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髓細胞的骨髓細胞參考值
由於生理變異和不同的調查資料,正常骨髓象各系統各階段細胞比值變動范圍較大,所以正常骨髓象實際含義是正常范圍骨髓象,下降數據可做為骨髓塗片中各種血細胞正常值的參考:
粒細胞系統佔比例最大,約1/2強。一般原始粒細胞<0.02,早幼粒細胞<0.05,以中性桿狀核最多,其比值大於分葉核細胞,也多於晚幼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0.05,嗜鹼性粒細胞<0.01。
紅細胞系統占骨髓第二位(有核紅細胞),約佔1/5左右,以晚幼紅細胞居多,中幼紅細胞次之,原始紅細胞<0.01,早幼紅細胞一般<0.05,無巨幼紅細胞。
淋巴細胞約佔1/5左右,小兒偏高,有時可達0.4,單核細胞一般<0.04,漿細胞一般小於0.015。
非造血細胞,如網狀細胞、吞噬細胞、組織嗜鹼性細胞等可少量存在,它們的比值雖然很低,但卻骨髓有成份的標志。
巨核細胞計數尚沒有統一方法,一般全片巨核細胞數7-35個,其中原始巨核細胞佔0~0.01,幼稚巨核細胞0~0.05,顆粒性巨核細胞0.1~0.3,產生血小板巨核細胞0.44~0.60,裸核巨核細胞0.08~0.3。由於產生血小板巨核細胞在骨髓中停留時間很短,一旦有血小板產生,立即將血小板釋放出去,所以在實際工作中,正常骨髓中往往以顆粒型巨核細胞為主,裸核巨核細胞次之。
附骨髓檢查報告(血細胞檢查報告)。
2、骨髓穿刺報告中中性粒細胞胞漿可見中毒性顆粒意味著什麼?
中性粒細胞胞漿中毒性顆粒說明中性粒細胞受損,炎症反應重,病情嚴重,多見於血液病,大面積燒傷和嚴重感染的病人。
去你們那裡最大最好的醫院,同時掛腎內科,血液科,病人家屬分別排隊,兩個科都要看。有沒有關節痛?發病前有沒有感冒症狀?病人多大?性別?
有沒有做以下檢查:血常規,肝腎功能,電解質,血培養,胸腔積液有多少?有沒有穿刺抽液做檢查?過敏原測試做了嗎?骨髓穿刺的其他結果?
你的症狀符合過敏性紫癜和紫癜性腎炎;或者是血液系統疾病,不過那要看到全套骨穿和血常規結果才能確定是不是。
如果檢查出來是過敏性紫癜及紫癜性腎炎,去腎內科住院去。當然如果這個醫院的血液科比較強,對治療這種病有經驗,血液科也可以。
如果檢查後還不能確定什麼病,掛風濕免疫科,皮膚科,消化內科,感染科,完善免疫方面的檢查。
3、原始粒細胞佔11%,該怎麼辦?
MDS患者血清VEGF、bFGF水平與骨髓原始細胞比例的關系 根據骨髓原始細胞比例將MDS患者分為4組,原始細胞比例<5%組的患者血清VEGF、bFGF水平均明顯低於其他各組(P<0.05),原始細胞比例> 5%的各組VEGF、bFGF水平沒有明顯差別(P>0.05)(表。
4、本人骨髓移植後半年,中性粒細胞一直在1.5左右徘徊,長不起來,請賜教!!!
你的移植醫生應當告訴你這是造血功能沒有恢復的表現吧,免疫抑制劑逐漸減量後白細胞應當逐漸恢復。
5、骨穿結果,骨髓部分中性粒細胞為感染性改變…是怎麼回事?謝謝您
剛剛看了你的化驗單,示:
一、白細胞總數低於正常范圍(而不是我先前考慮的「應激性增高」) ,提示您現在的免疫力相對低下,請注意好身體!
二、根據「血常規」和「骨髄象」檢查結果,雖然紅細胞數目處在正常范圍,但「幼稚性紅細胞」居多,也就是大多紅細胞未趨向成熟,致使「血紅蛋白」含量低,不能有效地攜帶氧氣,考慮您現在「呼吸」好像有一點點困難! (這就是您提到的「貧血」相關問題!) 注意不要太過運動而需要消耗大量氧氣,導致氧氣跟不上!
三、關於您所說的中性粒細胞感染性改變,是不是指骨髄象檢查報告單上面醫生的結論? 一般來說,「桿狀核粒細胞」的比例應該比「分葉核粒細胞」的比例要高,但現在的情況是「翻轉」過來了,有什麼不利我是不知道了,學無止境,我不知道的事就不會亂說!
總之,您現在的情況不是太好,但請樂觀對待,靜養身體,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按時打針、吃葯!
祝您早日康復!
6、骨髓中原始粒細胞>=90%什麼意思
<
7、骨髓檢查原始粒細胞92%,早幼粒細胞6%,紅系2%,最有可能的診斷是什麼
檢查結果表明原始粒細胞明顯增高,常見於白血病。
8、骨髓細胞檢查報告:粒系增生顯著是什麼意思呀。
粒系增生顯著說明是粒系細胞增生活躍,可見於某些慢性白血病或增生性貧血,從你的描述來看,如果還符合一下情況,高度疑似慢性粒細胞白血病
1.年齡在40歲以上尤其是男性,有貧血的情況
2.血常規中白細胞明顯增加,一般會超過30乘以10的9次方
3.B超一是有脾腫大的情況
4.血常規中血小板大於500乘以10的9次方以上。
如果有上述多種情況,加上骨髓報告來看高度疑似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建議及時診斷及時治療,由於資料不全只能提供這個猜測性診斷,不一定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