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髓 > 骨髓分布降低

骨髓分布降低

發布時間:2020-09-25 08:59:03

1、我家人得了血小板減少症,經大醫院抽骨髓診斷為巨核細胞產板少,每次輸了血小板只能維持十幾天又下降,請

我也是血小板減少,而且是難治性,都三年了還在治療,這個病比較麻煩,一般不會治好,只能維持,建議不要讓你家人再輸血小板,容易產生血小板抗體,以後應急就不管用了。
我在北京治療,現在比較有權威的是:北京協和醫院,北京人民醫院,天津血液病醫院,石家莊血液病醫院。
中醫的話可以考慮北京西苑醫生的麻柔醫生。北京東直門醫生的孫穎立醫生
血小板減少很難治,千萬不要在小地方醫治,一定要找個正規的醫院
該用的葯我全用完了,如果要咨詢用葯方面的可以問我

2、骨髓造血功能明顯降低,血常規中三系均降低,如何治療

2009年,血常規中三系均降低,乏力,睡眠不好,手心常發燙,畏寒,在華西醫院骨穿「骨髓造血功能明顯降低」

3、求救,血小板減少症ITP,查因,骨髓結果,求解說。

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亦稱原發性或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其特點是外周血小板顯著減少,骨髓巨核細胞發育成熟障礙,臨床以皮膚粘膜或內臟出血為主要表現,嚴重者可有其它部位出血如鼻出血、牙齦滲血、婦女月經量過多或嚴重吐血、咯血、便血、尿血等症狀,並發顱內出血是本病的致死病因。

中葯方-養血潤脾湯不但能升血補血,還可以提高機體免疫機能,有效修復患者因長期服用激素累葯物、疾病遷延不愈而對給臟腑機能帶來的嚴重危害,使各臟腑機能得到有效提高,機體免疫力得到增強。

4、血小板降低減少有些原因?

引起血小板減少的原因較多,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血小板的生成減少
常見於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感染、應用某些葯物以及進行放化療之後,以上各種情況均可造成造血幹細胞的損傷或者影響造血幹細胞的增殖,從而使血小板的生成減少。
2、血小板的破壞增加
血小板破壞增加的原因多數尚不明確,部分繼發於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關節炎、慢性肝炎等。應用某些葯物之後也會出現血小板破壞增加,如烷化劑、抗代謝葯等,此類葯物常會直接破壞血小板。同時,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抗磷脂綜合征也會出現血小板的破壞增加,從而造成血小板的減少。
3、血小板的分布異常
常見於脾腫大,血小板在肝臟、脾臟滯留過多,造成血小板分布異常,最終引發血小板減少。
除了以上幾種情況,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也會出現血小板的減少,也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5、骨髓抑制怎麼辦

​放化療期間很容易造成骨髓抑制,引起血象下降,白細胞降低等情況。因粒細胞平均生存時間最短,約為6-8小時,因此骨髓抑制常最先表現為白細胞下降。血小板平均生存時間約為5-7天,其下降出現較晚較輕;而紅細胞平均生存時間為120天,受化療影響較小,下降通常不明顯。

多數化療葯物所致的骨髓抑制,通常見於化療後1-3周,約持續2-4周逐漸恢復,並以白細胞下降為主,可有伴血小板下降,少數葯如健擇、卡鉑、絲裂黴素等則以血小板下降為主。所以在化療後可檢測白細胞和血小板的數量來判斷是否發生了骨髓抑制。

為有效預防骨髓再生不良,中醫最重視以臟補臟,因此在化療期間也可適量增加動物骨髓,如牛、樣、豬的骨髓燉燙,或用雞血、鴨血、鵝血、豬血製作的飲食。同時也可多吃一些五黑食品,如黑芝麻、黑米、黑豆、黑棗等。中醫認為「黑可入腎」,五黑食品可以補腎填髓,有助於血象的提高的。

6、骨髓造血功能衰竭?

造血功能衰竭是指由於各種原因,導致骨髓造血幹細胞不能正常的增殖分裂,無法生產出正常數量的血細胞,致使病人外周血中出現三系減少的情況,也就是外周血中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都出現明顯降低的情況。造血功能衰竭以後可以採取兩種辦法治療,第一種辦法,對症治療,給病人及時補充紅細胞、血小板。如果白細胞數量減少引起感染,就可以給予抗感染治療。第二種辦法,對因治療,如果是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出現的造血功能衰竭,就可以服用環孢素、康力龍等葯物治療。急性再障還可以用抗淋巴細胞球蛋白治療,或者應.用骨髓移植治療。如果是化療以後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就需要給予各種刺激因子,包括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重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等葯物治療。骨髓造血功能差可能導致患者出現貧血、感染、出血等症狀。如出現相關症狀,建議患者及時到醫院就診以明確病因,並進行相應的治療。患者在明確病因前可通過輸注紅細胞改善貧血症狀,也可使用止血葯物使出血停止;如血小板嚴重減少,患者可輸注血小板。此外,患者還需進行各種相關檢查以明確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的病因,進行相應治療。首先講一下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的概念吧,骨髓的造血功能是指機體製造血液的能力,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也就是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的骨髓生產白細胞、紅細胞和血小板的能力極度低下,導致了外周血的三系減少,引起一系列的臨床症狀。1.白細胞減少:在血常規中,白細胞總數低於3.5×10^9/L,中性粒細胞數目低於1.8×10^9/L,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的降低,導致人的抵抗力下降,容易發生各種感染,反復的出現發熱,嚴重時甚至引起敗血症。2.紅細胞減少:紅細胞減少會引起患者貧血的症狀,比如頭暈、乏力、面色蒼白、耳鳴、心慌、氣短、食慾下降、月經不規律、嗜睡、頭疼、記憶力下降等等。3.血小板減少:血小板減少會引起各種出血,表現為皮膚上的出血點,或者片狀的瘀斑,口腔粘膜的出血,牙齦滲血,鼻粘膜出血,嚴重的還會引起消化道出血,表現為嘔血或者黑便,泌尿系的出血,表現為血尿,最害怕的出血就是腦出血,這些往往是最危及生命的。以上就是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的症狀,這個疾病需要做骨髓穿刺和骨髓活檢來確診。最常見的疾病就是再生障礙性貧血,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急性造血功能停滯。無論哪種情況,都需要積極的刺激骨髓造血功能,預防各種感染和出血。

7、白細胞少的原因

哪類白細胞減少需治療

血液中的白細胞是人體防禦細菌入侵的巡邏兵。當細菌等異物入侵時,白細胞便進入被入侵部位,將細菌包圍、吞噬、消滅,故白細胞有人體「白色衛士」之稱。可見白細胞數減少,就會削弱人體抗菌能力,容易受感染。不過,白細胞減少並不一定要治療,一要看減少程度;二要看減少原因。

正常白細胞數為(4~10)×109/升,通俗說就是每立方毫米4000~10000個,平均值則為7000個。如果介於4000~7000表示正常偏低,不需治療;如果低於4000個,就可診斷為白細胞減少症。即使如此,也不一定就需要治療,比如說,僅僅是輕度減少或一過性減少,復查時未繼續下降,又毫無症狀或不適,那就不必緊張,也無需治療。當然,下列情況下的白細胞需要關注,並在醫生指導下,採取干預措施。

1、白細胞數嚴重減少需要緊急治療。白細胞是由粒細胞、淋巴細胞、單核細胞等組成。一般所說的白細胞減少最常見最主要的是指粒細胞減少,如果減少程度過於明顯,則細菌很可能在機體完全或基本喪失抵抗力的狀態下迅速擴散,甚至進入血液引發敗血症,嚴重威脅生命。

2、有原因可尋的白細胞減少應針對原因治療。常見引起白細胞減少的原因一般有三類:一是葯物,如服用解熱鎮痛葯、磺胺類葯等,此時如白細胞減少過於明顯,則應停服或換葯;二是病毒感染,如流行性感冒、病毒性感染等,此時一方面應積極進行抗病毒治療,另方面可酌情服用增加白細胞的葯物;三是患有免疫系統疾病,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等,此時也應作同樣干預,選服能增加白細胞的葯物。

3、同時有紅細胞和(或)血小板減少時需要進一步診治。當出現白細胞減少時,如果血液中其他兩種細胞即紅細胞和血小板有異常變化,問題就比較復雜,首先要進一步檢查,最常做的是骨髓檢查,以排除有無其他血液病,然後再決定治療方案。

臨床上常用升高白細胞葯物有:維生素B4、利血生、鯊肝醇、輔酶A等,一般無任何副作用。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酌情選用。

白細胞減少症和粒細胞缺乏症

白細胞減少症和中性粒細胞缺乏症都是由於各種病因引起的一組綜合征。根據其臨床特點,屬於中醫學「氣虛」症范疇。

[臨床表現]
1.白細胞減少症:一般有頭暈,乏力,四肢酸軟,食慾減退,低熱,失眠等非特異性症狀。少數無症狀,部分病人則反復發生口腔潰瘍、肺部感染或泌尿系感染。
2.粒細胞缺乏症:起病多急驟,常有高熱、寒戰、頭痛、疲乏或極度衰弱。有時口腔、鼻腔、皮膚、直腸、肛門、陰道等黏膜處可出現壞死性潰瘍。對葯物過敏者,可同時發生剝脫性皮炎,嚴重者可發生中樞神經系統症狀。常迅速發生敗血症或膿毒血症而導致死亡。

[診斷]
1.白細胞減少症:由各種原因導致外周血白細胞數低於4.Oxll09/L。兒童
的標准為10-14歲低於4.5x109/L,5—9歲低於5.0x 109/L,小於5歲低於5.5x 109/L。
2.中性粒細胞減少症和粒細胞缺乏症:外周血中性粒細胞絕對值在成人低於2.0x109/L時稱中性粒細胞減少症;低於0.5xl09/L時稱為中性粒細胞缺乏症。

[治療]
1.西醫葯治療
(1)升白細胞葯物,如利血生或維生素B410mg,每日 3次;或碳酸鋰0.25克,每日3次。
(2)用G--CSF和GM-CSF促進細胞生成。
2.中醫葯治療
氣血虧虛:氣短乏力,頭暈,四肢酸軟,食慾減退,失眠多夢,或極度衰弱,經常發生感冒或其他感染症群,舌淡苔白,脈細無力。
治法:補益氣血。
方葯:黨參、黃芪各30克,黃精、陳皮、白術、生地、熟地、當歸、白芍、丹參各10克,甘草6克,大棗5枚。
中成葯:峰齡膠囊、百令膠囊、施普瑞螺旋藻。

[預防與調養]
1.注意飲食:避免生冷及不潔飲食以免消化系統感染。
2.盡量避免去公共場所,以防止呼吸道感染。
3.避免服用造成骨髓損害或白細胞減少的葯物。
4.避免接觸造成骨髓損害的化學物質及放射性物質。
參考資料:今晚報 中國孕育網

8、骨髓有造血功能血小板下降是什麼原因

到醫院檢查

9、骨髓瘤的agg的指達20,這樣才能降低指標

 IgG是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的縮寫,是血清主要的抗體成分,約占血清Ig的75%。其中40~50%分布於血清中,其餘分布在組織中。降低指標只能用萬柯,或是長期服用雷納度安。

與骨髓分布降低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