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男人骨頭裡面的骨髓流失多的話會對身體造成怎樣的傷害
骨髓內有造血幹細胞,是生產新鮮血液的重要機構。男人如果骨髓流失過多,會得貧血症,敗血症,骨質疏鬆等疾病。
2、患者,男,45歲,貧血,需抽取骨髓檢查其造血機能,請問在什麼地方穿刺為好,並請說明
取的位置只能憑經驗,每個病人情況不同,不好確定,骨髓穿刺常選骨盆的髂後上棘或髂前上棘,此部位骨性標志清楚,周圍無大血管及神經主幹,故安全性好。如多次穿刺取材不滿意,少數情況下可選胸骨穿刺,只要執行斜行進針(和胸骨成30°~45°進針),不穿透胸骨,也是較安全的。穿刺前都要在穿刺點局部進行麻醉,麻醉葯自皮膚、皮下,直達骨表面的骨膜,故穿刺時不會給患者帶來痛苦。熟練的操作者通常10餘分鍾即可完成,因此不必有任何顧慮。穿刺點局部粘貼無菌敷料後2~3天不宜清洗(包括洗澡),以避免局部感染。
3、男的需要補血嗎
一般人們都認為只有女人才需補血,事實上,男性也需要補血。中醫上有「氣血不分家」的說法,所謂「氣為血之帥」,即氣統領著血走,同時「血為氣之母」,血虛自然氣也虛。男性很容易出現氣虛的情況,因此適量補血也是必要的。男性補血用正常的方法就行了,不像女性一樣要注意補血的時機,可以隨時補充。保持樂觀情緒心情愉快、性格開朗,不僅可以增進機體的免疫力,而且有利於身心健康,同時還能促進體內骨骼里的骨髓造血功能旺盛起來,使得皮膚紅潤,面有光澤。注意加強飲食調理日常應多吃些富含「造血原料」的優質蛋白質、必需的微量元素(鐵、銅等)、葉酸和維生素B12等營養食物,如動物肝臟、腎臟、血、魚、蝦、蛋類、豆製品、黑木耳、黑芝麻、紅棗以及新鮮的蔬菜、水果等。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積極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體育鍛煉和戶外活動,每天至少半小時,如健美操、跑步、散步、打球、游泳、氣功、跳舞等,吸收新鮮空氣,增強體力和造血功能。
4、請問男人需要補血嗎?
一般人們都認為只有女人才需補血,事實上,男性也需要補血。中醫上有「氣血不分家」的說法,所謂「氣為血之帥」,即氣統領著血走,同時「血為氣之母」,血虛自然氣也虛。男性很容易出現氣虛的情況,因此適量補血也是必要的。
男性補血用正常的方法就行了,不像女性一樣要注意補血的時機,可以隨時補充。
保持樂觀情緒
心情愉快、性格開朗,不僅可以增進機體的免疫力,而且有利於身心健康,同時還能促進體內骨骼里的骨髓造血功能旺盛起來,使得皮膚紅潤,面有光澤。
注意加強飲食調理
日常應多吃些富含「造血原料」的優質蛋白質、必需的微量元素(鐵、銅等)、葉酸和維生素B12等營養食物,如動物肝臟、腎臟、血、魚、蝦、蛋類、豆製品、黑木耳、黑芝麻、紅棗以及新鮮的蔬菜、水果等。
經常參加體育鍛煉
積極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體育鍛煉和戶外活動,每天至少半小時,如健美操、跑步、散步、打球、游泳、氣功、跳舞等,吸收新鮮空氣,增強體力和造血功能。
5、女性的骨髓造血功能是否比男性強
不一定的,大體來說是平均的,因為人只要吃多點,就可以有很多血,人人都有造血功能的。
6、男人也會貧血嗎?
啊
當然了,那是由於營養不良引起的
7、男生會貧血嗎?
啊,男生月經期間可能會貧血··(*^__^*) 嘻嘻
8、男性貧血身體會有什麼危害
貧血時血液攜氧能力減弱,可使全身各系統器官的功能受到危害。根據貧血程度輕重和時間長短,患者的年齡及有無基礎疾病(特別是心、腦血管、肺)而有不同程度的影響:1.一般表現:疲乏、易倦是貧血最常見的症狀,貧血嚴重時部分患者還可出現低熱;2.心血管系統:活動後心慌、氣短最為常見,部分嚴重貧血患者還可出現心絞痛、心力衰竭,檢查時可有輕度怵音,下肢水腫、心電圖出現改變。3.神經系統:頭痛、頭暈、目眩、耳鳴,注意力不集中、失眠或暈厥,嚴重貧血可出現神志模糊或痴獃等症狀,維生素B12缺乏引起的貧血常伴肢體麻木、感覺障礙等。4.消化系統:食慾減退、腹脹、惡心較為常見,溶血性貧血患者可有黃疸和脾臟腫大;5.泌尿生殖系統:腎臟濃縮功能減退,患者常有多尿、尿比重降低、性慾降低,女性患者常有月經不規則、過多或減少;6.其他:皮膚乾燥、毛發枯疏、少光澤。
(一)按發病機理可分為:
①造血不良性貧血:如再障;
②紅細胞過度破壞造成的貧血:如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症;
③失血過多造成的貧血:如潰瘍或腫瘤引起的消化道出血等。
(二)按細胞大小形態可分為:
①大細胞性貧血,如巨幼紅細胞性貧血;
②正常細胞性貧血,如溶貧、再障等;
③單純小細胞性貧血如慢性感染性貧血。
④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如缺鐵性貧血等。
貧血是我們大家生活中比較常見的疾病,確切地說貧血只是一種症狀而不是具體的疾病,各種疾病都可以伴有貧血。
所謂貧血是指循環血液單位容積內血紅蛋白最低於正常值的下限。
我國診斷貧血的血紅蛋白標准為:成人男性低於120g/L,女性低於110g/L,孕婦低於100g/L。
貧血是多數疾病的共同症狀,所以原因之去除是及重要的。在病因診斷未確之前切忌物亂投葯物,例如維生素例如維生素B12、葉酸、鐵劑,這樣之處理是不會見效的,反而因疏忽病因延誤病情,這樣有害病人造成嚴重後果。例如胃炎引起的貧血,只顧一味地治療貧血而疏忽治療引起貧血的癌症,那真是捨本逐末的。
治療貧血效果,取決於病因的性質及其是否可以根除,如果病因是可以徹底清除,貧血也是可得到治療,若難治療的病因只能採取對症治療,根據不同病因給予不同的治療原則如下:
1.出血:出血是貧血最常見的病因之一,又因不同之原因引起的,給予適當止血措施是很重要的,月經過多可用手術或荷爾蒙治療,再予以原因治療,貧血是可以治療的。
2.營養缺乏:營養缺乏引起的造血原料不足而發生的貧血,例如缺鐵性貧血,葉酸或維生素B12缺乏引起的豆芽細胞貧血及缺鐵性貧血,分別予營養來補充,貧血治療效果良好,但是引起營養缺乏的原因如不去除療效常不拘理想,即使一時見效,但停止予營養素補充,貧血很快復發。
3.慢性疾病:感染或癌症能夠控制,貧血就能夠減輕。內分泌疾病給予矯正,貧血就可以減輕。慢性腎衰竭、肝硬化、晚期癌症及全身性紅斑性狼瘡等造成之貧血,因為基本疾病之療效很差,除了輸血,貧血是很難減輕的。
4.葯物繼發之溶血性貧血,再患者停止與葯物接觸之後,貧血大多能很快或逐漸減輕甚至消失。但某些葯物引起的再生不良性貧血,即使病因明確,患者也未再接觸之,患者也很難恢復或治療。這時如果以骨髓移植可以獲得治療的。
治療貧血方法一般有葯物治療,輸血、脾臟切除術及骨髓移植法,根據不同類型之病因,採用一種或多種療法來進行治療。
貧血,並不是一種獨立的疾病名稱,它是多種不同病因或疾病引起的一系列共同症狀。造成貧血的原因很多,治療也各不相同,對症下葯是關鍵。
⑴缺鐵性貧血正常人體是不易缺鐵的,因為食物中含鐵豐富,而且體內不斷衰老破裂的紅細胞所釋放出的鐵又可反復被機體所利用。但是在慢性失血(如鉤蟲並痔瘡、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結核等)、胃腸道對鐵的吸收功能不良(如胃酸缺乏)、機體對鐵的需要量增加(如妊娠期婦女)和紅細胞大量破壞(如瘧疾)等情況下,往往引起鐵的缺乏而致貧血。鐵劑是治療這類貧血的有效葯物,常用的有硫酸亞鐵、枸櫞酸鐵銨、富馬酸鐵、右旋糖酐鐵等。口服鐵劑一周,血液中網織紅細胞即可上升,10~14天達高峰,2~4周後血紅蛋白明顯增加。但達正常值常需1~3個月。為使體內鐵貯存恢復正常,待血紅蛋白正常後尚需減半量繼續服葯2~3個月。
⑵巨幼紅細胞性貧血這類貧血是由於葉酸或維生素B12缺乏所引起。食物中每天有50~200微克葉酸在十二指腸和空腸上段吸收,正常人每天需要葉酸約50微克,一般來說不易造成缺乏。但由於某種原因致使體內葉酸貯量減少、攝入不足或需要明顯增加時(妊娠期及嬰幼兒),常常造成葉酸缺乏,引發巨幼紅細胞性貧血。維生素B12能幫助葉酸在體內循環利用,而間接地促進脫氧核糖核酸的合成。故維生素B12缺乏時亦可引起與葉酸缺乏相類似的巨幼紅細胞性貧血(又稱惡性貧血)。對巨幼紅細胞性貧血,口服一定量的葉酸即能生效,但對肝硬化或使用了葉酸對抗劑(氨甲喋呤、乙胺嘧啶、甲氧苄胺嘧啶等)所致的巨幼紅細胞性貧血,用葉酸治療無效。因為此時體內的二氫葉酸還原酶缺乏或受到抑制,不能使葉酸轉變成四氫葉酸而發揮效應,故必須用其代用品——甲醯四氫葉酸鈣治療才有效果。
對因維生素B12缺乏引起的惡性貧血,可肌肉注射維生素B12治療。單用葉酸僅能改善血象,對神經系統損害無能為力,故兩葯合用可起協同作用,療效更高。
⑶再生障礙性貧血由於骨髓造血機能減退或衰竭而引起。血液中不僅紅細胞減少,而且白細胞和血小板也減少。對此類貧血,國內採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常用葯物有苯丙酸諾龍、碳酸鋰、氧化鈷等,以刺激造血功能,對部分病人有一定效果。
加拿大、美國科研人員試用精氨酸丁酸鹽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有一定效果,正准備生產片劑和針劑使用。
由上看出,治療貧血,對症選葯很重要,但必須強調:在對症治療的同時必須積極尋找病因,只有去除病因,才能達到根治的目的。
9、為什麼人要不斷造血,男人又不出血,為什麼要不斷造血?
紅細胞的"壽命"只有120天,也就是每天有總量1/120的紅細胞衰亡,同時又有相同數量的新鮮紅細胞去補充,另外白細胞和血小板的"壽命"只有幾天,你說,男的雖然沒有生理性出血,但不隨時造血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