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物儲存骨髓取材需要什麼要求
骨髓取材外觀可見骨髓小粒和少量的脂肪滴,鏡下可以看到骨髓特有的細胞巨核細胞 ,組織細胞等
2、骨髓如何儲存?
現在國家有這種項目 叫做臍帶血庫 省級單位有。 國家批准了14家。
零下86度冷凍保存
一般是取婦女生產時她的臍帶血 備給她的小孩用
大人的脊髓牽扯到配型等問題 一般都不保存
3、骨髓與血細胞的形成有什麼關系
一般來說,我們人身體有三個部位生產和儲存造血幹細胞,第一個部位是骨髓,骨髓貯存著人體大部分的造血幹細胞,這部分造血幹細胞,我們叫它骨髓造血幹細胞。還有一部分是外周血(就是骨髓之外的周圍靜脈血),也就是在說血管裡面還有少量的造血幹細胞,我們叫它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第三就是在新生兒臍帶血里有大量、豐富的造血幹細胞,我們叫它臍血幹細胞。所以說,造血幹細胞移植包括的范圍更大,除骨髓移植外,造血幹細胞移植還包括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和臍血造血幹細胞移植。現在我們提倡用外周血的造血幹細胞來進行採集。
明白了不
如果給切除骨髓的生物輸入造血幹細胞,不能產生成熟的B細胞
4、骨髓移植配型這么難是否可以在人體健康的時候提前儲存自己健康時的骨髓呢,這樣萬一得白血病不就可以用到
早就有這個方法了,臍帶血的儲存。
在剛出生的時候就提取臍帶血,儲存起來,很多病都是可以用臍帶血解決的,這樣沒有排異,對患者是再好不過了,而且現在都是獨生子女,找配型是在幾率太小。
但是由於臍帶血抽取費用較高,每年還要交凍存費,所以很多家庭都放棄了。
5、人們可以不可以在健康的時候就把自己的造血幹細胞(骨髓)取出來,儲存以後,等到以後生病了再使用。
是可以的,但這種做法目前只是理論上的。實際上技術還達不到要求,或者是已經可以,但還無法運用到臨床上。
因為有很多的難題無法攻破。比如怎樣誘導造血幹細胞形成完整的器官。
現在最常用的就是把造血幹細胞導入到病變組織中,使其逐漸恢復正常功能。至於其它方法也有成功的案例,不過還未普遍用於治療。
6、實驗室做單克隆抗體備用的骨髓瘤細胞如何保存
正常傳代或者和其它腫瘤細胞系採用相當的方法保存。即收集離心細胞,去掉上清,加入凍存液(10%DMSO+90%胎牛血清,這個配方最好,也可以用10%DMSO+90%養過骨髓瘤細胞的細培養上清,其它條件的凍存液我們覺得都不好),然後重懸,4度放半小時,-20度放一小時,-80度三小時以上,再轉入液氮長期保存,一般來說十年是沒有問題的。
關於單抗制備更多技術,建議你看看中國免疫學實驗網。
7、骨髓造血幹細胞採集是如何進行的?
骨髓造血幹細胞是直接從紅骨髓中採集造血幹細胞的方法。紅骨髓是造血幹細胞存在的主要場所。由於抽取骨髓時骨髓腔內的血液亦會同時被抽取出來,為預防捐贈者損失過多紅細胞造成貧血或血壓過低。在捐獻骨髓前需要捐贈者做自體備血:即在捐獻前幾周逐步採集自身血液共600毫升,存儲在體外在手術時輸入。骨髓造血幹細胞採集需要在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行外科手術進行。手術時,在麻醉後穿刺針插入臀部兩側的髂骨內抽取骨髓細胞。隨抽取骨髓細胞需要可能在髂骨的多點穿刺。抽取骨髓的量依患者體重而定,約須抽出500~1000毫升骨髓液。手術同時向體內回輸原自備血,以免貧血發生。骨髓造血幹細胞採集不會切開皮膚,只是在皮膚表面留下數個穿刺針孔。術後,需防止傷口部位出血。傷口部位可能感覺疼痛,可對症處理。大多數捐贈者還會感到腰部有酸痛感。另外,由於麻醉劑的作用,有的捐贈者會有惡心嘔吐感覺。由於體內白細胞計數暫時底下,可能會有輕度發燒的現象。出現這些情況也可由醫生對症進行處理。