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膿毒血症轉骨髓炎能治癒嗎
重要的是要對感染的創面做有效的清理,一般建議做中西醫結合的方式治療,治療過程有清創、控制感染、改善循環、營養創面和祛腐生肌等綜合性的治療,只有盡快把炎症控制住了才能有治癒的可能,一直控制不住或者拖延不治只會讓情況更為糟糕。建議去當地的正規的專業科室就診,治療期間要時刻關注創面的恢復情況,如果沒有好轉就要警惕,可能治療並不對症。如果又難以解決的問題可以百度下袁敏琴 給你詳細參考指導一下。
2、如何確診骨髓炎
骨髓炎是由化膿性細菌所引起的骨膜、骨皮質和骨髓的炎症。理論上講,在抗菌葯物十分發達的今天,該病應當不是什麼難治之症。但臨床實踐卻並非如此。許多骨髓炎患者由於疾病形成畸形,關節強直而致殘,部分患者由於竇道長期不愈而致皮膚癌變,更重要的是部分患者由於無法療治需要截肢,甚至死亡。從發病部位上看,多發於四肢,下肢較多,其中脛骨、股骨最多。它的感染途徑基本上可分為三種:
1、血源性骨髓炎
血源性骨髓炎主要是由人體自身免疫功能低下,如有感冒或輕微的皮膚擦傷導致化膿性細菌由血液進入骨內所引起的炎症,感染部位一般無明顯的外傷史。本病多見於兒童發病後可見高燒39度以上,血沉加快,白細胞化驗多在15000-30000之間,x線視有骨膜反應,局部皮膚溫度過高,並有深壓痛。
2、創傷性骨髓炎
創傷性骨髓炎是由身體創傷所引起骨外露(如開放性骨折等)或皮膚破裂引起的肌肉組織深部感染(如失神經性的骨外露)後,細菌通過血液潛入骨組織所引起的骨感染,本病一般表現為局部有流膿竇道,傷口皮溫過高,血化驗表現為血沉加快,白細胞增多,X線視有明顯骨破壞。
3、醫源性骨髓炎
醫源性骨髓炎是一種廣義上的創傷性骨髓炎,它是醫院在做骨科手術過程中,由於消毒不徹底或無菌意識淡漠所引起的骨感染。它雖然是骨科手術中少見的病歷,但是它卻是骨感染的三大途徑之一。其症狀與創傷性骨髓炎一樣。
中醫認為骨髓炎是由人體正氣不足,肝腎陰虧,邪毒蘊盛,陰液虧損,抗邪能力低下,此時再感外邪的侵犯,蘊滯於內,化熱成膿,從而導致骨質的破.骨髓炎在保守治療無效後,應及時行手術治療,其中手術的質量是治療的前提,而術後護理和術後大量應用中葯是治療的關鍵,治癒後按期使用抗復發中葯是治療的保障。如果能夠作到以上三點,特別是抗復發中葯的應用,那麼骨髓炎的終身治癒是沒有問題的。
3、骨髓炎的早期症狀都有哪些?
骨髓炎是指化膿性細菌感染骨髓、骨皮質和骨膜而引起的炎症性疾病,多數由血源性引起,也多由外傷或手術感染引起,多由癤癰或其他病灶的化膿菌毒進入血液而達骨組織。四肢骨兩端最易受侵,尤以髖關節為最常見。臨床上常見有反復發作,多年不愈的病例,嚴重影響身心健康和勞動能力。急性骨髓炎起病時高熱、局部疼痛,若診斷不及時轉為慢性骨髓炎時會有潰破、流濃、有死骨或空洞形成。重症患者常危及生命,有時不得不採取截肢保命的應急辦法,使患者落下終生殘疾。
4、慢性化膿性骨髓炎怎樣治療?
【概述】化膿性骨髓炎是指骨髓、皮質骨和骨膜因化膿性細菌感染而引起的炎症,多是急性化膿性骨髓炎遷延而成。在大部分患者,全身症狀消失,只有在局部引流不暢時,才有全身症狀表現。一般症狀限於局部,頑固難治,甚至數年或十數年仍不能痊癒。最常見的致病菌是金黃色葡萄球菌,約佔75%,其次是溶血性鏈球菌約佔10%,其他如大腸桿菌、綠膿桿菌、肺炎雙球菌都能引起骨髓炎。
本病中醫稱之為附骨疽,是一種毒氣深沉,附著於骨的化膿性疾病,也稱附骨癰、貼骨癰。因其部位不同,命名亦異,如生在大腿外側的叫附骨疽,生在大腿內側的叫咬骨疽,只生在股脛部的叫股脛疽。又因潰後常脫出敗骨,所以又有多骨疽之稱。
中醫認為本病多由身體羸弱,氣血不充,腎精耗竭,骨髓空虛,加之外感六淫,餘毒流注,外來傷害等誘因而發病。
【治療】1.熱毒內蘊證(初期)
【症狀】寒戰高熱,患肢腫脹、劇痛,功能受限,重者神昏譫語,舌質紅或紅絳,苔黃或黃膩。【方一】①萆薢化毒湯合②黃連解毒湯【來源】①《瘍科心得集》②《外台秘要》【組成】萆薢10克,當歸10克,丹皮10克,牛膝10克,防己10克,木瓜10克,薏苡仁10克,秦艽10克;黃連9克,梔子9克,黃柏6克,黃芩6克。
【功效】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
【方解】萆薢、薏苡仁利水滲濕,清熱排膿;防己、木瓜、秦艽清熱除濕,和胃通絡;當歸、丹皮清熱涼血,散瘀消腫;牛膝活血,利尿通淋,並引邪熱下行。諸葯合用,共奏清熱利濕,消癰排膿之功。黃連清瀉心火,黃芩清上焦之火,黃柏瀉下焦之火。梔子通瀉三焦,導熱下行。四葯合用,共奏瀉火解毒之功。
【按語】濕重者,加石菖蒲、茯苓;便秘者加大黃瀉下實熱;發斑者,加生地、丹皮、玄參清熱涼血。2.熱毒成膿證(成膿期)
【症狀】局部紅腫灼熱,壓痛明顯,或有波動感,舌紅質干,苔黃膩,脈滑數。【方一】仙方活命飲【來源】《校注婦人良方》【組成】金銀花25克,當歸尾6克,赤芍6克,乳香6克,沒葯6克,白芷6克,防風6克,炙穿山甲6克,炒皂角刺6克,天花粉6克,貝母6克,甘草6克,陳皮9克。
【功效】清熱化濕,和營托毒,消腫潰堅。
【用法】水煎服,或水酒各半煎服,每日一劑。
【方解】方中金銀花清熱解毒為君葯;當歸尾、赤芍、乳香、沒葯、陳皮活血散瘀,理氣化滯,消腫止痛,共為臣葯;白芷、防風疏散風熱,使熱毒從外透解;花粉、貝母清熱散結;穿山甲、皂角刺通行經絡,消腫潰堅,均為佐葯;甘草為使葯,助君葯清熱解毒,又調和諸葯。加酒煎服,是借其活血通絡以助葯效。
【按語】膿未成者,服之可消,膿已成者,服之可潰。瘡瘍潰後,則不可再用。脾胃素虛,氣血不足均應慎用。除煎煮取汁內服外,其葯渣可搗爛外敷。
3.正虛毒滯證【症狀】開始膿液稠厚腐臭,熱退痛緩,部分患側膿水淋漓,經久不愈,形成死骨,難以脫出,轉為慢性骨髓炎,並伴有虛熱、盜汗,腰膝酸軟,舌淡苔白,脈沉細。【方一】托里消毒散【來源】《外科正宗》【組成】人參15克,川芎15克,白芍15克,黃芪15克,當歸15克,白術15克,茯苓15克,銀花15克,白芷10克,甘草10克,皂刺10克,桔梗10克。
【功效】益氣補血,托里排膿。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
【方解】方中黃芪、人參、白術、茯苓、甘草健脾益氣,托毒排膿;川芎、當歸、白芍養血和血,養血托毒;皂刺、桔梗、白芷透膿潰堅;銀花清熱解毒。諸葯合用,共奏補益氣血,托里透毒之功。
【按語】本方是外科托法中補托的代表方劑,適用於癰腫膿未成和膿已成之早期。
4.餘毒內蘊證【症狀】適用於慢性骨髓炎急性發作時,有寒戰高熱,局部紅腫疼痛,膿流不暢,舌質紅、苔黃,脈弦數。【方一】四妙丸加味方【來源】《浙江中醫雜志》1988年第2期。
【組成】黃柏10克,蒼術10克,牛膝10克,丹皮10克,赤芍10克,防己10克,生薏米30克,丹參15克,萆薢15克。
【功效】清解餘毒,托毒排膿,利濕化瘀。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
【方解】方中黃柏、蒼術、牛膝、薏米清熱利濕;丹皮、赤芍、丹皮清熱活血,活血化瘀;防己、萆薢祛風除濕。
【按語】本方以發病急,皮下結節,灼熱紅腫,發熱,口渴,舌紅,苔黃膩,脈滑數為辨證要點。畏寒發熱頭痛、咽痛者,加牛蒡子、薄荷、桔梗;關節酸痛者,加羌活、獨活、威靈仙、木瓜。
5、骨髓炎如何治療?
髓炎是怎麼治呢,比如說血源性的骨髓炎,它播散了到骨頭這時候會有紅腫熱痛,這個時候首先是抗生素的應用,那麼除了抗生素應用如果無效,我們要開創打孔,也就是把髓內的膿,把它引流出來,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引流完了以後,還形成了大量的死骨,那麼我們可以再做手術,把死骨也摘除掉,然後用周圍的肌皮瓣來對髓腔進行覆蓋,肌肉是抗感染能力最強的,因此要用肌肉去把這些膿都把它吸走吃掉,最後創面癒合,如果有骨缺損,可以在二期進行植骨,把他骨缺損修復,這樣的話骨髓炎的治療也不可怕,也就是說現在還有新的治療方案,就是伊利扎諾夫技術進行,把骨發炎的部分全部切除掉,然後用伊利扎諾夫延長技術,把兩端切一塊小骨頭下來,然後把缺損覆蓋掉,所以說這也是一個方式,還有我們就是採取帶血管的骨移植的方式,也就從另外一個腿取一塊骨頭帶血供的,然後把它移植過來修復這個缺損,就把這骨髓炎全部一次性的干凈的把它切除干凈,骨髓炎是完全可以治癒的。
6、骨髓炎屬於重大疾病嗎
骨髓炎為一種骨的感染和破壞,可由需氧或厭氧菌,分枝桿菌及真菌引起。骨髓炎好發於長骨,糖尿病患者的足部或由於外傷或手術引起的穿透性骨損傷部位。兒童最常見部位為血供良好的長骨,如脛骨或股骨的干骺端。
骨髓炎是指化膿性細菌感染骨髓、骨皮質和骨膜而引起的炎症性疾病,多數由血源性引起,也多由外傷或手術感染引起,多由癤癰或其他病灶的化膿菌毒進入血液而達骨組織。四肢骨兩端最易受侵,尤以髖關節為最常見。臨床上常見有反復發作,嚴重影響身心健康和勞動能力。急性骨髓炎起病時高熱、局部疼痛,轉為慢性骨髓炎時會有潰破、流膿、有死骨或空洞形成。重症患者常危及生命,有時不得不採取截肢的應急辦法,致患者終生殘疾。
7、骨髓炎是怎樣判斷的
應該是硬化性骨髓炎,為骨的進行性、廣泛性和硬化性炎症,因炎性反應致骨髓腔內發生廣泛纖維化,血循環發生障礙,促使骨內膜下骨樣組織增生,沉積和鈣化,血管阻塞出現反應性骨內膜增厚,骨皮質呈梭形增生一系列病理變化。 硬化性骨髓炎的臨床特點是骨組織受感染後,由於強烈的成骨反應,而引起骨硬化。沒有骨壞死、化膿,亦無死骨形成.多在長管狀骨骨幹皮質,常見於股骨或脛骨,一側或兩側骨幹皮質呈棱形增厚硬化,嚴重時,髓腔幾乎消失。患肢呈持續性隱痛可逐漸緩解,但易反復發作。全身症狀不明顯,局部有時無症狀,或有腫痛等炎性反應,壓痛和脹痛以夜間比白天為劇,病程發展漫長,您可以到 www.gsygb51.con 去了解看看。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8、骨髓炎的發病原因是什麼?
我們知道什麼是骨髓炎的發病原因呢,我們了解到骨髓炎是一種由細菌引起的炎症性疾病,多數由血源性引起,對人體的危害也是非常大的,需要我的們及時的進行有效治療和護理,下面就是骨髓炎的病因。骨髓炎的病因骨髓炎是指化膿性細菌感染骨髓、骨皮質和骨膜而引起的炎症性疾病,多數由血源性引起,也多由外傷或手術感染引起,多由癤癰或其他病灶的化膿菌毒進入血液而達骨組織。四肢骨兩端最易受侵,尤以髖關節為最常見。臨床上常見有反復發作,多年不愈的病例,嚴重影響身心健康和勞動能力。急性骨髓炎起病時高熱、局部疼痛,若診斷不及時轉為慢性骨髓炎時會有潰破、流濃、有死骨或空洞形成。重症患者常危及生命,有時不得不採取截肢保命的應急辦法,使患者落下終生殘疾。慢性骨髓炎的早期症狀當骨髓炎處於平靜狀態、不發作時,病人沒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覺,但是病變處的骨骼變形,肢體也增粗、變形。同時病變處皮膚變薄、顏色發暗、有多處瘢痕,稍有破損就可引起長時間的潰瘍。有些患者可出現長期流膿的小口,膿液有臭味。慢性脊榷骨髓炎則往往有背痛、低熱。當骨髓炎急性發作時,可表現為患處疼痛、患處的皮膚發紅、腫脹、發熱,流膿的小口流出大量的膿液,有時還會掉出壞死的骨頭。這些都是慢性骨髓炎的早期症狀。典型的慢性骨髓炎診斷並不困難,不典型的骨髓炎應與骨肉瘤相鑒別,因兩者臨床處理及預後截然不同,因此應認真對待。慢性骨髓炎早期症狀,提醒您:積極預防各種感染性疾病,減少骨髓炎的發生,各種感染性疾病是骨髓炎發病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