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現行規定的每次獻血量為多少毫升
一個健康人的總血量,約占體重的8%,一個成年人的總血量約為4000~5000毫升。平時80%的血液在心臟和血管里循環流動著,維持正常生理功能;另外20%的血液儲存在肝、脾等臟器內,一旦失血或劇烈運動時,這些血液就會進入血液循環系統。一個人一次獻血200~400毫升只佔總血量的5%~10%,獻血後儲存的血液馬上會補充上來,不會減少循環血容量。獻血後失去的水分和無機物,1~2個小時就會補上;血漿蛋白質,由肝臟合成,一兩天內就能得到補充;血小板、白細胞和紅細胞也很快就恢復到原來水平。人體的血液在不斷新陳代謝,每時每刻都有許多血細胞衰老、死亡,同時又有大量新生細胞生成,以維持人體新陳代謝的平衡。獻血後,由於造血功能加強,失去的血細胞很快得到補充。所以說一個健康的人,按規定獻血,對身體不會有任何影響,更不會「傷元氣」,反而會有利於健康。
按規定獻血,可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增強免疫力和抗病能力,還會刺激人體骨髓造血器官,使其始終保持青春時期一樣旺盛的造血狀態,收到延年益壽的效果,並能防止動脈硬化等心腦血管疾病。據報道,有人對66歲以上的332名曾獻血者與同樣條件的399名未曾獻血者作了比較,結果曾獻血者存活率顯著高於未曾獻血者,獻血總量較多的存活年齡還較長。
國內獻血者體檢標准有:
(1)年齡:18~55周歲。
(2)體重:男>=50千克,女>=45千克。
(3)血壓12~20/8~12千帕(90~140/60~90毫米汞柱),脈壓差>=4千帕(>=30毫米汞柱)。
(4)脈搏:60~100次/分,高度耐力的運動員>=50次/分。
(5)體溫正常。
(6)皮膚無黃染,無創面感染,無大面積皮膚病,淺表淋巴結無明顯腫大。
(7)五官無嚴重疾病,鞏膜無黃染,甲狀腺不腫大。
(8)四肢無嚴重殘疾,無嚴重功能性障礙及關節無紅腫。
(9)胸部:心肺正常(心臟生理性雜音可視為正常)。
(10)腹部:腹平軟,無腫塊、無壓痛,肝脾不腫大。
不能獻血的情況有:
(1)性病、麻風病和艾滋病患者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2)肝炎病患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陽性者,丙型肝炎抗體陽性者。
(3)過敏性疾病及反復發作過敏患者,如經常性尋麻疹、支氣管哮喘、葯物過敏(單純性尋麻疹不在急性發作期間可獻血〕。
(4)各種結核病患者,如肺結核、腎結核、淋巴結核及骨結核等。
(5)心血管疾病患者,如各種心臟病、高血壓、低血壓、心肌炎以及血栓性靜脈炎等。
(6)呼吸系統疾病患者,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以及支氣管擴張肺功能不全。
(7)消化系統和泌尿系統疾病患者,如較重的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腸炎、急慢性腎炎以及慢性泌尿道感染、腎病綜合征、慢性胰腺炎。
(8)血液病患者,如貧血、白血病、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及各種出、凝血性疾病。
(9)內分泌疾病或代謝障礙性疾病患者,如腦垂體及腎上腺疾病、甲亢、肢端肥大症、尿崩症及糖尿病。
(10)器質性神經系統疾病或精神病患者,如腦炎、腦外傷後遺症、癲癇、精神分裂症、癔病、嚴重神經衰弱等。
(11)寄生蟲病及地方病患者,如黑熱病、血吸蟲病、絲蟲病、鉤蟲病、囊蟲病及肺吸蟲病、克山病和大骨節病等。
(12)各種惡性腫瘤及影響健康的良性腫瘤患者。
(13)做過切除胃、腎、脾等重要內臟器官手術者。
(14)慢性皮膚病患者,特別是傳染性、過敏性及炎症性全身皮膚疾病,如黃癬、廣泛性濕疹及全身性牛皮癬等。
(15)有眼科疾病患者,如角膜炎、虹膜炎、視神經炎和眼底有變化的高度近視。
(16)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膠原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皮膚炎、硬皮病等。
(17)有吸毒史者。
(18)同性戀者、多個性伴侶者。
(19)體檢醫生認為不能獻血的其他疾病患者。
參考資料:http://.baidu.com/question/1723901.html
獻血前後需禁忌
為保證獻血者的健康和用血者的安全,醫務人員提醒大家在獻血前後注意:獻血前一天要休息好。臨獻血時不要過量喝水,也不要空腹,可以吃些清淡的食物,如饅頭、稀飯、鹹菜等。前一天晚上和當天早餐不要喝酒,不要吃魚、肉、油條等脂肪含量高的食物。把兩臂洗干凈,有條件的話最好洗一次澡。別忘了攜帶本人身份證,軍人可持《軍官證》或《士兵證》,學生持《學生證》、外籍人員持護照。
有的獻血者在拔針後,針眼處不斷流血。醫務人員支招:拔針後應伸直前臂,或前臂伸直後稍稍上抬,用另一隻手的食指和中指按壓針眼處及上方5分鍾止血。不要屈肘止血,因為屈肘會給手背靜脈網迴流心臟的血液增加一定的阻力,使血液迴流受阻,從血管的針眼處溢出,而出現皮下瘀血。也不要捻動棉球,那樣會使血管上的針眼剛粘合住又被揉開。
正常人獻血後應注意飲食營養和搭配,吃些瘦肉、蛋、奶、豆製品、蔬菜和水果,當天可多飲水,但不要暴飲暴食。獻血後為防止針眼感染,獻血者要注意1-2天內不要讓針眼處沾水,保持清潔。獻血後當天不可參加劇烈運動或通宵娛樂活動。健康獻血者間隔6個月之後方可參加下次義務獻血。
特殊人群不能參加獻血
一些人不能參加無償獻血。如性病、麻風病和艾滋病患者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肝炎病患者;過敏性疾病及反復發作過敏患者,各種結核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呼吸系統疾病患者;消化系統和泌尿系統疾病患者;血液病患者;內分泌疾病或代謝障礙性疾病患者;器質性神經系統疾病或精神病患者;寄生蟲病及地方病患者;體檢醫生認為不能獻血的其他疾病患者。一些特定情況的人暫時不能參加獻血。如半月內拔牙或其他小手術者;婦女月經前後三天,妊娠期、流產後未滿六個月,分娩及哺乳期未滿一年者;感冒、急性胃腸炎病癒未滿一周者,急性泌尿道感染病癒未滿一月者,肺炎病癒未滿三個月者;某些傳染病如痢疾病癒未滿半年者,傷寒病癒未滿一年者,布氏桿菌病癒未滿二年者,瘧疾病癒未滿三年者;近五年內輸注全血及血液成分者;較大手術後未滿半年者等。
獻血前的注意事項?
應學習獻血知識,了解獻血常識,消除緊張心理。
1.獻血前應盡可能適當休息,保證充足睡眠。
2.在獻血前應當吃些清淡的食物,不要吃油膩食物,不要空腹獻血。
3.獻血前還應把手臂特別是肘部洗干凈。
獻血前為什麼不能大量飲水?
因為大量飲水會稀釋血液,降低血液質量,從而影響病人治療。
有什麼手續嗎?
填表---個人資料及健康情況問卷
登記---錄入電腦,便於用血報銷時核查
體檢---量血壓、稱體重、聽心肺等
驗血---血色素、血型、乙型肝炎表面折、抗原等
領飲品、喝水
獻血---約10分鍾
休息---用棉球壓住針眼處10分鍾後,貼止血膠布
領獻血證-用血報銷時的憑據。
獻血者體檢及化驗多少天內有效?
獻血者體檢及化驗有效期為2周。
之後怎麼保養身體?
獻血後的營養補充一般以增加造血所必需的各種營養物質為宜。造血的原料主要包括:蛋白質、鐵、葉酸和維生素B12等。
含有優質蛋白質 較多的食物有:奶類、瘦肉、蛋類、豆製品等。
含有鐵 較多的食物有:動物肝臟、海蜇、蝦、芝麻、海帶、黑木耳、紫菜、香菇、豌豆、大棗、桂園等。另外,炒菜時可選用鐵鍋。
含有葉酸 較多的食物有:豬肝、腎、牛肉等。
含有維生素B12 較多的食物有:動物肝臟、豬或羊腎、腐乳等。
總之,獻血後不必特別地去吃些什麼,只要吃得科學合理、有營養價值、可口、舒服、適量,就能在短時間里,恢復失去的那部分血液。
獻血後如何活動或運動?
獻血後當天不要參加劇烈運動或通宵娛樂活動。
獻血有害健康嗎
血液是一種流體組織,在心臟推動下循環流動於心血管系統中,它是人體的重要組成部分,約占體重的7-8%,一個50千克體重的人,其血液總量約為3000-4000毫升,正常情況下,這些血液只有80%在血管內運行,其他20%的血液儲存在肝、脾以備人體急需。一個正常人一次獻血或外傷性出血300-400亳升,對人體健康不會有什麼影響,因為機體血容量的減少會刺激紅骨髓造血功能,輸血後營養適當的話,兩到三天血液中的水分即可得到補充。一個月內,鐵、蛋白質、維生素、葉酸等也可逐漸恢復,其核心的組成部分血紅蛋白也可於兩到三個月後回復到獻血前數量,所以,一個健康人每次輸血不超過400ML是不會影響健康的。
公民獻血應遵守的規定是什麼?
(1)要如實填寫獻血登記表,不謊報、不隱瞞繼往病史。
(2)一次獻血一般為200毫升,最多不超過400毫升,兩次採集間隔期不少於6個月。
(3)獻血查體合格後,要按規定時間參加獻血,以免影響醫院用血計劃。
哪些人暫不能獻血?
(1)半月內拔牙或其他小手術者。
(2)婦女月經前後三天,妊娠期、流產後未滿六個月,分娩及哺乳期未滿一年者。
(3)感冒、急性胃腸炎病癒未滿一周者,急性泌尿道感染病癒未滿一月者,肺炎病癒未滿三個月者。
(4)某些傳染病如痢疾病癒未滿半年者,傷寒病癒未滿一年者,布氏桿菌病癒未滿二年者,瘧疾病癒未滿三年者。
(5)近五年內輸注全血及血液成分者。
(6)較大手術後未滿半年者,闌尾切除、疝修補術、扁桃體手術未滿三月者。
(7)皮膚局限性炎症癒合後未滿一周者,廣泛性炎症癒合後未滿兩周者。
哪些人不能獻血?
(1)性病、麻風病和艾滋病患者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2)肝炎病患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陽性者,丙型肝炎抗體陽性者。
(3)過敏性疾病及反復發作過敏患者,如經常性尋麻疹、支氣管哮喘、葯物過敏(單純性尋麻疹不在急性發作期間可獻血〕。
(4)各種結核病患者,如肺結核、腎結核、淋巴結核及骨結核等。
(5)心血管疾病患者,如各種心臟病、高血壓、低血壓、心肌炎以及血栓性靜脈炎等。
(6)呼吸系統疾病患者,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以及支氣管擴張肺功能不全。
(7)消化系統和泌尿系統疾病患者,如較重的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腸炎、急慢性腎炎以及慢性泌尿道感染、腎病綜合征、慢性胰腺炎。
(8)血液病患者,如貧血、白血病、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及各種出、凝血性疾病。
(9)內分泌疾病或代謝障礙性疾病患者,如腦垂體及腎上腺疾病、甲亢、肢端肥大症、尿崩症及糖尿病。
(10)器質性神經系統疾病或精神病患者,如腦炎、腦外傷後遺症、癲癇、精神分裂症、癔病、嚴重神經衰弱等。
(11)寄生蟲病及地方病患者,如黑熱病、血吸蟲病、絲蟲病、鉤蟲病、囊蟲病及肺吸蟲病、克山病和大骨節病等。
(12)各種惡性腫瘤及影響健康的良性腫瘤患者。
(13)做過切除胃、腎、脾等重要內臟器官手術者。
(14)慢性皮膚病患者,特別是傳染性、過敏性及炎症性全身皮膚疾病,如黃癬、廣泛性濕疹及全身性牛皮癬等。
(15)有眼科疾病患者,如角膜炎、虹膜炎、視神經炎和眼底有變化的高度近視。
(16)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膠原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皮膚炎、硬皮病等。
(17)有吸毒史者。
(18)同性戀者、多個性伴侶者。
(19)體檢醫生認為不能獻血的其他疾病患者。
獻血者體檢標准有哪些?
(1)年齡:18~55周歲。
(2)體重:男>=50千克,女>=45千克。
(3)血壓12~20/8~12千帕(90~140/60~90毫米汞柱),脈壓差>=4千帕(>=30毫米汞柱)。
(4)脈搏:60~100次/分,高度耐力的運動員〉=50次/分。
(5)體溫正常。
(6)皮膚無黃染,無創面感染,無大面積皮膚病,淺表淋巴結無明顯腫大。
(7)五官無嚴重疾病,鞏膜無黃染,甲狀腺不腫大。
(8)四肢無嚴重殘疾,無嚴重功能性障礙及關節無紅腫。
(9)胸部:心肺正常(心臟生理性雜音可視為正常)。
(10)腹部:腹平軟,無腫塊、無壓痛,肝脾不腫大。
什麼是無償獻血?
無償獻血是指為了拯救他人生命,志願將自己的血液無私奉獻給社會公益事業,而獻血者不向采血單位和獻血者單位領取任何報酬的行為。無償獻血是終身的榮譽,無償獻血者會得到社會的尊重和愛戴。
無償獻血是無私奉獻、救死扶傷的崇高行為,是我國血液事業發展的總方向。獻血是愛心奉獻的體現,使病員解除病痛甚至搶救他們的生命,其價值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
公民獻血給予經濟上的補償,會使崇高奉獻的光彩行為蒙上商品交易的陰影。近半年世紀以來,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紅十字會一直向世界各國呼籲"醫療用血採用無償獻血"的原則。
目前許多國家和地區,包括我國的香港、澳門和台灣地區都實行了無償獻血。
無償獻血是保證醫療安全用血的必由之路。只有以人道主義無私奉獻而不是以經濟報酬為目的無償獻血,才能從根本上清除有償供血帶來的各種弊病;血液質量才能得到保證;才能保護受血者的安全;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經血液傳播疾病的危險.
2、捐造血幹細胞需要多少量?一次最多能抽多少造血幹細胞?
原來取骨髓是從髂骨用注射器一樣的穿刺針抽取,量非常少,如今乾脆從外周血中分離造血幹細胞了。
具體步驟:
1、患者到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中檢索,初配成功後,通知您進行身體檢查、並做高分辨。高分辨結果相合,則進入下面的環節,如果不合,則不能捐獻了。
2、高分辨相合以後,根據患者的日程安排,在採集日前五天進入醫院,簡單體檢,在四天內,每天靜脈注射一針動員劑(關於動員劑的說明,請看造血幹細胞基礎知識帖)。
即第0天入院,第1~4天注射動員劑,第5天採集。
3、採集方法及過程:現代造血幹細胞移植法採用從外周血中採集造血幹細胞。用科學方法將骨髓血中的造血幹細胞大量動員到外周血中,從捐獻者手臂靜脈處採集全血,通過血細胞分離機提取造血幹細胞,同時,將其它血液成份回輸捐獻者體內。由於整個採集過程是一個封閉和符合醫療安全要求的環境中進行,因此是極為安全的。在採集完成後,一些輕微疼痛感和不適將會很快消失。至今沒有因採集外周血造幹細胞引起對捐獻者傷害的報道。請相信我們」不會為了救一個人,而去害了另一個人」。
採集總共大約10克的造血幹細胞。含部分血液成分,一般是50~100毫升。比一次獻全血的血量還少。而且人體對造血幹細胞具有很強的再生能力。正常情況下,人體各種細胞每天都在不斷新陳代謝,進行著生成衰老,死亡的循環往復。失血或捐獻造血幹細胞後,可刺激骨髓加速造血,1—2周內,血液中的各種血細胞恢復到原來水平。因此,捐獻造血幹細胞不會影響健康。
3、造血幹細胞捐獻年齡上限很嚴格嗎?
骨髓捐獻的年齡只是給出一個適合大多數人的適合范圍,並沒有特別強制的規定。
一、捐獻條件
1、骨髓移植最理想的供者是同卵雙生子,因為他們之間的遺傳物質是完全相同的。他們之間的骨髓移植,效果好,排異反應少;但雙胞胎畢竟少見。子女的hla分型來自於父母,如父親為a和b,母親為c和d,那麼子女有ac、ad、bc、bd四種分型可能,所以同胞間的hla相配率為25%,因此患者從同胞中尋找供髓者較容易。
2、然而家庭范圍正在縮小,絕大多數的患者還是非血緣關系的骨髓捐獻者。
3、適合捐獻骨髓的年齡為18-45歲,健康要求如同獻血,即不能因捐獻骨髓而影響捐獻者的健康,又不能因接受骨髓而使患者增加新的不利因素,重要的是捐獻者必須無可經血液傳播的傳染病: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
二、捐獻步驟
1、患者到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中檢索,初配成功後,通知您進行身體檢查、並做高分辨。高分辨結果相合,則進入下面的環節,如果不合,則不能捐獻了。
2、高分辨相合以後,根據患者的日程安排,在採集日前五天進入醫院,簡單體檢,在四天內,每天靜脈注射一針動員劑(關於動員劑的說明,請看造血幹細胞基礎知識帖)。
即第0天入院,第1~4天注射動員劑,第5天採集。
3、採集方法及過程:現代造血幹細胞移植法採用從外周血中採集造血幹細胞。用科學方法將骨髓血中的造血幹細胞大量動員到外周血中,從捐獻者手臂靜脈處採集全血,通過血細胞分離機提取造血幹細胞,同時,將其它血液成份回輸捐獻者體內。
由於整個採集過程是一個封閉和符合醫療安全要求的環境中進行,因此是極為安全的。在採集完成後,一些輕微疼痛感和不適將會很快消失。至今沒有因採集外周血造幹細胞引起對捐獻者傷害的報道。
4、採集總共大約10克的造血幹細胞。含部分血液成分,一般是50~100毫升。比一次獻全血的血量還少。而且人體對造血幹細胞具有很強的再生能力。正常情況下,人體各種細胞每天都在不斷新陳代謝,進行著生成衰老,死亡的循環往復。失血或捐獻造血幹細胞後,可刺激骨髓加速造血,1—2周內,血液中的各種血細胞恢復到原來水平。因此,捐獻造血幹細胞不會影響健康。
4、骨髓捐獻為什麼還限制名額??
骨髓捐獻現稱造血幹細胞捐獻,先是采樣10ML血液,然後HLA分型,供給分型相同的血液病患者。相合率萬分之幾,所以志願捐獻(實際上是先採樣,還沒到獻的時候)的多,患者找到分型相合的人可能性就大,才可能做造血幹細胞移植。不可能有限制名額!可能血站人偷懶?或沒有試管了?
5、多大年齡可以獻骨髓
根據美國骨髓庫(NMDP)標准,偏向取納18歲至44歲骨髓捐獻者,因為臨床研究的結果證實年輕捐獻者提高骨髓轉移手術的成功率。另一方面,這些機構也接受45歲至60歲骨髓捐獻者登記並記錄在案備用。只是在有需要時,18歲至44歲捐獻者的骨髓會被優先應用。
6、60歲能不能捐骨髓
60歲不可以捐獻骨髓
國內是45歲為上限,國外是55歲。
60歲了一般不主張捐獻了,主要是為了保護捐獻者的健康和安全。
除非是自己的家屬。細胞的生長力也可能會降低。
7、捐獻骨髓需要什麼條件
捐獻者須知 一、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的健康標准? 凡年齡在18-55周歲,身體健康,經下列血液檢查合格者,都可以成為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40單位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陰性 丙型肝炎病毒抗體:陰性 艾滋病病毒抗體:陰性 梅毒試驗:陰性 二、健康者在多大年齡適合捐獻造血幹細胞? 年齡在18-45歲的符合無償獻血條件的健康者均可登記成為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志願者,18-55歲健康者可採集造血幹細胞。 三、為什麼45-55歲的健康者不再接受登記? 採集造血幹細胞的最佳年齡為18-55歲,捐獻者登記入庫後到尋找到相合患者需要一定時間。為充分利用有限的檢測資金,登記年齡以不超過45歲為宜。 四、怎樣加入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成為一名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 如果您適齡、身體健康(符合無償獻血條件)、志願捐獻造血幹細胞,可與各地紅十字會(或者中華骨髓庫分庫)的熱線電話聯系報名、填寫志願捐獻書及有關表格,並抽取6~8毫升血液。組織配型實驗室將會對您的血液進行HLA分型等檢驗,並把您的所有相關資料錄入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的計算機資料庫中。這樣您就成為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志願者了。 五、如何知道自己已成為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 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設於全國各地的分庫,將會通知您被接納為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並經常與您保持聯系。 六、捐獻登記和捐獻造血幹細胞有補貼嗎? 捐獻造血幹細胞是愛的奉獻和救人善舉。一般不提倡補貼。 七、志願者報名登記後,是否馬上就要捐獻造血幹細胞? 志願者報名登記後,首先要安排您抽取6~8毫升血液做HLA分型檢驗,數據儲存到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備查。當某一位患者需要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時,由移植中心將患者的HLA分型數據傳送到資料庫,如果檢索結果得知您的HLA正好與患者吻合時,省級管理中心將通知您做捐獻的准備。這個過程可能很短,也可能要等若干年。而大部分志願者可能沒有捐獻的機會。 八、作為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志願者應注意哪些問題? 當您或您聯系人的電話、地址發生變化時,希望及時通知登記部門,以便患者在需要時能很快找到您,使患者的疾病及時得到治療,並保證您實現救人的願望。 九、報名後否可以隨時改變捐獻造血幹細胞的決定? 報名登記及捐獻都是建立在自願的基礎上,登記後資料庫會對您的自願性進行再確認,此期間您可以提出終止捐獻。但因為檢測您的血樣 HLA 已經花費了骨髓庫有限的資金,為了用好寶貴的社會善款,若提出終止捐獻,請您慎重考慮。但在移植前,尤其是簽署捐獻同意書後就不能改變捐獻決定,因為在這個時候,患者為准備移植已經進行大劑量的放療和化療,喪失了造血能力,此期間若您終止捐獻,再臨時尋找配型相合者已來不及,患者將有生命危險。 十、為什麼要捐獻者本人填寫同意書和捐獻者登記表? 加入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成為一名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是崇高的奉獻行為,在需要的時候,捐獻者將無償捐獻造血幹細胞給患者,因此,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必須得到捐獻者的書面承諾,並且通過登記表了解捐獻者准確的通訊地址和聯系方式。 十一、捐獻者填寫登記表時,為什麼還要填寫捐獻者的兩位不同住址的親屬或朋友的姓名和聯系方式? 當一時與捐獻者聯系不上時,可通過另外渠道及時與捐獻者聯系,也可以避免流失。 十二、捐獻者登記參加「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後,用什麼方法對捐獻者做HLA分型,要求做那些項目? 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規定,設於各地的組織配型實驗室將對每位捐獻者的血液樣本,應用分子生物學技術進行HLA分型,必須至少正確鑒定出HLA-A、B和DR座位上的等位基因和相關特異性,然後及時傳入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資料庫。 十三、造血幹細胞捐獻者的個人資料是否向社會公開或是保密? 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保證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的個人資料絕對保密,僅用於造血幹細胞移植工作。 十四、我登記參加了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但一直沒有叫我捐獻造血幹細胞,這對發展造血幹細胞移植的生命工程有幫助嗎? 您一但登加入了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就是一種高尚的奉獻行為,您的HLA分型等資料將加入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您已為每天等候著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成千上萬的患者及家屬做出貢獻,為他們找到合適的捐獻者帶來新的希望。 十五、「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的工作哪些是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軌? 1、「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採用先進水平的電子資料庫管理系統。 2、「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採用HLA分子生物學分型技術。 十六、為什麼「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希望社會各界和人民大眾捐款資助? 這是一項造福人類的福利事業,但是它的運轉需要大量經費,特別是必須對每位捐獻者作HLA分型等檢驗工作,每位捐獻者的檢驗費用大約在500元左右,要建成一個100萬或更多的資料庫,沒有全社會的支持,工作將十分困難。 十七、捐獻者需要承擔什麼費用嗎? 捐獻者不負擔全過程的任何費用。
求採納
8、合肥加入中華骨髓庫有時間限制嗎?今天去淮河路獻血屋時為什麼說今年造血幹細胞採集完了,要明年才能加入
這個應該是有時間限制的,如果他說不能夠去的話,那麼你就可以再等一下,是可以這樣做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