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髓 > 腎精骨髓納氣

腎精骨髓納氣

發布時間:2020-09-19 21:15:46

1、中醫上講腎藏精,主水,納氣,腎精匱乏 精門不受控造成早泄

對,予壽先生的「予 壽 強 腎 功」就是通過調理腎氣來進行鍛煉的。

2、那些食品可以補充腎精?

韭菜,山葯,黑豆,山芝麻,,雞蛋,海參,牡蠣,羊肉,狗肉,麻雀,這些都是食補腎虛的絕佳食品,搭配黑色的食物效果更佳養生不是一朝一夕需要堅持

3、腎精足的人記憶好嗎,如果腎精不足會對記憶有影響嗎?

有直接的影響,腎精不足 ,經常縱欲的人,總是丟三落四,精神恍惚,容易發火暴怒,因為腎精不僅僅是灌滿脊髓上通於腦,維持腦部營養,還有平衡五臟供需的作用。腎精不足的人,基本上可以說是小毛病百病叢生

4、腎精虧損在身體上有什麼表現?

什麼是腎陰虛?腎陰虛是指腎臟陰液不足之症,多為過度勞累引起的。中醫認為,腎陰中的精氣是身體的物質基礎,對各臟腑組織起著滋養和濡潤的作用,是生命活動之本。患上腎陰虛,雖病在腎,卻常涉及肺、心、肝等臟器,出現腰膝酸軟、頭暈耳鳴、全身無力、咽乾燥咳、五心煩熱等症狀。

5、現在才20又怕冷又怕熱,腎精虧虛怎麼辦。

1.腎虛的症狀在意志方面表現為: 信心不足,缺乏自信,工作沒熱情,生活沒激情,沒有目標和方向。
2.腎虛的症狀在性功能方面表現為:性功能降低,男子性興趣降低,性慾降低,陽痿或陽物舉而不堅,遺精,滑精,早泄,顯微鏡檢查可見精子減少或精子活動力減低,不育。女子子宮發育不良,如幼稚子宮,卵巢早衰閉經,月經不調,性慾減退,不孕等。腎虛的症狀在泌尿方面表現為: 尿頻,尿等待,小便清長等症狀。
3.腎虛的症狀還可能有:早衰,健忘失眠,食慾不振,骨骼與關節疼痛,腰膝酸軟,不耐疲勞,乏力,視力減退,聽力衰減。 脫發白發、頭發脫落或須發早白,牙齒松動易落等。 容顏早衰、眼袋、黑眼圈,膚色晦暗無光澤,膚質粗糙、乾燥,出現皺紋,色斑,中年暗瘡,肌膚缺乏彈性;嗓音逐漸粗啞,女性乳房開始下垂,腰、腹脂肪堆積,男性早禿等。

養腎糾虛的方法很多。如多曬太陽,多食熱量高和溫補腎陽的食品,選服補腎的葯品,等等。但從「生命在於運動」這一養生的基本理論出發,通過運動養腎糾虛,是值得提倡的積極措施。這里,向讀者介紹幾種有助於養腎糾虛又簡單易學的運動方法。

 腰部按摩操

有兩種做法。

一、兩手掌對搓至手心熱後,分別放至腰部,手掌向皮膚,上下按摩腰部,至有熱感為止。可早晚各一遍,每遍約200次。此運動可補腎納氣。

二、兩手握拳,手臂往後用兩拇指的掌關節突出部位,自然按摩腰眼,向內做環形旋轉按摩,逐漸用力,以至酸脹感為好,持續按摩10分鍾左右,早、中、晚各一次。

腰為腎之府,常做腰眼按摩,可防治中老年人因腎虧所致的慢肌勞損、腰酸背痛等症。

腳心按摩法

中醫認為,湧泉穴直通腎經,腳心的腳泉穴法是濁氣下降的地方。經常按摩湧泉穴,可益精補腎,強身健康,防止早衰,並能舒肝明目,促進睡眠,對腎虧引起的眩暈、失眠、耳鳴、咯血、鼻塞、頭痛等有一定的療效。腳心按摩的方法是:每日臨睡前用溫水泡腳,再用手互相擦熱後,用左手心按摩右腳心,右手心按摩左腳心,每次100下以上,以搓熱雙腳為宜。此法有強腎滋陰降火之功效,對中老年人常見的虛熱症效果甚佳。

強腎健身操

1、端坐,兩腿自然分開,與肩同寬,雙手屈肘側舉,手指伸向上,與兩耳平。然後,雙手上舉,以兩肋部感覺有所牽動為度,隨後復原。可連續做3至5次為一遍,每日可酌情做3至5遍。做動作前,全身宜放鬆。雙手上舉時吸氣,復原時呼氣,且力不宜過大、過猛。這種動作可活動筋骨、暢達經脈,同時使氣歸於丹田,對年老、體弱、氣短者有緩解作用。

2、端坐,左臂屈肘放兩腿上,右臂屈肘,手掌向上,做拋物動作3至5遍。做拋物動作時,手向上空拋,動作可略快,手上拋時吸氣,復原時呼氣。此動作的作用與第一動作相同。

3、端坐,兩腿自然下垂,先緩緩左右轉動身體3至5次。然後,兩腳向前擺動10餘次,可根據個人體力,酌情增減。做動作時全身放鬆,動作要自然、緩和,轉動身體時,軀干要保持正直,不宜俯仰。此動作可活動腰膝,益腎強腰,常練此動作,腰、膝得以鍛煉,對腎有益。

4、端坐,松開腰帶,寬衣,將雙手搓熱,置於腰間,上下搓磨,直至腰部感覺發熱為止。此法可溫腎健腰,腰部有督脈之命門穴,以及足太陽膀胱經的腎俞、氣海俞、大腸俞等穴,搓後感覺全身發熱,具有溫腎強腰、舒筋活血等作用。

5、雙腳並攏,兩手交叉上舉過頭,然後,彎腰,雙手觸地,繼而下蹲,雙手抱膝,默念「吹」但不發出聲音。如此,可連續做10餘遍。

常練上述功法,有補腎、固精、壯腰膝、通經絡的作用。

6、怎麼判斷腎陽虧,腎陰虧和腎精虧虛

什麼是虛呢?虛就是弱的意思。陽虛就是火弱,陰虛就是水弱。那在人體里,到底什麼是陽,什麼是陰呢?或者什麼是火,什麼是水呢?人們吃進東西,吸進氧氣,通過腸胃的生物轉換,就會產生能量,這種能量,就是人體之火,生命之火,這就是人體的陽氣。那什麼是人體的陰呢,或者人體的水呢?這個水就是血液、體液。就像燒水做飯一樣,如果火燒的過大,水會燒干,飯會燒煳;同樣,如果火不夠的話,水燒不開,飯也做不熟。人體也一樣,如果一個人的陽氣不足,人就會運化不好,人就會濕重,身體發胖,舌頭發胖,大便多不成形;反之,如果一個人陰氣不足,人就會顯得很瘦,並且容易口乾和便秘。因此,一般而言,胖人多陽虛,而瘦人多陰虛。因此,只有陰陽平和之人,身材才會不胖不瘦,顯得很勻稱。 腎陰、腎陽的相互關系:腎陰與腎陽是腎臟生理的兩個方面。滋養全身各個臟腑的作用,稱為腎陰;推動全身各個臟腑的活動的作用,稱為腎陽。兩者的性質是不同的,陰陽、寒熱,是對立的兩個方面。但兩者又共居於腎臟之中,是腎精和腎氣的具體表現,又是密切聯系不可分割的。陰液需要依靠陽氣的推動,陽氣需要陰液為基礎。腎陽虛與腎陰虛同屬腎虛,區別在於有無明顯的寒象或熱象。 腎陰:腎陰是腎精作用的體現,全身各個臟腑都要依靠腎陰的滋養;是人體陰液的根本,所以又稱「元陰」。人體各個臟腑失去腎陰的滋養就會發生病變,如肝失滋養則肝陰虛,肝陽亢,甚至出現肝風;心失滋養則心陰虛、心火旺、心煩失眠;心神不安;腦失滋養則眩暈耳鳴。反過來,各個臟腑的陰液嚴重不足時,也會導致腎陰不足,如熱邪侵犯灼傷胃、胃陰不足,進一步就會損傷腎陰,稱為「腎陰涸」。 由於「陰虛則陽亢」、「陰虛生內熱」,腎陰虛往往會出現潮熱、升火顴紅、舌紅、口乾咽燥、脈數無力等虛熱證象。如果虛而無熱象,則稱為腎精虧損。腎陽:腎陽能推動人體各個臟腑的生理活動,是一身陽氣的根本,也稱「元陽」。 腎陽不足就會影響各個臟腑的生理活動而發生病變。如肺失腎陽的幫助則出現氣急,吸氣不足等症稱為腎不納氣;脾失腎陽的推動則出現五更泄瀉、完谷不化等症;心失腎陽的鼓動則出現心悸、氣急;胸悶;唇舌青紫等心陽不足的癥候;膀胱失去腎陽的氣化則出現小便不利或失禁或余瀝不盡或遺尿;津液的吸收、輸布失去腎陽的氣化則發生水腫;腎臟本身氣化不足則出現陽痿、遺精、腰脊酸軟等症;如果腎陽衰竭則出現面色蒼白、四肢厥冷、冷汗如油、脈微欲絕等危險的癥候,稱為亡陽。 「陽虛則陰盛」,「陽虛生外寒」。腎陽虛必然會產生寒象,如行寒肢冷、面色光、腰脊冷痛、喜熱飲、小便清長、大便清稀、舌淡苔白等症。如果虛而寒象不明顯,一般稱為「腎氣虛」。 腎氣虛是指腎氣不足,封藏固攝功能失職所表現的證候。常由先天稟賦不足,或久病勞損,傷及腎氣所引起。臨床表現為: 腰膝酸軟,神疲乏力,耳鳴,小便頻數而清,或尿後余瀝不盡,或夜尿多,或遺尿,或小便失禁;或男子滑精,早泄;或女子帶下清稀,胎動易滑,舌淡脈沉弱。 腎藏精,主生長、發育及生殖。腎精不足則男子精少不育,女子經閉不孕,頭昏眼花,視力減退,耳鳴耳聾,精神疲倦,骨酸疲憊,齒搖發落,肢體倦怠,遺精滑泄,色澤淡白,脈大虛軟,舌體虛胖色淡。 腎精化為腎氣,腎精不足,精不化氣,可致腎氣虛證;而腎氣虛的表現以腎的功能虛弱為主,如果進一步發展加劇伴隨有畏寒怕冷等寒象,則為腎陽虛,腎陽虛為腎氣虛之甚。故腎的精氣不足,久則可及腎陽而成腎陽虛。 此外,精血可以互相資生,腎精虧則血不足,精血虧虛則也可導致腎陰虛,腎陰虛則可引起陽亢,引起火旺,出現一派虛熱證。 單純腎精虧則不會出現虛熱證或虛寒證,只是出現精氣兩虧的虛衰證,但腎精虛進一步發展,最終將導致腎陰虛或腎陽虛或腎陰陽兩虛。

7、大人尿床什麼原因啊

腎功能不好!
腎位於腰部,故《素問•脈要精微論》說:「腰者,腎之府」。由於腎藏有「先天之精」,為臟腑陰陽之本,生命之源,故稱為「先天之本」。腎在五行屬水,腎與膀胱互為表裡,腎藏精,主生長發育和生殖,腎開竅於耳及二陰,腎在體為骨,其華在發。
腎藏精,主生長發育和生殖:精有精華之意,指人體最重要的物質基礎。腎所藏之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後天之精」。」先天之精」稟受於父母,與生俱來,有賴於後天之精的不斷充實壯大,」後天之精」來源於水谷精微,由脾胃化生,轉輸五臟六腑,成為臟腑之精。臟腑之精充盛,除供應本身生理活動所需外,其剩餘部分則貯藏於腎,以備不時之需。當五臟六腑需要時,腎再把所藏的精氣重新供給五臟六腑。故腎精的盛衰,對各臟腑的功能都有影響。
腎精的主要生理效應有:
1、腎藏精,主生長發育。腎所藏的精氣包括「先天之精」和「後天之精」。「先天之精」是稟受於父母的生死之精,是構成胚胎發育的原始物質,即《素問•本神》所說的「生之來,謂之精」,所以稱「腎為先天之本」。「後天之精」是指出生以後,來源於攝入的飲食物,通過脾胃運化功能而生成的水谷之精氣,以及臟腑生理活動中化生的精氣通過代謝平衡後的剩餘部分,藏之於腎,故《素問•上古天真論》說:「腎者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
腎所藏之精化生為腎氣,腎氣的充盈與否與人體的生、長、壯、老、死的生命過程密切相關。例如,人在七、八歲時,由於腎氣的逐漸充盛,所以有「齒更發長」的變化;發育到青春期,腎氣充盛,產生了一種叫做「天癸」的物質,於是男子就能產生精子,女子開始排卵,出現月經,性機能也逐漸成熟而有生殖能力;待到老年,腎氣漸衰,性機能和生殖能力隨之逐漸減退而消失。
2、腎主水。腎主水是指腎具有主持全身水液代謝、維持體內水液平衡的作用。人體的水液代謝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將來自水谷精微、具有濡養、滋潤臟腑組織作用的津液輸布全身;二是將各臟腑組織代謝後的濁液排出體外。而水液代謝過程的實現,主要依賴腎的「氣化」功能。
腎有司開闔的作用。開,則水液得以排出;闔,則機體需要的水液得以在體內瀦留。如果腎的氣化正常,則開闔有度,尿液排泄也就正常。如果腎主水的功能失調,開闔失度,就會引起水液代謝紊亂。如闔多開少,可見尿少、水腫;開多闔少,則尿多、尿頻。
3、腎主納氣。納即收納、攝納的意思。腎主納氣,是指腎有攝納肺所吸入的清氣,從而保證體內外氣體正常交換的作用。只有這樣才能保持一定的呼吸深度。故腎的納氣功能正常,則呼吸均勻和調。如腎虛不能納氣,可出現呼多吸少,吸氣困難,動則喘甚等症,稱為「腎不納氣」。
腎開竅於耳及二陰。耳的聽覺功能依賴於腎精的充養。腎精充足,則聽覺靈敏;腎精不足,則出現耳鳴、聽力減退等。二陰是前陰與後陰的總稱。前陰包括尿道和生殖器。尿液的貯存和排泄雖為膀胱的功能,但須依賴腎的氣化作用才能完成。因此,凡尿頻、遺尿或尿少、尿閉多與腎的功能失常有關。。後陰指肛門。糞便的排泄雖由大腸所主,但中醫認為亦與腎有關。如腎陰不足可致腸液枯涸而便秘;腎陽虛衰,脾失溫煦,水濕不運,可致大便泄瀉;腎氣不固,可致久泄、滑脫。
腎在體為骨,其華在發。腎藏精,精能生髓,髓藏於骨腔中以營養骨骼,稱為」腎主骨」,」腎生骨髓」。腎精充足,則骨髓充盈,骨骼得到骨髓的充分滋養,則堅固有力。如果腎精虛少,骨髓的化源不足,不能營養骨骼,便會出現骨骼軟弱無力,甚至發育不良,所以臨床所見小兒囟門遲閉、骨軟無力,常因腎精不足所致。牙齒與骨一樣,也是由腎精所充養,稱為」齒為骨之餘」。故凡小兒牙齒生長遲緩、成人牙齒松動或早期脫落,中醫認為均由腎精不足所致。
發的營養雖源於血,但其生機卻根源於腎。因為腎藏精,精能化血,精血旺盛,則毛發多而潤澤,即所謂」其華在發」。凡久病而見頭發稀疏、枯槁、脫落,或未老先衰、早脫、早白者,多屬腎精不足和血虛。
參考資料:http://fulong.yourblog.org/

與腎精骨髓納氣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