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髓 > 骨髓炎皮瘺

骨髓炎皮瘺

發布時間:2020-09-26 15:18:41

1、智齒處疼怎麼會發燒呢?

你這是典型的智齒冠周炎引起的間隙感染
需要去正規醫院拍片子後,確定是否需要拔牙
智齒冠周炎
【概述】
智齒(第三磨牙)牙冠周圍的軟組織炎症為智齒冠周炎。常發生於18-25歲的青年,是常見口腔疾病之一。
【診斷】
1.多發生於年輕人,尤以18~25歲最多見。有全身誘發因素或反復發作史。
2.急性冠周炎早期,一般無明顯全身反應,患者自覺患區脹痛不適,咀嚼、吞煙、張口活動時疼痛加劇。檢查可見阻生牙和磨牙後區腫脹、冠周袋內有膿性分泌物。
3.炎症進一步發展,累及咬肌和翼內肌,出現下頜角區腫脹,伴有不同程度的張口受限甚至不能開口。全身症狀明顯,常有頜下淋巴結腫大和壓痛。如未及時合理治療,可發展為冠周膿腫、頜面部蜂窩組織炎甚至骨髓炎。
4.慢性冠周炎可在下頜第一磨牙頰側形成瘺管,或在咬肌前緣形成皮瘺。
【治療措施】
智齒冠周炎的治療主要是增強病員機體抵抗力,控制感染,促使炎症消散。急性期過後,應考慮對病源牙採用外科治療,以防復發。
1.全身治療 根據病情選用抗菌物或內服清熱、解毒的中草葯進行治療。
2.局部治療 智齒冠周炎的局部治療很重要。每日可用1-3%過氧化氫溶液及生理鹽水或其他滅菌溶液沖洗盲袋,然後點入3%碘甘油。另給復方硼砂液或呋喃西林液等含漱,一日多次。早期還可局部理療、外敷中草葯以助炎症吸收。針刺療法可有鎮痛、改善張口等作用。如膿腔形成,可切開引流。
3.病源牙處理 急性炎症消退後,應對病源牙作進一步處理,以防復發。如牙位正、能正常萌出,並有對頜牙行使咀嚼功能者,可作冠周齦瓣楔形切除術,否則應予拔除。
①切口 ②切除牙齦後露出全部牙冠 ③縫合
【病因學】
第三磨牙萌出過程中或萌出困難時,牙冠的一部分被游離的牙齦部所覆蓋,在牙冠與齦瓣之間形成盲袋(齦袋),盲袋內經常有食物殘渣和細菌存留。這種局部條件使細菌易於生長、繁殖。若感冒、疲勞或其他原因致機體抵抗下降,或由於局部創傷(如對頜牙咬傷)等因素,可誘發智齒冠周炎。因下頜第三磨牙萌出常缺乏足夠位置而易形成阻生,故本病多見於該牙。臨床上常見的阻生情況有近中阻生、水平阻生和垂直阻生等。
【臨床表現】
急性智齒冠周炎的主要症狀為牙冠周圍軟組織腫脹疼痛。如炎症影響咀嚼肌,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張口受限,如波及咽側則出現吞咽疼痛,導致病員咀嚼、進食及吞咽困難。病情重者尚可有周身不適、頭痛、體溫上升、食慾減退等全身症狀。
【輔助檢查】
1.檢查可見下頜第三磨牙萌出不全、有齦瓣覆蓋、盲袋形成。牙冠周圍軟組織紅腫、齦瓣邊緣糜爛、盲袋內有膿性分泌物。有時可形成冠周膿腫,出現頜面腫脹,同側頜下淋巴腫大,壓痛。
2.X線牙片檢查能發現阻生智齒的存在及其陰生的形態、位置。
3.化驗檢查 急性化膿性冠周炎期常有程度不同的白細胞總數增高、中性白細胞比例上升。
【鑒別診斷】
1.下頜智齒冠周炎合並下頜第一磨牙頰側前庭溝處牙齦瘺 應與下頜第一磨牙根尖周病變所引起的頰側瘺道相鑒別。前者第一磨牙臨床檢查無確切病損且其X線牙片也無根尖周病變,但有阻生智齒存在及紅腫史。後者第一磨牙有齲病、牙髓病及根尖周破壞。
2.第三磨牙區惡性腫瘤 該區域的惡性腫瘤雖然常伴發炎症,但畢竟是以增生為主的腫塊,且為實質性浸潤包塊,X線攝片檢查可見局部骨組織溶解性破壞。
【預後】
急性冠周炎如未能徹底治療,則可轉為慢性,以後反復發作,甚至遺留瘺管。若炎症繼續擴展,可發生下述各種並發症。例如蔓延至骨膜下形成骨膜下膿腫;或膿液沿下頜骨外側骨面向前流注,可在相當於下頜第一或第二磨牙頰側形成膿腫或齦瘺(圖3);也可向外擴展,形成頰部皮下膿腫,或穿破皮膚形成皮瘺。在臨床上可見有頰部皮瘺的患者,應考慮有冠周炎的可能,防止誤診。冠周炎嚴重者,尚可並發頜周蜂窩織炎、下頜骨骨髓炎甚至全身性的感染。
參考資料:《口腔執業醫生手冊》

2、盡頭牙經常發炎怎麼辦?

你好!你說的這顆牙是智齒,一般十八歲以後才出,也稱為立事牙。因其位置不正很容易造成食物滯留,引發一系列炎症,嚴重的還會引起間隙感染,張嘴困難。所以建議你盡早拔除。

3、長智慧牙的地方牙肉腫痛

你這是典型的智齒冠周炎引起的間隙感染
需要去正規醫院拍片子後,確定是否需要拔牙
智齒冠周炎
【概述】
智齒(第三磨牙)牙冠周圍的軟組織炎症為智齒冠周炎。常發生於18-25歲的青年,是常見口腔疾病之一。
【診斷】
1.多發生於年輕人,尤以18~25歲最多見。有全身誘發因素或反復發作史。
2.急性冠周炎早期,一般無明顯全身反應,患者自覺患區脹痛不適,咀嚼、吞煙、張口活動時疼痛加劇。檢查可見阻生牙和磨牙後區腫脹、冠周袋內有膿性分泌物。
3.炎症進一步發展,累及咬肌和翼內肌,出現下頜角區腫脹,伴有不同程度的張口受限甚至不能開口。全身症狀明顯,常有頜下淋巴結腫大和壓痛。如未及時合理治療,可發展為冠周膿腫、頜面部蜂窩組織炎甚至骨髓炎。
4.慢性冠周炎可在下頜第一磨牙頰側形成瘺管,或在咬肌前緣形成皮瘺。
【治療措施】
智齒冠周炎的治療主要是增強病員機體抵抗力,控制感染,促使炎症消散。急性期過後,應考慮對病源牙採用外科治療,以防復發。
1.全身治療 根據病情選用抗菌物或內服清熱、解毒的中草葯進行治療。
2.局部治療 智齒冠周炎的局部治療很重要。每日可用1-3%過氧化氫溶液及生理鹽水或其他滅菌溶液沖洗盲袋,然後點入3%碘甘油。另給復方硼砂液或呋喃西林液等含漱,一日多次。早期還可局部理療、外敷中草葯以助炎症吸收。針刺療法可有鎮痛、改善張口等作用。如膿腔形成,可切開引流。
3.病源牙處理 急性炎症消退後,應對病源牙作進一步處理,以防復發。如牙位正、能正常萌出,並有對頜牙行使咀嚼功能者,可作冠周齦瓣楔形切除術,否則應予拔除。
①切口 ②切除牙齦後露出全部牙冠 ③縫合
【病因學】
第三磨牙萌出過程中或萌出困難時,牙冠的一部分被游離的牙齦部所覆蓋,在牙冠與齦瓣之間形成盲袋(齦袋),盲袋內經常有食物殘渣和細菌存留。這種局部條件使細菌易於生長、繁殖。若感冒、疲勞或其他原因致機體抵抗下降,或由於局部創傷(如對頜牙咬傷)等因素,可誘發智齒冠周炎。因下頜第三磨牙萌出常缺乏足夠位置而易形成阻生,故本病多見於該牙。臨床上常見的阻生情況有近中阻生、水平阻生和垂直阻生等。
【臨床表現】
急性智齒冠周炎的主要症狀為牙冠周圍軟組織腫脹疼痛。如炎症影響咀嚼肌,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張口受限,如波及咽側則出現吞咽疼痛,導致病員咀嚼、進食及吞咽困難。病情重者尚可有周身不適、頭痛、體溫上升、食慾減退等全身症狀。
【輔助檢查】
1.檢查可見下頜第三磨牙萌出不全、有齦瓣覆蓋、盲袋形成。牙冠周圍軟組織紅腫、齦瓣邊緣糜爛、盲袋內有膿性分泌物。有時可形成冠周膿腫,出現頜面腫脹,同側頜下淋巴腫大,壓痛。
2.X線牙片檢查能發現阻生智齒的存在及其陰生的形態、位置。
3.化驗檢查 急性化膿性冠周炎期常有程度不同的白細胞總數增高、中性白細胞比例上升。
【鑒別診斷】
1.下頜智齒冠周炎合並下頜第一磨牙頰側前庭溝處牙齦瘺 應與下頜第一磨牙根尖周病變所引起的頰側瘺道相鑒別。前者第一磨牙臨床檢查無確切病損且其X線牙片也無根尖周病變,但有阻生智齒存在及紅腫史。後者第一磨牙有齲病、牙髓病及根尖周破壞。
2.第三磨牙區惡性腫瘤 該區域的惡性腫瘤雖然常伴發炎症,但畢竟是以增生為主的腫塊,且為實質性浸潤包塊,X線攝片檢查可見局部骨組織溶解性破壞。
【預後】
急性冠周炎如未能徹底治療,則可轉為慢性,以後反復發作,甚至遺留瘺管。若炎症繼續擴展,可發生下述各種並發症。例如蔓延至骨膜下形成骨膜下膿腫;或膿液沿下頜骨外側骨面向前流注,可在相當於下頜第一或第二磨牙頰側形成膿腫或齦瘺(圖3);也可向外擴展,形成頰部皮下膿腫,或穿破皮膚形成皮瘺。在臨床上可見有頰部皮瘺的患者,應考慮有冠周炎的可能,防止誤診。冠周炎嚴重者,尚可並發頜周蜂窩織炎、下頜骨骨髓炎甚至全身性的感染。

4、膽脂瘤是什麼病?

你好,膽脂瘤,就是脫落上皮的堆集,越聚越大,不斷地向四周擴張,從而造成鄰近的骨質破壞,有可能造成周圍器官的並發症。因此本病的治療是一經診斷應建議手術,且手術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提出高聽力及不流膿,而是預防並發症。

5、口腔科學的齒牙疾病

口臭是口腔和消化道多種疾病的一種症狀,也是某種疾病在口腔中的病理反應,中西醫病名相同。
口臭的原因及其不同表現是:
1、腐敗性口臭:多因口腔不潔,口腔粘膜、牙齦炎症,胃病,消化不良或口腔肉芽腫,白血病所致。食物經細菌分解而腐敗使口腔組織壞死而引起。
2、化膿性口臭:多由化膿性鼻炎、鼻竇炎、咽喉炎、扁桃體炎、肺膿瘍、空洞型肺結核、支氣管擴張等疾病所致。
3、糖尿病性口臭:多因糖代謝異常而引起,臭味似爛蘋果,尿液亦臭。
4、炎症性口臭:壞死性口炎,潰瘍性口炎,皰疹性口腔齒齦炎,葯物過敏性口炎等口腔炎症形成膿腫時,口臭明顯。
5、嗜好性口臭:嗜好吸煙、飲酒,服食生蔥生蒜而產生相應的特殊臭味。
祖國醫學認為,口中出氣臭穢是因痰熱壅肺,食積,胃熱或消化不良等因素而引起。 現代醫學認為一般來說,以下幾種牙病可致牙痛:
1、齲齒:初齲一般無症狀,如齲洞變大而深時,可出現進食時牙痛,吃甜食或過冷、過熱的食物時疼痛加重。
2、牙髓炎:多是由於深齲未補致牙髓感染,或化學葯物或溫度刺激引起,其疼痛為自發性,陣發性劇痛,可有冷、熱刺激痛和叩痛。
3、牙根尖周炎:多由牙髓炎擴散到根管口,致根尖周圍組織發炎。表現為持續性牙痛。患牙有伸長感,觸、壓痛明顯,不能咬食物。
4、牙外傷:如意外摔倒、碰傷或吃飯時咬到砂粒等致牙折或牙裂開,引起牙痛。
5、智齒冠周炎:智齒萌出困難(阻生),加上口腔衛生不良,引起牙冠周圍組織發炎、腫痛。
祖國醫學認為本病的病因是
1、風熱侵襲 風火邪毒侵犯,傷及牙體及牙齦肉,邪聚不散,氣血滯留,瘀阻脈絡而為病。
2、胃火上蒸 胃火素盛,又嗜食辛辣,或風熱邪毒外犯,引動胃火循經上蒸牙床,傷及齦肉,損及脈絡而為病。
3、虛火上炎 腎主骨,齒為骨之餘,腎陰虧損,虛火上炎,灼爍牙齦,骨髓空虛,牙失榮養,致牙齒浮動而痛。 牙齦出血是牙周病或全身疾病在牙齦組織上出現的一種症狀。祖國醫學稱「牙衄」。牙齦出血的發病原因是由於牙石所致炎症、外傷引起的牙齦嘶傷,拔牙後創口出血,感染性口炎等局部因素;口腔系統腫瘤、血液病、內分泌失調等全身因素也可引起。
不同病因所致的牙齦出血在臨床上表現不一。牙齦炎或牙周炎所致者在刷牙或咀嚼時可見出血,有時出現自發性滲血。潰瘍膜性齦炎引起的出血有臭味。患有牙齦瘤、牙齦癌者多有持續性不斷的滲血。血友病、白血病、再障貧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婦女月經期、妊娠期等都可並發牙齦出血。 地圖舌又叫剝脫性舌炎、糠疹舌炎、遊走性舌炎或花斑舌等。是由於舌粘膜上皮(絲狀乳頭)暫時性剝脫消失所致。 病因不十分清楚,有人認為與乳牙萌出有關,也有的認為和腸寄生蟲有關,或與口腔內的慢性病灶如齲齒、扁桃體炎有關。中醫認為是胃陰虛所致,缺乏微量元素鋅是地圖舌的重要原因。
地圖舌是一種淺層的慢性剝脫性舌炎。開始時,可在舌尖或舌的邊緣或舌背上出現一個灰白色微凸的小圓形病區。不久中央下陷,白色褪去,變成火紅。絲狀乳頭消失,菌狀乳頭還存在或者更顯著,看上去表面光滑,略帶乾燥。病區可逐漸擴大,最後終於融合成為邊緣不齊的地圖狀,這就是地圖舌的來歷。一般說,病區界限明顯,無論損害大小和形狀的變化,都表現為周圍是白色或黃色稍為凸起的孤形邊緣,寬約1~2毫米。裡面是火紅色的絲狀乳頭剝脫區。在損害逐漸擴大的過程中,往往一晝夜就會改變區域的形狀和位置。病變一般持續3~4天,可以自行消失,但其他部位又可出現。本病經過一段緩解時間後也可以復發。有時在幾次復發後,逐漸減輕,甚至不會復發。地圖舌一般沒有任何特別不舒服的感覺,有時可能會有些燒的樣痛。
地圖舌病變表淺,深部組織不受影響,多無不適感覺,亦無疼痛、流涎或其它口炎症狀。其病因未明,非維生素缺乏所致,對健康無多大影響,照常飲食,不影響生長發育,無特殊療法。由於絲狀乳頭可自行修復,所以病變有時可以完全恢復正常,但又可復發,有的病程較久,甚至可達數年 智齒(第三磨牙)牙冠周圍的軟組織炎症為冠周炎,又智齒冠周炎。常發生於18-25歲的青年,是常見口腔疾病之一。
【診斷】
1.多發生於年輕人,尤以18~25歲最多見。有全身誘發因素或反復發作史。
2.急性冠周炎早期,一般無明顯全身反應,患者自覺患區脹痛不適,咀嚼、吞煙、張口活動時疼痛加劇。檢查可見阻生牙和磨牙後區腫脹、冠周袋內有膿性分泌物。
3.炎症進一步發展,累及咬肌和翼內肌,出現下頜角區腫脹,伴有不同程度的張口受限甚至不能開口。全身症狀明顯,常有頜下淋巴結腫大和壓痛。如未及時合理治療,可發展為冠周膿腫、頜面部蜂窩組織炎甚至骨髓炎。
4.慢性冠周炎可在下頜第一磨牙頰側形成瘺管,或在咬肌前緣形成皮瘺。
【病因學】
第三磨牙萌出過程中或萌出困難時,牙冠的一部分被游離的牙齦部所覆蓋,在牙冠與齦瓣之間形成盲袋(齦袋),盲袋內經常有食物殘渣和細菌存留。這種局部條件使細菌易於生長、繁殖。若感冒、疲勞或其他原因致機體抵抗下降,或由於局部創傷(如對頜牙咬傷)等因素,可誘發智齒冠周炎。因下頜第三磨牙萌出常缺乏足夠位置而易形成阻生,病多見於該牙。臨床上常見的阻生情況有近中阻生、水平阻生和垂直阻生等。
【臨床表現】
1.常發生於智齒萌出期的青年人和有阻生齒的中年人。
2.表現為急性炎症過程,早期磨牙後區腫脹不適,進食、咀嚼、吞咽時疼痛加劇。病情加重後,局部呈自發性跳痛,或沿耳顳神經分布區出現反射性疼痛。
3.當感染侵及咀嚼肌時,可引起不同程度的開口受限。
4.由於口腔不潔,齦袋有膿性分泌物而口臭。
5.當炎症發展,或伴間隙感染時,出現不同程度的畏寒、發熱、頭痛、全身不適,食慾減退及大便秘結症狀,白細胞總數升高及核左移。
6.慢性冠周炎臨床上多無自覺症狀,僅局部間或有輕度疼痛不適感。
7.局部檢查:多數病員智齒萌出不全,周圍軟組織及牙齦發紅、腫脹;跟瓣邊緣糜爛、觸痛明顯,盲袋溢膿,患側頜下淋巴結腫大、壓痛。
8.炎症可直接蔓延,或經由淋巴管放散,引起鄰近組織器官或筋膜間隙的感染,如骨膜下膿腫、嚼肌間隙感染、翼領間隙感染,咽旁間隙、頜下間隙、頰間隙甚至口底間隙感染發生。
9.牙片可了解智齒生長的方向、位置,牙根的形態及牙周情況,慢性冠周炎可有病理性骨袋存在。
【中醫治療】
1.風熱犯齒證:病初起,真牙處疼痛,患處跟肉微紅腫,牙關微緊,口微乾渴,舌質偏紅,苔薄,脈浮數。疏風清熱。
2.胃火燔齒證:真牙處疼痛劇烈,連及咽喉,牙關緊閉,吞咽困難,患處齦肉紅腫、溢膿,口臭,小便黃短,大便於結,舌質紅,苔黃厚,脈滑數。降火固齒。
3.濕熱蒸齒證:真牙處疼痛劇,連及咽喉,牙關緊閉,吞咽困難,同側腮頰腫痛,患處齦肉紅腫、溢膿,頭目眩暈,口苦咽干,舌紅苔黃,脈滑數。清熱祛濕。

與骨髓炎皮瘺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