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脊髓炎的症狀有哪些?
典型症狀:疼痛、麻木、乏力、感覺障礙、發熱骨痛,行走困難,局部紅腫,等。
常見症狀:急性脊髓炎的早期症狀多為雙下肢無力、麻木、病變部位的背痛、束帶感,有的患者無任何其他症狀而突然發生癱瘓。單側或雙側下肢突發性麻木、乏力,出現相應部位的疼痛,可有運動障礙和感覺缺失,甚至出現尿瀦留、癱瘓等表現。可伴有發熱等全身症狀。
運動功能障礙 ,感覺障礙 ,吞咽困難,構音障礙,休克性神經受累,脊髓性間歇破行,大小便瀦留。
2、IgA腎病早期有什麼突發症狀?
iga腎病的症狀多為上呼吸道感染之後,出現易反復發作的。血尿持續數小時或數天後和轉為鏡下血尿,並且伴有腹痛,腰痛,肌肉疼或低熱。部分病人在體檢的時候發現尿異常,為無症狀蛋白尿。
3、因去年二月份下樓梯不小心腳丑傷,當時沒事,過了半個多月突發作難走動。去醫院看轉為骨髓炎了還會高燒。
病情分析:
應該不是骨髓炎的,遵醫囑治療就好的,。
指導意見:
這情況也看看中醫大夫,來服用中草葯調理。中草葯對人體安全無毒,整體上調節身體狀態,往往收到奇效。
4、有骨髓炎的人能吃蝦海鮮之類食物嗎
目前,患有骨髓炎頑疾的人不在少數,人們對於身體上突發的骨髓炎疾病的認識程度卻非常低,根本不懂得在患病之後怎麼做才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擺脫骨髓炎疾病對身體帶來的重大傷害。海鮮是人們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對於愛吃海鮮的人來講,每餐必須有海鮮的存在,可是,當身體上患有骨髓炎疾病之後還能吃海鮮嗎?
骨髓炎患者可以吃海鮮,但有前提條件
骨髓炎是引細菌感染而形成局部病灶,有疼痛、紅腫的骨髓炎症狀。海鮮雖營養價值高可屬發物,如果骨髓炎處於早中期病灶未處理時,不建議吃海鮮,這時食用海鮮會加重病情惡化,加速炎症擴散,從而導致皮膚破口流膿,瘺孔形成,嚴重會有骨吸收,死骨發生的可能。
但是,在骨髓炎患者進行有限有效的病灶清除,感染控制後,是可以吃海鮮的。現在吃海鮮則是增加營養促進骨血運循環,加速骨髓炎癒合,骨髓炎患病期需大量的高蛋白食物,所以海鮮是很好的食補材料,不論是營養師還是骨科醫師都會建議患者吃,但要適當,合理飲食,均衡營養,不能暴飲暴食。
骨髓炎患者能否食用海鮮,關於骨髓炎患者能否食用海鮮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里,骨髓炎患者能不能吃海鮮,是允許的,只是要記住前提條件。其實骨髓炎患者進行食補,也不是單靠海鮮就可以的,骨髓炎患者還是要多吃一些其他的食物的。
海鮮屬於發物類,對於身體上有骨髓炎的病人來講,發物這些食物的攝入會對於身體上的骨髓炎病情發展造成很大的推動作用,只會使得骨髓炎疾病逐漸加重,甚至會影響到身體上骨髓炎病的治療進程。所以提醒廣大骨髓炎病患者,一定要在患病之後去注意一下日常飲食的具體狀況,不要讓食物影響到身體上疾病的恢復。
5、可能會出現哪些突發狀況,如何處理?
在運動時不可避免會發生意想不到的運動傷害,常見的有肌肉拉傷、韌帶扭傷、挫傷、血腫、脫臼、骨折、擦傷等。因為運動時我們旁邊不一定會有醫生在,所以同學們要了解一些緊急處理的常識。
一、骨折
常見骨折分為兩種,一種是皮膚不破,沒有傷口,斷骨不與外界相通,稱稱為閉合性骨折;另一種是骨頭的尖端穿過皮膚,有傷口與外界相通,稱為開放性骨折。對開放性骨折,不可用手回納,以免引起骨髓炎,應用消毒紗布對傷口作初步包紮、止血後,再用平木板固定送醫院處理。
骨折後肢體不穩定,容易移動,會加重損傷和劇烈疼痛,可找木板、塑料板等將肢體骨折部位的上下兩個關節固定起來。如一時找不到外固定的材料,骨折在上肢者,可屈曲肘關節固定於軀幹上;骨折在下肢者,可伸直腿足,固定於對側的肢體上。懷疑脊柱有骨折者,需早卧在門板或擔架上,軀干四周用衣服、被單等墊好,不致移動,不能抬傷者頭部,這樣會引起傷者脊髓損傷或發生截癱。昏迷者應俯卧,頭轉向一側,以免嘔吐時將嘔吐物吸人肺內。懷疑頸椎骨折時,需在頭頸兩側置一枕頭或扶持患者頭頸部,不使其在運輸途中發生晃動。
二、急性撞傷、關節韌帶扭傷
這時應立刻停止運動,同時對受傷部位進行冰敷,使用彈性綳帶施行壓迫性的包紮,並設法抬高患部。休息、冰敷、壓迫、抬高是處理急性運動傷害的四大原則,也就是一般所說的RICE原則。停止運動的目的是為了減少由於繼續活動所引起的疼痛、出血或腫脹現象,並預防傷勢惡化;壓迫和抬高患部的目的也是為了止血和消腫;而冰敷除了上述預防傷勢惡化、止血、止腫的作用外,還有止痛和放鬆肌肉的效果。
為什麼要冰敷呢?讓我們來看看冰(冷)的生理作用:
1.強化膠原纖維;
2.使局部血管收縮;
3.放鬆肌肉;
4.局部麻醉、止痛;
5.消炎、降低局部的新陳代謝速率,抵消發炎所引起的紅、腫、熱、痛,並改變組織的反應過程。
所使用的方法系將冰塊、冰水袋或含有特殊化學物品的冰敷袋直接覆蓋在皮膚表面,每次約冰敷15~20分鍾,等20~30分鍾後再冰敷一次,必要時每隔2~4小時再冰敷一次,則可將腫痛淤血減至最低的程度。剛開始冰敷時會感覺局部冰冷,最後局部皮膚的知覺會暫時消失,等局部的疼痛消失時,就可以停止冷療。
三、皮膚擦傷、水泡
在運動時與運動器具發生碰撞摩擦或是和地面等外物發生擦撞都會發生,其症狀為破皮、出血、滲出組織液等,可以在清洗過傷口之後對患處加以消毒,必要時施以冰敷以求止血消腫。當運動時發生擦傷或是撞傷,都應注意有無骨折的發生,以避免傷勢更加惡化。如果因為鞋襪不合適或是運動前貼扎導致皮膚表面發紅的現象發生,再加上皮膚受到突然而有力的外物多次摩擦後導致組織液滲出,貯積於皮下而形成水皰,應立即停止運動,並冰敷患處,待其自動消去。
四、腦震盪、脊椎傷害
尤其是頸椎患者會有明顯的頭痛、嘔吐、疼痛、身體麻痹等情形發生,應該僅量避免搬動患者,並且作好完善的固定與初步評估工作之後盡快送醫急救。這種情形常發生在橄欖球以及角力等沖撞性較大的運動項目,必須要中止或暫停比賽時間,待患者已經作完初步評估及處理送往醫院之後才可繼續進行比賽,以維護選手的生命安全。絕不可為了比賽之進行,而馬虎處理頭部與頸椎的傷害。
健康指南
對休克者的緊急處理
休克可分為低血容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血液分布性休克。遇到休克病人,如能立即找出休克原因,予以有效的對症處置最為理想。然而在緊急情況下,有一些病不能馬上明確原因,立即採取措施,同時立即送院救治。
1.盡量少搬動、少打擾病人,保持其安靜。
2.松解病人衣領、褲帶,使之平卧。休克嚴重的頭部應放低,腳稍予抬高。但頭部受傷、呼吸困難或有肺水腫者不宜採用此法,而應稍抬高頭部。
3.注意病人保暖,但不能過熱。
4.有時可給病人喂服薑糖水、濃茶等熱飲料。
5.有肺水腫、呼吸困難者,應給予氧氣吸入。
6.對某些明確原因的休克者,如外傷大出血,應立即用止血帶結扎,但要注意定時放鬆,在轉運中必須有明確標志,以免時間過久造成肢體壞死;骨折疼痛所致休克者,應固定患肢,並服用止痛葯以止痛。
6、我爸63歲,10年前患鼻咽癌現在有後遺症經常突發全身發軟無力癱坐地上,但是10多秒便過去了!
腦神經損傷,這是放療後遺症,要小心調養,會有希望,建議試試飲食改善,著重營養成分補充,中葯也要吃,一段時間看有沒有好的現象。
7、骨科——腿
恐怕是髕旁腱膜擴張部慢性損傷,如果疑骨髓炎,應該發燒,做個MRI可鑒別。明確診斷才能談治療。
8、褥瘡的危害是什麼?會致死嗎?
褥瘡發展到後期如果沒有得到妥善的治療往往很引發敗血症以及骨髓炎等症狀。這些症狀一旦發作就會嚴重的危及到患者的生命。所以護理長期卧床的病人的時候,一定要細心。建議兩小時左右翻身,勤換洗。用葯也要堅持,要根據病情輕重程度堅持換葯。在飲食方面要加強營養,可以多吃一些新鮮的蔬菜水果及高蛋白食物,平時也要注意有效的鍛煉。不建議手術治療,可以試試中醫療法保守治療。
9、急診內科
急診內科是急診系統基礎,因為您是學中醫的,我也難說有啥好建議。我們急診醫學系統,有幾大內容:心肺腦復甦CPCR、創傷急救、急救醫療系統EMSS(包括院前急救、急診急救、ICU急救)、重症監護、膿毒症及多器官功能衰竭、急診中毒醫學等幾大模塊,每方面的內容都很多,新人往往會覺得頭暈,建議首先抓住CPCR入手,這是所有急診科醫生的基本功,第二,常見病太多,急診內科最多處理的是呼吸道感染、肺炎、胃腸炎、心臟病如心律失常、心肌梗死、主動脈夾層、肺栓塞等等,您在實習階段估計很難全部把握,建議先把心肌梗死、主動脈夾層、肺栓塞、膿毒症等危重症內容學習一下,葯物是最後的,基本上懂了疾病後再說,此外操作很重要,現在實習階段估計實際能操作的不多,但是像氣管插管及呼吸機應用、透析、中心靜脈置管、漂浮導管、纖支鏡、三腔二囊管置入等都可能用到,多看多感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