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外周血幼稚細胞達到多少就判斷白血病
外周血原始/幼稚細胞比例不是確診白血病的依據。
骨髓塗片白血病細胞比例大於非紅系有核細胞的20%可確診急性白血病。關於白血病細胞,在M0是原始細胞,M1~M2是原始粒細胞,M3是異形早幼粒細胞,M4是原始和異形幼稚單核細胞+原始粒細胞,M5是原始和異形幼稚單核細胞,M6是原始和異形幼稚紅細胞,M7是原始巨核細胞,ALL是原始淋巴細胞。
但是,如果外周血原始細胞(不是幼稚細胞哦!)大於20%,十之八九跑不掉。
2、骨髓瘤幼稚漿細胞2.5%表示什麼意思
確診為多發性骨髓瘤患者一般幼稚漿細胞佔了80%以上,惡性程度比較高。
3、骨髓幼稚細胞20%,周圍幼稚細胞5%,能確定是白血病么
能確定是白血病的,但需要進一步做免疫表型、染色體和相關基因檢查,確定是哪一類型白血病,以便於指定下一步的治療方案。 你可以提供病歷資料到我的百度空間,幫你分析。
4、骨髓里發現原始幼稚細胞22%,是白血病,這是骨穿的結果
您想問啥呢?
5、有幼稚細胞是白血病嗎
你好,正常人的外周血中也會有極少數幼稚細胞,但非常少,參考值不同醫院會有不同,但都很低,比如<0.6%,如果幼稚細胞比例增高,醫生就會留心一下血液病的可能性,但是白血病並不是在任何時期都能表現出外周血的幼稚細胞增高,如果有某些指征也會考慮血液病的可能性,比如白細胞異常高,不明原因持續發熱,不明原因肝脾腫大等等
6、幼稚細胞百分之83是白血病嘛
白血病的診斷標准比較復雜,不是一個幼稚細胞百分比就能確診的,【急性白血病診斷標准】 1, 臨床症狀 急驟高熱,進行性貧血或顯著出血,周身酸痛乏力。 2, 體征 皮膚出血斑點,胸骨壓痛,淋巴結、肝脾腫大。 3, 實驗室: A.血象 白細胞總是明顯增多(或減少),可出現原始或幼稚細胞。 B.骨髓象 骨髓有核紅細胞佔全部有核細胞50%以下,原始細胞≥30%,可診斷為急性白血病;如骨髓有核紅細胞≥50%,原始細胞占非紅系細胞的比例≥30%,可診斷為急性紅白血病。 【慢性白血病診斷標准】 1, 臨床表現: A.可有疲乏,體力下降,消瘦、低熱,貧血或出血表現。 B.可有淋巴結(包括頭頸部,腋窩,腹股溝)、肝、脾腫大。 2, 實驗室檢查: A.外周血WBC>10×109/L,淋巴細胞比例≥50%,絕對值≥5×109/L,形態以成熟淋巴細胞為主,可見幼稚淋巴細胞或不典型淋巴細胞。 B.骨髓象:骨髓增生活躍或明顯活躍,淋巴細胞≥40%,以成熟淋巴細胞為主希望你好好看看,實在不行去當地正規醫院去就診
7、骨髓中有90.9%的幼稚細胞是什麼意思
這句話其實說的挺委婉的:天生幼稚,幼稚的無葯可救了!
8、骨髓項里有17%的幼稚細胞,增加抵抗力能否消除
增生活躍的骨髓幼稚細胞會增多的,但是還要警惕是否有白細胞的可能。這個和抵抗力無關
9、血小板減少症骨髓中會出現幼稚細胞嗎?骨穿結果是嬰兒體內有百分之四
你好,根據你的描述,嬰幼兒可能會的,定期復查就可以
10、移植成功後髓外出現幼稚細胞,腦白百分35
可能之前的舊骨髓有轉移入腦躲過了清髓時的全面殺傷,骨髓正常說明移植的已經開始正常工作,新骨髓會攻擊躲過清髓的逃逸的舊瘤細胞,當新骨髓「戰力」不足,時需要輔助化療,最糟糕就是二次清髓,再移植一次就行了。
但是舊骨髓瘤細胞對腦的破壞浸潤,致死的風險很大,在新骨髓製造槳細胞產生可以入腦的抗體前,要是腦內舊瘤細胞聚集長成大瘤就不好治了,死亡率很高,沒什麼辦法,要是安全挺過挺過了一個「關口」就好治療了,不過也有腦內抗體始終沒有出現的可能,就不好辦了。新骨髓開始殺傷腦內舊瘤細胞了,但還是需要定期檢查,直到不能檢出腦內瘤細胞才算安全了,之後還要定期復查,防止還有「漏網之魚興風作浪」。現在有些技術可能可以降低發生腦內白細胞腫瘤的發生率,但都不能保證,不過總比沒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