常。對頸部的腫塊,MRI也可顯示其范圍及其特徵,以幫助定性。
胸部。MRI可直接顯示心肌和左右心室腔(用心電門控),可了解心肌損害的情況並可測定心臟功能。對縱隔內大血管的情況可清楚顯示。對縱隔腫瘤的定位定性也極有幫助。還可顯示肺水腫、肺栓塞、肺腫瘤的情況。可區別胸腔積液的性質,區別血管斷面還是淋巴結。
腹部。MRI對肝、腎、胰、脾、腎上腺等實質性臟器疾病的診斷可提供十分有價值的信息,有助於確診。對小病變也較易顯示,因而能發現早期病變。MR胰膽道造影(MRCP)可顯示膽道和胰管,可替代ERCP。MR尿路造影(MRU)可顯示擴張的輸尿管和腎盂腎盞,對腎功能差、IVU不顯影的病人尤為適用。
盆腔。MRI可顯示子宮、卵巢、膀胱、前列腺、精囊等器官的病變。可直接看到子宮內膜、肌層,對早期診斷子宮腫瘤性病變有很大的幫助。對卵巢、膀胱、前列腺等處病變的定位定性診斷也有很大價值。
後腹膜。MRI對顯示後腹膜的腫瘤以及與周圍臟器的關系有很大價值。還可顯示腹主動脈或其他大血管的病變,如腹主動脈瘤、布—查綜合征、腎動脈狹窄等。
肌肉骨骼系統。MRI對關節內的軟骨盤、肌腱、韌帶的損傷,顯示率比CT高。由於對骨髓的變化較敏感,能早期發現骨轉移、骨髓炎、無菌性壞死、白血病骨髓浸潤等。對骨腫瘤的軟組織塊顯示清楚。對軟組織損傷也有一定的診斷價值。

5、磁共振部位MACP是什麼部位?

顱腦與脊髓。MRI對腦腫瘤、腦炎性病變、腦白質病變、腦梗塞、腦先天性異常等的診斷比CT更為敏感,可發現早期病變,定位也更加准確。

6、為什麼做MRI的時候不可以帶有金屬物質,MRI是怎麼個成像原理

不可以帶有金屬物質的原因 :

檢查時金屬物質可能影響磁場的均勻性,造成圖像的干擾,形成偽影,不利於病灶的顯示;而且由於強磁場的作用,金屬物品可能被吸進核磁共振機,從而對非常昂貴的核磁共振機造成破壞。

成像原理:

MRI通過對靜磁場中的人體施加某種特定頻率的射頻脈沖,使人體中的氫質子受到激勵而發生磁共振現象。停止脈沖後,質子在弛豫過程中產生MR信號。通過對MR信號的接收、空間編碼和圖像重建等處理過程,即產生MR信號。

(6)骨髓病變mR擴展資料 

MRI檢查注意事項:

1、顱內有銀夾及眼球內金屬異物者禁止做檢查。

2、檢查部位有金屬物(如內固定鋼針釘等)不能檢查。

3、妊娠婦女慎做檢查,如有可能懷孕者,請告知檢查醫生。

參考資料

網路-MRI

7、核磁共振成像MRI包括哪些檢查?

2.鼻咽部良性病變。3.由其他部位侵入到鼻咽部粘膜間隙的病變。4.喉部良、惡性腫瘤。檢查介紹:對鼻咽腫瘤檢查,MRI比CT對鼻咽部正常解剖以及病理解剖的顯示,比CT清晰、全面。臨床意義:MRI比CT對疾病的診斷更有意義。·肝、膽、胰、脾的MRI檢查(核磁共振檢查)正常范圍:1.肝、膽、胰、脾的原發性或轉移性腫瘤,以及肝海綿狀血管瘤。2.肝寄生蟲病:如肝包蟲病。3.彌漫性肝病:如肝硬變、脂肪肝、色素沈著症。4.肝、膽、胰、脾先天性發育異常。5.肝膿腫。6.胰腺炎及其並發症。檢查介紹:能明確病變的程度、范圍及其特徵,並能和其他腫瘤鑒別。對肝、脾囊腫、海綿狀血管瘤有確診作用。臨床意義:MRI比CT對疾病的診斷更有意義。·核磁共振成像(MRI)正常范圍:正常。檢查介紹:核磁共振成像是近年來一種新型的高科技影像學檢查方法,是80年代初才應用於臨床的醫學影像診斷新技術。它具有無電離輻射性(放射線)損害;無骨性偽影;能多方向(橫斷、冠狀、矢狀切面等)和多參數成像;高度的軟組織分辨能力;無需使用對比劑即可顯示血管結構等獨特的優點。臨床意義:適應症:神經系統的病變包括腫瘤、梗塞、出血、變性、先天畸形、感染等幾乎成為確診的手段。特別是脊髓脊椎的病變如脊椎的腫瘤、萎縮、變性、外傷椎間盤病變,成為首選的檢查方法。心臟大血管的病變;肺內縱膈的病變。腹部盆腔臟器的檢查;膽道系統、泌尿系統等明顯優於CT。對關節軟組織病變;對骨髓、骨的無菌性壞死十分敏感,病變的發現早於X線和CT。 ·脊柱MRI檢查(核磁共振檢查)正常范圍:1.椎管內腫瘤:包括髓內、髓外腫瘤、硬膜下腫瘤、髓外硬膜外腫瘤。2.脊膜膨出和脊髓脊膜膨出。3.脊髓外傷。4.硬膜外膿腫和硬膜下膿腫。5.椎管內血管畸形。6.脊髓空洞症。7.脊髓萎縮。8.椎間盤突出。9.椎管狹窄。檢查介紹:對脊柱和脊髓疾病的診斷正確率MRI明顯比CT高,病源顯示、定位準確,可作為首選的檢查方法。臨床意義:MRI比CT對疾病的診斷更有意義。·腎上腺MRI檢查(核磁共振檢查)正常范圍:1.功能性腎上腺病變:(1)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2)嗜鉻細胞瘤;(3)皮質醇增多症:(1)腎上腺皮質增生;(2)腎上腺皮質腺瘤。2.無功能性腎上腺病變:(1)無功能性腺瘤;(2)轉移瘤;(3)囊腫;(4)骨髓脂肪瘤。檢查介紹:MRI診斷腎上腺嗜鉻細胞瘤的敏感性和特異性比CT高。臨床意義:MRI比CT對疾病的診斷更有意義。·腎臟MRI檢查(核磁共振檢查)正常范圍:1.MRI能清楚地顯示腎臟,不用造影劑就可區別腎皮質與腎髓質。2.MRI能查明腫塊的位置、大小、形態、侵犯范圍;可鑒別腫塊為囊性、實質性、脂肪性,比CT敏感、定性准確。檢查介紹:MRI能查明腫塊的位置、大小、形態、侵犯范圍;可鑒別腫塊為囊性、實質性、脂肪性,比CT敏感、定性准確。臨床意義:1.MRI能清楚地顯示腎臟,不用造影劑就可區別腎皮質與腎髓質。2.MRI能查明腫塊的位置、大小、形態、侵犯范圍;可鑒別腫塊為囊性、實質性、脂肪性,比CT敏感、定性准確。3.靜脈尿路造影,MR檢查可確定病變的部位、性質或先天性發育異常。4.對腎結核的診斷優於CT。5.能較好地鑒別腎周膿腫、含尿囊腫、淋巴囊腫等。6.可判定腎臟損傷的部位、范圍、腎周血腫或尿液外滲以及術後並發症。7.無創性觀察腎移植後有無排異反應。

8、MR檢查什麼病

mr是核磁共振檢查,適用於人體任何部位檢查,對於腫瘤、感染、血管病變、白質病變、發育畸形、退行性病變、腦室系統及蛛網膜下腔病變,出血性病變檢查均優於ct,對後顱凹及顱頸交界區病變的診斷,具有獨特優勢,對於更進一步確診疾病有很大的效果,有助於疾病的正確治療。

與骨髓病變mR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