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髓 > 怎麼做骨髓

怎麼做骨髓

發布時間:2020-09-19 08:32:03

1、白血病骨髓移植手術怎麼做

進倉之前供者和病人都要做全面檢查,然後病人進倉,進行大劑量的化療!供者要打一個禮拜的針【好像是把幹細胞刺激到外周血里,為抽幹細胞做准備】;進倉後第十天,供者在外邊提取幹細胞給病人回輸,第十一天還得回輸一次~~~~等到植入的幹細胞在病人體內開始工作了,病人的血象開始回升的一定程度就可以出倉了,到普通病房觀察一段時間就可以了

2、骨髓穿刺怎麼個做法

【操作方法】

1.選好部位:選擇穿刺部位骼前上棘、髂後上棘、胸骨、腰椎棘突穿刺點。

2.消毒麻醉:常規消毒皮膚,戴無菌手套,鋪無菌孔巾,用2%利多卡因行局部皮膚、皮下及骨膜麻醉。

3.進行穿刺:穿刺抽吸將骨髓穿刺針固定器固定在一定長度,右手持針向骨面垂直刺,當針尖接觸骨質後則將穿刺針左右旋轉,緩緩鑽刺骨質,穿刺針進入骨髓腔後,拔出針芯,接上乾燥的10ml或20ml注射器,用適當力量抽吸骨髓液0.1~0.2ml滴於載玻片上,如需作骨髓液細菌檢查,再抽取1~2ml。

4.拔針抽吸完畢,重新插入針芯,用無菌紗布置於針孔處,拔出穿刺針,按壓1~2分鍾後,膠布固定紗布。

【護理要點】

1.術前注意:(1)化驗及葯物過敏試驗:查出血及凝血時間。若用普魯卡因作局部麻醉,病人需做皮試。(2)體位準備:根據穿刺部位協助病人採取適宜的體位,若於胸骨、骼前上棘作穿刺者取仰卧位,前者還需用枕頭墊於背後,以使胸部稍突出;若於髂後上棘穿刺者取側卧位或俯卧位;棘突穿刺點則取坐位,盡量彎腰,頭俯屈於胸前使棘突暴露。

2.術後注意:(1)觀察:注意觀察穿刺處有無出血,如果有滲血,立即換無菌紗塊,壓迫傷口直至無滲血為止。(2)保護穿刺處:指導病人48~72小時內不要弄濕穿刺處,多卧床休息,避免劇烈活動,防止傷口感染。

3、骨髓移植是怎麼做的??

(1)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將自體正常或疾病緩解期的造血幹細胞保存起來,在患者接受大劑量化療後回輸造血幹細胞。
(2)同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指同卵孿生之間的移植。
(3)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同胞人類白細胞抗原(HLA)相合、親緣HLA不全相合或半相合、非親緣HLA相合、非親緣HLA不全相合等。
白血病患者和部分癌症患者是需要做骨髓移植的,白血病及其它癌症患者,做骨髓移植能夠提高患者的生存期,有的患者通過做骨髓移植還治癒了癌症。除了做骨髓移植,白血病等癌症患者為達到延長生存期或提高治癒率的目的,還需要考慮長期用中葯做抗血管治療,中葯有人參Rg3,在腫瘤發展中,它可抑制腫瘤新生血管生長,可誘導瘤體的凋亡。

4、骨髓湯怎麼做如何做好吃

難度:切墩(初級)  時間:30–60分鍾  

主料

豬骨髓150g  豬瘦肉50g  

銀耳1/4朵  胡蘿卜1/2個  

枸杞適量  姜3片  

帶皮大蒜子1瓣  料酒1湯匙  

鹽適量  雞精少許  

用料小秘訣

家樂雞粉為食材提供純正鮮雞味

腌肉時加入讓肉片鮮嫩多汁,炒菜煲湯臨鍋時加入提鮮不口乾

豬骨髓湯的做法步驟

1. 銀耳用水泡發,洗凈切小塊,胡蘿卜去皮洗凈切小塊

2. 豬肉洗凈切片,加少許鹽,料酒抓勻,姜切片

3. 骨髓洗凈放入開水燙一下

4. 撈出用清水沖洗干凈

5. 把銀耳,胡蘿卜,肉片,骨髓,薑片,枸杞,帶皮的蒜瓣,放入燉盅,加入料酒和適量清水

6. 蓋上蓋子放入電壓力鍋隔水蒸,摁煮飯鍵即可

7. 出鍋加少許鹽,雞精調味即可

5、我想做骨髓捐贈的志願者,請問我要怎麼做

志願捐獻骨髓造血幹細胞者的健康標准:

凡年齡在18-45周歲,經下列檢查身體合格者,都可以成為骨髓造血幹細胞供者:

1.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25單位

2.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 陰性〈=lng/ml

3.丙型肝炎病毒抗體(HCV):陰性

4. 愛滋病病毒抗體(HIV):陰性

5. 梅毒試驗: 陰性

志願捐獻骨髓造血幹細胞的方法和步驟:

1.如果你適齡、身體健康、志願捐獻骨髓,可撥打中華骨髓庫的熱線電話報名,或到區縣以上紅十字會報名,並填寫志願捐獻書及有關表格。

2.骨髓庫或紅十字會安排你驗血5毫升,並將化驗的HLA分型結果儲存在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電腦中,供患者尋找配對。

3.供者與受者初步配型相同,骨髓庫的工作人員會向你詳細介紹捐獻過程,同時請你接受全身檢查。

4.捐獻時你完全處於清醒狀態,從你的手臂上採集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總量約50毫升,通過機器採集,將剩餘的血液回輸體內。

捐獻造血幹細胞不會影響身體健康:

不管是骨髓造血幹細胞捐獻還是外周血造血幹細胞捐獻,都不會影響身體健康。許多人認為捐獻骨髓就是抽取骨髓,這完全是一種誤解。骨髓移植需要的是人體內的紅骨髓,即造血幹細胞。

一個成年人的骨髓重量為3公斤,一名供髓者提供不足10克的骨髓造血幹細胞就能挽救一名白血病患者的生命,不會因此減弱其免疫功能和造血功能。

人體內的造血幹細胞具有很強的再生能力。正常情況下,人體各種細胞每天都在不斷新陳代謝,進行著生成、衰老、死亡的循環往復,失血或捐獻造血幹細胞後,可刺激骨髓加速造血,1-2周內,血液中的各種血細胞恢復到原來水平。因此,捐獻造血幹細胞不會影響身體健康。

骨髓移植:是指對白血病人實施大劑量的化療和放療,骨髓內的病變造血細胞被摧毀後,再移植(輸注)正常骨髓內的造血幹細胞來重建造血及免疫功能的方法。由於是在骨髓中提取的造血幹細胞,所以習慣上稱為骨髓移植。骨髓移植是最常用的造血幹細胞移植方法。

骨髓移植分為自體骨髓移植和異體骨髓移植。異體骨髓移植又分為血緣關系骨髓(同胞兄弟姐妹)移植與非血緣關系骨髓(志願捐髓者)移植。

除了骨髓造血幹細胞移植外,還有外周血造血幹細胞和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

從外周靜脈血里提取造血幹細胞,方法簡單方便,且供者的痛苦很輕,受者易接受,臍帶幹細胞移植只用於兒童。

HLA配型(人類白細胞抗原)與骨髓移植:

骨髓移植成敗的關鍵之一是HLA(Human Leucocyte Antigen)配型問題,HLA由遺傳決定。人類有23對染色體,來自於父母各23條,HLA位於第六對染色體的短臂上。理論上說,同胞兄弟姐妹中有1/4的機會HLA配型完全相合;子女與父母之間只有一半HLA抗原相同,醫學上叫做半相合,通常不能相互移植。

只有兩個個體的HLA配型完全相同才能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否則可能會發生兩種情況:一是病人體內的免疫細胞把植入的供體細胞當作「異物」或「入侵者」進行攻擊,稱為「移植排斥反應」,其結果是移植失敗,「種子」不能在病人體內植活。另一種可能是,供體的造血細胞在病人體內植活,產生大量的免疫活性細胞,這些細胞「反客為主」,把病人的組織和細胞當作「異物」和「入侵者」進行攻擊,最容易受攻擊的組織和器官是皮膚、肝臟和腸道,發生皮疹、黃疸、轉氨酶升高和腹瀉不止甚至血便,稱為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嚴重者可致命。

外周血幹細胞移植:

外周血幹細胞移植的原理與骨髓幹細胞移植完全相同,其有效成分都是造血幹細胞,只是採集的方式不同。骨髓移植,要在局部麻醉下,經過多次骨穿,從骨腔中抽取數百毫升骨髓混合液,然後採集造血幹細胞輸入患者體內。外周血幹細胞移植是採用促使造血幹細胞從骨髓中釋放到外周血液中的方法,通過血細胞分離機採集,從外周血中採集造血幹細胞,其餘的血液回輸體內,由於進出平衡,方法簡單,對供者很安全。

重點介紹:

1、如何報名捐獻骨髓:

你只需要在網上或在路邊的獻血車上就可以報名參加捐獻,報名後只需要抽取5毫升的血樣檢驗。

2、骨髓移植的方法:

骨髓移植只是從健康人體內抽取部分血液,提取造血幹細胞,輸送到病人體內。這個過程非常簡單,並沒有人們想像中的那麼痛苦,就像抽血一樣。抽完血後,不到一周,這個獻血的人就會完全恢復,就像正常人一樣工作生活了。

骨髓捐獻受理程序:

(1)電話與國內骨髓各分庫聯系,約定報名時間。

(2)到骨髓分庫現場報名。

(3)報名後,無償獻血一次(獻血數量跟無償獻血量一樣),並同時抽取5毫升血液應於用DNA檢測。

(4)捐骨髓者跟分庫簽訂同意捐骨髓協議。

(5)骨髓分庫對血液進行DNA檢測,並將檢測的資料儲存進資料庫。

(6)當相匹配的患者需要骨髓時,骨髓分庫通知捐骨髓者到骨髓分庫或附近其他分庫採集骨髓(捐獻完成)。

(7)骨髓採集後,由骨髓庫負責送達患者所在地區。

6、如何捐獻骨髓??

一)年齡在18-45周歲,身體健康,志願捐獻骨髓者,可先
撥打當地紅十字會電話報名;

(二)安排您在適當的時間驗血(5毫升),並將化驗後的HLA分
型儲存在電腦資料庫中,供患者尋找配對;

(三)初步配型相同後,骨髓庫將通知您作進一步的驗血檢測;

(四)如配型完全相同,工作人員會向您詳細介紹捐獻過程,並
安排做全身檢查。合格者,將進行捐獻;

(五)捐獻時,您完全處於清醒狀態,從您的手臂靜脈中採集造
血幹細胞(總量為50毫升),通過血細胞分離機收集,將其餘的血液
回輸體內。

7、骨髓檢查是怎麼做的

首先告訴你,有點痛,在局部麻醉作用下能忍受,沉的感覺高於痛的感覺。骨髓穿刺術 的
1,目的
觀察骨髓內細胞形態及分類,以協助診斷血液系統疾病;敗血症或某些傳染病需骨髓細菌培養及塗片檢查某些寄生蟲病;惡性腫瘤疑骨髓轉移;用於骨髓移植等。
2.適應證
2.1 各類血液病的診斷。
2.2 敗血症,某些傳染病或寄生蟲病需行骨髓細菌培養或塗片尋找瘧原蟲及黑熱病原蟲者。
2.3 網狀內皮系統疾病的診斷。
2.4 惡性腫瘤疑骨髓轉移者。
3.禁忌證
血友病及穿刺部位有感染及皮膚病時不宜做穿刺。
4.用物
清潔盤,骨髓穿刺包,2%碘酒和75%酒精,5ml和20ml滅菌注射器,無菌手套,2%普魯卡因,清潔乾燥玻片,推片,如做骨髓培養,另需20ml滅菌注射器、含培養基的細菌培養瓶,酒精燈,火柴。
5. 病人准備
5.1 患者需洗澡,更換清潔衣服。
5.2 向患者做好解釋工作,以取得配合。
5.3 使患者樹立信心,消除其恐懼、緊張心理。
6.方法
6.1 髂前上棘穿刺術
6.1.1 患者仰卧,取髂前上棘向後1~1.5cm的一段較寬鎔緣為穿刺點,局部常規消毒後鋪洞巾,局部麻醉應達骨膜。
6.1.2 術者左手拇指及食指分別在髂前上棘內外因定皮膚,右手持穿刺針垂直刺入達骨膜後再進1cm即達骨髓腔。
6.1.3 刺人骨髓腔時有落空感,當即抽出針芯,接上20ml無菌乾燥注射器,抽取骨髓約0.2ml左右作塗片檢查;如作培養,取3~5ml骨髓。
6.1.4 術畢即插回針芯,拔出針頭,局部敷以無菌紗布,用膠布固定。
6.2 鎔後上棘穿刺術
6.2.1 患者側卧或俯卧,髂後上棘一般均突出於臀部之上,能骨的兩側;或取骸骨上緣下6~8cm與脊柱旁開2~4cm之交點為穿刺點。
6.2.2 穿刺針的方向幾乎與背部垂直,稍向外側傾斜。
6.3 胸骨柄穿刺術
6.3.1 患者仰卧治療台上,肩背部墊枕使頭盡量後仰,並轉向左側,以充分暴露胸骨上切跡。
6.3.2 術者立於患者頭側,先用左手揭指摸清胸骨上切跡,並緊貼胸骨柄上緣將皮膚向下壓緊,右手持針由切跡中央沿胸骨柄水平方向進針,慢慢旋轉刺入,達胸骨柄上緣骨板之正中深度約0.5~1.0cm。
6.4 脊椎棘突穿刺術
6.4.1 患者側卧或反向坐於椅子上,兩臂置於椅背,頭枕臂上。
6.4.2 以上部腰椎棘突為穿刺點,左手拇指及食指在預定穿刺的棘突上下固定皮膚,右手持針由棘突之側方或中央垂直刺入。
6.5 脛骨穿刺術(僅適用2歲以內的患兒)
6.5.1 患兒仰卧治療台上,由助手固定下肢,選脛骨結節平面下約1cm(或腸骨上中l/3交界處)之前內側面腸骨為穿刺點。
6.5.2 左手拇指及食指固定皮膚,右手持針,在骨面正中部與之成垂直方向刺入。
7.注意事項
7.1 術前應向患者說明檢查目的與方法,以取得配合。
7.2 嚴格無菌操作,以防感染。
7.3 物品准備齊全。
7.4 穿刺針經皮膚達骨膜後,針應與骨面垂直,緩慢旋轉進針,持針須穩妥,切忌用力過猛或針頭在骨面上滑動。如已刺入骨髓腔,此時針頭應固定不動。
7.5 抽取骨髓塗片檢查時,應緩慢增加負壓,當注射器內見血後應立即停止抽吸,以免骨髓稀釋。同時要作塗片及培養者,應先抽骨髓少許塗片,再抽骨髓培養,不可並做一次抽出。取下注射器時,應迅速插回針芯,以防骨髓外溢。
7.6 胸骨柄穿刺時,要求穿刺角度一定要與胸骨柄平行,以防止針尖滑脫或刺穿胸骨柄後壁皮質。
8.護理
8.1 術中注意觀察患者的面色、脈搏、呼吸。
8.2 拔針時用力按壓穿刺點,至不出血為止。
8.3 術後24小時內觀察穿刺部位有無血腫、出血及感染徵象。
8.4 穿刺處換葯1次/日。
8.5 囑患者三日內勿洗浴。

與怎麼做骨髓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