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確診骨髓炎
骨髓炎是由化膿性細菌所引起的骨膜、骨皮質和骨髓的炎症。理論上講,在抗菌葯物十分發達的今天,該病應當不是什麼難治之症。但臨床實踐卻並非如此。許多骨髓炎患者由於疾病形成畸形,關節強直而致殘,部分患者由於竇道長期不愈而致皮膚癌變,更重要的是部分患者由於無法療治需要截肢,甚至死亡。從發病部位上看,多發於四肢,下肢較多,其中脛骨、股骨最多。它的感染途徑基本上可分為三種:
1、血源性骨髓炎
血源性骨髓炎主要是由人體自身免疫功能低下,如有感冒或輕微的皮膚擦傷導致化膿性細菌由血液進入骨內所引起的炎症,感染部位一般無明顯的外傷史。本病多見於兒童發病後可見高燒39度以上,血沉加快,白細胞化驗多在15000-30000之間,x線視有骨膜反應,局部皮膚溫度過高,並有深壓痛。
2、創傷性骨髓炎
創傷性骨髓炎是由身體創傷所引起骨外露(如開放性骨折等)或皮膚破裂引起的肌肉組織深部感染(如失神經性的骨外露)後,細菌通過血液潛入骨組織所引起的骨感染,本病一般表現為局部有流膿竇道,傷口皮溫過高,血化驗表現為血沉加快,白細胞增多,X線視有明顯骨破壞。
3、醫源性骨髓炎
醫源性骨髓炎是一種廣義上的創傷性骨髓炎,它是醫院在做骨科手術過程中,由於消毒不徹底或無菌意識淡漠所引起的骨感染。它雖然是骨科手術中少見的病歷,但是它卻是骨感染的三大途徑之一。其症狀與創傷性骨髓炎一樣。
中醫認為骨髓炎是由人體正氣不足,肝腎陰虧,邪毒蘊盛,陰液虧損,抗邪能力低下,此時再感外邪的侵犯,蘊滯於內,化熱成膿,從而導致骨質的破.骨髓炎在保守治療無效後,應及時行手術治療,其中手術的質量是治療的前提,而術後護理和術後大量應用中葯是治療的關鍵,治癒後按期使用抗復發中葯是治療的保障。如果能夠作到以上三點,特別是抗復發中葯的應用,那麼骨髓炎的終身治癒是沒有問題的。
2、慢性骨髓炎怎樣確診,有醫生嗎,麻煩幫忙看一下片子?
骨髓炎屬於骨感染疾病,是致病菌侵入骨膜、骨質以及骨髓,臨床上根據病情的發展可以分為急性與慢性,慢性骨髓炎中醫病名為附骨疽,多由急性骨髓炎治療不及時或不徹底發展而來,少數由開放骨折繼發感染所致。
慢性骨髓炎具有病程長,時發時愈,或形成經久不愈的竇道的特點,在診斷上除了有以上發病特點外,還可以通過輔助方法X線,X線平片可見骨質增厚、硬化,不規則骨腔和死骨,必要時可行竇道造影,以了解竇道與骨腔及死骨的關系。
此外,提醒患者朋友,骨髓炎是一種慢性病,一旦確診及時接受治療才會在最短的時間內,根據實際病情選擇最佳方法,以療效最好、治療時間最短、花費最少的時機早日康復。
骨髓炎專家指出,當骨髓炎在身體上形成之後會在身體上有顯著的病症表現出來,而處於慢性病發時期的骨髓炎頑疾,則需要需要我們的病發者針對機體慢性骨髓炎的病情發展狀況來挑選疾病的治療方法,對於慢性骨髓炎疾病,唯有進行科學的治療,堅持疾病醫治,才能夠將身上的骨髓炎疾病在病發後最短的時間內完全治好。
病情分析:
骨髓炎應綜合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和影像檢查進行診斷。診斷的金標準是通過活檢取死骨行組織學和微生物學檢查。
指導意見:
查體應注意皮膚和軟組織是否完整,確定壓痛點的定位,檢查骨的穩定性,判斷肢體神經血管情況。實驗室檢查一般沒有特異性,不能確定感染的嚴重程度。絕大多數病人ESR(血沉)和CRP(C-反應蛋白)升高,但白細胞升高的病人只佔35%。可以用多種影像手段檢查慢性骨髓炎患者;但沒有一種方法能夠明確地肯定或者排除骨髓炎。影像學檢查的目的是幫助確診和術前准備。從X平線片上可獲得確診慢性骨髓炎的有用信息,在一開始就應該做這項檢查。如果有皮質骨破壞和骨膜反應則強烈提示有骨髓炎。斷層片在過去是常規檢查手段,現在已經不再是了,但是斷層片在發現死骨方面很有用。如果有竇道,應做竇道造影,對制定手術方案很有用。同位素骨掃描對診斷急性骨髓炎很有用,但對慢性骨髓炎用處則不大,因為急性骨髓炎平片一般沒有異常表現。骨內血流增加的區域或成骨活性增加的區域在鍀99骨掃描上表現為吸收增加,但沒有特異性。但是,該檢查有很大的陰性排除作用,雖然也有假陰性的報告。鎵掃描在白細胞或細菌聚集區表現為吸收增加。如果鎵掃描正常,則可以肯定沒有骨髓炎,在術後用鎵掃描隨診也很有用。銦111標記白細胞掃描比鍀掃描和鎵掃描敏感,在鑒別慢性骨髓炎和糖尿病性神經病足方面非常有用。CT可以清晰顯示皮質骨,可以很好地觀察周圍軟組織,對檢查死骨尤其有用。MRI檢查軟組織比CT好,而且顯示骨的水腫區效果非常好。慢性骨髓炎在MRI片上可顯示界限清晰的高信號區,周圍有活躍的病灶(環形征)。竇道和蜂窩織炎在T-2加權像上顯示為高信號區。MRI的缺點包括:價格昂貴、金屬內植物周圍區域不能檢查、皮質骨顯示不清。如前所述,診斷骨髓炎的金標準是活檢之後做培養和葯敏實驗。活檢不但能確診,還有助於選擇敏感的抗生素。
3、骨髓炎如何治療?
髓炎是怎麼治呢,比如說血源性的骨髓炎,它播散了到骨頭這時候會有紅腫熱痛,這個時候首先是抗生素的應用,那麼除了抗生素應用如果無效,我們要開創打孔,也就是把髓內的膿,把它引流出來,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引流完了以後,還形成了大量的死骨,那麼我們可以再做手術,把死骨也摘除掉,然後用周圍的肌皮瓣來對髓腔進行覆蓋,肌肉是抗感染能力最強的,因此要用肌肉去把這些膿都把它吸走吃掉,最後創面癒合,如果有骨缺損,可以在二期進行植骨,把他骨缺損修復,這樣的話骨髓炎的治療也不可怕,也就是說現在還有新的治療方案,就是伊利扎諾夫技術進行,把骨發炎的部分全部切除掉,然後用伊利扎諾夫延長技術,把兩端切一塊小骨頭下來,然後把缺損覆蓋掉,所以說這也是一個方式,還有我們就是採取帶血管的骨移植的方式,也就從另外一個腿取一塊骨頭帶血供的,然後把它移植過來修復這個缺損,就把這骨髓炎全部一次性的干凈的把它切除干凈,骨髓炎是完全可以治癒的。
4、骨髓炎是怎樣判斷的
應該是硬化性骨髓炎,為骨的進行性、廣泛性和硬化性炎症,因炎性反應致骨髓腔內發生廣泛纖維化,血循環發生障礙,促使骨內膜下骨樣組織增生,沉積和鈣化,血管阻塞出現反應性骨內膜增厚,骨皮質呈梭形增生一系列病理變化。 硬化性骨髓炎的臨床特點是骨組織受感染後,由於強烈的成骨反應,而引起骨硬化。沒有骨壞死、化膿,亦無死骨形成.多在長管狀骨骨幹皮質,常見於股骨或脛骨,一側或兩側骨幹皮質呈棱形增厚硬化,嚴重時,髓腔幾乎消失。患肢呈持續性隱痛可逐漸緩解,但易反復發作。全身症狀不明顯,局部有時無症狀,或有腫痛等炎性反應,壓痛和脹痛以夜間比白天為劇,病程發展漫長,您可以到 www.gsygb51.con 去了解看看。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5、骨髓炎是怎麼造成的?
汗,您那是牙齦炎,不是骨髓炎……
患有牙齦炎,齒齦會紅腫,或有出血現象。若刷牙時發覺牙齒容易出血,或牙齒有觸痛情況,便需要看牙科醫生。
如何診斷牙齦炎?
牙腳部份會有牙菌膜淤積,稍後齒齦和牙齒會出現逐漸分開。
怎樣治療牙齦炎?
首先,牙醫會建議清除積聚在牙齒上所有的牙菌膜和牙石,使牙齦炎消退,然後會提供有效的口腔衛生資料,保持牙齒清潔。
控制潛在的疾病可以令牙齦炎更易治療,如糖尿病;修補蛀牙可以清除慢性刺激齒齦的根源。
若不及早診治牙齦炎,會對牙齒有甚麼影響?
青春期和成年人較普遍患有輕微牙齦炎,若未能及早發現,情況可能會變得嚴重,並可能會演變成牙周病(一種可以導致牙齒脫落的嚴重齒齦疾病)。懷孕婦女及沒有良好控製糖尿病的患者,會更容易出現這情況。
牙菌膜可以使齒齦發炎及造成刺激;若不定時清除,牙菌膜會變硬,並形成礦物積聚,稱為牙石,為細菌提供地方生長,刺激齒齦。不合適的齒橋、粗糙或破裂的填補質、排列不整齊的牙齒,都會提供罅隙讓食物渣滓容易隱藏,難以清潔,這會更容易積聚牙菌膜和牙石,並提高牙齦炎形成的機會。
怎樣預防牙齦炎?
習慣早晚刷牙及使用牙線清潔牙縫,尤其是在睡前,可以清除牙菌膜,減少在睡覺時牙菌膜的積聚。每6個月至1年,定期往牙科醫生處清潔牙齒,預防牙菌膜變成牙石,及清除在牙齒上已形成的牙石。
牙齦炎的症狀和治療
牙齦炎有各種類型,但最常見的、發病率最高的是慢性單純性齦炎,這種牙齦炎又稱為不潔性齦炎、邊緣性齦炎,通常所說的牙齦炎就是慢性單純性齦炎。
慢性單純性齦炎只侵犯牙齦組織,不侵犯其他牙周組織。這種齦炎是由於齦緣附近牙面上的菌斑引起的一種慢性炎症,病因明確,在兒童和青少年中較普遍,患病率在70%-90%左右,4-5歲以前通常不發生齦炎,大多數從5歲開始,隨著年齡的增長,其患病率和嚴重性也逐漸增加,到青春期達高峰,青春期過後,牙齦炎的患病率隨年齡的才長而緩慢下降,成年人牙齦炎患病率較低。
輕度的慢性單純性牙齦炎所侵犯的是游高齦和齦乳頭,嚴重者可侵犯附著齦、前牙區,尤以下頜前牙炎症明顯。咬水果或刷牙時,牙齦出血。健康的牙齦即使用力刷牙,不會發生出血。正常的游離齦是很薄且緊貼牙面,牙齦有炎症時,齦緣充血發紅、腫脹、松軟,齦緣變厚,牙間乳頭變為鈍圓,與牙面不緊貼,而且齦溝加深,嚴重者附著齦可因組織水腫,點彩消失,表面光亮,齦緣可有糜爛或肉芽增生,齦袋溢膿。齦炎進一步發展,牙齦大量毛細血管增生擴張、高度充血,大量炎症細胞和組織液滲出,導致牙齦肥大,可覆蓋部分牙冠,此時牙齦呈深紅或暗紅,探診極易出血。病程較長者,可導致牙齦纖維增殖,牙齦增生突起,此時牙齦顏色輕度發紅或接近正常,質地較硬,出血較少。
本病由於只侵犯牙齦,不侵犯其他牙周組織,所以牙齒不發生松動,X光片檢查牙槽骨、牙周膜、牙骨質無異常。
由於牙齦炎病因明確,牙菌斑是發病的致病因素,且病變只局限在牙齦,因此,除去病因,消除菌斑,即可得到明顯效果。病情輕者,通常採用潔治術(俗稱洗牙)徹底清除牙石,控制菌斑,牙齦紅腫、出物治療或口服抗菌葯物。發生牙齦增生者,則需施行牙齦成形術,即切除部分牙齦,恢復牙齦生理外形。經過上述治療,牙齦炎症消除和牙齦形態恢復後,為保持和鞏固療效,必須堅持每天認真和合理刷牙,徹底清除牙菌斑。牙齦炎如不治療,牙齦炎繼續發展可侵犯深部牙周組織,發展為牙周炎。
牙齦出血,經常是牙齦發炎的結果;發炎又是牙垢、牙石刺激所致;牙垢、牙石的形成是沒有經常徹底清除堆積在牙縫和齦袋中的食物碎屑和鈣質所引起。刷牙漱口是清除這些病因的最有效方法。慢性牙齦炎是沒有正確、經常地刷牙漱口的結果。預防牙齦出血的好辦法是早晚有效地刷牙,飯後漱口。
葯物:
用棉簽蘸浸3%過氧化氫溶液(雙氧水),塗搽牙齦緣,見有氣泡形成,即用溫水漱口。然後塗以2%碘甘油或碘伏。每日3次,直至牙齦痊癒為止。甲硝唑(滅滴靈)口頰片,口含,一日4~6次,溶菌酶、度米芬、氯己定口含片可任選其一。含漱,甲硝唑或氯己定,一日含漱其溶液4~6次。
6、骨髓炎怎樣撿查
骨髓炎是一種常見的骨科疾病,多是因為骨感染引起的。患者患上骨髓炎,一般都是比較難治癒的,需要治療很久。骨髓炎急性發作的時候,跟很多疾病的症狀相似,通常都需要通過輔助工具檢查來進行診斷。那麼做什麼檢查可以確診是骨髓炎?
1、骨髓炎的體格檢查
體格檢查是骨髓炎的基本檢查,醫生要經過查體,才可以看到患者的皮膚和軟組織是否完整。在體格檢查的時候,還會確定壓痛點的定位,檢查骨的穩定性。也要通過查體,去了解肢體神經血管情況,然後決定患者是否需要做進一步的檢查來診斷是不是骨髓炎。
2、實驗室檢查
實驗室檢查,最簡單的就是抽血查血常規,這是一般患者懷疑有感染,都會檢查的項目。骨髓炎的患者在血常規結果中,可能會看到白細胞計數正常,但是會有血沉和C-反應蛋白升高的現象。另外也可能會有三成的患者出現白細胞升高。另外,針對骨髓炎,想要確診,還可能會做穿刺活檢和手術活檢。一般通過穿刺取液,去做細菌培養和葯敏試驗。如果是急性化膿性骨髓炎,那麼做細菌培養的話,還可以看到化膿細菌。
3、影像學檢查
骨髓炎的確診影像學檢查,有X線片、同位素骨掃描和CT檢查。一般在從X平線片上可獲得確診慢性骨髓炎的有用信息。在檢查的時候,如果發現有皮質骨破壞和骨膜反應,那麼就提示有骨髓炎。不過一些患者單從X線片上面,是很難確診骨髓炎的,還需要做其他的檢查。同位素骨掃描,一般是用來確診急性骨髓炎。急性骨髓炎在平片上一般很難看出異常,但在同位素骨掃描的時候,就會出現異常。骨內血流增加的區域或成骨活性增加的區域在鍀99 骨掃描上表現為吸收增加,但沒有特異性。通常用鎵掃描在白細胞或細菌聚集區表現為吸收增加,那麼就是骨髓炎,如果掃描正常的話,那麼就肯定沒有骨髓炎。CT檢查,則是對檢查死骨有很重要的作用。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做MRI檢查軟組織。
以上就是骨髓炎的三類診斷檢查。想要確診骨髓炎,還需要根據患者的病情來進行檢查。急性骨髓炎和慢性骨髓炎需要檢查的項目也不盡相同。一些檢查可以檢查出急性骨髓炎,但是卻對慢性骨髓炎不敏感;而另一些檢查則相反。活檢雖然確診率高,但患者多不喜歡該檢查。
7、骨髓炎怎樣檢查
病情分析: 骨髓炎應綜合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和影像檢查進行診斷。診斷的金標準是通過活檢取死骨行組織學和微生物學檢查。查體應注意皮膚和軟組織是否完整,確定壓痛點的定位,檢查骨的穩定性,判斷肢體神經血管情況。實驗室檢查一般沒有特異性,不能確定感染的嚴重程度。絕大多數病人ESR(血沉)和CRP(C-反應蛋白)升高,但白細胞升高的病人只佔35%。可以用多種影像手段檢查慢性骨髓炎患者;但沒有一種方法能夠明確地肯定或者排除骨髓炎。影像學檢查的目的是幫助確診和術前准備。從X平線片上可獲得確診慢性骨髓炎的有用信息,在一開始就應該做這項檢查。如果有皮質骨破壞和骨膜反應則強烈提示有骨髓炎。斷層片在過去是常規檢查手段,現在已經不再是了,但是斷層片在發現死骨方面很有用。如果有竇道,應做竇道造影,對制定手術方案很有用。同位素骨掃描對診斷急性骨髓炎很有用,但對慢性骨髓炎用處則不大,因為急性骨髓炎平片一般沒有異常表現。骨內血流增加的區域或成骨活性增加的區域在鍀99骨掃描上表現為吸收增加,但沒有特異性。但是,該檢查有很大的陰性排除作用,雖然也有假陰性的報告。鎵掃描在白細胞或細菌聚集區表現為吸收增加。如果鎵掃描正常,則可以肯定沒有骨髓炎,在術後用鎵掃描隨診也很有用。銦111標記白細胞掃描比鍀掃描和鎵掃描敏感,在鑒別慢性骨髓炎和糖尿病性神經病足方面非常有用。CT可以清晰顯示皮質骨,可以很好地觀察周圍軟組織,對檢查死骨尤其有用。MRI檢查軟組織比CT好,而且顯示骨的水腫區效果非常好。慢性骨髓炎在MRI片上可顯示界限清晰的高信號區,周圍有活躍的病灶(環形征)。竇道和蜂窩織炎在T-2加權像上顯示為高信號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