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醬骨棒的做法
醬骨棒的用料
棒骨或脊骨1000g、料酒適量、蔥姜適量、花椒一小把、八角3顆、桂皮3塊、香葉5片、干辣椒4個、小茴香適量 冰糖適量、豆瓣醬半碗、老抽(可根據實際情況變動)5勺、生抽(可根據實際情況變動)、雞精適量
步驟1准備好棒骨及配料
步驟2棒骨先用清水浸泡半小時。
步驟3換一次水,倒入適量料酒,浸泡3小時左右,除掉血水
步驟4冷水放入薑片及棒骨,打開美的電磁爐,待煮沸後熄火
步驟5撇去浮沫,用冷水沖干凈後瀝干。
步驟6打開美的電磁爐,換炒鍋,熱鍋倒入少許油,倒入豆瓣醬翻炒,炒香後放入老抽、生抽、白糖、鹽、雞精、料酒。翻炒均勻後關掉電磁爐。
步驟7把骨頭均勻的放入美的電壓力鍋中,放入少許熱水、放入調味輔料。
步驟8倒入炒好的醬。
步驟9選擇肉/雞模式,口感可以根據各人喜好。點擊開始。
步驟10等待烹飪完畢。
步驟11烹飪完畢後等待壓力鍋排氣完畢,開蓋盛出食用即可。
2、醬骨頭製作方法
今天冬至,大傢伙兒節日快樂哈!既然過節,咱當然得上一道硬菜啦!醬骨頭,怎麼樣,這菜夠硬吧?我的做法比較簡單,各種用料也很常見。饞了想吃肉的朋友們可以試一試,超級解饞啊!
主料3人份
豬大骨頭1750克
輔料
黃醬3大匙
料酒2大匙
老抽2大匙
生抽2大匙
冰糖25克
八角2顆
桂皮1塊
香葉2片
姜1塊
蒜4瓣
花椒20粒
干辣椒6個
食鹽適量
植物油適量
步驟1
豬骨頭斬成大塊(一定要大塊哈,大骨從中間斬開成兩截就可以了),用水沖凈表面的血沫,再放入清水中浸泡約一小時,期間換幾次水
步驟2
鍋內放入適量的水燒開,放入豬骨煮3至5分鍾,撇凈湯面上的浮沫
步驟3醬骨頭的做法大全
然後將豬骨撈出,用水洗凈表面的血沫,瀝干待用
步驟4
准備好各種調料(生薑拍破,大蒜去皮)
步驟5
鍋內放油,下入黃豆醬,小火將其炒香
步驟6醬骨頭的做法圖解
湯鍋內放入適量的水(約2000毫升),放入調料1中全部的調料及步驟5炒好的黃豆醬,大火將其燒開
步驟7
然後放入焯燙過的豬骨頭,再次燒開
步驟8
此時湯面上還會有一些浮沫,用湯勺撇凈
步驟9醬骨頭的家常做法
然後蓋上鍋蓋,中小火,燉煮約1.5小時即可
成品圖
烹飪技巧
醬料可按自己的喜好來選擇,不一定非要用黃豆醬,比如干黃醬(要用水或醬油調開)、豆瓣醬、香其醬都可以;醬料燉煮前先炒一炒可去除生味豆腥味,口感更香一些,炒的時候注意火不要太大,以免容易燒焦了
燉煮的時間要根據骨頭量的多少來決定,如果骨頭的量少,燉煮的時間可以稍短一些,不過建議骨頭的量不要太少,太少的話燉出來似乎味道就淡了哈
黃豆醬中含有鹽分,所以放鹽的時候要稍微減少一點點
3、醬大骨怎麼做?
東北醬骨頭,其實什麼位置的骨頭隨你拉,一般我們都用大骨頭棒子,可以吃到骨髓的。或者是脊骨。但是如果自己家做一般是排骨,肉多。主要在於你放的調料,調料對了,口味就對了,其實做法很簡單的,說白了就是加足了調料開燉,然後就開吃拉~~~~
醬骨頭算是東北的一道傳統名菜。根據主料的不同有醬脊骨,醬排骨,和醬棒骨。這幾種原材料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經得起長時間的燉煮而肉質不會發柴、發死。其中又因為豬脊骨經燉煮後口感最為軟糯,啃起來也更有樂趣(費勁兒啊:))而最受歡迎。
和一些紅燒菜,紅鹵菜相比,東北醬骨頭在調料使用上並沒有什麼大不同,主要特色來自對主料選用(帶骨頭的活肉)和每塊骨頭的SIZE的「豪邁」—大約三兩塊醬脊骨就有一斤左右。而大塊的肉經煮燉後往往會更加鮮美,肉香撲鼻。
做法:
1. 將大塊豬脊骨略洗,置大盆中加滿清水浸泡約6-12小時,中間可換水數次,若室溫較高,可將盆放入冰箱冷藏室內,以防豬肉變質。
2. 將泡凈血水的脊骨沖洗數遍後置大鍋中加水沒過豬骨,加生薑數塊(拍破),蔥數根打結,八角(大料)幾顆,花椒一小把,桂皮一小塊,香葉2片(可無),十三香少許(可無),紹酒,老抽,醬油,炒好的糖色,白糖,豉汁或優質黃豆醬適量(可無)。
3. 大火燒至湯開後打凈浮末,加精鹽適量(鹵汁需較咸才能使醬好的骨頭充分入味,故用鹽量較大),轉中小火加蓋燜煮約1小時。
4. 加雞精適量,轉中—大火敞蓋燉約30分鍾 (目的是將湯汁略收,使肉骨頭進一步入味)後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