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蝦醬和骨頭湯能混吃嗎?
蝦醬和骨頭湯是可以混在一起吃的,這個是沒有任何問題的,還非常的有營養呢。
2、怎麼把醬骨頭湯變清
1.把豬大骨砍成大塊,然後在清水裡浸泡出血水洗凈
2.把豬大骨放進鍋里,加入適量的清水
3.用大火煮沸,片掉浮起來的泡沫
4.加入生薑片
5.加入料酒,
6.用中火慢慢的燉一個小時
7.加入老湯塊一塊
8.加入香料適量
9.再加入老抽適量
10.繼續中火煮半個小時左右
11.收一下湯汁即可食用啦
3、醬骨頭湯和鹵肉湯的區別
鹵湯是製作鹵菜的最重要的輔助原料,是為製作鹵菜而做的前期准備。當前市場鹵湯主要分為兩大類,高湯熬制而成,高湯的成本相對來說要高了不少了;另一類是相對較為簡單的,比如鹵中仙的鹵湯就可以用自來水加上各色鹵料熬制,味道好,操作簡單,成本低廉,是不錯的選擇。
目前市場上鹵菜主要分為五香味紅鹵, 辣鹵,白鹵等。紅鹵湯鹵不同的產品要注意區分,禽類比如雞爪,鴨爪,鴨翅等用一鍋鹵湯;豬類比如豬頭肉,豬蹄,豬耳朵,牛肉用一鍋鹵湯,如果大雜燴放在一起就會導致串味,非常的影響口感的。辣鹵是要在紅鹵的基礎之上做出改變的,在北方比如河南等地比較喜歡辣的,頭骨香辣鴨在當地就比較受歡迎了;白鹵主要在江浙一帶受歡迎,譬如泡椒鳳爪、白斬雞等是代表
材料
鹵包葯材:
香葉 3克
草果 2顆
八角 10克
桂皮 8克
沙姜 15克
丁香 5克
花椒 5克
小茴香 3克
甘草 5克
鹵汁材料:
細糖 120克
料理酒 100C.C
蔥 3根
姜 20克
水 1600C.C
醬油 600C.C
做法
1.將所有鹵包葯材裝入棉質鹵包袋中,再用棉線困緊即為港式鹵汁鹵包。
2.取一個深湯鍋,將蔥及姜以刀背拍松後,放入鍋中,加入水以中火煮至水滾沸。
3.倒入醬油及料理酒於作法2的鍋中,以中火繼續煮至滾沸。
4.加入細糖及港式鹵汁鹵包於作法3的鍋中,隨即轉小火再煮滾約5分鍾至香味散發出來即可。
醬大骨
用料
主料
豬大骨頭適量
調料
食鹽適量
蔥適量
姜適量
八角適量
桂皮適量
料酒適量
老抽適量
白糖
1.大骨頭直接讓老闆給一剁兩塊。回來用清水浸泡,泡出血水
2.將其放入鍋內,加入足量的清水
3.放入蔥段、薑片、桂皮、八角
4.水開,舀出浮沫
5.大火煮沸,轉小火,慢慢熬煮一小時左右
6.將骨湯舀出,晾涼之後,用濾網將其放入保鮮盒內,冷凍,即成豬骨高湯
7.剩下部分湯汁
8.再加入紹酒
9.老抽
10.加入鹽
11.加入白糖
12.小火,慢慢燉至肉爛
13.大約再燉1-2小時即可,熟爛程度根據個人喜好。個人喜歡肉還有點嚼勁,太酥爛的不喜歡
吃醬大骨,秘密武器之一,吸管!
密武器之二:一次性手套,當然,直接下手也是可以的!順帶可以吮吮手指
烹飪技巧
1、骨頭最好選擇豬腿骨或者豬脊骨,帶骨髓的那種。
2、湯一開始多添點,可以多取出點高湯出來。
3、骨湯要剩下基本沒過大骨,再繼續醬燜。最後的骨頭口感可以根據個人喜好而定。
菜品特色
跟大家一起分享一鍋醬大骨,自己在家做,簡單方便,最主要的,安全衛生哦!醬大骨,一定要選擇大塊頭的脊骨或者棒骨,因為可以吃到骨髓!買一次棒骨,一骨兩吃,經濟實惠,絕對不要錯過!
4、大骨頭湯+醬大骨(高壓鍋版)怎麼做好吃
醬大骨步驟1
大骨頭直接讓老闆給一剁兩塊。回來用清水浸泡,泡出血水
步驟2
將其放入鍋內,加入足量的清水
步驟3
放入蔥段、薑片、桂皮、八角
步驟4
水開,舀出浮沫
步驟5
大火煮沸,轉小火,慢慢熬煮一小時左右
步驟6
將骨湯舀出,晾涼之後,用濾網將其放入保鮮盒內,冷凍,即成豬骨高湯
步驟7
剩下部分湯汁
步驟8
再加入紹酒
步驟9
老抽
步驟10
加入鹽
步驟11
加入白糖
步驟12
小火,慢慢燉至肉爛
步驟13
大約再燉1-2小時即可,熟爛程度根據個人喜好。個人喜歡肉還有點嚼勁,太酥爛的不喜歡
吃醬大骨,秘密武器之一,吸管!
密武器之二:一次性手套,當然,直接下手也是可以的!順帶可以吮吮手指
醬大骨成品圖
烹飪技巧
骨頭最好選擇豬腿骨或者豬脊骨,帶骨髓的那種
湯一開始多添點,可以多取出點高湯出來
骨湯要剩下基本沒過大骨,再繼續醬燜。最後的骨頭口感可以根據個人喜好而定
菜品特色
跟大家一起分享一鍋醬大骨,自己在家做,簡單方便,最主要的,安全衛生哦!醬大骨,一定要選擇大塊頭的脊骨或者棒骨,因為可以吃到骨髓!買一次棒骨,一骨兩吃,經濟實惠,絕對不要錯過!
話說已經立秋了,貼秋膘可以成為食肉族最好的吃肉借口。大塊吃肉,大口喝酒,來一份秋天的豪爽吧!
5、東北醬骨頭配方
醬骨頭算是東北的一道傳統名菜。根據主料的不同有醬脊骨,醬排骨,和醬棒骨。這幾種原材料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經得起長時間的燉煮而肉質不會發柴、發死。其中又因為豬脊骨經燉煮後口感最為軟糯,啃起來也更有樂趣(費勁兒啊:))而最受歡迎。
和一些紅燒菜,紅鹵菜相比,東北醬骨頭在調料使用上並沒有什麼大不同,主要特色來自對主料選用(帶骨頭的活肉)和每塊骨頭的SIZE的「豪邁」—大約三兩塊醬脊骨就有一斤左右。而大塊的肉經煮燉後往往會更加鮮美,肉香撲鼻。
做法:
1. 將大塊豬脊骨略洗,置大盆中加滿清水浸泡約6-12小時,中間可換水數次,若室溫較高,可將盆放入冰箱冷藏室內,以防豬肉變質。
2. 將泡凈血水的脊骨沖洗數遍後置大鍋中加水沒過豬骨,加生薑數塊(拍破),蔥數根打結,八角(大料)幾顆,花椒一小把,桂皮一小塊,香葉2片(可無),十三香少許(可無),紹酒,老抽,醬油,炒好的糖色,白糖,豉汁或優質黃豆醬適量(可無)。
3. 大火燒至湯開後打凈浮末,加精鹽適量(鹵汁需較咸才能使醬好的骨頭充分入味,故用鹽量較大),轉中小火加蓋燜煮約1小時。X
4. 加雞精適量,轉中—大火敞蓋燉約30分鍾 (目的是將湯汁略收,使肉骨頭進一步入味)後即可。
要點:
1. 為了使醬好的骨頭味道濃厚,建議一次燉的肉骨頭不少於5磅,像我這次就燉了近8磅。按照袁枚老先生對白煮肉的要求,「非二十斤以外,則淡而無味」 ,我這五磅算不得多。雖然這醬骨頭是「紅煮肉」,這肉多味厚的道理同樣適用—原因是如果肉少,那點肉味不免要都跑到湯里去了。肉量實在偏少,可以適當將湯汁收濃一些。
2. 第一步去血水採用長時間冷水浸泡而非更省時的「飛水」,也是為了更好的保持肉味。如採用飛水的辦法,因原料較大,較多,勢必要經較長時間的煮燉才能將血水除凈,肉味的損失也就不必說了。
3. 在做紅燒/鹵菜時,可以嘗試同時使用幾種不同的醬油或醬料,這樣往往可使成菜口味更加豐厚、鮮美。比如說我這次除老抽和萬家香牌陳年醬油外,又用了較少量的味全醬油露和李錦記豉汁,及少許美極鮮醬油。
4. 醬骨頭剩下的肉湯是做鹵雞蛋、熏雞蛋、鹵豆腐皮/乾和虎皮蛋的好材料。
醬骨頭做法
一般選用腔骨,除了表面的肉以外,主要吃骨髓;也有脛骨,主要吃筋。
做法:首先將大塊豬骨頭略洗,置大盆中加滿清水浸泡約6-12小時,中間換水數次;然後將泡凈血水的脊骨沖洗數遍後置大鍋中加水沒過豬骨,加生薑數塊(拍破),蔥數根打結,八角(大料)幾顆,花椒一小把,桂皮一小塊,香葉、十三香少許,酒,老抽,醬油,炒好的糖色,白糖,豉汁或優質黃豆醬適量。然後用大火燒至湯開後打凈浮沫,加精鹽適量,轉中小火加蓋燜煮約1小時。加雞精適量,轉中火敞蓋燉約30分鍾即可。
口味:醬骨頭的料多,味香。
手抓醬骨頭
原料:豬後腿通水骨300克
調料:鹽10克、醬油10克、味精15克、姜、蔥各8克,八角3克、桂皮2克、香葉兩片、草果3克、原汁老湯400克,水2000克,冰糖20克,紅曲米5克,排骨醬15克
製作:1、先將調料放入桶里調成鹵汁備用。2、把通水骨從中間砍成兩段,大火沸水氽1分鍾,放入調好的鹵汁桶里小火燜燒40分鍾至爛,撈出控干,放入凈鍋內,加鹵汁200克,放入冰糖、排骨醬,大火收濃鹵汁裝盤即成。
特點:醬香濃郁、油而不膩、回味悠長
醬骨頭都用什麼材料?
材料: 脊骨,1片桂皮,1個大料,4,5 粒花椒, 調料: 2個小辣椒, 鹽,胡椒,糖,醋,醬油,酒, 蒜 3,4個(切成大片), 5,6片姜做法: 1.將骨頭入沸水煮掉肉腥味, 約5,6 分鍾.撈出.2.將調料和骨頭拌在一起爆(15分鍾到2,3個小時),時間越長味道越好.3.油入鍋, 待熱後, 入骨頭和調味料,炒至水差不多沒了.再多加入水,醬油, 醋,酒,糖,桂皮,大料,花椒(依據個人口味,本人喜歡色重,口味重的,所以就放多些).4.先用大火煮10分鍾,然後換小火煮1小時.5,出鍋前10--15分鍾把鍋蓋拿掉,放入澱粉,多攪拌, 至到水沒有.好了, 盛出,就可以享受了.
6、燉醬骨頭的老湯怎麼熬
1.把豬大骨砍成大塊,然後在清水裡浸泡出血水洗凈
2.把豬大骨放進鍋里,加入適量的清水
3.用大火煮沸,片掉浮起來的泡沫
4.加入生薑片
5.加入料酒,
6.用中火慢慢的燉一個小時
7.加入老湯塊一塊
8.加入香料適量
9.再加入老抽適量
10.繼續中火煮半個小時左右
11.收一下湯汁即可食用啦
7、醬骨頭的秘方
材料
豬脊骨約2斤, 八角3顆, 桂皮小片, 花椒1湯匙, 香葉3片, 山楂3顆, 紅辣椒5顆, 生薑, 黃酒或料酒, 老抽, 陳醋少量, 甜面醬2湯匙 ,黃豆醬3湯匙, 白砂糖或冰糖, 鹽
做法
1、豬骨去除碎骨洗凈, 放進冷水鍋, 中小火慢慢燒開煮出血沫後關火, 撈出豬骨清水沖洗干凈
2、煮鍋內加水沒過豬骨, 大火燒開, 放黃酒, 醋,姜, 老抽, 八角,桂皮,花椒,香葉,山楂干,紅辣椒,上蓋轉小火燉煮60分鍾左右, 放入甜面醬,黃豆醬,白砂糖,適量鹽, 繼續燉煮約30-50分鍾關火燜10分鍾左右即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